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漢斯教學設計_第1頁
刺猬漢斯教學設計_第2頁
刺猬漢斯教學設計_第3頁
刺猬漢斯教學設計_第4頁
刺猬漢斯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刺猬漢斯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冷潮熱諷”等詞語。(2)有一定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能對文中人物進行評價,并從中受到感染、教育。教學重點在快速閱讀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故事的人物進行評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豐富情感及深奧的道理。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同學們一定都看過很多童話故事吧,那么你們知道格林童話的作者是誰嗎?(格林兄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格林童話刺猬漢斯。二、快速閱讀,

2、整體感知1、出示自學提示:(1)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熱諷”等詞語的意思。(2)快速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小學教學設計網-2、學生自學。(建議時間在10分鐘)3、匯報交流。(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告戒:課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勸戒自己不得改變主意。冷潮熱諷:因為沒有孩子,農夫受到人們尖刻的嘲笑和譏諷。(2)課文講了一個富有的農民的怪兒子-刺猬漢斯的歷險故事:他騎著公雞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樹上。他在樹上呆了許多年,一邊吹著笛子,一邊照看他的豬。后來,他給兩個迷路的國王指路,并要求他們寫一份保證書: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東西賜予他。兩位國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

3、國王不守信用,沒有遵守諾言;而第二位國王的公主,不嫌棄長相奇怪的漢斯。最后漢斯脫掉了刺猬皮,變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結了婚。(學生匯報內容時,只要大致內容講到就行)三、評價人物,感悟明理1、師: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對漢斯有什么看法?我們還可以說說對其他人物的看法。2、小組合作,評價故事中的人物。3、指名反饋。(1)對漢斯的評價(2)對第二位公主的評價(3)對農夫的評價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漢斯非常堅毅、勤勞、純樸、善良,我們要向漢斯學習;我們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獲得幸福;言而無信,將一輩子被別人看不起。)四、課堂小結師:今天我們閱讀了有趣的刺猬漢斯的歷險故事,贊揚

4、了主人公漢斯的堅毅、勤勞、純樸、善良優(yōu)秀品質,同時通過第二個公主知道了一個樸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五、作業(yè)布置。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板書設計:4* 刺猬漢斯格林兄弟學習漢斯堅毅、勤勞、純樸、善良的品質明白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 學會5個會認字。 2、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尼爾斯是一個勇敢、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3、 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教學重點要求學生能夠自主閱讀長課文。教學難點理解內容,了解人物。教

5、學方法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本單元我們學過了不少有趣的童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長篇作品的節(jié)選。這就是瑞典女作家賽爾瑪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部作品迄今已經被翻譯成50余種文字在世界發(fā)行,還被改編為動畫片,很有趣。讓我們快讀讀吧!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讀生字,理解詞語。 詫異:覺得很奇怪。 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懇求:懇切地請求。 2、自己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 學習方法提示:借助教師提供的原著故事簡介與同學探討交流 3、全班匯總,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感受人物: 集體討論:你認為尼爾斯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尋

6、找課文中語句為發(fā)表感受的依據。評價要點:勇敢、善良、知錯就改、富有愛心。) 如對比談:-鵝的情感變化,正是對尼爾斯勇敢、善良、知錯就改、富有愛心的很好詮釋。 1、尼爾斯非常調皮,要么追得鵝滿地跑,要么就拔鵝翅膀上的毛。鵝都非常怕他。 2、在一塊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鵝已經聚集起來,他們一見尼爾斯,就快樂地拍起翅膀來。 再如7、8自然段中尼爾斯對待馬丁的態(tài)度(語言、行動),都說明他的善良和有愛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趕過去”體現他的勇敢。 四、交流學習體會:今天學習后,你有些什么收獲嗎? 如:積累了詞語:躡手躡腳、無聲無息、出其不意、百爪撓心; 了解了課文內容; 知道了人物特點; 有了繼續(xù)閱讀

7、的興趣等等 五、 布置作業(yè): 1、 將文中的好詞好句畫一畫,讀一讀。 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讀一讀。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語文百花園一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 學生自主閱讀兩首寓言詩,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詩的特點。 2、 選擇課內外閱讀的自己喜歡的童話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講給大家聽。教學重點學生自主閱讀兩首寓言詩,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詩的特點。教學難點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詩的特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暢游在“

