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隨著中國人收入的提高,汽車進入了家庭,私家車以年均二位數的增長率在迅猛增長,已經給城市交通帶來許多新問題。 據北京市車管所統計(tngj),截至2005年12月底,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58萬輛,2006年16月,平均每月新增機動車約3萬輛,每天新上路車輛達1000輛。按此增長速度,預計到2008年,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350萬輛左右。第1頁/共33頁第一頁,共34頁。 過去十年間,北京的交通堵塞不斷升級。北京市嚴重堵車路段在1993年為27處,1994年為36處,1995年為55處,1999年猛增到99處。1994年二三環之內部分路段的汽車平均時速為45公里/小時,1995年降至33
2、公里/小時,1996年再降至20公里/小時。至2003年秋,市區部分主要干道高峰期的車速已降至每小時12公里左右(zuyu)。公共汽車的運營速度,也已經由1994年的16.7公里/小時下降到9.2公里/小時,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期,近1/5的路口和路段交通不暢,車速不到5公里/小時。第2頁/共33頁第二頁,共34頁。 汽車不僅消耗大量汽油,汽車尾氣已成為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大量汽車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擁堵,車在蝸行,有錢人困在車里,普通人穿行于汽車洪流的夾縫中,已是中國當今城市的突出景觀,與建設和諧社會顯得何等不和諧。 城市交通問題(wnt)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wnt),它涉及許多因素,如城市交通
3、的設施建設,尤其軌道交通的建設需要巨額投資、交通政策相關措施,如路權稅費、交通管理體制(公交,及準公交的出租車運營體制等),其中,還與城市規劃有著密切關系。第3頁/共33頁第三頁,共34頁。 前車之鑒,面對嚴峻的局面,城市交通組織者、城市規劃工作者又如何以人為本,落實(lush)科學發展觀,已是一個對智慧與能力的考驗。總結經驗教訓,從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是必須的。 下面就中國城市規劃中,與城市交通的問題若干有關的誤區加以剖析。第4頁/共33頁第四頁,共34頁。一、對于城市交通擁堵的復雜問題,簡單化為路太窄 道路不通暢,無疑路太窄,拓寬馬路天經地義。這是普通人的質樸的邏輯,無可非議。然而這幾
4、乎己成了許多城市建設決策(juc)人的邏輯,加上近年許多城市領導人為了城市形象,對政績的追求,道路比寬度、爭氣派,美其名“20年不落后”。第5頁/共33頁第五頁,共34頁。 其實我國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早有明文規定,如2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快速路的紅線寬80m,主干路60m,次干路40m,支路30m。可是,在上述思想的支配下,幾乎(jh)將“規范”棄之不遵。造成中國許多城市的道路網的結構極不合理,主、次、支路比例嚴重失衡。第6頁/共33頁第六頁,共34頁。圖1 城市道路主次支結構(jigu)狀況第7頁/共33頁第七頁,共34頁。 以致建設部不得發出關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設中脫離實際的寬馬路、
5、大廣場建設的通知建規200429號: 一、暫停城市寬馬路、大廣場的建設,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各地城市一律暫停批準(p zhn)紅線寬度超過80米(含80米)城市道路項目和超過2公頃(含2公頃)的游憩集會廣場項目。二、清理城市各類廣場、道路建設項目。三、。第8頁/共33頁第八頁,共34頁。 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絕不能單純依靠加寬道路。追求大馬路,就像人體只有強壯的主動脈,而沒有完善的毛血管,無法將血液輸送到人體各個角落,使全身得到滋養,那絕不可能是一個健全的機體。 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應靠完善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科學的路網結構,加大路網密度,合理的主、次、支路合理級配,改善(gishn)交通組織
6、與管理。第9頁/共33頁第九頁,共34頁。 城市規劃中法定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是“土地使用平衡表”,它必須表明各類建設用地的比例。城市的建設總用地量是一個規范值,所以,城市道路廣場的面積也是個定數,(一般人均道路廣場用地為13-18 ),主干道寬了,把指標用了,必然就使次干路、支路就無從“開支” 。 雖然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中對路網的密度(md)有所規定:快速路 0.4-0.5km/k, 主干路0.8-1.2 km/k, 次干路1.2-1.4 km/k, 支路3-4 km/k,但在多數城市規劃師們的意識中卻十分淡薄。第10頁/共33頁第十頁,共34頁。 路網加密的益處(y chu)在于:可
