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污水站調試計劃調試前準備工作:確保池體無漏水,設備無故障,管線暢通,閥門啟閉自如。一、水解酸化:調試工序:1、投泥、進水:(1)投加厭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為3050kg/m3(污泥按95%含水率算),水解酸化池的有效池容為:710m3,至少需要污泥22噸,投加污泥后注入部分稀釋后的生產廢水,內循環34天再進水。適當投加營養物質,提高污泥活性,可添加家畜糞便作為營養物質。(2)先注入池體約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注入少量生產廢水(保證混合廢水的COD不能太高)。(3)進水水量控制在設計進水的20%30%左右,隨后逐步增加進水量。生產廢水水量為2000m3/d時,COD=13000 mg/L,需稀釋
2、至COD=20004000 mg/L,則生產廢水水量定為310m3/d,加清水至進水量為2000m3/d左右。若容積負荷太高,可減少生產廢水進水量。2、PH:測定該混合廢水的PH并記錄,投加石灰調節廢水PH至68,PH值用精密PH試紙測試即可。3、COD: 測定該混合廢水的COD并記錄,及時調整進水量,控制好容積負荷。4、DO:兼氧環境,DO在0.20.5,可用便攜式溶解氧儀測試。廢水作跌水流入,從而達到自然充氧的目的。5、排泥:池內安裝1#和2#污泥泵,1#和2#污泥泵均為每天開啟1次(也可監測沉降比決定是否需要排泥),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污泥泵的開啟時間或
3、縮短開啟周期,反之亦然。6、掛膜:定期檢查池內填料掛膜情況,是否有堵塞等,及時清理。還需注意當系統停止運行時,要始終保持池內水位沒過填料層,以免填料被暴曬老化,更嚴重的是微生物死亡,填料結塊硬化。7、監測項目:COD、PH、DO、沉降比。6、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PH過高或過低增加或減少堿量(2)COD過高降低生產廢水進水量(3)掛膜不好容積負荷太大,降低生產廢水進水量三、斜管沉淀池調試工序:1、進水:水解調節池出水自流入斜管沉淀池2、加藥工序: 沉淀池前端小格內加PAC、PAM,二者結合,絮凝與助凝并存,投加量由處理水量、水質而定。加堿調整pH值到6.87.2范圍內,根據水解調節池
4、出水pH值調整加藥量,配藥在罐旁邊的舊池中進行。3、排泥:根據污泥產量及貯泥時間及時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時間為2-4小時,池內安裝3#污泥泵,3#污泥泵每4h開啟1次,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污泥泵的開啟時間或縮短開啟周期,反之亦然;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據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濃度及沉淀池泥面高度確定。定時巡視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為0.5-0.7米左右)、沉淀的懸浮物狀態、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排泥裝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勻,堰口是否嚴重堵塞,及時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內截留雜物及漂浮物。4、監測項目:COD、
5、PH、沉降比,濁度。5、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PH過高或過低增加或減少堿量(2)COD過高降低生產廢水進水量(3)出水不清增加絮凝劑的量(4)斜管堵塞干池后,可用高壓水槍沖洗(5)污泥上浮可能斜管堵塞造成污泥堆積,增加排泥時間(6)微生物在斜管上掛膜定時清理四、UASB反應器調試工序:1、投加接種污泥:(1)種泥:最好直接使用顆粒污泥,當沒有現成的污泥時,應用最多的是污水處理廠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沒有消化污泥和顆粒污泥時,化糞池污泥、新鮮牛糞、豬糞及其它家畜糞便都可利用作菌種,也可用腐敗污泥和魚塘底泥作接種污泥,但啟動周期較長。(2)投加量:填充量約占反應器有效容積的20%50%(污泥
