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南大學歷年交通工程學試題(10.22-10.31丁楊敏整理)第一章 緒論(一定要考上東南!)一、(1994年)簡述交通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二、(2002年)你認為我國交通工程近期應重點研究哪些問題,試據其中一個問題詳述其具體研究內容三、(2006年)簡述交通工程學的研究內容,你認為我國交通工程近期應重點研究哪些問題。4、(2008年)你認為我國交通工程近期應重點研究哪些問題,試據其中一個問題詳述其具體研究內容答:交通工程學的研究內容:1交通特性分析技術,2交通調查方法,3交通流理論,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術,5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理論,6道路交通管理技術 7交通安全技術 8靜態交通系統規劃 9交
2、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規劃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我國交通工程學科面臨的任務: 一.城市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城市交通規劃中規劃化的交通調查內容,方法研究;城市交通需求預測理論與方法規范化的研究;城市交通網絡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城市交通網絡規劃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城市交通規劃方案評價技術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優化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城市交通規劃快速反應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現代先進科學方法在城市交通規劃中應用的研究.二 區域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三 適應我國交通特點的交通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四 交通流理論方面基礎研究五 交通綜合治理方面的理論,方法與措施六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3、交通運輸系統研究七 智能交通系統(ITS)基礎理論研究第二章 交通特性(加油啦,小子!)一、 (1992年)在一條長度為24公里的干道起點斷面上,于6分鐘內觀測到汽車100輛通過,設車流是均勻連續的且車速V=20公里/小時,試求流量(q)、時距(ht)、空距(hd)、密度(K)以有第一輛汽車通過此干道所需時間(t)以分鐘或小時計均可。(15分) 二、(1992年)試說明區間平均車速、時間平均車速,行駛車速、設計車速的定義及區間平均車速與時間平均車速的關系。(15分) 六、(1995年)何謂“地點車速”、“區間車速”、“行駛車速”、“設計車速”?“時間平均車速”與“區間平均車速”有何關系?十、(
4、1999年)何為時間平均車速和空間平均車速,兩者有何區別與聯系,各有什么用途?十三、(2002年)何謂行駛車速和區間車速?各有何用途?主要調查方法有哪些?十五、(2003年)何為時間平均車速和空間平均車速,各有什么用途?兩者有何關系?12 二十(2008年)何謂行駛車速和行程車速?各有何用途?調查方法是什么答 地點車速: 車輛通過某一地時的瞬時車速 行駛車速: 行駛某一區間所需時間(不包括停車時間)及 區間距離求得的車速 運行車速: 中等技術水平的駕駛人在良好的氣候條件,實際道路狀況和交通條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車速,用于評價道路通行能力和車輛運行狀況。行程車速:(區間車速)車輛行駛路程與通過該路
5、程所需的總時間(包括停車時間)之比. 臨界車速:交通流率達到理論通行能力時的車速。設計車速 是指在道路交通與氣候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僅受道路物理條件限制時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車速用作道路線形幾何設計的標準。 時間平均車速 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某斷面各車輛的地點車速的算術平均值區間平均車速 在某一特定瞬間,行駛于道路某一特定長度內的全部車輛的車速分布的平均值。當觀測長度為一定時,其數值為地點車速觀測值的調和平均值作用: 時間平均車速和區間平均車速都是描述交通流運行速度的指標,它們都是交通流理論研究中的主要特征參數。前者用于描述某地點一段時間內交通流的平均運行速度;后者用于描述某一路段某一瞬間交通流的平
6、均運行速度。行駛車速用途:用于評價該路段的線型順適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計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行程車速用途:行程車速是一項綜合性指標,用以評價道路的通暢程度,估計行車延誤情況。要提高運輸效率歸根結底是要提高車輛的行程車速。行駛車速和行程車速的區別在于行車時間,兩者調查方法一樣,只是后者需計入停車時間。1牌照法2 流動車法3跟車法三、(1993年)我國的自行車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點?答:引申:行人交通設施包括人行道、人行橫道、人行天橋、人行地道、電動扶梯及機場電(自)動步道等,它們是供行人步行或代步的主要設施。步行是人類最基本、最
7、古老的和最現實的交通出行方式,無論人們采用何種交通工具、何種出行方式,到達何種出行目的地,其起點和終點始終離不開步行。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許多城市中心區房屋密集、人口集中,市中心區干道兩側的人行道上經常被擁擠的人群滿滿的塞住,有不少路段連自行車道也經常被行人占用,以致自行車騎上機動車道。有不少的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城市步行交通在總出行量中占約40,中等城市約50,小城市則多達60以上。因此,研究行人交通設施通行能力對于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也是發展以人為本的現代化交通所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目前,我國步行交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行人交通設施不健全,人車干擾嚴重; 缺乏全面