8、童話、寓言故事”的海洋中,親歷著一個個驚險有趣的故事、結識了一個個天真可愛的故事人物。今天,讓我們召開一個討論會,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童話或寓言故事,好嗎? 二、學習借鑒: 1、請學生閱讀“活動建議”,將關鍵的要求用筆畫下來。 2、交流明確:講故事,還要說明喜歡的理由 故事要講清楚明白、重點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講明寓意也可以讓大家思考 傾聽別人發(fā)言要邊聽邊思考 三、準備發(fā)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動建議,進一步明確要求。 2、準備自己的發(fā)言提綱,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點要求準備了?還需要補充哪些內容?做一些調整和完善。自己先小聲說一說。 四、進行活動: 1、結合教材中“活動評價”發(fā)放“活動評價表”,對聽

9、、說者的要求進一步明確。 2、小組內發(fā)言,大家共同評價,推選最佳發(fā)言者。 3、每組代表在大家的幫助下完善發(fā)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評選出“優(yōu)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閱讀: 教師:看來大家的課外閱讀很豐富,而且同學們在閱讀中不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讀,更是用心在感受、用頭腦在思考。老師也閱讀了一些作品,特別是我還發(fā)現了一種體裁-寓言詩,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1、自主閱讀,思考:寓言和寓言詩又有什么異同?這兩則寓言詩告訴我們什么? 2、集體交流:問題同樣都給人以啟迪,講述道理但寓言詩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煉。 問題這兩則寓言詩都告訴我們:不能從自己的角度,以個人的眼光去認識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來面目,才能客觀

10、地、公正地去認識它們。 六、 布置作業(yè): 1、 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內容”,講給家人后伙伴聽。 2、 閱讀“習作要求”,作好準備。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開國大典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一)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及詞語。(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并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三)了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并按照這個順序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提綱。教學重點(一)讀課文,了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按課文敘述順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綱。(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讀書

11、的方法,并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教學難點(一)讀課文,了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按課文敘述順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綱。(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讀書的方法,并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是什么日子嗎?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

12、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當時的盛況。(二)檢查預習。1檢查生字、詞。(1)正確讀生字。(提示學生注意區(qū)別檐與瞻的讀音的不同)(2)查字典,聯(lián)系字義,記住字形。“檐”指屋頂向旁伸出的邊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課文中指天安門的“城樓檐下”,均與建筑物是木料有關,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課文中指三十萬人一齊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瞻”字左半部是“目”。“擎”上下結構,注意下面是“手”。“澤”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豐”。)2檢查學生讀課文。(三)聽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概括的了解。(四)學生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準備討論。學生討論

13、: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開國大典盛況的?(課文是按照開國大典之前、大典進行中、大典結束這樣的順序安排材料的。大典進行中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一部分又按大典進行程序寫了三個內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紅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寫完這三件事,寫閱兵式的盛況,再寫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群眾游行的情況,最后寫大典后光明充滿北京城。)2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分段,并說出各段的主要內容。3列出段落提綱。(第1段: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第2段: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為止。第3段:閱兵式盛況。第4段:天安門廣場燈光輝煌的景象和群眾

14、游行隊伍的情況。第5段:大典結束后光明充滿整個北京城。)(五)作業(yè):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開國大典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2課時教學要求(一)學習課文第1、2段,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及毛主席宣告的偉大歷史意義。(二)結合課文,訓練朗讀,提高閱讀速度,并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三)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四)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教學重點(一)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及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

15、訓練閱讀能力,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三)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四)按要求背誦課文。教學難點(一)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及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訓練閱讀能力,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三)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四)按要求背誦課文。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1段課文。1指名讀第1段課文。(老師強調朗讀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認真讀。)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1)開國大典是在什么時間舉行的?在哪里舉行的?有哪些人參加?參加大典的總人數是多少?(指出文章開頭向我們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個問題。)(2)大典前,天安門廣場布置得怎么樣?(3

