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西方政治制度導言01、 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中起決定性部分是(國體),內容決定形式,一個國家的國體決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02、 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如何組織自己的政權指的是(政體),國家形式的重要內容是(政體)。03、 直接體現了國家的統治者如何進行統治的是(政體),“政府”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政府指(國家中央行政機關)。04、 (國家結構)決定了調整和處理國家整體與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權力劃分的基本準則。05、 “一個國家的縱向權力結構和權力分配關系”,這句話指(國家結構)。作為一政治概念,“西方”指的是(歐美地區的資本主義世界)。06、 作為國家政權
2、的組織形式,(政體)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在地理概念中,“西方”指的是(歐美兩大洲)。07、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的特點是(基本上仿照了英、美兩國的制度)。08、 決定一個國家的國家形式是(國家性質)。指導比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09、 (亞里士多德)是政治學科的創始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這句話出自(馬克思)。10、 “人們不應該停留在孤立地、靜止地描述某一種政治制度,而是要說明它為什么是那樣的原因”,這句話反映是(歷史唯物主義)。11、 “經濟因素并不是決定歷史過程的唯一因素,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
3、”,這句話反映的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12、 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政治制度時,下列觀點正確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這個國家所特有的)。13、 最早對政治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思想家是(亞里士多德)。18世紀中影響了所有歐美國家的著作論法的精神作者是(孟德斯鳩)。14、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被喻為政治學創立的標志,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古希臘城邦政治的比較研究)。15、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運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較分析),它闡述了(政治統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16、 “對某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政治制度的研究,并要求對研究對象國的政治制度及其賴以產生、形成、發展和運行的環境做深入的考察”這句話
4、描述的是(國別研究)。17、 “要求占有兩個以上的不同國家的政治制度以及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資料,直接進行比較分析”,這指(跨國研究)。18、 統治階級是經濟上占優勢的階級,在資本主義國家,這個階級是(資產階級)。19、 充分肯定“資產階級的共有制、議會和普選制”認為“所有一切,從全世界社會發展看,是一大進步”的是(列寧)。20、 明確指出“凡是存在著土地和生產資料私有制、資本占統治地位的國家、不管怎么民主,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是資本家用來控制工人階級和貧苦農民的機器”的是(列寧)。21、 “要求我們必須占有豐富的史料,澄清基本的歷史事實,按時間順序理清歷史發展的次序和線索”,指(歷
5、史分析的方法)。22、 從制度入手研究政治現象的這一傳統的創造人是(亞里士多德),要求我們注意制度化了的政治的是(制度分析)。23、 “要對國家的政治結構、法律框架和程序規則具有一種敏感性,關注政治中的組織機構、制度、規章、程序、慣例等問題”,這句話描述的是(制度意識)。把系統論、信息論等現代科學的方法引進政治學研究而產生的一種方法是(系統分析)。24、 政治系統是“由環境包圍著的,這句話出自(戴維·伊斯頓)。25、 倡導將系統分析方法引進政治學的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認為“這個系統在環境的影像下反過來影響環境”這個環境指的是(政治系統)。26、 政治制度的形式有很多方面
6、,主要包括(政體、政府制度、國家結構、政治體制)。27、 政體指的是一個國家統治階級如何組織自己的政權,即政權組織形式,具體內容是(國家機關如何組織、國家機關如何產生、權力如何劃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牽制)。28、 當代人們在劃分政體時主要依據(最高國家權力的構成、最高國家權力的產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國家權力機關的設置、中央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權力分配、中央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地位和相互關系)。29、 廣義的“政府”包括的內容有(元首、司法部門、立法部門、行政部門、作為國家統治機器的所有部分)。30、 國家結構在制度安排上具體表現為(如何規范和維護國家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力分
7、配關系、全國政府成員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關系)。31、 政治體制的具體內容包括(國家機構的具體設置、國家機構的具體形式、國家機構運作的具體方式、國家機構運作的具體程序、國家機構運作的具體環節)。32、 政治體制是(政黨活動的方式和規則、執政黨的執政方式、對公民權利的實現和保障、利益群體和社會團體的活動、利益群體和社會團體的管理方式)。33、 一個國家的國家形式是由國家性質所決定的,同時還受到這個國家具體國情的影響,主要包括(歷史發展過程、文化傳統、國民構成、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34、 當我們在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具體形式時,始終要注意分析的是(如何表現資本主義的本質內容、如何服務于
