條碼技術及射頻識別_第1頁
條碼技術及射頻識別_第2頁
條碼技術及射頻識別_第3頁
條碼技術及射頻識別_第4頁
條碼技術及射頻識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條碼技術與射頻識別前情回顧:商品條碼p 1.UPC碼p 2.EAN碼 EAN-13(標準版) EAN-8(縮略版)國別碼廠商代碼商品碼中國國別碼:690-695校驗碼的計算步驟第一步:將這13位數字從右到左順序編號,校驗碼為1號;第二步:將所有偶數位的數字代碼求和,得出S1;S1*3=S2;第三步:從序號3開始,將所有奇數位的數字代碼求和,得S3;第四步:S2+S3=S4;第五步:用大于或等于步驟五所得結果且為10的最小整數倍的數減去S4,所得結果就是校驗碼的值。請計算:可口可樂醒目聽裝飲料690193923133x一、物流條碼 以物流過程中的商品為對象,以集合包裝商品為單位使用的條形

2、碼。 標準物流條形碼由14位數字組成;第一位表示物流識別代碼,如1代表集合包裝容器裝6瓶酒、2代表裝24瓶; 其它十三位與商品條形碼相同。物流條碼商品條形碼和物流條形碼的區別條碼種類應用對象數字組成包裝形狀應用領域商品條形碼最終消費品,單個商品的唯一標識13位數字單個商品包裝POS系統、補貨訂貨系統管理物流條形碼物流過程中的商品,儲運單元的唯一標識14位(標準物流條形碼)集合包裝(如紙箱、集裝箱)出入庫管理、運輸保管、分揀管理 EAN/UCC-128碼是碼是唯一能表示應用標識唯一能表示應用標識的條碼符號,的條碼符號,是一種條空均表示信息的連續、非定長、具有自校是一種條空均表示信息的連續、非定長

3、、具有自校驗功能的雙向條碼。驗功能的雙向條碼。EAN/UCC-128條碼是一種高密條碼是一種高密度代碼,他能夠更多地標識貿易單元的信息,如產度代碼,他能夠更多地標識貿易單元的信息,如產品如產品批號、數量、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品如產品批號、數量、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可以彌補通用商品條碼和交插二五碼的不足。可以彌補通用商品條碼和交插二五碼的不足。EAN/UCC-128碼包裝日期毛重量供貨方18位貨運包裝箱代碼某單貨物上的128碼應用標志符表示形式含義410411412414415410+ GLN411+ GLN412+ GLN414+ GLN415+ GLN將貨物運往或交貨到某一位置開

4、發票或賬單給某一貿易伙伴從某一貿易伙伴處訂貨貿易實體的物理位置碼從位置碼表示的實體處開發票應用標志符含義例如:4106929000123455 表示將貨物運到或交給位置碼為6929000123455的某一實體。 UCC/EAN-128條碼符號的最大長度允許在一個條碼符號中對多個字符串進行編碼,這種編碼方式稱為鏈接。 鏈接的編碼方式比分別對每個字符串進行編碼節省空間,因為只使用一次符號控制字符。同時,一次掃描也比多次掃描的準確性更高,不同的元素串可以以一個完整的字符串從條碼掃描器中傳送。 鏈接物品編碼與凈重的分別表示 物品編碼與凈重的鏈接表示 鏈接前后對比 SSCC即系列貨運包裝箱代碼即系列貨運

5、包裝箱代碼,是唯,是唯一標識物流單元的標識代碼,使每一標識物流單元的標識代碼,使每個物流單元的標識在全球范圍內唯個物流單元的標識在全球范圍內唯一。如果貿易伙伴都能讀取一。如果貿易伙伴都能讀取SSCC,并能通過并能通過EDI獲取獲取SSCC標識的物流單標識的物流單元的全部信息,那么該物流單元除元的全部信息,那么該物流單元除了了SSCC外,就不需要標識其他信息外,就不需要標識其他信息了,但目前還難以做到。了,但目前還難以做到。補充知識SSCC二、二維條碼 社交領域 銷售領域 運輸行業應用 身份識別卡的應用 文件和表格應用 資產跟蹤二、二維條碼的應用汽車制造業為了避免差錯,在零部件進入裝配線前,要用

6、掃描器識別零部件的條形碼,確認它與所要裝配的汽車匹配。在汽車配完畢后還要識別整車上的條形碼。一方面對生產完成情況作一個記錄;另一方面,不同型號的車輛要通過不同的試驗程序。手機二維碼應用RFID技術簡介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早期RFID的應用要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其功用主要是用來辨識友方的飛機。, or coil, transceiver, or RF Tag, 或硅芯片RFID優點體積小:Hitachi 被動式RFID芯片僅0.4mm X 0.4mm大小,與一顆沙粒相仿,可