16、)課文中描寫了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天安門廣場來參加開國大典,哪些語句給你留下的印象較深?為什么?(4)“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學生對第1段課文質疑,老師解釋。(擎著:舉,往上托。宣讀:在公開場合向眾人朗讀布告、文件等。)4齊讀課文第1段。5歸納:(課文第1段寫出了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先交待了舉行大典的時間、地點、參加典禮的成員和總人數。然后描述了廣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入場的熱烈場面。)(二)學習課文第2段。1指名讀第2段課文。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1)在第2段課文,主要寫了開國大典進行中的三件事,請說出

17、是哪三件事?(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第三件: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下午三點整,毛主席出現在主席臺上,會場上的情形怎樣?(說出“排山倒海”“一齊投向”的意思。)(3)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句話有什么歷史意義?(這句話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它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新中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了主人。)(4)當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三十萬群眾表現得怎樣?這說明什么?(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說明他們?yōu)橹袊嗣駨拇苏酒饋怼敿易鲋魅烁械?/p>

18、無比激動,無比自豪。)(5)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當讀到“選舉了毛澤東主席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會場上的情景怎樣?(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3齊讀第2段課文。4歸納:(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為止,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寫了以上三件事。)5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面句子的含義。“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快,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三)指導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19、(這段課文的背誦共6小節(jié),難度較大。引導學生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地背誦。每小節(jié)在背誦中要反復讀,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邊記。背誦前學生對不懂的詞語、句子先質疑。兩個同學互相背誦。)1男生背4、5、6小節(jié)。女生背7、8、9小節(jié)。男女生交換背。2然后指名背誦。3用投影做填空練習。(1)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 )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 )主席臺。(2)毛澤東主席宣布:( )。(3)這( )的宣告,這( )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 ),傳到( ),使全中國人民的心( )。(4)他讀到( )這一句的時候,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

20、成一陣( )。觀禮臺上同時( )。(四)小結。(五)作業(yè):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開國大典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3課時教學要求(一)繼續(xù)學習課文第3、4、5段。進一步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較深刻的句子。(三)學習課文用詞準確、多處運用比喻的特點。教學重點(一)結合課文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二)理解文章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三)學習文中用詞準確,多處運用修辭的特點教學難點(一)結合課文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21、二)理解文章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三)學習文中用詞準確,多處運用修辭的特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3段。1指名讀第3段。2文中描寫幾種兵種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哪三種?請三名學生分別朗讀描寫海軍、陸軍、空軍的語句。3討論。說說下面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思,再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句子所表達的意思。(1)戰(zhàn)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zhàn)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挺著”是描寫戰(zhàn)士們雄糾糾、氣昂昂的樣子,“鋼鐵巨人”給人以堅強高大的印象。這句話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2)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里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

22、了飛機的隆隆聲。(“拋”是描寫群眾情不自禁地把帽子、報紙等東西向高處扔去。“蓋過”是描寫群眾的歡呼聲之大,超過了飛機的隆隆聲。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群眾在觀看閱兵式時,看到自己的飛機飛上藍天時的激動喜悅的心情。)(3)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們的心情歡快、激動到了極點。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快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這是表達高興和激動心情的形式。)4齊讀第3段。(二)學習第4段課文。1讀課文(默讀或指名讀)。2說出這段的主要內容。3畫出文中描寫閱兵式后,傍晚時天安門廣場景色的句子。說說這

23、樣描寫的作用?(“天安門廣場上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xù)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讓學生反復讀這幾句話,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句式整齊的寫作特點。這樣生動的描寫,襯托了人們仍舊沉浸在開國大典的喜悅氣氛之中,從側面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無比幸福的心情。)(三)學習課文第5段。1指名讀課文第5段。2說說“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這話的意思?(“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不僅是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北京城永遠擺脫了過去的黑暗統(tǒng)治,獲得了光明。這是人民群眾心里的光明。)3學生齊讀第5段課文。(四)學生合上書,再次聽配樂朗讀

24、課文,邊聽邊回憶全文內容。(五)說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六)鞏固練習。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跟括號里的詞語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投影出現下列句子。)(1)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走向)會場。(2)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朝著)主席臺。(3)兩股紅流(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七)小結。(八)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山海關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 2、

