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土方開挖_第1頁
學校土方開挖_第2頁
學校土方開挖_第3頁
學校土方開挖_第4頁
學校土方開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地質資料2編制依據2工程概況2第二章   土方開挖施工方案4基坑開挖方案的確定4土方工程施工工藝4基坑排水、降水措施7主要的施工技術措施8基坑開挖后的安全措施9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地質資料 編制依據 1.1.1.1由*勘察院提供的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 1.1.1.2由*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施工圖紙;1.1.1.3本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1.1.1.4我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綜合管理手冊和綜合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1.1

2、.1.5、根據現行有關的施工規范及規程 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4、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7、宜州市創文明安全工地的有關文件 工程概況 擬建的*教學樓位于*校院內。南連學海樓北邊海山樓,占地面積1025m²。1.2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而火熱,冬短而暖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箱期長,年日照時數大部分地區都在1447-1600小時之間。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一般都在1

3、6.9-21.5攝氏度,南部與北部氣溫相差紙6度左右。全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160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685mm,平均相對濕度在73左右,平均風速2.0米/秒(相當于二級),短暫最大風速28米/秒(10級),基本風壓值0.30KN/m²。本場地北距*江河約600m。在*市境內,龍江河床低水位時寬65米,高水位時寬180米。河床平均比降0.038。流域面積15820平方公里(從發源地到三岔水文站),市境內30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387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為10400立方米每秒(1970年),最小流量為36.60立方米每秒(1963年),年徑流量122.04

4、億立方米,是市內最大的河流。*江流經本市區河段水位一般在125m左右,抗洪設防水位131.4m,最大洪水位紙135m。1.2.1地層概況 根據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本工程場地表層為:人工堆填層雜填土,覆蓋層主要為次生紅黏土,下伏基巖為白云質灰巖。1、人工堆填層:雜填土:雜色,主要由建筑垃圾夾雜黏性土組成,表面為硬化地面,填筑時間小于2年,結構松散,屬高壓縮性土。本層在場地鉆孔表層均有提示,提示層厚0.501.80m,平均1.12m。2、次生紅黏土:棕紅或棕黃色,硬塑狀,土體顆粒細膩,粘性大,韌性好,干強度高,無搖震反應,棕紅色黏土質硬和棕黃色則質軟。質硬的指壓土芯變形小,質軟的指壓土

5、芯變形較大。兩類黏土在場地范圍大部分鉆孔均有分布。3、白云質灰巖: 強風化白云質灰巖:灰白色,淺灰色,細晶質,巖體極破碎,節理、裂隙發育,呈碎裂狀結構,原巖結構破壞嚴重,巖芯以碎塊狀為主。 中風化白云質灰巖:淺灰色,細晶微晶結構,巖體較完整,較硬、致密,節理極少,局部見溶蝕和方解石脈較發育,巖芯多呈長柱狀,敲擊聲清脆。在勘察鉆孔均有揭示該層,層頂埋深1.405.60m。1.2.2地下水情況 場地地下水主要為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周邊地下水。1.2.3現場環境 場地位于宜州市第一小學校園內,校園內有道路場地較為平整能滿足現場施工運輸要求。第二章   土方開挖施工

6、方案 基坑開挖方案的確定 結合本工程土質實際情況和地堪報告及施工圖紙,本工程的土方開挖深度2.5米,建筑物占地面積為1024m²,考慮擬建工程在校園內,周邊建筑較多并且與學校學*樓及*樓相連,教學樓基礎形式為筏板與獨立基礎土方分部工程工期較緊,項目部決定采取機械開挖人工配合修邊的方式進行開挖。 土方工程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工作 (1)勘查現場,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礙物。 (2)做好施工場地排水降水工作,全面規劃場地,平整各部分的標高,保證施工場地排水通暢不積水,場地周圍設置必要的截水溝、排水溝。 (3)保護測量基準樁

7、,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位置與尺寸準確無誤。 (4)備好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及其他設施。2、施工注意事項 (1)根據土方工程開挖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選擇機械和人工挖土或機械挖土方案。 (2)開挖時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腳至坑邊距離應按開挖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應考慮堆土附加側壓力)。 (3)土方開挖工程完成后要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要預留1530cm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3、基坑支護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獨立基礎,土方開挖深度至砂墊層底部,標高為-2