8、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如何被限制在資本主義范圍之內的)。35、 國情不僅包括經濟制度,而且包括(歷史特點、文化傳統、民族構成和民族習慣、國際環境、階級力量的對比)。36、 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政治制度時應謹記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這個國家所特有的”,國家政治制度要適合(該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該國的生產方式、該國國情)。37、 比較政治研究的研究取向包括(國別研究和跨國研究)。38、 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在堅持比較分析為研究取向的前提下,有一些具體的研究方法可以作為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分析工具。這些方法包括(系統分析、階級分析、制度分析、歷史分析、文化分析)。39、 在系統分析中引
9、入的政治學研究方法包括(系統論和信息論)。40、 由系統分析發展出的分析方法包括(行為分析、結構功能分析、文化分析)。41、 國體指的是由社會各階段、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來的國家的根本屬性,也就是說,哪些階級是占統治地位的,哪些階級是處于被統治地位的,由此決定的國家的階級屬性,或者說,就是國家的性質。42、 國家結構是國家形式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它指的就是國家的各個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其為一個國家的,即國家的整合形式,制度安排上則具體表現為如何規范和維護國家整體與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間的關系,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或全國政府與成員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關系。43、 政治體制
10、指的是國家機構的具體設置和具體形式,國家機構運作的具體方式、具體程序和具體環節,如國家機關產生和選舉的具體方式、具體形式,國家機關的決策程序,政府機構的具體設置和規模、中央對地方實行領導和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選用和管理方式,等等。44、 政治制度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整個政治統治形式,不僅包含國體,也包含政體;不僅涉及政體、國家結構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國家機關、政府機關之外的一切政治單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選民、政黨和利益集團、新聞和大眾傳媒,等等)活動的具體形式和具體環節。45、 系統分析是把系統論、信息論等現代科學的方法引進政治學研究而產生的一種分析方法。46、 簡述研究西方政治制
11、度的意義:1、了解和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有助于我們分清中國政治制度與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區別;2、了解和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是我們面向世界、學習外國的需要;3、了解和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有助于人們更準確地把握西方各國的內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其內外政策的形成根源和制定過程,分析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向,從而更透徹地理解中國的外交戰略和政策、策略;4、了解和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有助于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一、西方政治制度的歷史變遷01、 以一個單獨的城市為中心和周圍鄉村組成的城市國家是指(城邦),古希臘城邦中的第二個主要集團是(外邦人)。奴隸處于第三集團,奴隸和外邦人不能參與城市政治生活。0
12、2、 古代世界普遍流行的制度同時也是城邦經濟特有的制度是(奴隸制度)。城邦人口中有權參加城邦政治生活的是指(公民)。03、 公民概念的核心是指(權利)。人類社會的政治制度的起源是(城邦政治制度)。被視為希臘的同義語的是(雅典)。04、 亞里士多德認為“凡政制相承而沒有變動的,我們就可以說這是同一城邦,凡政制業已更易,我們就說這是另一個城邦”。這句話指出城邦的重要特征是(政治制度)。他認為“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權利的體系”、“為城邦一切政治組織的依據”指(政體)。05、 君主制是一種古老的政體形式,約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島)產生了君主制國家。06、 由少數賢人掌握城邦最
13、高統治權的政體形式被稱為“貴族政體”,(雅典)是曾經出現過比較完備的貴族政體。07、 民主制是指全體公民享受平等的權利,共同行使決定城邦公共事務和參與城邦管理的一種政體形式,民主制整體最典型的是(雅典)。08、 由于各個城邦歷史不同,政體有可能出現其變態形式的是(僭主制),它在(敘拉古)存在的時間最長。被認為是最惡劣的政體。09、 在古希臘城邦中,雅典最為有名,一是因為它的整體發展過程具有代表性,二是因為它的政體曾鼎盛一時,其政體是(民主制)。10、 雅典早期城邦的階級矛盾和對立主要表現為城邦貴族和城邦平民之間的矛盾沖突,到公元前600年已變得不能忍受,引起了平民與貴族間的激烈斗爭,在這種情況
14、下發生的改革是指(梭倫改革)。11、 梭倫創立的雅典司法機關是(陪審法庭),雅典最重要的統治機構是(議事會)。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拱頂石是(陪審法庭)。12、 伯里克利曾說“我們的政體確可以稱為民主政體,因為行政權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數人手里”。這句話說明最能體現主權在民觀念的制度是(公民大會制度)。13、 (圖里烏改革)瓦解了羅馬的氏族制度,一個以地區劃分和財產差別為基礎的國家制度開始形成。14、 羅馬共和時代平民與貴族斗爭的中心內容是(土地問題)。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是在(395年)。15、 西羅馬帝國的最后一個皇帝被廢除,西羅馬帝國滅亡,是在(476年)。古羅馬形成的時期是