8、系統的行人交通設施規劃沒計; 車流密集,行人過街難; 交通管理力度不夠,步行困難,行人交通違章現象嚴重。 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秩序的穩定。要解決好這些問題,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我國行人交通的規律和特性;另一方面,要結合我國的現狀,樹立系統工程的思想,全面考慮影響交通的因素。然后要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進行管理,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四、(1994年)何謂“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時交通量“、”第30小時交通量“?請扼要闡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27、(2007年)高峰小時流量比、高峰小時系數答 交通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道
9、路某一地點,某一斷面或某一車道的交通實體數. 平均日交通量 :任意期間的交通量累計之和除以該期間的總天數所得的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一年內連續累計交通量之和除以該年的天數所得的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一月內連續累計交通量之和除以該月的天數所得的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一周內連續累計交通量之和除以周日的天數7所得的交通量。高峰小時交通量 指一天內的交通高峰期間連續1h的最大小時交通量。第30位小時交通量將一年當中8760個小時交通量,從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個小時的交通量,稱為第30位小時交通。高峰小時流量比:高峰小時交通量占該天全天交通量之比。高峰小時系數:高峰小時交通量與擴大的高峰
10、小時交通量之比。五、(1995年)試述交通量的空間分布和時間分布特性。 答 一 交通量的時間分布特性:1月變化 一年內各月交通量的變化,以月變系數為指標:年平均日交通量與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2周變化 一周內各天交通量的變化,也稱日變化。以周變系數為指標:年平均日交通量與某周日的平均交通量之比。3時變化 一天24小時內各個小時內交通量的變化特性。指標:用某一小時或某一時段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之比表示。二 交通量的空間分布特性:1城鄉分布:城市內交通量大,郊區和農村交通量小 2路段上的分布:與路段的功能等級和區位有關 3交通量方向分布:方向不平衡性用方向分布系數表示4交通量在車道上的分布: 在交通量不
11、大的情況下,一般靠近右側車道的交通量比較大,隨著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線的車道交通量比重也增大。七、(1997年)1.試述交通密度的定義。答 1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時內單位長度的一條車道上的車輛數又稱車流密度 答 2.如何度量高速公路的交通密度?在實際中往往采用較容易測量的道路占有率來間接表征交通密度,車輛占有率越高,車流密度越大。它包括空間占用率和時間占用率。3.已知某高速公路的允許最大車速為120km/h,若其密度為10輛/km,阻塞密度為100輛/km,速度-密度呈直線關系,此時平均車速為多少?答 V=120*(1-10÷100)=108Kmh八、(1998年)何為車頭時距,其在
12、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主要作用?交叉口的服務水平一般根據哪些指標進行劃分,你認為交叉口的服務水平應根據什么指標進行劃分,為什么?答 車頭間距:同向行駛的一列車隊中,相鄰兩輛車車頭之間的距離。車頭時距 :用時間表示的車頭之間的間隔。(交通密度的倒數,即為該路段長度上各車輛之間的平均間距,此間距統一以各車輛的前保險杠(車頭)為測量點,稱作車頭間距.如果各車輛間的平均間距以平均時間差來表示,則可稱作車頭時距.車頭時距是交通流率的倒數)作用:車頭間距和車頭時距表述了車輛在交通流中的縱向分布.在估計交通延誤及車輛或行人橫向穿越時的可利用間隙,為交通信號系統配時及研究車輛交匯時,都需要應用到車頭間距或車頭時
13、距的知識.車輛在路上并不會按照相等的車頭間距或車頭時距行駛,相繼車輛間的間距或時距通常都是隨機分布的.在某些常見的交通條件下,可采用泊松分布表述. 服務水平的劃分: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以車流密度作為主要指標;二三級公路以延誤率和平均運行速度作為主要指標;交叉口則用平均車輛延誤來描述其服務水平。我認為對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可按交通的高峰時段來評價.因為高峰小時的服務交通量大,信號交叉口運行壓力大,一般會使車輛的平均停車延誤變大,所以對應的服務水平就較低,故可綜合考慮高峰時段的服務水平,非高峰時段的服務水平來評價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這樣大大減少了調查工作量和計算量。九、(1999年)何為交通密度,如何
14、得出,有何用途?十二、(2001年)何為交通密度,與車頭間距間有何關系,有何作用?十四、(2002年)何謂交通密度,怎么表示?有何用途?主要調查方法有哪些?十六、(2003年)何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調查方法有哪些?12二十三、(2005年)何謂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調查方法有哪些?17、(2007年)空間占有率時間占有率定義填空?30、(2008年)何謂交通密度,怎么表示?有何用途?主要調查方法有哪些?答 1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時內單位長度的一條車道上的車輛數又稱車流密度 2在實際中往往采用較容易測量的道路占有率來間接表征交通密度,車輛占有率越高,車流密度越大。它包括空間占用率和時間占