7、貼附在任何商品上。成本低廉:RFID芯片被大量應用時單顆成本5分美金以下。不易被仿制:RFID可隱藏于物品內,除大型IC制造廠外無法被仿制。可儲存大量數據:芯片內藏96 bits容量,可辨識1600萬種產品,680億個不同序號。快速非接觸式讀取方式:間隔7米(某些超高頻設備)即可感應,每秒可讀取250個標簽,比條形碼辨識快數十倍,無須人工手持條形碼機逐個掃描。其它特色:減少人工手動錯誤確保品質降低成本,提供實時性數據等。 零售商推崇RFID的原因 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而現在單是盜竊一項,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

8、,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 研究機構估計,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4.2 RFID 技術應用及案例分析u 技術介紹u 應用領域概況u 案例發展u 國內外發展史RFID在我國的應用情況RFID無障礙通道人員識別流程在圖書館里的應用在收費系統中應用在食品監管的應用 在食品供應鏈中將全面運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實現食品的安全信息全程溯源。進入園區的蔬菜、水果、水產品、蛋等初級產品及配送的餐飲半成品等,包裝袋上都將戴上RFID標簽,這個標簽會儲存種植養殖企業或生產單位、品名、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

9、息,在專供食品的物流貨車上也配備相應的RFID設備,對裝載冷藏、冷凍食品的車輛配備RFID等溫度連續監控設備。在食品進入園區時,工作人員通過手持式RFID讀取器,就能在現場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來源。醫療領域中必不可少的RFID技術 RFID技術在醫療業中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它的優勢與普通的醫療業相比也愈來愈來明顯,它可以改善醫療作業流程、醫療品質與保障病患者安全,降低醫療糾紛,減少醫護人員的錯誤診斷、錯誤用藥及醫療作業管理失當等,避免人為疏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提高了醫院管理的智能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移動查房患者入院后,佩帶有RFID芯片的手環,其中記錄著病人的編號、姓名、出生日期、性別以

10、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醫護人員巡房時,攜帶具有RFID閱讀功能的PDA,通過無線網絡與HIS進行信息交換。護士根據患者的標簽確定患者身份,同時在執行醫囑時實現藥品等的確認,并將醫囑由誰執行、醫囑何時執行和患者體征數據等通過PDA錄入到HIS當中。病人管理新生兒安全管理:當嬰兒出生時,將一個RFID標簽粘貼在一個柔軟的纖維帶上,通過固定器纏繞在嬰兒前臂或腳上。嬰兒的健康記錄、出生日期、時間及父母姓名等信息被輸入安裝在中心服務器上的系統,接著員工采用一臺RFID閱讀器讀取分配給該嬰兒的ID碼,將ID碼與存儲在軟件里的數據相對應。如果有嬰兒靠近出口或有人企圖移去嬰兒安全帶時,系統會發送警報。病患者動

11、向追蹤:對于老年失智或有疑似傳染病的病患者,需要隨時照看并掌握其行蹤,將讀取器設置在病房、大樓出入口與醫院大門附近,一旦病患者脫離活動范圍,身上所佩戴的標簽便會發出警示訊號,主動通知護理站。嬰兒管理圖示嬰兒管理圖示藥品管理 用藥安全:醫院一直以來都要以最嚴謹的態度面對用藥安全,為防止藥品錯發,要求必須做到“三讀五對”,應用RFID電子標簽貼于藥瓶上,領藥時借助手持式RFID讀取器,識別領藥人員身份,調取藥品信息、辨識領取藥品正確性,保障用藥安全。 藥品盤點:將藥品的出廠單位、日期、藥物類別等信息存入RFID標簽,然后在藥品包裝盒貼上RFID標簽,盤點時通過手持式RFID讀取器對藥品標簽進行信息

12、讀取。可以有效查看藥品是否過期以及檢查藥品庫存數量。實驗室樣本管理生物研究實驗室現采用RFID系統對高危險性物質及珍貴材料進行追蹤,減少手工處理這些物質的需求。實驗室安裝的閱讀器對工作人員進行身份識別,只有授權的人才能進入。每個樣本試管上粘貼RFID標簽并存放在存儲柜里,存儲柜也配置一個RFID標簽,存儲柜標簽的ID與柜內樣本試管標簽的ID一一對應。當試管被取出時,閱讀器讀取存儲柜和樣本試管標簽的ID碼,記錄取走物品者的身份和時間。當樣本放回存儲柜時,再次被閱讀器讀取數據并發送物品已返回冷藏室的記錄。 實驗藥品管理圖示管理電腦管理電腦RFIDRFID識別卡識別卡讀卡器讀卡器確認授權后開啟管制藥