15、在(王政時代)。16、 王政時代,作為“王”的顧問,握有收稅、征兵、媾和等權力,能夠操縱庫里亞大會并對王施加決定性影響的是(長老會議)。17、 王政時代的軍事首長,身兼最高祭司和審理某些案件的審判長是(王勒克斯)。羅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會是(特里布大會)。18、 下列改革標志著羅馬氏族社會向羅馬國家轉變的是(圖里烏改革),羅馬共和國時期最為重要的機構是 (元老院)。19、 共和時代的羅馬政治制度是以大土地占有為基礎的新老貴族聯袂執政,全體羅馬公民有限參與的(寡頭民主制)。20、 共和國最高的行政長官是(執政官),國家處于緊急狀態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職是(獨裁官)。21、 獨裁官在國家處于緊
16、急狀態下享有最高軍事權和民政權,但只能在一定的委托范圍內行使,權力的有效期不超過(6個月)。22、 行政官員中負責訴訟方面的最高長官是(行政長官)。(監察官)主要是審查元老院的名單、進行公民調查、管理公共財產和公共工程。23、 平民與貴族斗爭的重要成果是(保民官)。羅馬帝國統治體制的核心特征是(個人獨裁)。四帝共治體制是由(戴克里先)創立的。24、 羅馬元首體制時,作為元首的顧問團的是(御前會議),負責管理元首辦公室,作為宮廷內務的助手待臣的是(內務府)。25、 君士坦丁廢除四帝共制,成為羅馬世界唯一的統治者是在(公元323年)。羅馬政治制度對后世最大影響在于其(混合政體)。26、 指出“國家
17、乃人民的事業,但人民不是人們某種隨意聚合的集合體而是許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結合起來的集合體”的是古羅馬的政治家(西塞羅)。中世紀盛行的主要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封建君主制的早期形態是(封建君主制)。27、 羅馬法特別是羅馬私法是“人們所知道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的形式”。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28、 封建采邑制是國王建立的以(土地關系)為紐帶的領主與附庸之間的臣屬關系。西歐封建國家主要的政治形態的統稱是(貴族君主制)。29、 日耳曼蠻族在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封建王國一般都采用的統治形式是(封建割據君主制)。30、 歐洲中世紀晚期的一種政權形式,
18、是國王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治的一種政權形式是(等級君主制)。31、 歐洲各封建王國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君主制為主體,11世紀以后,少數自治城市采用(城市共和制)。32、 在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各種政治勢力的相互沖突中,日益占據優勢地位的是(王權)。中世紀城市普遍奉行的政治方針是(自我主義)。33、 人們沖破中世紀的神學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成為“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改革”的是(文藝復興)。34、 有萬圣教堂門口貼出關于贖罪劵效能的辯論,正式點燃宗教改革烈火的是(馬丁·路德)。35、 強調“因信稱義”,即信徒只能憑信仰與上帝相通,領悟上帝的救贖之恩,從而獲得拯救的觀點的是(
19、路德新教)。36、 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西歐的反對封建專制、反教會的思想解放運動,以(法國)為中心。37、 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是(啟蒙運動)。 近代史上第一個確立了憲政制度的國家是(英國)。38、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議會與國王發生內戰,內戰以(查理一世)被處決而告終,英國廢除了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39、 1689年1月,英國議會宣布廢黜詹姆斯二世,承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議會同時向威廉提出了一個權利宣言,并于當年10月經議會正式批準為法律,這部法律是權利法案。40、 1701年,明確規
20、定以后英國王位不得傳給天主教徒,而應由信奉新教的漢諾威王室的索菲亞及其后裔繼承的法律是王位繼承法。41、 北美殖民地爆發了獨立戰爭是在(1775年)。直接影響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的范本的是(獨立宣言。42、 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綱領的形式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剝奪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的是(獨立宣言。43、 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確立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則的是(1787年憲法)。44、 美國1787年憲法中要求在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分配政治權力的原則是(聯邦制)。45、 開啟了法國近代憲政制度歷史的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指導法國大革命和政
21、治制度創建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權宣言)。46、 1792年8月巴黎再次爆發起義推翻了君主立憲派統治,隨后的選舉中,取得優勢控制了政權的是(吉倫特派)。47、 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是在1804年。頒布了法蘭西民法典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48、 19世紀以來,民主化不斷推進,主要表現為公民政治權利的擴大,尤其是(普選權)的實現。49、 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危機時期,羅斯福總統實行“新政”,大大擴大了行政權力,被視為“帝王般的總統”。這體現了(行政集權化)。50、 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體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是(行政集權)。51、 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各國興起一場政府改革
