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_第1頁
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_第2頁
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_第3頁
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創業成功典型案例90后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板,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臺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后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板,在兩年時間里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面團、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后,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每天能賣400個餅這么多人包圍著店,為什么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

2、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嘗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并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板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加盟店4個月盈利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里的活

3、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借這樣的人氣,禹老板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打開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每賣一個面團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面團,一年僅靠賣面團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兩個來自農村的90后大男孩,畢業后湊起來的創業啟動資金不到5萬塊,卻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在昆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兩個陶藝狂熱愛好者,在大家云集的云南陶藝界名不見經傳,卻以勇于創新的銳氣贏得業界前輩的肯定。又是一波大學生

4、畢業創業的高峰期,回想起1年前,“愛雅陶藝”的兩個創業者一一朱國軍、楊偉正四處找房子,而現在,他們的陶藝工作室已經有模有樣。云南省首屆陶藝大賽中嶄露頭角朱國軍是云南民族大學09級美術學陶藝專業畢業生,比他大一點的楊偉是云南師范大學09級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兩個在普洱江城的家中“玩泥巴”長大的男生,在上大學以前從沒想過要以此為生,直到2011年第一次在云南省首屆陶藝大賽中嶄露頭角。2011年,云南省首屆陶瓷藝術作品大獎賽舉行。這次大賽,云集了劉也涵、謝恒、田波、李向陽、譚知凡等業界大師,可謂競爭激烈。當時還是在校大學生的朱國軍,也帶來了他的作品一一面具,與陶藝大師同臺競技。朱國軍的面具是一個中空

5、的人物面具造型,它突破了傳統面具平面和半弧形的模式,高約55厘米,最寬處直徑約25厘米,夸張的手法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在面具圖案設計上,朱國軍憑借自己對陶土的理解,融入了云南的東巴圖騰文化元素、民族圖案中蕨草的圖案元素,并引入非洲木雕夸張的表現形式,使得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正是憑借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極富創新的設計,面具一舉獲得大賽銅獎。這一次獲獎,讓朱國軍對自己的陶藝作品信心大增,也正是這一次獲獎,讓他有了創業的念頭。此后,朱國軍參加了很多比賽并頻頻獲獎。作品土陶靠椅在“云南民族大學元盛杯民族民間工藝品創新大賽”中獲得最佳創意獎;作品卷邊荷葉茶盤在“云南省首屆大中專院校師生旅

6、游手工藝品和工藝設計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破舊工棚里建起工作室2012年,大三的朱國軍用家里給的學費買了一臺拉坯機、3噸陶泥、1輛電動車,約來高中同學楊偉,融入楊偉的藝術設計,兩個人開始做一些陶藝掛件、手工藝品,然后用電動車拉著到昆工門口擺地攤。“那時一天可以賣一百來塊錢。”朱國軍和楊偉一邊學習,一邊開始了他們的“地攤生意”,積累了最初的創業經驗。2013年,大四的他們持續創作,已經從原來的粗泥拓展向了更細膩的建水陶泥。朱國軍認為,做陶藝創作應該了解粗陶、細陶的不同特點,抓住每種材料的優點來展開創造,而不應該排斥不同種類的陶藝。就這樣,他們的陶藝作品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設計上,都日趨成熟。2013

7、年7月,兩位90后大男孩從學校畢業,東挪西湊,湊了不到5萬塊錢,毅然決定在昆明成立自己的陶藝工作室。“當時最頭疼的是找地方,寬敞的地方租金貴,而我們的資金有限。”楊偉回憶。后來,他們通過網絡找到了位于新河村的一個舊工棚,雖然那里破舊得沒有一個完整的窗子,四壁漏風,但卻足夠擺放他們的氣窯、原材料、拉胚機以及成品。于是,兩個大男孩就在這里開始了真正的創業。竹編工藝嵌入陶藝大放異彩在那里,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兩個大男孩的內心是火熱的。他們大膽創新。”從小就接觸竹編的生活用品,自己也編過,于是就想到了用陶泥來表現竹編工藝。”朱國軍指著一個茶壺介紹。這個茶壺的形狀是傳統的,但因為引入竹編的圖案而變得與眾不