25、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4、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5、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重點1、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2、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導入語: 同學們,你去過萬里長城嗎?去過山海關嗎?今天,我們就隨著峻青去認識這座被譽為“天下 第一關”的山海關。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行文思路 1、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標出自熱段的序號,概括每段內容 三、理解文章思路 思考:作者圍繞山海關寫了哪些內容? 總:贊嘆山海關 分:所見:山海關的特點:氣勢的雄偉 地形的險要 所想:

26、可歌可泣的歷史 總:歌頌山海關 可讓學生討論總結,教師補充。 四、體會文章內容 可請學生朗讀,邊讀邊思考問題,或小組討論。 1、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1,2段, 思考:這兩節(jié)用怎樣的詞語介紹山海關的風貌? (“好一座威武的”,“雄關”,“這號稱”等) 這些詞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感嘆) 2、朗讀第35段 思考:作者用哪些語句概括了山海關的特點和自己的感受? (那氣勢那地形在我) 文中哪些地方具體表現了這些特點?(第4段分寫第5段合寫) 五、小節(jié): 本節(jié)課我們看到了雄偉的山海關,那么,作者站在山海關之上又會想到些什么呢下節(jié)我們繼續(xù)賞析課文? 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

27、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山海關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2 課時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 2、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3、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4、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5、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重點1、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和準確用詞的能力。 2、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回顧復習上節(jié)內容 1、全文按怎樣的思路展開? 2、第1、2段作者直接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二、細讀文章,體會內容 教師可用各種朗讀方式讓學生讀,并提出問題讓

28、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教師啟發(fā)引導補充。 1、朗讀第6-9段 思考:作者站在雄關之上,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精神異常振奮,心胸倍加開闊慷慨悲歌,涌遍全身) 作者想到了什么? (第6段:在廣闊的自然空間暢游第9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又分別有怎樣的感受?(第7,9段) 作者用哪些詞語概括了山海關的歷史及自己的感受? (抵御,捍衛(wèi)熱血沸騰,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2、朗讀第10段并思考: 這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歌頌) 作者用哪些詞語概括了山海關的形象?(雄偉莊嚴的風貌,偉大的體魄) 又用哪些詞語概括了山海關的歷史和精神?(可歌可泣忠貞的靈魂) 三、歸納文章主題 可讓學生思考概括討論,教師引導補充

29、明確 本文通過描寫山海關的雄偉壯麗,緬懷山海關的歷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感情 四、小節(jié) 這篇抒情散文,寫作者在雄關上的目睹和遐想,用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全文洋溢著愛國的激情。 五、拓展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的愛國之情,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又應該怎樣愛我們的祖國呢? 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望大陸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 1、深刻理解,體會作者對祖國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教學重點深刻理解,體會作者對祖國對故鄉(xiāng)的

30、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引入:齊讀課題,讀了讀題,你想到些什么?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懷念家鄉(xiāng)的古詩,一起來復習一下。二、學習新課1、請一位同學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2、交流:兮:文言助詞,相當于現在的“啊!”殤:書面語。人沒到成年即死去。3詩的作者是于佑任,讀了課文你知道他是在哪兒寫這首詩的,又是哪兒人呢?你是從哪里知道的?介紹作者:于佑任是陜西涇陽縣人,他早年跟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zhàn)友,也是國民黨的元老之一,他一生愛國,希望早點結束戰(zhàn)爭,國共合作,建立一個偉大而富強的中國,然而他的愿望一起未能實現。1949年4月,人民解放

31、軍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隨國民黨去了臺灣。晚年,于右任孤居臺灣,在大陸還有他的妻子和女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越來越強烈,然而,盈盈一水的臺灣海峽無情地割斷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親人不能見,他過著凄涼冷漠的生活。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臺北病逝。后人從他的遺物中發(fā)現兩張字條,一張上書:“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旁注:“山要最高者,樹要最大者”。還在“高”字旁劃了一個圈,強調登高遙望大陸的心情。另一張紙所書即本文內容了。 4了解了這些背景后,我們再來細讀課文,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于老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怎么體會到的? 5交流 6這是