22、浪潮是(新公共管理)。大陸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礎是(團體自治理論)。52、 英美法系國家,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自治機關的監督以(立法監督)為主。英美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礎是(人民自治理論)。53、 雅典民主制是指在古希臘城邦雅典實行的民主政治制度。54、 混合政體就是結合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種制度因素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政體形式。55、 在西歐的歷史分期上,中世紀是指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世紀近代國家產生這整整1000年的歷史時期。56、 貴族君主制又稱封建割據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的早期形態,廣泛存在于9-13世紀的歐洲,是與土地分封制相適應的。57、 等級君主制又叫做等級
23、代表君主制,是國王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治的一種政權形式。58、 所謂自治具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人身自由、司法自治、行政自治。自治城市作為一個整體享有獨立的行政、司法、財政以及對外宣戰和媾和等權力。59、 宗教改革是由馬丁·路德及其后的加爾文發動的一場反對羅馬教廷,提倡個人直接與上帝交流,不需教會作為中介的改革運動。60、 啟蒙運動通常是指發生在17-18世紀的西歐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解放運動。61、 權力的分立原則是指政府的權力應該分開來交給不同的政府機構,憲法起草者把聯邦政府分為三個部門,去執行他們認為的政府的三種主要職能,立法職能即通過法律的職能給予國會,行政職能即實施或執
24、行法律的職能給予總統,司法職能即解釋法律的職能給予最高法院。62、 聯邦制度是要求在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分配政治權力,以防止權力集中在任何一個群體手中。63、 司法審查指的是司法部門裁決各級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的權力。64、 所謂“治理”,就是多元主體的協同公共管理過程,治理意味著一種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新的政治形式,治理結構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共治”。65、 所謂權力依賴,指的是1、致力集體行動的組織必須依靠其他組織;2、為求達到目的,各個組織必須交換資源、談判共同的目標;3、交換的結果不僅取決于各個參與者的資源,而且也取決于游戲規則以及進行交換的環境。66、 所謂地
25、方自治,是指在國家主權允許的范圍內,基于地區居民的意愿,由作為法人而獨立于國家的地域性公共團體的自治機關自主處理一定的地方性事務。67、 簡述古希臘出現過的多樣性不同政體:1、君主制政體,城邦最高統治權掌握在君主一個人手中,即所謂一個統治;2、貴族制政權,這是一種由少數賢人掌握城邦最高統治權的政體形式;3、民主制政體,是指城邦國家中全體公民享有平等的權利,共同行使決定城邦公共事務和參與城邦管理的一種政體形式。68、 簡述梭倫改革的具體內容:在經濟上,頒布“解除債權令”;在社會結構上,以財產而不是按血親劃分社會等級;在政治上,削弱貴族會議的權利,提升公民大會的作用,成立400人會議和陪審法庭。6
26、9、 簡述克里斯梯尼改革的主要內容:以地區原則劃分的新選區替代按氏族部落組成的舊選區;以500人會議替代以前的400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預決機構;建立“陶片放逐法”。70、 簡述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安排:1、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是雅典城邦最高權力機關,每個年滿20歲的雅典公民都有資格參加;2、議事會。梭倫和克里斯梯尼建立的議事會是雅典最重要的統治機構。議事會負責籌備公民大會的召開,準備和起草公民大會討論的所有議案,執行公民大會的決定,接待使者和處理城邦的日常事務;3、陪審法庭。雅典的陪審法庭是整個城邦民主制度的拱頂石,它以全體公民的名義行使權力,不僅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審判機關,而且可以對各級官吏
27、行使監察權;4、十將軍委員會。十將軍委員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軍事機構,但在經常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十將軍的作用和權力會進一步加強。71、 簡述羅馬共和時代的政治制度:1、人民大會。人民大會是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包括森杜里亞大會和特里布大會兩種形式;2、元老院。元老院是羅馬共和國時期最為重要的機構,由王政時代的長老會議發展而成,控制著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3、行政官員。行政官員包括執政官、獨裁官、行政長官、監察官和保民官等。72、 簡述羅馬的行省制度:1、行省制度是古羅馬國家為統治征服地區而建立的一種管理制度;2、行省設置約始于公元前3世紀下半葉,公元前130年前后已建立9個行省。隨著
28、羅馬國家的領土擴張,行省數目不斷增加,遂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3、每建一個行省,都由元老院制定治理該行省的法規,確定該行省的區域范圍、城鎮數目以及行省居民的權力和義務,規定該行省應繳納貢賦的品種與數量。行省的土地、資源等被宣布為羅馬國有財產,由國家經營、轉讓或出租;4、元老院向每個行省委派總督1人、副總督3人和財務官1人。總督通常由卸任的執政官擔任,在行省內擁有生殺予奪的全權。73、 資產階級的三次思想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74、 簡述1787年美國憲法確定的美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則:1、分權和制約與平衡原則;2、聯邦制原則;3、權力有限的政府;4、司法審查原則。75、 簡