6、接種濃度不低于10Kg·VSS/m 3),但填充量不大于反應器有效容積的60%。(3)投加方法: 投加前用濾網過濾,防止無機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進入厭氧反應器內,將含固80%的接種污泥加水攪拌后,用污泥泵均勻的輸入到UASB 反應池各布泥點。2、進水:(1)集水池出水由1#污水提升泵提升到UASB反應罐;集水池差不多滿時即可開啟1#污水提升泵進水,1#污水提升泵開啟之前先確保已開啟29#進水分區控制閥和1#進水總閥,后啟動1#污水提升泵,1#污水提升泵正常24h運行,遇無來水或檢修等情況必須關閉水泵,關閉步驟為先關閉1#污水提升泵后關1#進水閥即可,29#進水分區控制閥不用關
7、;來水正常后按上述步驟開啟水泵即可。(2)接種污泥啟動:啟動分以下三個階段進行:根據污泥負荷可以算出進水量,公式如下: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Q - 每天進水質量,m3/d;S - COD(BOD)濃度,mg/L;V - 厭氧(好氧)池有效容積,m3;X 投加污泥濃度,mg/L。1)、起始階段反應池負荷從 0.5-1.0kgCOD/m3d或污泥負荷0.05-0.1kgCOD/kgVSS·d 開始。進入厭氧池消化降解廢水的混合液濃度不大于 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進水,最低的 COD 負荷為1000mg/L,進液濃度不符合應進行稀釋。
8、將進水稀釋至COD為2000mg/L左右(可用其他廢水稀釋),若進反應器的流量為2000m3/d(稀釋后水量),則需COD為13000mg/L的原水量為310m3/d左右。進液時不要刻意嚴格控制所有工藝參數,但應特別注意乙酸濃度,應保持在 1000mg/L 以下。進液采用間斷沖擊形式,即每 34 小時一次,每次 5-10min,之后逐步減斷間隔時間至 1 小時,每次進液時間逐步增長 2030min。起始階段,進水間隔時間過長時,則應每隔 1 小時開動泵對污泥攪拌一次,每次 35min。2)、啟動第二階段當反應器容積負荷上升到 2-5kgCOD/m 3 d 時,這一階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顆粒污泥開
9、始產生。一般講,從第一段到第二段要 40d 時間,此時容積負荷大約為設計負荷的 50%。3)、啟動的第三階段從容積負荷 50%上升到 100%,采用逐步增加進料數量和縮短進料間斷時間來實現。衡量能否獲進料量和縮短進料時間的化驗指標定控制發揮性脂肪酸 VFA 不大于 500mg/L,當 VFA超過 500-1000mg/L,厭氧反應器呈現酸化狀態,超過 1000mg/L 則表明已經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進料,進行菌種馴化。一般來講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 30-40d 時間。4)、啟動的要點1啟動一定要逐步進行,留有充裕的時間,并不能期望很短時間進入加料運行達到厭氧降解的目標。因為啟動實際上是使細菌
10、從休眠狀態恢復,即活化的過程。啟動中細菌選擇、馴化、增殖過程都在進行,原厭氧污泥中濃度較低的甲烷菌的增長速度相對于產酸菌要慢的多。因此,這時負荷一般不能高,時間不能短,每次進料要少,間隔時間要長。2混合進液濃度一定要控制在較低水平,一般 COD 濃度為1000-5000mg/L,當超過 5000mg/L,應進行出水循環和加水稀釋至要求。3若混合液中亞硫酸鹽濃度大于 200mg/L 時,則亦應稀釋至100mg/L 以下才能進液。4負荷增加操作方式:啟動初期容積負荷可從0.2-0.5kgCOD/m 3 ·d開始,當生物降解能力達到 80%以上時,再逐步加大。若最低負荷進料,厭氧過程仍不正
11、常 COD 不能消化,則進料間斷時間應延長 24h 或2-3d,檢查消化降解的主要指標測量 VFA 濃度,啟動階段 VFA 應保持在 3mmoL/L 以下。5當容積負荷提高到 2.0kgCOD/m 3 d 后,每次進料負荷可增大,但最大不超過 20%,只有當進料增大,而 VFA 濃度且維持不變,或仍維持在3mmoL/L 水平時,進料量才能不斷增大進液間隔才能不斷減少。3、排泥:安裝有排泥閥,UASB產生的污泥比較少,實際運行時污泥濃度高了則需排泥。4、PH:用精密PH試紙測進水(集水池中取水)和出水(ABR進水口取)的PH值。厭氧水解酸化工藝,對 PH 要求范圍較松,即產酸菌的 PH應控制 4
12、-7范圍內;完全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 PH,即產甲烷反應控制范圍6.5-8.0,最佳范圍為6.8-7.2。5、營養物:厭氧反應池營養物比例為 C:N=(350-500):5:1。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6、監測項目:COD、PH、VFA、沉降比7、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水質酸化產酸菌過多,增加堿量,調整PH值在適度范圍內,還要隨時監測PH值并記錄。(2)污泥負荷提不上去污泥不夠、顆粒污泥沒有形成、污泥產甲烷活性不足、每次進泥量過大間斷時間短。增加種污或提高污泥產量、減少污泥負荷、減少每次進泥量加大進泥間隔、溫度變化幅度太大,不利提高效率。(3)反應器過負荷反