32、何等的悲切之情啊,它撼人心魄,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很快遍了海峽兩岸。兩岸的同胞吟誦著,不禁潸然淚下,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再來感受十三億中國人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之情。三、拓展交流1與課文主題一致的文章你還知道哪些?交流一下。2于先生其它的詩:“長恨天涯隔一水,頭白鴛鴦各自飛,兩岸心聲都是淚,一寸相思一寸灰”。3香港于1997年祖國,澳門于1999年也回歸祖國,兩地與祖國大陸實行一國兩制,繁榮安定,兩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國統(tǒng)一,黨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對這些情況了解太少,交流一下。4學了本文你內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話要對臺灣人民或領導人講,簡要地寫一寫。四、小結:教學反思:平等

33、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太陽與士兵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太陽與士兵的對話,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邊防戰(zhàn)士對祖國的忠誠之情。2、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高概括能力。3、幫助學生認識五個生字。4、對有條件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讀后練習,用書信的形式寫出讀后感。教學重點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學難點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歸納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解題導讀。談話:生活中

34、,有各種對話兒子與母親的對話,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可是,你聽過這樣的對話嗎?板書:太陽與士兵二、初讀對話。以個體自讀為主,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對話。三、再讀對話,一邊讀,一邊想:每次對話主要說了什么內容,你從中感受到了“東方一哨”士兵怎樣的形象?1、讀第一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清晨高唱上崗,在太陽照耀下升旗的情景。2、讀第二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用自己的雙手在荒涼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場的情景。3、讀第三次對話,要想象士兵們年復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風站哨的情景。四、鞏固練習。1、注意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想想這樣寫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幾句話。北國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

35、季,陜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種子都帶著戰(zhàn)士的馨香在這里落戶。我們要將我們全部的光和熱,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獻給您偉大的祖國!2、為課文插圖配一首小詩,題目是太陽與士兵。3、給“東方第一哨”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信,傾吐你心中想說的話。課后反思: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語文百花園二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 1 課時教學要求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yōu)秀詩文。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4、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xiāng)”。著力讓學生每個個體主動參與,自

36、由選擇活合作伙伴,學習自己策劃調查采訪方案、自主確定匯報展示方案方式。5、不限內容范圍、文體樣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教學重點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教學難點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1、理解與運用:體會出句中帶點詞語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辭方法,把句子描繪的情景表現得更加具體形象。讓學生在比喻句子中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1)投影:“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比喻)每一聲炮響,全場就有一陣十分響亮的掌聲。(形容)”(2)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反饋交流:第1個句子中,采用“海洋”

37、來比喻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寬廣無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來比喻天安門廣上的紅旗也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第2個句子中,用“雷明”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4)學習用比喻的方法來寫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詞。2、拓展與交流(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寧寧和丫丫二人的對話。(2)各自說說自己的認識,或是產生共鳴的收獲,或是與之不同的感受。(3)教師酌情進行點評。3、積少成多所選詩的作者龔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首開新風氣的人物。他48歲時因主張革新受到清政府頑固派的打擊迫害,終以父親老等借口辭官歸鄉(xiāng)。這首詩是他

38、回家途中,讀陶潛詩的有感而發(fā)。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抗擊朝政,表現他期盼變革現實、振興國家、以抵抗外敵的意愿,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1)對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和注解去解決。(2)指導朗讀并能背誦。(3)可以讓學生搜集、抄寫有關表達“愛我中華”之情的詩句、格言等。例如: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宋。岳飛)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明。李夢陽)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趁之?(清。林則徐)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清。秋臻)人在異域最思念家鄉(xiāng),人在異國最懷念祖國。(俠名)平等鄉(xiāng)馬回營小學教案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語文任課教師第 周教學時間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課題語文百花園二班級一應到人數實到人數第2 課時教學要求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yōu)秀詩文。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4、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xiāng)”。著力讓學生每個個體主動參與,自由選擇活合作伙伴,學習自己策劃調查采訪方案、自主確定匯報展示方案方式。5、不限內容范圍、文體樣式,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