13、柜確認授權后開啟管制藥柜取出取出藥品藥品讀卡器讀卡器管理管理電腦電腦將使用者及藥品數據將使用者及藥品數據逐筆記錄至數據中心逐筆記錄至數據中心讀卡器讀卡器RFIDRFID識別卡識別卡使用完畢使用完畢讀取識別證關閉藥柜讀取識別證關閉藥柜醫療廢棄物管理 RFID技術與GPS、GPRS、視頻監控等技術結合,實現可視化醫療廢物運輸管理和實時定位,為環保部門的全程監控提供了信息支持和保障,更為醫院完善管理提供保障。 其中RFID技術的應用包括:收運車輛RFID管理即對收運車輛的生命周期、任務的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全程管理收運車輛的任務、保養維修及車載設備的使用情況。收運車輛RFID電子關鎖系統,跟蹤收運車輛

14、每次開關車輛箱門的信息,包括箱門開關地點及時間、開箱門授權號。RFID醫療廢物焚燒核對即利用RFID技術對醫療廢物重量進行記錄,同時將記錄上傳至服務器,內容包括廢棄物所屬單位、收取時間、重量等信息。工作人員管理快速判斷位置:由于醫院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在醫院的重要位置設置固定式RFID閱讀器,便可讀取工作人員的RFID工作卡以判斷其活動軌跡,為及時診療與救護提供支持。權限管理:可在RFID工作卡中給人員分配不同的權限,方便不同人員的進出入管理,防止非授權的人員進入。 相信未來幾年內,全球開放的市場將為RFID帶來巨大的機會,市場將從培育期逐步過渡到成長期。2009年全球RFID市場將猛增到100

15、億美元。 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標準的不斷完善,RFID產業鏈從硬件制造技術、中間件到系統集成應用等各環節都將得到提升和發展,產品將更加成熟、廉價和多樣性,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 對于國內市場,在政府支持和企業的推動下,RFID產業近幾年得到飛速發展,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但是,目前各家廠商的RFID產品在功能上各有側重;瑞士EM公司的ID卡主要用于身份識別,荷蘭PHILIPS公司的Mifare One卡主要用于消費,美國TI公司的標簽卡主要用于物流,瑞典TagMaster公司的遠距離卡主要用于停車人員物資遠距離識別等。 目前,美國、英國、德國、瑞典、瑞士、日

16、本、南非等國家均有較為成熟且先進的RFID產品。 從全球產業格局來看,目前RFID產業主要集中在RFID技術應用比較成熟的歐美市場。飛利浦、西門子、ST、TI等半導體廠商基本壟斷了RFID芯片市場;IBM、HP、微軟、SAP、Sybase、Sun等國際巨頭搶占了RFID中間件、系統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Alien、Intermec、Symbol、Transcore、Matrics、Impinj等公司則提供RFID標簽、天線、讀寫器等產品及設備。RFID技術發展史技術發展史 RFID在我國的發展在我國的發展 本世紀初,RFID已經開始在中國進行試探性的應用,并很快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6月

17、,中國發布了中國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標志著RFID的發展已經提高到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層面。2008年底,中國參與RFID的相關企業達數百家,已經初步形成了從標簽及設備制造到軟件開發集成等一個較為完整的RFID產業鏈, 2008年中國RFID相關產值達到80億元左右,并將在未來5-10年保持快速發展。 RFID應用的推廣和市場的擴大而逐步降低,RFID的應用將會從目前的托盤或整箱的貨物跟蹤逐步擴展到單品貨物跟蹤的水平。最后,從產業供應鏈角度看,國家目前提倡的產業升級,就是要使中國企業多生產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而這些領域,正是RFID用武之地。產業升級將帶動中國企業提升市場競爭能力,逐

18、步由單體企業競爭上升為產業供應鏈的競爭。現在,一批國產RFID企業,如:創羿科技、遠望谷、上海華虹、維深集團.迅速發展壯大.在未來幾年,我們會看到,RFID的實施將擺脫僅僅由單個企業實施的窘境,而展現為企業所在整個供應鏈的協同實施,RFID的益處將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阻礙了阻礙了RFID在我國的發展的因素在我國的發展的因素 首先,是我國企業總體信息化水平不高,阻礙了RFID充分發揮其作用。RFID作為一種信息技術手段,其基本功能是實現數據的精準快速采集。這些數據采集后,必須經過進一步的對比分析處理,才能達到提高效率、降低總體成本的作用。也就是說,RFID的實施,往往需要企業信息化達到一定水平,使RFID系統與企業既有的ERP、CRM等信息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其次,RFID實施成本還比較高,使很多企業望而卻步。不僅僅對中國企業,即便對西方企業,RFID的高成本也是一個巨大障礙。 正如前文所言,RFID的基本技術原理在60幾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