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卷及答案_第1頁
新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卷及答案_第2頁
新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卷及答案_第3頁
新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卷及答案_第4頁
新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檢測卷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檢測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題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總分得分第一部分(16題 21分)1.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相應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 。(陸游卜 算子詠梅)(2)滿面塵灰煙火色, 。?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 居易賣炭翁)(3)送友人中用比喻、對偶的手 法,表達對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2 .根據注音將相應的漢字寫在括號中。(4分)塘 ao() 槽 l i (伯樂xi mg ()馬大 bi ( )嘉丫8()兩 bin()選賢j 口()能 史山()寡孤獨3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B.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D.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4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食之不能盡.其材/林盡水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為外人道,也C.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道之行也D.雖有嘉肴/雖有千里之能5 .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禮記,戰國至秦漢間道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B.韓愈,字退之,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C.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一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 著作。D.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賣炭翁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問題,表達了詩人對

3、統治者 的憤懣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6 .欣賞漫畫兔子和蘿卜,按要求作答。(5分)(1)請概述漫畫的內容。(3分)(2)請說說漫畫的寓意。(2分)第二部分(725題 49分)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78題。(5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沉 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倚杖 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 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

4、前突兀見此 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7 .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屬于古體詩。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8 .語言輕快、想象豐富,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并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這首詩的 一大特色。C.這首詩一開始就單刀直入地具體描寫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情狀,表現了詩人的焦急和痛苦 之情。D.全詩將敘述、描寫、抒情三者融為一體,用憂國憂民這根感情線索把它們交織在一起, 意境深遠。8.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 913題。(12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5、,祗辱于奴隸 人之手,駢死于槽相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 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日:“石也。” 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 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

6、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節選自韓非子和氏)【注】璞:蘊藏有玉的石頭,未經加工的玉石。 刖(yu e):古代一種酷刑,斷足。奚: 何,為什么。理:加工雕琢玉石。9. 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每小題 1 分,共 4分 )(1) 故雖 有名馬雖: (2) 策 之不以其道策: (3) 厲王使玉人相 之 相: (4) 及 厲王薨及: 10. 用“ /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 標兩處 )(2 分 )王 乃 使 玉 人 理 其 璞 而 得 寶 焉。11

7、. 下列各項加著重號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 )A. 策之不以 其道王又以 和為誑B. 而 伯樂不常有而 刖其右足C. 祗辱于奴隸人之 手 奉而獻之 厲王D. 駢死于 槽櫪之間和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之下12.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 分 )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13. 甲文通過的普遍現實,乙文通過和氏璞兩度被指斥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兩文論述的都是 。 (2 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題。(12分)【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8、。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雖有嘉肴)【乙】君子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注】決焉?( 選自孟涂文集)【注】奚:怎么。14. 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每小題 1 分,共 4 分 )(1) 雖有至道 道: (2) 不知其善 也 善: (3) 而或 不達于事或: (4) 其奚決 焉 決: 15. 用“ /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 標兩處 )(2 分 )問 與 學 相 輔 而 行 者 也 非 學 無 以 致 疑 非 問 無 以 廣 識。16.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

9、漢語。( 每小題 2 分,共 4 分 )(1)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17. 甲、乙兩文的論述,對你的學習分別有什么啟發?(2 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 1821題。(10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注】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

10、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注】捐:拋棄。18. 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每小題 1 分,共 4 分 )(1) 選賢與 能與: (2) 盜竊亂賊而不作 作: (3) 谷年十有五,諫 父曰 諫: (4) 谷隨,收輿歸 歸: 19. 用“ /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 標兩處 )(2 分 )父 不 從 作 輿 捐 祖 于 野。20.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 分 )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21. 閱讀甲、乙兩文,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老人。(2 分 )五、閱讀下面的

11、文字,回答 2225題。(10分) 艾子諷齊王毋筑城齊王一日臨朝,顧謂侍臣曰:“吾國介于數強國間,歲苦支備,今欲調丁壯,筑大城,自東海起,連即墨,經太行,接根轅,下武關,逶迤四千里,與諸國隔絕。使秦不得窺吾西,楚不得竊吾南,韓、魏不得持吾之左右,豈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雖有少勞,而異日不復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聞吾下令,孰不欣躍而耶?”艾子對曰:“今旦大雪,臣趨朝,見路側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問其故。答日:大雪應候,且喜明年人食賤麥,我即今年凍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當在何人也。”【注】支備:調度戰備。支,調度、支付。踣:跌倒。應候:順應時令。22. 解釋下列句中加