29、述19世紀以來西方各國政治制度經歷的改革和變化:1、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過程主要表現為由于公民政治權力的擴大尤其是普選權的實現;2、行政集權化。行政的集權化使得議會的權力相對削弱,而政府權力加強則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對日益復雜的公共事務的管理;3、多元共治。由政府統治向多元共治的轉化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已開始出現并正式成為現實。在一個充滿動蕩和風險的當代社會,它也必須成為人類實現公共事務管理的新的政治型式;4、地方自治。地方自治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之一,更能落實人民主權原則,更便于人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監督與管理。76、 簡述行政集權化在美國、英國、法國的表現:1、在美國,總統權力的擴張出現在
30、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時期。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羅斯福總統實行“新政”,加強政府對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制和干預,因而大大擴大了行政權力,政府機構也隨著迅速膨脹,總統也因為越來越多地對國會立法發揮領導和干預作用甚至繞過國會的立法采取行動而被視為“帝王般的總統”,2、在英國,政府權力的變化經歷了由上院向下院再由下院向內閣轉移的過程。內閣首相不僅控制著對政府中上百名大臣的任命和解職,控制著內閣的議事日程,并且通過控制本黨的議員控制和操縱國會的立法,實際上控制著國家預算和國家重要政策的制定,因而被人們稱為“首相民主”,3、在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賦予總統對憲法的“監督”、“仲裁”和“保證”國家獨立、領
31、土完整及遵守共同體條約和協定的法律地位,使總統超越一切其他國家機關之上,成為整個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威,以至于戴高樂把第五共和國比作是“選舉的君主制”。77、 簡述19世紀以后地方自治制度的發展:1、地方自治體正式成為獲得公法授權的地方公共團體;2、居民自治原則得以確立;3、地方自治體與國家行政組織合二而一,成為國家行政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78、 簡述英美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制度:1、英美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機關行使由法律確認的自治權時,中央政府一般不加過問,地方自治機關形式上獨立于中央政府之外。自治機關的官員直接或間接地由當地居民選舉產生,他們只具有地方官員的身份,中央政府不得撤換他們;2、中央
32、政府對地方自治機關的監督以立法監督為主,一般避免對其發布強制性的指示。如果地方自治機關逾越法定權限,中央政府可訴請司法機關加以制止。79、 簡述大陸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制度:1、大陸法系國家的地方自治權具有委托性質,中央政府對于自治事務有最終決定權。地方官員不論為中央直接任命或為地方居民選出,都同時兼具中央官員和地方官員的雙重身份,中央政府有權隨時撤換他們;2、中央政府對地方自治機關的監督以行政監督為主,中央政府可隨時向地方機關發出強制性指示,地方機關必須執行;否則,中央政府可采取強制性措施。80、 試述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局限和困境:1、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
33、制度。就其城邦人口總數而言,仍是少數人的民主;2、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的尖銳沖突。雅典城邦民主制是一種直接民主制,它要求的是一種全職的公民,積極投身于城邦公共生活。在這種直接民主形式中,公民能夠充分感受到作為統治者參與城邦公共事務的樂趣。但在他們的私人生活方面,卻沒有自由而言;3、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強調多數人裁定的時候沒有相應地保護少數人的權利,這很容易導致多數暴政。實際上,這種多數人的暴政在雅典的制度安排中的最重要表現就是“陶片放逐法“;4、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設計中大量采用了直接民主、抽簽選舉等形式,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但是,頻繁舉行的大規模集會不可
34、避免會導致民主質量的下降。二、西方政治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01、 主權在民原則源于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率先倡導的(主權在民)學說。(主權在民原則)是西方各國憲法的一項基本政治原則。02、 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產生、近代絕對主義君主專制制度的形成而產生的概念是(主權)。它的提出者是(讓·布丹)。03、 布丹發表了國家論六卷,系統地論述了國家主權學說是在(1576年),布丹認為,一個國家的基本特征是(主權)。04、 布丹的主權學說是為了論證(君主)權力的至高無上。直接為君主專制制度服務的主權理論是(霍布斯的君主主權理論)。05、 反映霍布斯的君主主權理論的著作是利維坦。主張捍衛人的生命、自由
35、和財產權等“自由權利”,強調建立有限政府的是洛克。06、 洛克不同意霍布斯的君主主權理論,根據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的解決方案,提出的主權理論是(議會主權理論)。07、 洛克認為,人民訂立契約成立國家時,人民仍保留生命權、自由權與財產權三項不可放棄、不可轉讓的天賦權利。洛克對議會主權的論證遵循(自然法理論體系)。08、 洛克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在洛克的制度安排中,(立法權)被規定為最高權力。以議會主權論委婉地表達了人民主權思想的政治思想家是(洛克)。09、 既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也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他的人民主權理論對于近代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是(
