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_第1頁
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_第2頁
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_第3頁
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_第4頁
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學年北京高三化學一輪復習“原理探究”型實驗方案的設計(強化訓練)1 .某同學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設計了如下實驗:I.將鈉、鉀、鎂、鋁各1mol分別投入足量的同濃度的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鹽酸反應最劇烈,。鹽酸反應的速度最慢。葭利用如圖裝置可驗證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1)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是干燥管D的作用是(2)現有試劑:鹽酸、碳酸鈣、澄清石灰水、硅酸鈉溶液,請從中選擇試劑并用如圖裝置證明酸性:HCl>H2CO3>H2SiO3,則B中應盛裝的試劑為,C中產生的現象為-請判斷(K"能”或“不能”)據此實驗現象判斷非金屬性:Cl&

2、gt;C>Sio(3)若C中盛裝的是Na2s溶液,A中盛裝濃鹽酸,B中盛裝KMnO4粉末。(KMnO4與濃鹽酸常溫下快速反應生成氯氣)。反應開始后觀察到C中出現淡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K“強”“弱”或“無法比較”),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答案I.鉀鋁R.(1)關閉分液漏斗A的旋塞,用熱毛巾捂熱錐形瓶B,試管C中有氣泡冒出,移開熱毛巾,C中液體倒吸防倒吸碳酸鈣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一_,一一一I強Cl2+S=2Cl+S;2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探究SO2與FeCl3溶液的反應,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0.,I?I*尾氣處理lFcCL稿液二A(1)該小組同學預測SO2與F

3、eCl3溶液反應的現象為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然后開始實驗。步驟配制1mol廣1FeCl3溶液(未用鹽酸酸化),測其pH約為1,取少量裝入試管A中,通入SO2氣體FeCl3溶液顯酸性的原因是1(化學用語解釋)。若用濃硫酸與Cu反應產生SO2,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當SO2通入FeCb溶液至飽和時,該小組同學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棕黃色變為紅棕色,沒有觀察到丁達爾現象。將混合液放置12小時,溶液才變成淺綠色。【查閱資料】Fe(HSO3)2+為紅棕色,它可以將Fe3+還原為Fe2+;生成Fe(HSO3)2+的反應為可逆反應。解釋SO2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紅棕色Fe(HSO3)2+的原因:

4、"化學用語解釋)。寫出溶液中Fe(HSO3)2+與Fe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為了探究如何縮短紅棕色變為淺綠色的時間,該小組同學進行了步驟和步驟的實驗。步驟往5mL1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立即變為紅棕色。微熱3min,溶液顏色變為淺綠色步驟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L1FeCl3溶液(用濃鹽酸酸化)中通入SO2氣體,溶液立即變為紅棕色。幾分鐘后,發現溶液顏色變成淺綠色用鐵氟化鉀溶液檢驗步驟和步驟所得溶液中的Fe”,其現象為(4)綜合上述實驗探究過程,可以獲得如下實驗結論:a.SO2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紅棕色中間產物Fe(HSOs)2+;b.紅棕色中間產

5、物轉變成淺綠色溶液是一個較慢的過程;c.答案(1)Fe3+3H2O«、1Fe(OH)3+3H+Cu+2H2SO4(濃尸金=CuSO4+SO2t+2H2O(2)H2O+SO2=H2SO3、H2SO3=h+HSO3、Fe3+HSO3卜一、Fe(HSO3)2+F63+H2O+Fe(HSO3)2+=2F2+SO4+3H+(3)生成藍色沉淀(4)加熱、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會縮短淺綠色出現的時間3.為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有關因素,進行如下探究實驗。向一定量的NaHSO3溶液(已加入少量淀粉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KIO3溶液,一段時間后,溶液突然變藍色。已知NaHSO3與過量KIO3反應分兩步

6、進行,且其反應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應決定,第一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O3+3HSO3=3SO2+I+3H+,則第二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通過測定溶液變藍所用時間來探究外界條件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記錄如下:編號0.01mol/LNaHSO3溶液/mL0.01mol/LKIO3溶液/mLH2O/mL反應溫度/C溶液艾然所用時間t/s6.010.04.015t16.014.0015t26.0ab25t3實驗是探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表中t1(填“>”“”或<3實驗是探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表中a=,b=(3)將NaHSO3溶液與KIO3溶液在恒溫條件下混合,用速率檢測儀檢測出起始階段反

7、應速率逐漸增大。該小組對其原因提出如下假設,請你完成假設二。假設一:生成的so4一對反應起催化作用;假設二:(4)請你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設一,完成下表中內容實驗步驟(不要求寫出具體操作過程)預期實驗現象和結論在燒杯甲中將一定量的NaHSO3溶液與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檢測儀測定起始時的反應速率v(甲);答案(1)103+5I+6H=3I2+3H2OKI03溶液的濃度(或“濃度”)10,04.0(3)生成的廠(或“H+”)對反應起催化作用實驗步驟(不要求寫出具體操作過程)預期實驗現象和結論在燒杯乙中先加入少量Na2SO4粉末,其他條件與甲完全相同,用速率檢測儀測定起始時的反應速率v(乙)若v(

8、甲)=v(乙),則假設一不成立;若v(甲)v(乙),則假設一成立4.(2018課標全國II,28)K3Fe(C2O4)33H20(三草酸合鐵酸鉀)為亮綠色晶體,可用于曬制藍圖?;卮鹣铝袉栴}:(1)曬制藍圖時,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劑,以K3Fe(CN)6溶液為顯色劑。其光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T;顯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某小組為探究三草酸合鐵酸鉀的熱分解產物,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u()澄清液月35澄清仃英*im-石玩水AUCDEF通入氮氣的目的是二實驗中觀察到裝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裝置E中固體

9、變為紅色,由此判斷熱分解產物中一定含有>。為防止倒吸,停止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樣品完全分解后,裝置A中的殘留物含有FeO和F62Q3,檢驗F及O3存在的方法是:(3)測定三草酸合鐵酸鉀中鐵的含量。稱量mg樣品于錐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廣1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滴定終點的現象是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至反應完全后,過濾、洗滌,將濾液及洗滌液全部收集到錐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mol廠1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VmL。該晶體中鐵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為答案(1)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4(2)

10、隔絕空氣、使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進入后續裝置CO2CO先熄滅裝置A、E兩處的酒精燈,冷卻后停止通入氮氣取少許固體粉末于試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含有Fe2O3(3)當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為粉紅色,且30s內不變色知5cVX56X100%2)mx10005、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熱穩定性,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I.AgNOs的氧化性將光亮的鐵絲伸入AgNOs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將鐵絲取出。為檢驗溶液中Fe的氧化產物,將溶液中的Ag+除盡后,進行了如下實驗??蛇x用的試劑:KSCN溶液、KsFe(CN)6溶液、氯水。(1)請完成下表

11、:操作現象結論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揚存在Fe3+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振揚存在Fe2實驗結論Fe的氧化產物為FeT和Fe3+II.AgNOs的熱穩定性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加熱AgNOs固體,產生紅棕色氣體,在裝置D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當反應結束后,試管中殘留固體為黑色。ARC1>(2)裝置B的作用是。(3)經小組討論并驗證該無色氣體為O2,其驗證方法是。(4)查閱資料Ag2O和粉末狀的Ag均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提出設想試管中殘留的黑色固體可能是:i.Ag;ii.Ag2O;iii.Ag和Ag2O實驗驗證該小組為驗證上述設想,分別取少量黑色固體放入試管中,進行了如下實驗。頭駁編p操作現象a加入足量氨水,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