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2. 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3.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同時增強他們具有愛自然保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教學難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突破方法:要讓學生知道“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隊員一樣一腳就一腳牢地往上爬。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爬山虎這一植物沒有過直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突破我遵循直觀性教學
2、原則,利用實物觀察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準備:爬山虎實物,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臺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學生謎語:(1)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2)上搭橋,下搭橋,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2、教師導語:(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種植物之間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才能往上爬。(生回答“借助架子或者繩子之類的東西”)(2)今天啊,我們要認識一種植物,它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外力,僅靠自己就能往上爬,它就是。(生回答“爬山虎”,教師板書“爬山虎”)(3)那爬山虎為什么可以不借助外力就往上爬呢?(生回答“因為它有腳”,教師板書“腳”)(4)那爬山虎
3、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呢?它又是怎樣往上爬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圣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完整板書)學生齊讀課題,進入新課。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 生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然后說說通過初讀課文對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讀文后交流: 爬山虎是一種植物而不是動物。 爬山虎有腳。 爬山虎是靠腳向上爬的。2. 請五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三、學習生字新詞1. 學習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詞,口頭組詞。(師生共同糾正易讀錯的字音:“均、勻”要讀準前鼻音;“重疊”的“重”是多音字,在這里應讀作chong;“觸著墻”的“著”不讀zhe,應讀zhdo
4、) 分析字形結構,抽生說每個字的特點及部首。 分四人小組討論生字易錯的地方及如何記憶字形。 交流討論結果:“逐”是半包圍結構,要注意里面沒有一點;“疊”的結構比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橫;“莖”的第四筆是橫撇,不能分成兩筆寫;“隙”字右邊上面的小字沒有勾。2、出示詞語: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 抽生讀 開火車讀 齊讀(詞語的理解在分析課文中解決。)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1. 生自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爬山虎的哪兩個部分?生自讀課文,交流: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2. 放多媒體課件(一墻的爬山虎隨風擺動的畫面),請學生欣賞,并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了什
5、么?(生自由發言)3. 作者看見的爬山虎在什么地方?(指名說,讀文)4. 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一墻爬山虎是的?(默讀2段)(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5. 自己讀這一段話,看有什么感受。(美)結合句子談感受。6. 自己再一邊讀,一邊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用手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7. 再放多媒體課件,男女生分組讀,一組讀另一組就看畫面,圖文結合來體會葉子
6、的動態美。8. 作者怎么把葉子寫得這么美呢?(“注意”,體會認真觀察)9.質疑: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為什么要先寫1、2段呢?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后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五、指導讀背第2段。1、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2、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過渡:再放剛才的課件,問: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這個問題我們在下節課再解決。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欣賞到了爬山虎的葉子均勻地鋪在墻上,風一吹過美麗極了,那么光光的墻上為什么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因為它有腳)爬山虎的葉子之
7、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二、認識爬山虎的腳拿出準備好的爬山虎實物讓學生觀察,指導從腳的樣子,形狀,色三個方面去觀察。1.交流觀察的結果。(只要學生認真觀察,這個結果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因為實物具有很強的直觀性)2. 書上又是怎樣描寫它的腳的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有關的句子。“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3. 自己讀這些句子,讀懂了用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教師巡視指導,并選擇一份畫得較好的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出來)4. 爬山虎的腳如此細小,而且還
8、藏在葉子的下面,為什么作者還是描寫得如此細致呢?(因為作者對爬山虎的腳進行了十分仔細的觀察)哪個詞說明了作者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呢?(注意)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爬山虎既然有腳,那它一定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那它究竟是怎樣爬的呢?1. 分小組學習4自然段,自學要求為: 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來; 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動作的詞; 在小組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樣向上爬的。(生分組學習討論,師指導)2.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 表示向上爬的動作的詞:觸、巴、
9、拉、貼(板書) 抽小組演示爬的過程,師生共同評價,糾正。(要讓學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3. 再放多媒體課件爬山虎的腳向上爬的這一段,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4. 齊讀勾畫的句子,想想它是不是只是往上爬的?你是如何知道的呢?(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因為前面二自然段說是一墻的葉子。)5. 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請生自讀5自然段,看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生自讀這一段。匯報自讀情況: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感受:生自由談(師注意引導:“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 帶著對爬山虎的腳的這種精神再讀最后一段。四、總結寫作方法通過本文的學習,總結應該如何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的方法。(結合具體的語句)1. 觀察要細致,不能只看表面,要全方位的觀察。2. 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豆類作物種植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考核試卷
- 2025年除草劑混劑合作協議書
- 管道工程行業政策環境與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茶葉種類與品質鑒定考核試卷
- 康復輔具的標準化與模塊化設計考核試卷
- 船舶涂料性能測試與選用考核試卷
- 商場導視系統設計
- 2025年耐火土石類項目發展計劃
- 河南送變電運維安全考試
- 圓柱側面積計算
- 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使用手冊
- 我的家鄉寧波
- 路燈設施維修施工組織設計
- 執業醫師注冊健康體檢表
-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 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
- 地鐵通信工程漏纜卡具安裝作業指導書
- 地下室頂板施工電梯加固方案(共4頁)
- EAS制造功能培訓_MPS和MRP_完整版(截止70)
- 烤煙常見蟲草害的防治措施
-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 叉車自查表 廠內機動車輛(叉車)安全自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