7、減少繞行;增加公交線路網密度,縮短公交到站步行距離;增加沿街面,有利于土地開發;有利于交通分流。雖然可能造成主干路交叉口過多而降低通行能力。但可以根據交通組織的要求,對交叉口進行適當的交通管制,如限制左轉等措施是能夠解決的。第11頁/共33頁第十一頁,共34頁。 由于在城市規劃中對各個等級的道路(dol)面積間的級配并不是法定的技術指標,一般是不加以考核。這是釀成城市的道路(dol)網系統結構不合理,主、次、支路比例嚴重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12頁/共33頁第十二頁,共34頁。 在城市的核心區常常會出現道路紅線寬度上百米(bi m)的奇特現象,而在主干路間卻缺少成系統的次干路,以至出現在城市
8、主干道上匯集了數十條的公共交通線路。由于公交線路無法均勻覆蓋城市,導致人們步行到公共交通站點距離太遠,不得不放棄公共交通出行。 由于支路不發達,近距離的交通也要通過主干路進行輸配,自然加重了主干路的交通壓力,顯得力不從心,從而不斷被迫加寬,問題就在于長距離的輸與近距離配,兩層次交通,在主干路上的疊加,造成交通擁堵,這是人為的失當。第13頁/共33頁第十三頁,共34頁。 此外,寬大的城市道路,還給城市帶來了緊張的氣氛和不安全惑。例如某城市在中心區拓寬了一條雙向10車道的大馬路,在一個月內某大學就有兩名大學生在穿馬路時被車壓死了。年輕人尚且如此,老年人乎?顯然寬馬路是不人性化的,是背離宜居城市戰略
9、目標的。大馬路也給城市生活,尤其商業經營活動帶來交通的阻隔(zg),將交通功能與生活功能、快與慢兩類性質的活動疊加在一起,互相防礙,這都源于路網結構的不合理。第14頁/共33頁第十四頁,共34頁。 當然,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交通車輛的增多都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保證人們出行的便捷、安全是現代化城市所必須的。要實現這要求必須采取綜合的措施來解決,加寬道路只是其中必要措施之一。發展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統,落實公交優先(yuxin),抑制私人交通等等,國內外都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科學合理地規劃城市道路網結構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第15頁/共33頁第十五頁,共34頁。 例如山東省煙臺市的道路交通規劃中就力圖落
10、實公交(n jio)優先的原則。煙臺規劃人口230萬人,由于受地形的約束,城市沿海岸線呈帶狀組團的城市結構。第16頁/共33頁第十六頁,共34頁。 根據(gnj)這結構特點,規劃了貫穿全城的東西快速公共交通線路,在交通量大的中心區分歧為兩個線路。在東西全長約60多公里, 只在各組團中布置了共10個換乘樞紐站。第17頁/共33頁第十七頁,共34頁。 東西向北線有7個站,東西向南線共有6個站,南北線城區段3個站,組團間開行大站快車,平均10公里1個站。 到達組團后再換乘組團內公交線到達目的地。一次換乘就能實現全市公交快速便捷(binji)出行。第18頁/共33頁第十八頁,共34頁。 二、盲目追求城
11、市“組團式”的規劃結構 人們常批評城市“攤大餅”,漫延式地發展,于是組團式城市倍受推崇,讓郊野大自然穿割城市中來,讓人們能方便接近自然,使郊外新鮮空氣能導入城市內部,這確實(qush)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但往往使城市被人為地劃分成若干小城鎮,不但增加了彼此交通的距離,更重要是切斷了人氣,降低了城市的繁華度,這十分不利于第三產業的生存與發達。第19頁/共33頁第十九頁,共34頁。 從幾何學原理也知道,同樣的面積,圓的周邊長度最短,即最緊湊,也就意味著城市集中緊湊布局能提高(t go)城市的效率。 “組團式”的空間結構,除非受自然地形條件的限制,如前面例舉的煙臺,而在一般情況下不宜提倡,只是
12、當城市規模過大,造成城市與大自然的疏離,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這時打破“攤大餅”格局才成為必要和可能。因為,將特大城市分解為若干個組團,每個組團本身就有幾十萬人口,在每個組團內巳有可能形成較完整的城市功能,為人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第20頁/共33頁第二十頁,共34頁。 南方某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約150萬人, 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了三個組團。是繼續維系這組團結構, 保存組團間的自然地帶;還是去彌合各組團成為帶狀的一體結構。實際規劃是前者,各組團間保持著數公里距離。使大自然穿插于組團之間, 提高城市的生態環境(shn ti hun jn)。但從交通視角來思考,在這數公里的距離上, 公交既無人上車
13、,也無人下車, 時間,能耗皆徒勞。第21頁/共33頁第二十一頁,共34頁。 對所有交通都增加了距離,增加了能耗。而這種間隔造成人為地把特大城市分解成若干中小城市。本例是南方的一個城市,照理夜生活很熱鬧,但筆者親耳聽到人們抱怨連夜(liny)排當都沒什么生意。因為小組團, 隔斷了人氣,小城鎮人氣不旺,消費業必然蕭條。第22頁/共33頁第二十二頁,共34頁。 其實,該城市規劃若沿著江呈帶狀發展的形態,人們從側向(c xin)同樣可以近距離地觸及到大自然。同時又保持了人氣的連貫,既生態好,文態也好。這種軸向發展的城市形態,極有利于發展公共交通,它只需沿著軸向開通2-3條公交線路,取決于軸寬度,大致0