36、盧梭)。10、 人類為了自身的自由和幸福,通過社會契約的形式建立某種政治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就是國家,這是(盧梭)的觀點。11、 盧梭認為,人民主權的主要內容是(公意)。最早把主權在民原則寫進憲法而確定下來的是(法國)。12、 “人們生來并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護自然的、不可消滅的人權,全部主權的源泉根本上存在于國民之中。”這兩句話出自人權宣言。法國1791年憲法的序言是人權宣言。13、 被認為是史無前例的、最民主的、最能體現盧梭人民主權理論的憲法是(1793年憲法)。14、 西方第一個實現對政治權力有效控制的憲政國家是(英國)。英國最早的憲法性法律是(
37、大憲章)。15、 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議會主權原則)。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的國家是(美國)。16、 憲政的基本原則有(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原則、主權在民原則、代議制原則、法治原則、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17、 最高權力的涵義是(絕對的、永恒的、不可轉讓的)。英國憲法主要由(憲法性法律、憲法性判例、慣例)。18、 布丹認為國家主權的內容有(立法權、宣戰和締約權、官吏任免權、最高司法權、課稅權)。19、 下列人物中提出過主權理論的是(布丹、霍布斯、洛克、盧梭)。20、 國家主要是由政府和公民或臣民組成的,因此,主權概念一般有(將主權置于人民之上和將主權置于人民中間)。21、 政
38、治思想史上,形成了兩種國家主權理論,分別是(君主主權理論、人民主權理論)。22、 洛克認為,人民訂立契約成立國家時,人民仍保留的三項不可放棄、不可轉讓的天賦權利是(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23、 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權,洛克主張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對外權)。24、 確立了英國的基本憲政的重要憲法性文件有(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25、 瑞典一直沒有一部單一的成文憲法,構成該國的基本法的法律有(政府組織法、王位繼承法、出版自由法、議會法)。26、 英國被稱為“議會之母”,英國議會的轉變形式有(大會議、貴族會議、等級會議)。27、 既防止權力的專橫,又有利于資產階級的政治統
39、治的重要的三大發明是(代議制、法治、分權制衡)。28、 近代思想家關于代議制的理論包括有(伯克的代議制理論、密爾的代議制理論)。29、 根據其神學世界觀,阿奎那把法分為四種,包括(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最重要的是(自然法和人法)。30、 人法由自然法而來,或是直接從自然法推出的結論,或是作為自然法應用于具體情況的標準,相應地,人法也通過兩種形式或類型確定了自然法,這兩種形式或類型包括(萬民法和市民法)。31、 美國建國者們的分權制衡理論中集中反映在聯邦黨人文集中,其作者包括(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32、 分權制衡原則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一項重要的原則,在不同的西方國家,主要形成了(美國
40、模式、英國模式、法國模式)。33、 英國議會可以通過一定的形式牽制內閣,包括(質詢、倒閣、辯論、批準立法)。34、 人權思想的理論基礎包括(非神學的自然法學說、正義理論、人本主義)。35、 美國學者史蒂芬·霍爾姆斯和凱斯·R·桑斯坦認為權利可以分為(道德權利和法律權利)。 36、 繼格老秀斯以后,系統闡述了自然權利理論,使得自然權利成為近代自然法理論的核心概念的是(霍布斯和洛克)。37、 繼洛克以后,(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愛爾維修、潘恩)進一步發展了自然權利學說。38、 英國不成文憲法中的人權原則主要體現在(大憲章、權利情愿書、人權宣言)。39、 第一代人權主
41、要是最基本的人權,在法律上體現一系列實體性權利,第一代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住宅不受侵犯、遷移權、自由選擇職業權)。40、 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指體現在西方各國政治制度背后的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追求目標。41、 西方國家法治原則的基本內容:第一,法律必須是普遍和公開的。第二,法治的最終目的是維護人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司法必須獨立。主要內容包括:1法官獨立審判案件,不受任何干預。2司法機關組織系統獨立。3為保證法官審判獨立,制定相應法律條款以保護法官地位和權務不受侵犯。42、 代議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據主權在民的原則,按照一定的程序選舉代表組成代議機關(議會或國會
42、)來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治制度。43、 代議民主制與直接民主制相比的優越性:第一,代議民主比較成功地解決了民主的規模和民主的實現問題;第二,代議民主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摧毀封建政治特權的產物,因此代議民主可為財產權、經濟自由、政治自由這些“資產階級權利”提供牢固的保障。第三,代議民主比直接民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第四,代議民主是程序民主,沒有規則和程序,就無法產生一定數量的代表組成代議機關;又因為選出的代表是以不同利益為背景和取向的,在必然發生意見分歧和利益沖突的情況下,沒有共同的程序而要代表人民行使最后控制權是不可能的。44、 三權分立: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掌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機關
43、中,這樣做既可使三種權力互相制約,又可使三種權力保持平衡,從而使這三種權力有條不紊,協調配合地行動。45、 美國分權制衡呈現的特征:從立法和行政的關系看,國會雖有立法權,以法律的形式約束總統,但國會的法案只有當總統簽署后才能生效;國會可以彈劾總統;總統任命的各部部長須交參議院審議通過。從行政和司法的關系看,總統可以任命法官,包括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總統有權赦免罪犯,但是法院無法對其進行法律追究,總統還有行政裁判權。但是,法院也擁有制約總統的力量,法院掌握司法審判權,它可宣布總統的行政立法違憲,可以對違反法律的一切行政官員進行法律追究。從立法與司法的關系看,國會有權同意或不同意總統任命的法官,有權