15、用率。 一 空間占用率空間占用率是指在單位長度車道上,汽車投影面積總和占車道面積的百分率。在實測中,般測量路段(車道)上的車輛總長度與該路段(車道)長度的百分比,其表達式如下 車輛的空間占用率不僅與交通量有關,還與車輛的大小有關。它表示的是某一時刻車輛占用路段的比例,用來反映觀測路段上的交通負荷程度。 車輛的空間占用率與密度的差別在于密度不能直接反映車隊的長度,而車輛的空間占用率則在測定時,就已預見到車隊的長度。 二、時間占用率時間占用率是指在道路的觀測斷面上,車輛通過時間累計值與測定時間的比值,一般用百分率表示,其表達式如下:n測定時間內通過觀測斷面的車輛數,輛。 車輛的時間占用率不僅與交通
16、量有關,還與車輛的長短及地點車速有關。它是從車輛行駛的時間占用方面來反映道路的擁擠情況。 車輛的時間占用率與密度的差別在于密度是在一個區間段內測定的,而道路的時間占用率是在一點測得的,交通量也在一點測得,兩者之間可建立直接的聯系。 三 車流密度還可以用平均車頭間距來計算。 車頭間距是指同一車道上行駛的連續車輛中,前后兩車車頭與車頭之間的距離。觀測路段上所有的車頭間距的平均值即為平均車頭間距。根據平均車頭間距即可求得觀測路段平均車流密度: 因此,平均車頭間距間接地反映了道路的交通運行情況。3 密度的應用:從車流的密度大小可以判定交通擁擠情況,從而決定采取何種管理措施,研究交叉口信號燈的配時,高速
17、公路檢測控制系統設計,服務水平分級4 交通密度的調查方法:出入量法 地面上(高處)攝影觀測法 航空攝影觀測法 道路占有率的檢測和調整十七、(2004年)某雙向兩車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測得日交通量為14770輛/日,五月份月變系數為0.98,星期二的日變系數為0.97,設計小時系數為0.125,方向不均勻系數為0.6,單車道通行能力取800輛/小時,則該公路雙向需修成c。a二車道b四車道c六車道 d八車道十八、(2004年)一批駕駛員按一試車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駕車行駛,分別用雷達測速計和在道路上行駛的行程時間記錄,兩種方法計算各自的車速及平均車速。如對所有車輛行駛的速度由車上經
18、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樣,則下列答案正確的是b。兩種方法所得的平均車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十九、時間平均車速()與空間平均車均()的關系為_d_。a. () () b. () () c. () () d. () () 二十、(2005年)高峰小時交通量與高峰小時內某一時段的交通量擴大為高峰小時后的交通量之比稱為_a_a. 高峰小時系數 b. 高峰小時交通量c. 高峰小時流率 d. 高峰小時流量比二十一、(2005年)車輛行駛路程與通過該路程所需的總時間(包括停車時間)之比稱為_c_。a. 地點車速 b. 行駛車速c. 行程車速 d. 臨界車速二十
19、二、(2005年)某雙向道路,兩個方向的交通量分別為400輛/小時和600輛/小時,該道路的方向不均勻系數Kd應為_b_a. 40% b. 60% c. 50% d. 66.7%二十四、(2005年)在一條30km長的某路路段的起點斷面上,在5min內測得60輛汽車,車流是均勻連續的V=30km/h,試求Q、ht、hs、K以及第一輛車通過這段路所需時間t。二十五、(2006年)區間平均速度指在某一特定瞬間,行駛于道路某一特定長度內的全部車輛的車速分布的平均值,當觀測長度為一定時,其數值為地點車速觀測值的 調和平均值 ;時間平均速度指在單位時間內測得通過道路某斷面各車輛的地點車速的 算術平均值
20、;由區間平均速度推算時間平均速度的關系式為 。二十六、(2006年)在一條24km的公路路段起點斷面上,于6分鐘內測得100輛汽車,車流是均勻連續的,車速v20km/h、試求流量(q)、平均車頭時距(ht)、平均車頭間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輛車通過該路段所需的時間。28、(2007年)一批駕駛員按一試車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駕車行駛,又分別從雷達測速計和在道路行駛的行程時間記錄,算各自的車速及平均車速。如果所有車輛行駛的速度由車上經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樣,則前者得到的是 時間平均速度,后者得到的是 空間平均速度。29、(2008年)某雙向道路,兩個方向的交通量分別為400輛/小時和6
21、00輛/小時,該道路的方向不均勻系數Kd應為60%第三章 交通調查(全力以赴!加油小子!)一、(1993年)何謂行車延誤、固定延誤、停車延誤、行駛延誤、排隊延誤、引道延誤?影響延誤的因素是什么?三、(1997年)何謂行車延誤?試述各種延誤的定義及調查延誤有何用?五、(1998年)交叉口延誤一般分為哪幾種,主要有哪些調查方法,交通口延誤有何作用?八、(2002年)何謂行車延誤?其用途?調查方法有哪些?答:1延誤(行車延誤)是指由于交通摩阻與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駛時間損失。2固定延誤 指由交通控制裝置、交通標志等引起的延誤。它與交通流狀態和交通于擾無關,主要發生在交叉路口。3停車延誤 指剎住車輪與車輛
22、停止不動的時間。等于停車時間,包括車輛由停止到起動時駕駛員的反應時間。4行駛延誤 指行駛時間與計算時間之差。計算時間為車輛在交通不擁擠的條件下以平均車速通過該路段的時間。 5排隊延誤 指車輛排隊時間與以暢行車速通過排隊路段的時間差。排隊時間是指車輛從第一次停車到越過停車線的時間。6引道延誤 指引道時間與車輛暢行行駛過引道延誤段的時間之差。在入口引道上,從車輛因前方信號或已有排隊車輛而開始減速行駛之斷面至停車線的距離叫引道延誤段。7控制延誤 指控制設施引起的延誤,對信號交叉口而言是車輛通過交叉口的實際行程時間和車輛以暢行速度通過交叉口時間之差。控制延誤包括車輛在交叉口范圍內的停車延誤和加減速損失
23、時間。影響延誤的因素:1駕駛員2車輛3道路4交通負荷6服務水平7交通控制8 環境 行車延誤的主要調查方法:跟車法和輸入一輸出法。 延誤資料的應用:1評價道路交通堵塞情況2探求行車延誤的發展趨勢3評價道路服務質量4道路改建的依據5運輸規劃6經濟分析7前后對比研究8交通管制二、(1993年)簡述起訖點調查的目的、基本內容和步驟,四、(1997年)何謂OD調查?簡述OD調查的目的、內容與步驟。六、(1998年)OD調查在交通規劃中有何作用,主要有哪些調查方法?各種方法有什么特點,適用于什么條件?十、(2003年)何謂OD調查?簡述主要調查類別及各自的調查方法?16 十二、(2004年)何謂OD調查?