13、應器中污泥量不足或者污泥產甲烷活性不足,低負荷;提高污泥量增加種泥量或促進污泥生產;適當減少污泥洗出減少污泥負荷,增加污泥活性。(4)污泥生長過于緩慢營養不足或者污泥負荷太低造成的,增加進液營養與微量元素濃度或者增加反應器負荷。(5)長期培養不出顆粒污泥或絮狀污泥往反應器內投加活性炭等吸附劑,促進污泥顆粒化。(6)污泥洗出調試初期出水帶漂泥可能是反應器內細小的絮狀污泥流出,不影響反應器的調試,但若中后期仍出水含大量漂泥甚至出現顆粒污泥洗出,則要增加增大污泥負荷,或者采用預酸化(沉淀或化學絮凝)去除蛋白質與脂肪。(7)污泥產甲烷活性不足溫度不夠、產酸菌生長過快、營養或微量元素不足、無機物Ca2+
14、引起沉淀引起。提高溫度、控制產酸菌生長條件(產酸菌需要偏酸一點的pH。維持一定的pH,防止了在傳統厭氧消化過程中局部酸化區域的形成)、增加營養物和微量元素。四、ABR調試工序:1、投泥:將在UASB培養好的顆粒污泥直接泵入ABR中,減少污泥馴化時間。2、進水:UASB反應器出水通過溢流堰、出水管重力流入ABR反應池。3、排泥:池內安裝4#和5#污泥泵,ABR產生的污泥比較少,實際運行時污泥濃度高了則需排泥。4、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填料長期不掛膜如果填料沒有很好的掛膜但是出水效果達到要求可以不予理會,但若影響出水水質,應通過投加活性炭、粉煤灰等促進掛膜或增加進水的有機負荷等方法。5、
15、監測項目:COD、PH、VFA、沉降比五、SBR調試工序:1、投泥:(1)投加量:根據反應器有效容積及污泥濃度(一般34g/L)計算所需接種污泥總量。SBR池有三格,每格有效池容為:910m3,接種污泥含水率為97計,需外拉污泥量為273360 m3,每池接種91120 m3(910m3×3g/L)÷(197%)=91m3。(2)投加方法:用泵泵入池中。2、進水:先注入三分之二的清水,后加少量生產廢水(保證混合后的COD不超過500mg/l),開啟曝氣系統,悶曝24天,悶曝期間加白糖作為營養物,目的是提高COD,提高污泥活性,便于微生物的生長。悶曝后進水,進水量控制在設計進
16、水的20%30%,隨后逐步增加進水量。3、PH:測定該混合廢水的PH并記錄,用精密PH試紙測試即可,調節控制PH值在6-8范圍內。4、DO:好氧環境,調節曝氣系統,DO控制在24范圍內。出口的DO濃度控制在2.0mg/l左右。5、營養物:好氧反應池營養物比例為 B:N=100:5:1。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在調試期間也可以加面粉提高污泥活性,投加面粉前要用熱水充分攪拌。6、排泥:每天做沉降比,根據沉降比決定是否要排泥。7、SBR池分池分階段按時間順序運行,各池各階段設備操作:(1)1#SBR池:開啟10#進水閥同時開啟1#進氣閥,4h后關閉10#進水閥,再過2h關閉
17、1#進氣閥,開始沉淀工序,沉淀2h后開啟1#排水閥,待水位到最低水位或滿2h后關閉1#排水閥,靜置0.5h后重新開始開啟10#進水閥進水,如此反復運行;靜置0.5h內開啟6#污泥泵,開啟5-1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污泥泵的開啟時間或縮短開啟周期,反之亦然。(2)2#SBR池:10#進水閥關閉后開啟11#進水閥,同時開啟2#進氣閥,4h后關閉11#進水閥,再過2h關閉2#進氣閥,開始沉淀工序,沉淀2h后開啟2#排水閥,待水位到最低水位或滿2h后關閉2#排水閥,靜置0.5h后重新開始開啟11#進水閥進水,如此反復運行;靜置0.5h內開啟7#污泥泵,開啟5-10min,若污泥量很
18、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污泥泵的開啟時間或縮短開啟周期,反之亦然。(3)3#SBR池:11#進水閥關閉后開啟12#進水閥,同時開啟3#進氣閥,4h后關閉12#進水閥,再過2h關閉3#進氣閥,開始沉淀工序,沉淀2h后開啟3#排水閥,待水位到最低水位或滿2h后關閉3#排水閥,靜置0.5h后重新開始開啟12#進水閥進水,如此反復運行;靜置0.5h內開啟8#污泥泵,開啟5-1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污泥泵的開啟時間或縮短開啟周期,反之亦然。注明:1#12#曝氣分區控制閥調試時已調整好曝氣量,運行時勿需啟閉,開始曝氣或結束時只啟閉13#進氣閥即可。8、監測項目:COD、PH、DO、沉降比