44、對法官進行彈劾。國會通過法律,一旦生效,除非被宣布違憲,法院必須執行,但是,法院也有權審查國會的立法,一旦某法律被宣布為違憲,它就不再被執行。除了以上三個權力外,美國政治的分權制衡關系還廣泛地存在于聯邦的各個領域。46、 分權與制衡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歷史進步性:第一,在代議民主制和分權制衡機制下,資產階級內部少數服從多數的共和權力代替了個人意志至上的君主權力,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結束了君權的不可分割性與不可制約性。第二,當資產階級把主權在民,代議制,三權分立這些原則用憲法的形式規定下來,法治型統治取代了人治型政治。(2)局限性:第一,它通過權力運用的分散性與多樣性,向不同的資產階級利益集團和政
45、治黨派提供爭得部分權力的可能性。第二,它是調節資產階級內部矛盾,規范約束資產政治競爭的政治平衡器。因此,從本質上講,分權只是資產階級內部這一集團與那一集團之間的權力分配,而不是資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以外的階級之間對國家權力的分享。三、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 01、 現代西方各個國家的選舉制度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基本原則)。02、 選舉對應的英文詞是election,該詞源于拉丁語動詞eligere,意思是(挑選)。03、 按照布萊卡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的解釋,選舉“是一種具有公認規則的(程序形式),人們據此而從所有的人或一些人中選擇一個人或若干人擔任一定職務。” 美國婦女的選舉權最終得到確認是通過(第
46、19條憲法修正案)。04、 人類社會選舉制度的萌芽,也是一種“古代自然形成的民主制”指的是(原始公社的選舉)。05、 12世紀,許多通過暴力或金錢手段從封建主手中獲得自治權的城市,作為城市的管理機構的是由市民選舉產生的(市議會)。06、 13世紀到16世紀,在國家召開的封建等級會議中,也有了由市民推選產生的代表參加的國家是(英法)。07、 法國1302年召開第一次三級會議,規定了通過鄉和市鎮兩級選舉產生的是(市民等級)。08、 中世紀選舉市民代表的最終結果必然由(國王)決定。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后,確立了(立憲君主政體)。09、 在中世紀,享有選舉權不是公民權利的體現,而被認為是(享有特
47、權)的象征。10、 近代的西方選舉制度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1、 近代新興資產階級提出了許多思想理論,希望通過選舉來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進而享有(政治權力)。12、 各國確立了作為代議機關的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資產階級革命后)。13、 英國“光榮革命”后,英王威廉三世被迫接受的憲法性文件是權利法案。14、 1711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規定,選民必須擁有(40先令以上)收入并有自由土地。作為郡議員必須每年不動產收入在(600英鎊以上)。15、 英國1832年改革新增加的選民主要是(城市工業資產階級)。北美各殖民地建立了由移民選舉產生的議會是在(獨立戰爭之前)。16
48、、 法國大革命之后制定的1791年憲法中規定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只有(積極公民)。17、 美國1787年制憲會議通過的聯邦憲法規定,由每個州委派的選舉人選舉產生的是(美國總統)。18、 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選民和被選舉人的資格由(各州議會)來決定。普選制體現的原則是(主權在民原則)。19、 1832年,英國議會迫于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爭取(選舉權)的激進運動,制定通過的英格蘭與威爾士人民代表法,重新分配議席,增加了城市代表的名額。1809年成為美國第一個授予婦女選舉權的州是(懷俄明州)。20、 1832年,英國爭取選舉權的激進運動,規范了選舉程序,對合格選民實行延續至今的(登記制度)
49、。21、 英格蘭與威爾士人民代表法規定城市居民享有選舉權至少要擁有不動產(10英鎊)。22、 為了爭取自身權利,英國工人階級于1837年掀起了群眾性的(憲章運動)。首先的目標是成年男子的(普選權)。23、 1837年,在英國,政黨和選舉活動變得日益重要,最終確立的原則是(責任政府)。24、 英國議會于1884年實行改革,頒布了人民代表法,規定無論公民的居民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只有(10英鎊)的不動產就可以享有選舉權。英國1884年頒布的人民代表法使英國選民人數達到了(500萬)。美國普選制發展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種族歧視問題)。25、 英國婦女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會的普遍承認是在(一戰爆發后)。美
50、國新澤西州在1777年到1806年期間曾存在(寡婦選舉權)。26、 1918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國民參政法,規定在(大學選區),30歲以上的女子與男子平權。27、 英國選舉制度將年齡要求降低為18歲,從而使成年公民的普選權終于完全得以實現的是1969年的人民代表法。28、 美國1789年召開的制憲會議對選舉問題進行了妥協,各州大多規定以(納稅資格)取代選舉的財政資格。29、 1810年,成為美國原來13個州中第一個把選舉權與財產徹底分離的州是(馬里蘭州)。30、 隨著馬里蘭州1810年憲法修正案的通過,這一時期前后加入美國聯邦的新州都取消了選舉權的(財產資格限制)。31、 規定“合眾國或其任何一州
51、,不得因種族、膚色或前此曾為奴隸之關系而拒絕或剝奪合眾國公民之投票權”的是美國憲法(第15條修正案)。用以限制黑人的選舉權,要求公民參加選舉必須交納稅款,一般一到五美元不等,指的是(人頭稅)。 32、 美國南部的一些州規定1867年以前其祖父或父親已取得選舉權的人,可免除人頭稅和文化測驗,即(祖父條款)。33、 法國恢復了關于積極公民的制度是(1795年憲法)。法國1848年憲法規定,以秘密投票方式進行的選舉是(議員選舉)。34、 1799年拿破侖上臺執政后曾規定凡年滿21歲的法國公民在法國居住一年以上都有參加(市鎮)選舉的權利。35、 法國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后,重新成為公民享有選舉權的必