24、簡述主要調查類別與方法答:起訖點調查目的和意義:1通過搜集出行類別與數量資料,在計算機上模擬現狀的出行,為發現主要交通癥結,調整與改善道路系統功能,從系統上和政策上對近遠期工程項目排序提供依據。2由OD調查資料,土地使用資料建立各類交通預測模型,為遠期交通規劃提供依據。3客觀地分行評價各類交通出行的特征,特別是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為提高公共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制定近遠期交通政策提供有效信息。 基本內容: 1個人出行2車輛出行 3貨物流通出行 調查方法:1家訪調查(個人出行)2發(放)表調查(車輛出行)3路邊詢問調查4明信片法5工作出行調查6車輛牌照調查7公交站點調查8購月票填卡調查9境界線出入調查
25、10貨物流通調查(貨流OD) 調查步驟:1組織調查機構2調查準備3OD調查的抽樣率及抽樣方法4人員訓練5制定計劃6典型試驗7實地調查 OD調查精度檢驗1分隔查核線檢驗2區域境界線檢驗3在調查區內,擬定眾所周知的交通樞紐4把由OD調查表推算出來的各類人口,社會交通特征與現有的統計資料進行比較,檢查其誤差程度。七、(1998年)根據流動車法的原理推導出相應的計算交通量、平均行車時間、平均行駛速度公式,說明流動車法有何優點和不足?7、(2000年)交叉口延誤分為幾種,有哪些觀測方法,有何作用?九、(2002年)測試車在長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駛12次,觀測數據列于下表,試求道路上的車流向東和向西
26、行駛的流量和車速。L=1500m東西西東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十一、(2003年)寫出流動觀測車法計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時間、平均車速的公式,并說明表達式中各自參數的含義。10十三、(2004年)在一條車流中有30的車輛以60公里/小時的穩定速度行駛,有30的車輛以80公里/小時行駛,其余40則以100公里/小時行駛,一觀測車以70公里/小時的穩定車速隨車流行駛5
27、公里時,有17輛車超越觀測車(指超越觀測車數減去被測試車超越數),在觀測車以同樣速度逆車流行駛5公里時,迎面相遇的有303輛車,試問: a. 車流的平均車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b. 試求有多少輛車以100km/h行駛的車超越觀測車?(6分)c. 用上述觀測法得到的是時間平均車速還是空間平均車速?(2分)十四、(2005年)對于過境車輛(起訖點均在調查區外),應該用_b_方法調查其出行情況?a. 家訪 b. 發明信片法 c. 路邊詢問 d. 電話詢問十五、(2005年)測試車在長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駛共12次,觀測數據列于表中,求東行、西行車流量、運行時間與車速。用測試車法測得的數據行駛時間
28、t與測試車對向行駛的來車數x(輛)測試車被超車次數減去測試車超車數y東行6次 平均4.6min西行6次 平均4.7min90.585.02.0-1.0十六、(2006年2008年)浮動車法測試車在長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駛12次,觀測數據列于下表,試求道路上的車流向東和向西行駛的流量和車速。L=1500m東西西東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18、(2008年)對于
29、過境車輛(起訖點均在調查區外),應用那種方法調查起出行情況?明信片法19、(2008年)關于分隔核查線,系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必須位于鐵路中心線上 b用以查核調查資料的準確性 c必須將調查區域分成大致相等的部分 d常位于主干道路的中心線上第四章 道路交通流理論(一定要考上東南!)一、(1992年)某路段10年的統計,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問此路段明年發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騎自行車的人,有1/4不遵守紅燈停車的規定,問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規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二、(1992年)某交叉口信號周期為40秒,每一個周期可通過左轉車2輛,如左轉車流量為220輛/小時,是否會出
30、現延誤(受阻),如有延誤,試計算占周期長的百分率,無延誤則說明原因(設車流到達符合泊松分布)。(20分)三、(1993年)某高速公路擬建立收費站。已知車輛是隨機到達收費站的,其到達率為2000輛/小時,每輛車交費所需時間符合平均時間為6秒的指數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隊多通道服務情況下,請用具體計算指標比較說明在應該收費站設2個、4個及6個收費口的效果。四、(1994年)某停車場,到達車輛數是50輛/小時,停車場的服務能力為80輛/小時,其單一的出入道能容納5輛車,問此出入道是否合適?五、(1994年)若在5公里長的公路上隨機40分布輛汽車,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輛以上的概率。六、(1995年)某