14、.8公里設一條公交線,兩側最遠步行500m便可到達公交站點,即只需要很少的公交線路就能覆蓋整個城市。把城市土地使用規劃布局與城市交通科學地結合, 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的效能。第23頁/共33頁第二十三頁,共34頁。 然而,在中國的城市規劃中往往盲目地追求“組團式”,以至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在2005.7.21 全國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gngzu)會議上的講話中列舉了八個方面的盲目性。其三就是“盲目追求組團式”。第24頁/共33頁第二十四頁,共34頁。三、對交通引導開發 (TOD) 的片面理解 一個時期來,“交通引導開發”( 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一詞在
15、規劃師的言談、文章中頻繁出現。但對其準確含義并未作認真地思考,只是從字面上作簡單的理解:一種城市開發的模式,城市要開發那里,首先把路開通到那里,道路先行(xinxng),這就是交通引導開發。這與國內近年也十分流行的“服務引導開發”(SOD Service Oriente Development),似手兩者是配對的開發模式。最為突出的現象,就是城市要向什么方向發展,于是就把新的市政府,或新的行政中心率先遷到那里。兩者都基于 “交通/服務設施土地利用” 相互關系的土地開發模式。第25頁/共33頁第二十五頁,共34頁。 實際上, TOD的概念最早是由Peter Calthorpe在1992年提出,并
16、在1993年出版The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書中提出了“公共交通引導開發(kif)”(TOD),并對 TOD 制定了一整套詳盡而又具體的準則。 “公共交通引導開發(kif)”與“交通引導開發(kif)”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本意則差之大也!第26頁/共33頁第二十六頁,共34頁。 首先, “公共交通引導開發”體現了城市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城市交通公交優先的政策精神。而“交通引導開發”則根本沒有反映這關鍵的內涵。 其次,公共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的重要區別,在于它有固定的線路和保持一定間距(
17、通常公共汽車站距為500m左右,軌道交通站距為1000m左右) 。這就為土地利用與開發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即在公交線路的沿線,尤其在站點周邊土地必須(bx)較高強度的開發,尤其站點周邊土地更宜公共用地使用優先。第27頁/共33頁第二十七頁,共34頁。 最后,“公共交通引導開發”從規劃理論和方法上,有效地把城市土地使用規劃和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真正結合了起來,它的理論和實踐都有重要意義。 如果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中認真貫徹其原理,無疑就能應用規劃手段(shudun),有效地解決城市交通的便捷、高效、節能、環保、公平等根本性的矛盾。第28頁/共33頁第二十八頁,共34頁。 可喜的是在某特大城市的新區規劃中,
18、一個境外規劃部門的方案中已體現了這原則。在其方案說明中有這段文字:“以人們愿意步行的距離確定(qudng)了TOD模式的主要區域。距離取值為平均大約五分鐘的步行距離,400600m。在離車站服務半徑內,其中大約有511公頃的區域要進行TOD模式的開發“。(圖4)第29頁/共33頁第二十九頁,共34頁。在某特大城市(t d chn sh)的新區規劃中 TOD第30頁/共33頁第三十頁,共34頁。結論: 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是個復雜的系統問題,必須多要素的綜合。在城市規劃中至少應解決三個問題。一、合理(hl)的路網結構,路網密度二、城市空間形態應是集中緊湊的。三、城市土地使用規劃應與交通規劃相輔相成,尤其要落實公交優先的政策。第31頁/共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技術許可合同范本
- 不動產附負擔贈與合同
- 2025商業房產租賃合同和轉租合同模板
- 2025區域授權代理合同范本
- 2025【簽訂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四川商品房買賣合同
- 和解協議書模板簡單
- 2025年03月廣東深圳大學黃惠教授團隊誠聘1名研究助理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應屆畢業生(3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八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精英對抗賽英語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東能源集團云浮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考生面對挑戰時的心理調整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4,4-二氟二苯甲酮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2024年信息安全試題及答案
- 藥物治療管理MTM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外研版英語期中練習題(含答案)
- 鋼筋精算管理操作手冊
- 2025年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審定版
- 近十年英語中考完形填空試題
- 教學課件:密織法律之網和強化法治之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