52、要條件是(財產資格)。36、 法國修改選舉法并將選舉權的年齡限制降低為18歲是(1974年)。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選舉制度)。37、 一個政權是否真正穩定的內在基因是(合法性)。人民主權的憲法基本原則在選舉制度中的具體體現是指(普遍原則)。38、 在西方選舉制度中的原則中,實現過程所遇阻力最大,所花時間最長的是(普遍原則)。39、 普選權的具體化指的是(平等原則)。少數人享有特權的投票制度指的是(復票制)。秘密選票首創于(澳大利亞)。40、 同等數量的議員由不同數量的選民產生,選民的選票效力不同,這違背的原則是(平等原則)。41、 在選舉實踐中,自由投票更多的表現為(秘密投票)。現在大部分國
53、家將選民最低年齡降為(18歲)。42、 使選民了解政治的運作過程及運作結果,有助于提高選民對政府合法性的認同的原則是(選舉公開原則)。43、 把選民最低年齡限制為20歲的國家是(日本)。比利時把選民最低年齡限制為(21歲)。規定選民不能喪失道德的國家是(意大利)。44、 美國的許多州都禁止(軍人)參加選舉。規定上院貴族只有放棄貴族身份后才享有選舉權的國家是(英國)。45、 公民進行選民登記是一種(形式要件)。確認選舉權并保障其合法有效行使的重要前提是(選民登記)。46、 每年一月和七月都要進行選民登記的國家是(英國)。移民取得國籍7年后可以競選眾議員,9年可以競選參議員的國家是(美國)。47、
54、 憲法規定公民至少須取得國籍一年之后才可以被提為議員候選人的國家是(德國)。48、 英國和德國憲法規定下議院議員候選人的年齡資格為(21歲)。意大利憲法規定上議院議員候選人的年齡資格為(40歲)。49、 美國規定總統候選人的年齡資格為(35歲)挪威選舉法規定要在國內連續居住(10年)以上才能競選議員。50、 總的看來,西方絕大多數國家劃分選舉單位都采用(地域代表制)。西方國家劃分選區一般依據(人口數量)。51、 大選區又稱為(多名制選區)。選舉地理學嚴重違背的原則是(平等投票原則)。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國家是(法國)。52、 在西方國家下議院議員一般都是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候選人提名制
55、度首先涉及的是(提名權問題)。53、 提名競選又稱為(預選)。采取集權型提名方式的典型國家是(以色列)。采用分權型提名方式的典型國家是(英國)。54、 允許選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一個政黨的預選投票,但不得在一個以上的政黨預選中投票是(開門預選)。55、 選舉制度中最復雜的內容指的是(選票計算方法)。比例代表制只適用于(大選區)。比例代表制最早出現于1855年的(丹麥)。56、 實行比例代表制的國家一般都規定了(最低的比例控制線)。德國的選票計算方法又稱為(兩票制)。57、 西方國家的選舉監督制度創立于(19世紀后期)。設置專門機構對選舉進行監督的典型是(法國)。58、 要確保選舉能夠充分地體
56、現選民的意志,就必須建立解決選舉糾紛的制度是(選舉訴訟制度)。59、 把選舉訴訟分為選舉事務案件的裁判及選舉訴訟案件的裁判的國家是(日本)。設置選舉委員會來受理選舉訴訟的國家是(瑞典)。60、 選舉制度是選舉產生國家代表機關的組成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制度,是由一系列關于選舉的法律、法規和規則構成的整體,其具體內容包括選舉的原則、程序和方法等,如選民與候選人的資格、選區劃分、競選規則、投票計票等。61、 在現代西方國家,選舉是指享有政治權利的本國公民按照事先規定的程序和方法,選擇和推舉國家公職人員的活動,是公民政治參與的主要形式。62、 所謂普選權,是指一國的公民不論性別、種族、出身背景
57、、財產狀況、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一律享有平等的選舉權。63、 建立在普選權基礎上的選舉制度就是普選制,也就是公民普遍、平等地參加選舉國家代表機關和其他公職人員的制度,是現代選舉制度成熟的標志。64、 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判斷是個人權利乃國家權力之源,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的授權,人民應該是國家主權或終極意義上國家權力的歸屬主體,這就是人民主權理論。65、 間接民主又稱代議制民主,是指由民眾挑選一部分人作為他們的代表,由這些人根據選舉過程中民眾表達出來的意愿,代表全體民眾處理共同事務。66、 選民登記是以編制選民名冊的形式將享有選舉權的公民登記入冊,是國家負責選舉工作的機構依法對公民是否享有選舉權進
58、行審查和確認的活動。67、 地域代表制是按地域把全國劃分為若干個選區,選民們以選區為選舉單位進行投票的制度。68、 由于選區劃分與各個政黨能否競選獲勝聯系密切,因此西方各黨經常利用政治權力人為地違背人口比例或自然界限,使選區劃分對本黨有利,這種方法被稱為“選舉地理學”。69、 間接選舉,即代表機關的代表或其他公職人員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選民選出的一個選舉團體選舉產生,通常先由選民選出一個由一定人數的選舉人或代表組成的團體,然后再由這個團體選舉某些代表或某個公職人員。70、 “軟錢”是指個人、團體和企業向州或地方一級的政黨委員會提供的任意數額的捐款,該捐款并不指名用來直接資助某一候選人,而是聲稱將用于政黨的日常通信聯絡、選民動員與登記、集會等黨建活動。71、 選舉訴訟是指解決因選舉而發生的各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Y/T 0378-2023海冰預警報產品制作規范
- 診所交接協議書范本
- 調車員出國勞務合同協議
- 課程錄像協議書合同
- 購牛合同協議書模板
- 貸款買車購車合同協議
- 購買車輛合作合同協議
- 2025年大學化學試題理解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5屆黑吉遼金太陽高三開學考(HJL)-政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金融市場職業經理人考試試卷及答案
- 《電力人工智能平臺樣本標準規范編制說明》
- 呼吸康復指南解讀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記、論、說等文言文二知識點匯編(附錄24一模文言文二高頻分析題匯編)
- 【MOOC】英語暢談中國-湖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財報分析-伊利
- 村鎮集市改造項目方案
- 神經外科科室質量管理小組工作制度
- 山東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地理試題02(解析版)
- SHT-3503-J306機器單試記錄(機泵、完整填寫版)
- 福建晉華的測評題庫
- 水庫溢洪道畢業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