31、信號燈交叉口的周期t=95s,有效綠燈時間g=45s。在有效綠燈時間內排隊的車流以800輛/小時的流量到達交叉口,在有效綠燈時間外到達的車輛要停車排隊。設信號燈交叉口上游車輛到達率=360輛/小時,服從泊松分布。求使到達車輛不致兩次排隊的周期所占的最大百分率。七、(1995年)某無信號燈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雙向交通量為N=1500輛/小時,車輛到達符合泊松分布,車流允許次要道路車輛穿越的車頭時距t=5秒,次要道路車流的平均車頭時距to=3秒。求次要道路車流能穿越主要道路車流的交通量八、(1996年)在某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口,因意外情況關閉了tr=0.15h。已知車輛以均一的到達率=800輛
32、/h到達匝道,而入口開啟后排隊的車隊以均一離去率=1200輛/h離開匝道。試計算由于匝道口關閉而引起的:(1) 單個車輛的最長延誤時間tm;(2) 最大排隊車輛數Q;(3) 排隊疏散時間to;(4) 排隊持續時間tj;(5) 受阻車輛總數n;(6) 平均排隊車輛數Q;(7) 單個車輛的平均延誤時間d;(8) 車時總延誤D。九、(1996年)已知某交叉口的定時信號燈周期長80s,一個方向的車流量為540輛/h,車輛到達符合泊松分布。求:(9) 計算具有95%置信度的每個周期內的來車數;(10) 在1s,2s,3s時間內有車的概率。十、(1997年)車流在一條單向雙車道公路上暢通行駛,速度為100
33、km/h,由于突發交通事故,交通管制為單向單車道通行,其通行能力為1200輛/h,此時正值交通高峰,單向車流量為2500輛/h。在發生交通事故的瓶頸段的車速降至5km/h,經過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時單向車流量為1500輛/h。試用車流波動理論計算瓶頸段前車輛排隊長度和阻塞時間。十一、(1998年)根據對某實際觀測數據的擬合,得到了如下速度(S)-密度(D)關系:S=54.9e(-D/163.9) D50S=26.8Ln(162.5/D) D50當D=50時,流量應有兩個,分別為多少?這種關系有什么特點,反映了何種交通現象?十二、(1999年)車流在一條單向雙車道公路上暢通行駛,速度為90
34、km/h,其通行能力為每車道1000輛/h,單向車流量為1500輛/h。由于施工,交通管制為單向單車道通行,在交通管制段車速降至10km/h,經過1.0h后施工完成,公路恢復單向雙車道通行。試用車流波動理論計算施工段前車輛排隊長度和阻塞時間。十三、在交通連續流模型中,假定流速與密度之間的關系式為,試依據兩個邊界條件,確定系數a、b值,并導出速度與流量,以及流量與密度的關系式。10十三、(2000年)在速度(V)密度(K)關系中,包括如下線性模型和指數模型設暢行速度Vf=90km/h,阻塞密度Kj=120km/h,試分別求出兩種關系式對應的的極大流量、臨界密度、最佳密度。并對兩種模型進行比較分析
35、。十四、(2001年)何為連續流,何為間斷流,連續流和間斷流各有什么特征?23、(2007年)簡述交通連續流與間斷流的主要運行特征及有效指標答:按交通設施對交通流的影響,交通流可分為連續流和間斷流. (1)連續流:沒有外部固定因素(如交通信號設施等)影響的不間斷流,如公路,道路基本路段上的交通流.對連續流的研究是以事件之間的間隔時間,即車頭時距為基礎的. (2)間斷流:有外部固定因素影響的周期性交通流,是以一系列相等時間間隔為基礎的交通量,如鐵路,航空,水運,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 連續流特征:1總體特征:交通量 行車速度 車流密度是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個基本參數 能反映交通流的一些特征變量:極大
36、流量Qm Q-V曲線上的峰值;臨界速度Vm 即流量達到極大時的速度;最佳密度km 即流量達到極大時的密度;阻塞密度Kj 車流密集到所有車輛基本上無法移動(V=0)時的密度;暢行速度Vf 車流密度趨于零,車輛可以暢行元阻時的平均速度.2 數學描述:速度與密度關系流量與密度關系流量與速度關系間斷流特征:信號間斷處的車流:車輛進入交叉的第一個車頭間距較大,第二車頭間距比第一車頭間距略短,第三車頭間距比第二車頭間距更小一點,依次類推。車輛啟動過程所造成的影響隨后續車輛的到來,逐漸減弱,直到某一時刻車輛在穿過停車線時已完全加速。這一時刻可以觀察到大小接近的車頭間距。關鍵變量:飽和交通量比率和損失時間 在
37、停車或讓路標志處的車流:在停車或讓路標志處的引道上,司機必須作出一些判斷,以選擇主干道車流中合適的間隙穿過車流。有效性指標:在間斷流中,速度和密度等指標不足以表征服務水平,在某一地點,存在周期性的停止,停車的次數和延續時間是表征間斷流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十五、(2002年)什么叫車流波動理論?回波速度表達式是什么?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26、(2008年)什么叫車流波動理論?回波速度表達式是什么?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 答:1車流波動理論指運用流體力學的基本原理,模擬流體的連續性方程,建立車流的連續性方程,把車流密度的疏密變化比擬成水波的起伏而抽象為車流波,當車流因道路或交通狀況的改變而引
38、起密度的改變時,在車流中產生車流波的傳播,通過分析車流波的傳播速度,以尋求車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間關系的理論。 2回波速度表達式是: 3 波動理論在“流”的狀態比較明顯的場合,如分析瓶頸路段的車輛擁擠問題時,有其獨特的用途。十六、(2002年)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速度(v)與密度(k)進行研究,得到下列關系式:v=57.5(1-0.008k)計算:(1)自由流速度(Vt) (2)阻塞密度(Kj) (3)速度(v)與交通量(Q)的關系 (4)交通量(Q)與密度(k)的關系 (5)在該路段得到的最大流量(Qm)及此時所對應的車速值(v)?17、(2003年)在交通連續流模型中,假定流速與密度之間的關