8、.500,單個獨基按順序開挖,基坑四周每邊加寬300mm的工作面,根據巖土勘察報告施工場地土質為三類土,開挖深度超過1.5m,按1:0.67放坡,如遇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 (1)本工程土方與護坡相互配合是關鍵,土方按護坡挖土技術交底開挖并修坡,應保證坡面平整,達到設計的開挖位置。機械挖土應正對坡面進行,凸凹角嚴格按放線尺寸開挖,并派專人指揮挖土,土方操作手要聽從指揮,應嚴格按照交底分層開挖,杜絕超挖。4、土方開挖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1)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現場實際出入條件,擬采用一臺反鏟挖掘機(坑上一臺PC90型)開挖。開挖順序如下圖箭頭方向開挖,如圖:(2)本基坑開挖

9、程序是:測量放線開挖修坡人工整平釬探、基坑驗收。挖土應自上而下水平進行,邊挖邊檢查護坡情況,至設計標高時進行一次檢查坑底寬和標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過0.3m。土方開挖剖面圖: (3)為防止坑底擾動,基坑挖好后應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基坑開挖完就立即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土方開挖至坑底標高以上30cm左右,剩余30cm左右用人工開挖。 (4)基坑開挖按確定的施工順序施工,所有土方外運采用自卸車運土。基礎砂墊層采用中粗砂,厚度400,含水量控制在9%左右,分成夯實,每層厚小于300mm,夯填度不得大于0.9。基坑回填采用機械回填人工夯實,回填注意控制土含水率,選用非膨

10、脹土或摻6%生石灰的膨脹土,分層回填虛鋪厚度每層控制在30cm以內。 5、開挖監控 土方開挖過程中,測量員應全過程跟蹤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及驗收規范要求。軸線控制網和水準控制點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定期復測和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及時調整、修正。 基坑排水、降水措施 根據本工程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場地地下水主要賦存于黏土及伏基巖中,水位變幅大約為1.02.0m。在本工程土方開挖施工中,為了保證開挖工作有效、順利的進行,所以對降水的施工技術要求很高,對施工設備要求體積小、功能全、效率高。配備水泵4臺與挖掘機相互配合,邊抽邊挖將地下水排

11、至附近排水溝確保施工進度。主要的施工技術措施1、土主開挖前,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使施工作業人員對挖土順序、范圍、放坡的坡度、各個不同設計基底標高、運土路線、充土路線、主要施工方法等細節做到心中有數。2、土方開挖前,在工程施工區域設置測量控制網,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平基準點、控制網要避開基坑位置和土方機械的操作運行路線,并要設有保護標志,復核無誤后方可開挖。同時工程測量人員還應隨時監測開挖區域的樁是否移位,發現有移位現象,立即停止挖土機并及時上報項目經理和業主。3、挖土以機械挖土為方,人工修土為鋪,基底30CM厚土體必須用人工開挖,測量人員隨時測量基底標高,挖土深度嚴禁超過設計標高

12、,避免攪動開挖面以下的坑內土體,嚴禁超挖。4、機械挖土時必須注意不得損壞定位樁,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5、機械挖土時應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淹埋等事故。在坑溝邊使用機械挖土時,應計算支撐強度,危險地段應加強支撐。挖出的土應及時外運,基坑外側基礎施工挖出的土方也及時外運,否則會基坑結構變形過大,危及基坑安全。6、機械挖土時要注意對樁的保護,挖土回轉、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7、土方開挖時,為防止場地水滲入基坑,在坑(槽)外圍以上部分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經常對邊坡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基坑開挖如發現基底土質與勘察報告不符,及時向業方、監理、設計反映。8、施工中如發現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當地有關部門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回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下或地上電纜管線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9、夜間作業,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  10、雨天施工,運輸機械和行駛道路應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證行車安全。 11、陰雨天氣,在各流程段分界的邊坡上加蓋彩條布,以防止邊坡上的土體流失,導致土方滑坡。基坑開挖后的安全措施1、基坑開挖完成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