19、、鏡檢9、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PH過高或過低隨時監測廢水的PH值,增加或減少堿量控制PH值(2)DO過高或過低曝氣池DO過高,可能是因為污泥中毒,或培馴初期污泥濃度和污泥負荷過低;曝氣池DO過低,可能是因為排泥量少曝氣池污泥濃度過高,或污泥負荷過高需氧量大。則根據實際予以調整,如調整進水水質、排泥量、曝氣量等可增加曝氣時間。(3)排泥不均勻,有排泥死角加大局部死角曝氣量,使污泥活動起來(4)曝氣不均勻調整曝氣量(5)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的現象污泥所需養料不足或嚴重不平衡、污泥絮凝性差隨出水流失、過度曝氣污泥自身氧化引起。則要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氣池中靜止沉淀,或
20、投加少量絮凝劑;投入足夠的營養量,或提高進水量,或外加營養(補充C、N或P),或高濃度易代謝廢水;合理控制曝氣量,應根據污泥量,曝氣池溶解氧濃度來調整。(6)污泥膨脹: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體積膨脹,澄清液減少碳水化合物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養料,水溫高或pH值較低情況下導致大量絲狀菌(特別是球衣菌)在污泥內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解決的辦法可針對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水溫高等加大曝氣量,或降低水溫,減輕負荷,或適當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減少等;如污泥負荷率過高,可適當提高MLSS值,以調整負荷,必要時還要停止進水“悶曝”一段時間;如缺氮、磷等養料,可投加硝化污泥
21、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過低,可投加石灰等調節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鐵,促進凝聚,剌激菌膠團生長,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絲狀繁殖,特別能控制結合水污泥膨脹。(7)污泥老化排泥不及時、進水長期處于低負荷狀態、過度曝氣、活性污泥濃度控制過高導致。則要及時排泥、控制好曝氣量,曝氣池出口的DO濃度控制在2.0mg/l左右即可、,盡可能的降低活性污泥的濃度,以保證食微比能夠保持在合理控制值內(0.150.25左右),必要時可以補充外加碳源來保證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糞池水、引入生活污水等。1.水解污泥投少了.2.水解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調節PH為中性?3.水解池引入溶解氧吃飽了撐的?控制DO:0.2-0.5,如果低于0.2怎么辦?是不是還要曝曝氣?跌水補充DO,yy而已.4.水解池有填料的情況下檢測SV,水解怎么進水?懸浮物泥如何截留的?5.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1)PH過高或過低:增加或減少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交流活動的組織流程
- 2025年遠程醫療護理安全管理計劃
- 初一英語暑期補習班安排計劃
- 歷史書籍帶來的思維啟發心得體會
- 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要素式審判系統:設計理念技術實現與實踐效能
- 2025年中國針織機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深圳市盛世昆侖珠寶有限公司介紹企業發展分析報告
- 武漢市房屋裝修合同范本與武漢市舊機動車買賣合同6篇
- 土地廠房轉讓協議書范本8篇
- 員工借調合同協議書5篇
- 鉆孔樁鉆孔記錄表(旋挖鉆)
- 660MW機組金屬監督項目
- 大連銀行招聘考試最新筆試復習材料題目內容試卷真題復習
- 卷煙紙生產工藝
- JBK-698CX淬火機數控系統
- 肩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護理查房ppt
- 回旋鏢運動軌跡的模擬
- 《康復醫學》PPT課件(PPT 105頁)
- 心理學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 實驗室生物安全委員會及其工作職責
- 光學零件工藝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