39、系式為,試依據兩個邊界條件,確定系數a、b值,并導出速度與流量,以及流量與密度的關系式。10十七、(2004年)道路交通流中車頭時距統計分析可用b來描述。a 二項分布 b 負指數分布c 泊松分布 d負二項分布十八、(2004年)通過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數據采集、統計,并分析得出速度(V)與密度(K)的兩個修正公式:V=57.5(1-0.008K) (1)V=61.2e0.015K (2)試就上述兩個公式,分別回答如下問題:a. 找出自由流速度(Vf)及最佳密度(Km) (8分)b. 推導流量速度及流量密度的函數關系式 (8分)c. 確定路段的最大流量值(Qm) (4分)十九、(2005年)車頭時距
40、分布可以用a擬合。a. 負指數分布 b.二項分布c.泊松分布 d.負二項分布二十、(2005年)當速度采用Greenshields線性模型,以下表達式正確的是_d_a. b. c. d. 二十一、(2006年)某設左轉專用道的信號燈控制十字交叉口,設左轉專用相位,信號周期為40s,每周期內可通行左轉車3輛,如果左轉車流為220輛/小時,是否會出現延誤?假定車輛到達符合泊松分布,這種延誤在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二十二、(2006年)設車流的速度與密度的關系為V881.6K,若要限制車流的實際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車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24
41、、(2007年)車流波動理論的應用25、(2008年)道路交通流中,車頭時距可用 負指數分布 來描述27、(2008年)交通量模擬三參數問題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不怕苦不要怕累!好好體會!)一、(1993年)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東西干道一個方向有3條車道分別供左轉專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個方向有2條車道,分別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車種比例,大車:小車=2:8,車頭時距為2.65秒。信號燈周期為125秒;綠燈時間,東西向為70秒,南北向為50秒。路口折減系數取0.9。東西方向的左轉車與右轉車分別占該進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轉車與右轉車各占該進口交通量的15%。設該交叉口不
42、影響對向直行車的左轉交通量為134輛/小時;直右車道上允許的右轉交通量為185輛/小時。請按停車線法計算應該交叉口的設計通行能力。二、(1994年)何謂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應如何計算?答:合流、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是指高速道路與匝道接連部分的通行能力,當匝道車流匯入高速道路時,其連接部分有高速道路本身的車流交通量又有匝道駛入高速道路部分交通量,兩者匯合一起,成為合流運行部分,此部分具有通過車流的實際能力稱為合流部分通行能力。當高速道路車流駛向匝道,一部分車輛直行,而另一部分車輛則從連接部分駛向匝道,這連接部分的通行能力稱為分流部分通行能力。應如何計算:合流部分的交通量來自于高速
43、道路本身的交通量和匝道部分交通量的匯合,高速道路和匝道的交通量又隨其本身的車道分布而產生變化,而變化情況又較為復雜。為避免產生交通擁擠,作為匝道通行能力的計算就必須根據匝道連接部分的通行能力與匝道本身按其道路與交通條件而定的通行能力,取其中的較小值作為依據。據美國的觀察分析,高速道路的外側車道交通量是匝道交通量和高速道路本身交通量的函數,在連接部分要有足夠的長度,保證駛入的車輛不至于發生難于交織。要使連接部分的構造設計合理,合流部分的交通量應是交通不發生排隊擁擠時服務水平的交通量,其值根據觀察統計資料認為,在單向車道的高速道路與單車道匝道合流時為每車道1800輛/h是適宜的。匝道駛入高速道路的
44、交通量與高速道路外側車道交通量之和,不應大于高速道路在其服務等級下的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是分析合流部分通行能力的依據。高速道路與出口匝道連接部分就是車流的分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也可采用合流部分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分析計算的步驟:1建立匝道幾何構造及交通量, 2計算車道1交通量,3將所有交通量換算成每小時小客車的交通量,在將車道1交通量換算成當量小客車交通量之前必須確定車道1中大型車的百分率,4計算檢驗點交通量Vm,Vd及Vf,5確定各檢驗點的服務水平(本題中不需,只在要求計算服務水平時才需這步)三、(1996年)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按性質可分為三種,試述其定義和確定方法,九、(2002年)何謂
45、道路通行能力?有何作用?它與交通量、服務交通量有何區別與聯系?答:1道路通行能力:也稱道路容量,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環境條件下,道路的某一斷面在單位時間內所能通過的最大車輛數。2基本通行能力(理論通行能力)指公路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環境條件下,該組成部分一條車道或一車行道的均勻段上或橫斷面上,不論其服務水平如何,1h所能通過標準車輛的最大最大輛數。3可能通行能力指一已知公路組成部分在實際或預測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環境條件下,該組成部分一條車道或一車行道對上述諸條件有代表性的均勻段上或橫斷面上,不論其服務水平如何,1h所能通過的車輛(在混合交通公路上為標準車輛)的最大輛數。4設計通行