12、著重號的詞語。(每小題1分,共4分)(1)歲苦支備歲:(2)而異日不復有征戍侵虞之患患: (3)臣怪之 怪:(4)問其故 故:23. 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標兩處)(2分)見路側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24.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聞吾下令,孰不欣躍而耶?25. (2)第三部分(26題 50分)26. 作文。(50分)人生的路漫長、曲折,有時還會迷茫、黑暗,需要一盞燈照亮我們,指引我們,讓我們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明燈,一路指引你,鼓勵著你走向遠方。請以心中的明燈為題寫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感悟寫出與大家分享。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主要寫自己

13、的經歷、感悟;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第六單元檢測卷1. (1)驛外斷橋邊 更著風和雨 (2)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 庇肴鬢坳根與矜相3. C(A. “食”同“飼”,喂;B. “與”同“舉”,推舉; D. “直”同“值”,價錢)4. D(即使;A.竭盡/盡頭;B.正確方法/說;C.結構助詞,的/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的獨立性,不譯)5. B(A.禮記是儒家論著;C.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D.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6. (1)兩只兔子各種了一棵蘿卜,一只兔子的蘿卜葉子茂盛而蘿卜卻長得很小;另一只兔子的蘿卜

14、葉子很少但蘿卜卻很大。(2)看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應看問題的實質。7. B(“語言輕快、想象豐富,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說法有誤,本詩語言特點是樸實、準確、形象、生動)8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廣廈”,都能安居樂業的思想感情,寫出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9. (1)即使 (2)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趕(3)鑒別 (4)到了時候,等到10王/ 乃使玉人理其璞/ 而得寶焉。11 D(介詞,在;A.按照/動詞,認為;B.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C.助詞,的/ 代詞,代璞玉)12 ( 我 ) 所悲痛的是( 真正的 ) 寶玉被說成( 普通的 ) 石頭,

15、誠實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13 千里馬被埋沒統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英才志士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現實【乙譯文】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拿去獻給楚國國君厲王。厲王叫玉匠鑒別,玉匠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認為和氏是個騙子,把和氏的左腳砍掉了。等到楚厲王死了以后,武王當了楚國的國君。和氏又捧著那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鑒定,玉匠又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武王也認為和氏是個騙子,又把和氏的右腳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繼承了王位。和氏抱著璞玉在楚山腳下痛哭了幾天幾夜,眼淚哭干了,連血也哭出了。文王聽到這事,便派人去問和氏( 這樣做的) 緣故,說:“天下被砍掉雙腳的人

16、多得很,為什么唯獨你哭得這樣傷心呢?”和氏回答說:“我并不是傷心自己的腳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 真正的 ) 寶玉被說成( 普通的 ) 石頭,誠實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這才是我傷心的原因。”文王便叫玉匠加工雕琢這塊璞玉,果然從中得到了寶玉,于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14 (1) 道理 (2) 好 (3) 或許,也許(4) 解決15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 非問無以廣識。16 (1) 所以說學習之后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之后才會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 (2) 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17甲文:實踐出真知。乙文:我們要做一個勤學好問的人。【乙譯文】君子學習一定

17、喜愛提問請教。 “問” 和 “學” 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 “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 “問” 就不能增長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用于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 原則、綱領、總體) ,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 對于這些問題) 除了問,將怎么解決呢?18 (1) 同“舉”,推舉 (2) 興起 (3) 好言規勸(4) 回家19 父不從/ 作輿 / 捐祖于野。20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爺爺接回贍養。21 老人養育子女很不容易,子女不能因為他們老了而拋棄他們,我們應該好好贍養老人,讓他們“老有所終”。 ( 言之成理即可)【乙譯文】原

18、谷的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爺爺,就想將其拋棄。原谷此時十五歲, 他勸父親說: “爺爺生兒育女, 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么能因為他老了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父親不聽他的勸誡,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爺爺將爺爺扔在野外。原谷在后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帶了回。父親問說:“你帶這個不吉利的工具回做什么?”原谷說:“等將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爺爺接回贍養。22 . (1)每年(2)隱患(禍患、擔心擔憂)(3)對感到奇怪(4)緣故(原因)23見路側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24老百姓聽見我下達這個命令,誰能不高高興興地踴躍參加呢?25辦事情,想問題,在考慮長遠利益的基礎上,也要考慮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結合起。 ( 寫成 “辦事情、 想問題既要有遠大目標,又要從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利國利民”也可;如寫成“要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 1 分 )【譯文】齊王一天上早朝,看著侍臣們說:“我們國家處于幾個強國之間,年年苦于調度戰備。現在我想抽調一批壯丁,修筑一座規模很大的城墻,從東海筑起,連通即墨, 途經太行山,連接 康轅山,直下武關,曲折蜿蜒四千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