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總復習課時作業4細胞質的細胞核人教版_第1頁
高中生物總復習課時作業4細胞質的細胞核人教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擇題1不同細胞器有不同的功能,下列有關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A. 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沒有細胞器B. 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C. 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染色體向兩極移動與中心粒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的紡錘體牽引有關D. 葉綠體普遍存在于綠色植物體細胞中,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解林繭些原權生精如嬪氧菌號件必有踐二曲但仏雜進行育龜呼員商的原枝生舗雖然沒有葉好低但也能進行光僉作用,如藍藻;封物細胞的有M一三過程中形成的紡銹體畏由中心粒發岀的星射繼形咸的;葉釁體只存在干部好植輛細腫憶2葉肉細胞、如嫩的莖表皮細胞等.答奏:C2.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對下圖有關

2、敘述正確的是()A.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僅有A和DB. 圖C代表的生物類群,在生態系統的成分中可屬于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C. 在遺傳物質傳遞中,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因僅存在于C和D細胞中D. C細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答案:B3. (2012柳州模擬)如圖表示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器的數目變化曲線,該細胞最可能為()A. 葉肉細胞B.根冠細胞C.葉表皮細胞D根尖分生區細胞答案:D4. (2012綿陽模擬)如圖是某生物組織的一個細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10A. 細胞質內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糖元和RNAB. 細胞質內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淀粉和RNAC. 細胞的最外層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磷

3、脂構成D. 用纖維素酶處理該細胞后,細胞失去生物活性解析:題目所給細胞是高等植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質中含有的糖類主要是淀粉,而沒有糖元,含有的核酸主要是RNA故A錯、B正確;該植物細胞外層結構是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組成,用纖維素酶處理僅能除去細胞壁,不影響細胞活性,故C、D錯誤。答案:B5. (2012邯鄲模擬)甲、乙、丙分別是三種生物或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 甲、乙、丙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細胞膜和核糖體B. 若甲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的圖像,則葉綠體的實際運動方向是順時針的C. 通過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可以鑒定乙細胞的死活D. 丙可能只含有RNA而不含DNA解析:丙中無細胞膜

4、和核糖體;顯微鏡下觀察到甲圖葉綠體的運動方向為逆時針,實際運動方向也是逆時針;乙圖為動物細胞,不能發生質壁的分離與復原;丙為病毒,可能含有DNA也可能含有RNA答案:D6. 如圖為某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有關它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圖中都是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成員B. 該細胞中的色素只存在于中C. 與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D. 內溶液濃度的高低,可影響細胞對水的吸收答案:D7. 下列關于真核生物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遺傳物質貯存、復制和轉錄的唯一場所B. 細胞遺傳特性和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C. 信使RNA從核內進入細胞質要經過四層磷脂分子層D. 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5、解析: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但不是唯一場所(還有線粒體和葉綠體);信使RNA從核內進入細胞質是從核孔通過的,不經過磷脂分子層;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而不是細胞核。答案:B&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下列實驗(見下圖)進行探究: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是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分裂;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開始分裂、分化,進而發育成胚胎。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B. 實驗中,

6、b部分細胞屬于對照組,a部分屬于實驗組C. 實驗中,a部分的操作與實驗中形成對照D. 實驗說明細胞的壽命與細胞核有關解析:本題為實驗現象的分析說明試題。整個實驗并沒有涉及細胞的壽命,故D錯誤。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無核的部分則停止分裂,說明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分化有關。a部分相當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實驗組。實驗中,a部分植入核,與實驗中的無核形成對照。答案:D9. 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A. 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含有葉綠素B. 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C. 吞噬細胞與肌肉細胞相比,溶酶體的含量較多D. 葉綠體中可發生CCOC3C6H12C6,線粒

7、體中則會發生C6H2QT丙酮酸tCO2解析:植物細胞中的葉綠素只存在于葉綠體中;內質網、高爾基體中不會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線粒體氧化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它不能直接氧化分解葡萄糖;吞噬細胞要吞噬體內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所以其細胞內含有的溶酶體相對較多。答案:C10. 下列關于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敘述正確的是()A. 因為蘚類植物的葉片大,在高倍顯微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B. 若目鏡放大倍數是10,物鏡放大倍數是40,被觀察的細胞面積放大400倍C. 換用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D. 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解析:

8、高倍顯微鏡的使用必須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所觀察的目標并將其移至視野中央,換用高倍物鏡,然后調節細準焦螺旋,用最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鏡調節視野亮度。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不是物體的面積,而是物體的長度或寬度。答案:D11. 下列關于葉綠體的描述,錯誤的是()A. 基粒由囊狀結構堆疊而成B. 葉綠體被膜由雙層膜組成C. 暗反應發生在囊狀結構薄膜上D. 囊狀結構薄膜上具有葉綠素和酶解析: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具有雙層膜;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光反應的場所在葉綠體基粒(由囊狀結構薄膜堆疊而成),暗反應的場所在葉綠體基質;囊狀結構薄膜上含有光反應所需的色素和酶。答案:C12. 下圖表示從血液中提取核糖體的過程

9、,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步驟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驟中檢測核糖體B. 該過程運用了滲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蹤法、離心法、層析法C. 步驟的目的是分離不同的細胞器或細胞結構D. 步驟的目的是使血細胞破裂解析:上述圖示過程中未涉及層析法,所以B錯。答案:B二、非選擇題13如圖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叩乙(1)圖最可能屬于大腸桿菌細胞模式圖,其結構不同于酵母菌的最顯著特點是(2)甲細胞從內環境中吸收Na*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的結構是(填標號),合成Na*載體蛋白質的結構是(填標號)。(3)若甲細胞為胰島B細胞,在人體進食1小時后,與該細胞分泌物加工直接相關的結構依次是(填標

10、號)。(4)乙細胞中進行細胞呼吸的場所是,合成有關細胞呼吸酶的場所是(填標號)。(5)甲、乙兩細胞中含有DNA的結構有(填標號)。解析:(1)從分類上看,圖甲屬于真核細胞,圖乙屬于原核細胞。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最顯著的特點是沒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2)甲細胞從內環境中吸收Na*的方式是主動運輸,提供動力(能量)的結構是9(線粒體),合成Na*載體蛋白質的結構是11(核糖體)。(3)若甲細胞為胰島B細胞,在人體進食1小時后,胰島B細胞合成胰島素(蛋白質),加工蛋白質的結構是8(內質網)和3(高爾基體)。乙細胞屬于原核細胞,進行細胞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

11、合成有關細胞呼吸酶(蛋白質)的場所是15(核糖體)。(5)甲細胞中含有DNA的結構是5(染色質)、9(線粒體),乙細胞中含有DNA的結構是14(擬核)。答案:(1)乙沒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2)911(3)8、3細胞質15(5)5、9、1414. (2012淄博模擬)下圖為細胞器或細胞的某一結構。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 中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是(填序號),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填序號),它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功能特性是時hd(2)胰島B細胞產生、運輸、加工和分泌胰島素到細胞外,依次經過的膜結構是(填序號)。若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該細胞,測得細胞內三種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發生

12、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圖中的I、n、川所示細胞器的名稱依次是。(3)結構上可合成的物質是,內(填字母)結構被破壞,這種物質的合成將不能正常進行的原因是。(4)研究推測水分子的跨膜運輸不是真正的自由擴散,它最可能與膜上的蛋白質有關。美國科學家試圖從人血紅細胞、腎小管壁細胞膜上尋找這種蛋白質,之所以用這兩種細胞為實驗材料,這是因為人成熟的紅細胞,而腎小管壁細胞對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強。韶珀為髙爾基體,為第巴出芋鬥質網,呵為葉綠休,為核糖體:為軸胞膜,為細胞植,中具癇單層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內質囲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i細胞膜對細胞生命活動至關重訂的特性鮒血能特性是選搟透過性口C陋島養為分觀蛋宓其產i

13、.運瓠那工和分溺劃細胞外依址押&的曇曙甘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核糖休無廡.所嘆依次經過的鹿站枸是©0:氨基豔J戈蛋白質,從削細,I先有敖刑呂然后到IL最后列III,MWS申的I、U、II所示細匕4応倨稱依次是粉唐體、肉質網、高州基儆孩糖悚與蚤白質的魯威有先;細胞垓卩股口與極糖體1喊癇關,當b核仁被鞭壞后,會娜響植軀體的形咸,從而使蛋白質舍成旻影匚i書人成計陶紅細胞片軸胞膜外無其他粘櫚的履,便于痣得純凈的細馳膜,可以用來作為研究癇關細胞膜內容的實臉材料.雪巽:U;選澤遴過匕(2)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3) 蛋白質(多肽)b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4) 除細胞膜外無其他結構的膜,便于獲得純凈的細胞膜15. (探究創新)下面是以傘藻為實驗材料所做的幾個經典的生物學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