46、能力(實用通行能力)指一設計中的公路的組成部分在預測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環境條件下,該組成部分一條車道或一車行道對上述諸條件有代表性的均勻段上或橫斷面上,在選用的服務水平下,1h所能通過的車輛(在混合交通公路上為標準車輛)的最大輛數。確定方法:1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條件(主要是車道寬度應不小于3.65m,路旁的側向余寬不小于1.75m,縱坡平緩并有開闊的視野、良好的平面線形和路面狀況)及在理想的交通條件(主要是車輛組成為單一的標準型汽車,在一條車道上以相同的速度,連續不斷地行駛, 各車輛之間保持與車速相適應的最小車頭間隔,且無任何方向的干擾)建立車流計算模式所得出的最大交通通過量,即基本
47、通行能力。路段上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可按車頭間距和車頭時距兩種方法來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2可能通行能力是用基本通行能力乘以公路的幾何結構、交通條件對應的各種補償系數求出的。3 設計通行能力確定:只要確定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再乘以給定服務水平的服務交通量與通行能力之比,就得到設計通行能力。與交通量、服務交通量有何區別與聯系:通行能力與交通量不盡相同,交通量是道路上實際運行著的交通體的觀測值,其數值具有動態性與隨機性;而通行能力則是根據道路的幾何特性、交通狀況及規定運行特征所確定的最大流量,其數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與規定性。在正常運行狀況下,道路的交通量均小于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作用:分析通行能力的
48、主要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運行質量條件下,道路設施所能容納的最大交通量。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一項重要指標。確定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管理與養護的基礎和依據。 (1)通過道路通行能力和設計交通量的具體分析,可以正確地確定新建道路的等級、規模、主要技術指標和線形幾何要素; (2)通過對現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觀測、分析、評定,并與現有交通量對比,可以確定現有道路系統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案或措施; (3)道路通行能力可作為交通樞紐的規劃、設計、改建及交通設施配置的依據; (4)道路通行能力可作為路網規劃、設計和方案比選的依據; (5)道路通行能力可作為交通管理
49、、運營、行車組織及控制方式確定或方案選擇的依據四、(1996年)何謂“服務水平”?劃分服務水平等級的依據是什么?試對美國所劃定的六個服務水平等級進行扼要的描述,并分析其合理與否?八、(2002年)何謂服務水平?其分級是按什么指標劃分的?你認為高速公路、雙車道二級公路、城市道路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評價分析用什么指標合理?設計時各應采用何種服務水平等級?十三、(2004年)何謂服務水平,其分級是按什么指標劃分的?你認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雙車道二級公路、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評價分析用什么指標合理?設計時各應采用何種服務水平等級?十六、(2005年)簡述交通量、服務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區別與聯系十八、(2
50、005年)服務水平等級劃分的依據是什么?25、(2008年)簡述交通量、服務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區別與聯系,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24、(2008年)何謂服務水平?劃分指標是什么?對于高速雙車道、城市信號交叉口的劃分指標各是什么?應采用什么等級?答:服務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據交通狀態,從行車速度、舒適、方便、經濟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務滿意程度。服務水平的實質是描述車流之間的運行條件及駕駛員和旅客感覺的一種質量量度。 劃分指標是:1 行車速度和運行時間2 車輛行駛時的自由速度(暢通性)3 行車延誤、停車次數或排隊長度4 安全性(事故率和經濟損失)5 行車舒適性和乘客滿意程度6 經濟性(形式費用)
51、7 負荷系數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主線連接處、交織區均采用二級服務水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匝道主線連接處、交織區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級服務水平;通五、(1998年)某交叉口,東西干道一個方向有2條車道,南北干道一個方向有3條車道,各車道的車流方向如圖所示。車種比例為大車:小車=1:1,車頭時距為3.26秒。信號燈周期為120秒;綠燈時間,東西向50秒,南北向為65秒。第一輛車起動,通過停車線時間為2.3秒。路口折減系數為0.9。東西方向的左轉車與右轉車各占該進口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轉車和右轉車分別占該進口交通量的20%和10%,左轉車影響系數為0.925。設該交叉口不影響對向直行車的左轉交
52、通量為109輛/h,直右車道上允許右轉交通量為150輛/h。請按停車線法計算該交叉口的設計通行能力六、(1999年)雙車道公路車輛運行有何特點,其服務水平一般根據什么指標進行劃分?你認為應根據什么指標進行劃分,為什么?七、(2001年)雙車道一般公路路段車流有何運行特征,其服務水平主要根據哪些指標進行劃分,為什么?答:雙車道公路車輛運行特點:在雙車道一般公路上,汽車超車時,必須進入對向車道行駛若干距離后,回到本向車道,才能完成超車過程。因此雙車道公路的兩個方向中任何一個方向的汽車運行都受到對向交通的制約,不能單個方向而必須對車行道雙向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行總的分析計算。其服務水平一般根據:平均
53、運行速度和車輛延誤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主要指標。引申:服務水平的衡量指標:選擇衡量服務水平的主要指標,需根據不同形式公路車輛運行規律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指標。通常混合交通雙車道公路車輛不成隊列行駛,快車與慢車的橫向行駛位置各不相同,常常互相交錯,因此只能用平均運行速度和車輛延誤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主要指標。對于高速公路來說,其交通流是非間斷流,從其速度流量曲線上看,速度在自由流范圍內是直線,這說明僅用速度作為衡量高速公路服務水平的指標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車輛間相互靠近的程度即車頭間距的大小,只有當車頭間距達到一定程度后,才不會影響駕駛員自由選擇車速。盡管駕駛員關心的是速度,但是駕駛員是根據車輛之間的
54、相互間距來調節的,所有這些均可以通過交通流的另一個重要參數密度表現出來。因此,從車輛特征出發,宜選用車流密度、平均運行速度、交通流狀態(V/C比)和最大服務流率作為衡量高速公路服務水平的主要指標。雙車道公路可定義為:一條有兩條車行道的公路,每條車道用于一個方向的交通。超越慢速車輛時,在視距和對向交通流間隔允許的地點,要在對向車道上超車。由于交通量和(或)公路幾何線形的限制增加,超車能力減小,結果交通流排成車隊,車隊中的駕駛員因不能超車而產生延誤。 公路網絡中多數路段由雙車道公路構成,用于多種功能、廣大的區域,并為廣泛的交通需要服務。一般用三個參數記述雙車道公路的服務質量:平均行程速度、時間延誤
55、率和通行能力利用程度。雙車道公路的通行能力受到交通的方向性分布的影響,當方向性分布不是雙向各50%的理想條件時,雙向合計的通行能力降低6、(2000年)高速公路交叉段主要包括哪些形式,有何運行特征,其通行能力受哪些因素影響?十二、(2004年)影響交織區交織運行的參數有哪些? 答:交織路段是指兩股或兩股以上交通流運行總方向基本相同的車流,先實現合流而后分流的整個運行過程所需的長度。在道路設計與交通組織中,尤其是在高速道路、渠化交叉口以及立交等構造物的設計,均需要了解交織路段的運行特性交織類型。(交織區定義 當交通流在相同行駛方向上,沿著一定長度道路,不借助于交通控制設施運行時,兩股或多股交通流的交叉就叫交織。當一合流區后面緊接著一分流區,或當一條駛入匝道緊接著一條駛出匝道,兩者之間有輔助車道連接時,就構成交織區) 交織類型:構造形式A交織區,包括:1匝道-交織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制品制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與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考核試卷
- 紙張品質控制與管理考核試卷
- 絹絲在復合材料領域的創新研發與應用實踐考核試卷
- 網絡安全技術實踐教程(微課版)-教案 病毒與木馬的認知與防護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物理:習題課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2025屆初三第三次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浦東新區四校2024-2025學年高三月考(5)語文試題含解析
- 西華師范大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史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信息科技學院《航天醫學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煤氣發生爐行業專項深度調研及“2025”發展規劃指
-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高層火災撲救要點及注意事項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上冊《減法》說課稿(附反思、板書)課件
- 2024年四川農商銀行招聘筆試真題
- 成人術中非計劃低體溫預防與護理
- 栽樹勞務合同協議
- 試崗期協議書模板
- 2025年不動產登記代理人《不動產登記代理實務》考前必刷題庫(含真題、重點440題)含答案解析
- 酒館加盟代理協議書
- 加油站站長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