8、同。茶壺的壺身下半部分是竹編圖案,這個造型先要用陶泥做成條,再仿傳統竹編工藝的方法進行編制,然后靠泥與泥之間的粘性粘合起來,整個工藝為手工制作,很考制作者的水平。配合茶壺壺身的竹編圖案,壺嘴和把手都引入竹節元素,再結合紫陶本身能燒出的古銅色和象牙黃色,使得茶壺或古樸、或自然,讓人愛不釋手。在2013年的文博會上,愛雅陶藝的竹編系列產品大放異彩。如今,朱國軍和楊偉在去年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竹編系列茶壺、茶罐、茶杯等產品。在今年8月9日即將舉行的新一屆文博會上,朱國軍和楊偉將帶著他們新的竹編系列陶藝作品,以及高山流水荷葉香道等作品參加。他們認為,創新才是陶藝的生命所在,而他們的創新之路,才

9、剛剛開始。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從小在農村長大,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村里老人擔水燒柴困難,他總是主動跑去幫忙。每當聽到大人們談論哪個村民無錢看病可憐時,他就幻想著自己將來當了大老板,讓那些可憐的鄉鄰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掙錢。2009年,李正森從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畢業,在縣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學專業對口,加之吃苦耐勞,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經理喜歡。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鎮看望父母,和同村一個15歲的少年同坐一車,這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可由于父親殘疾家里貧困,考上重點高中就沒有上。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個童年夢想:創業辦廠,帶領鄉親們一起走上致富路!2009年秋,當地政府鼓勵大學生回鄉

10、創業,村里引進了肉雞養殖企業。在建筑公司上班僅兩個月的李正森辭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雞養殖,租地、貸款、建棚,他把周邊一些留守老人和殘疾朋友請來打工,連自己的父母也拉進來幫助管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購買的4000只雞苗在路上就熱死了一半,等到賣成品雞時,收購經理說2000只的養殖規模太小,相應的人工成本就會過高,賺不了錢還肯定要虧本。第二次購回的6000只雞苗總算養大,可市場肉雞價格大跌,當他拿到賣雞款看著空蕩蕩的雞棚時,眼淚喇喇直流,賠了20多萬元,他三天三夜沒睡著覺。第四天強撐著給村民付工資時,鄉親們都知道他賠了,讓他先還銀行貸款再說,但他執意先給村民付了工資。李正森回鄉首次創業

11、的一腔熱情就這樣被澆滅了。李正森引種香菇純屬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為了彌補養雞的虧損,就跟著一個朋友搞起了豬苓購銷。有一次,他到安康寧陜縣收購豬苓,看到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很紅火,就動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發現柞水以前都是用搬木栽培香菇木耳,隨著人們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當地搬木食用菌產量必然會越來越少,而袋料生產香菇在柞水還很有限,這應該是一個致富商機,李正森瞅準了這一項目。寧陜的一位經理了解到他的創業經歷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動,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2010年底,在小嶺鎮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畝,注冊資金300萬元成立了陜西正森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他還注冊了“

12、正森”綠色食品商標。2012年李正森投資建設玻璃絲骨架大棚150個,購買高效滅菌爐、自動裝袋機、電動翻料機等食用菌生產配套設備50余臺,同時配套建設了裝袋車間、菌種室、接種室、鍋爐房、倉庫、冷庫和加工包裝車間。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會產生大量的樹木枝條,還有大量的植物秸稈。自從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從村民手中收購這些樹木枝條、廢棄秸稈和玉米芯、秋皮、玉米糠等,讓這些往日的廢棄物變成了錢串串。李正森還在生態循環經營上多動心思,對食用菌進行專業化生產、加工、銷售,將食用菌培養基使用后又作為有機肥料還田,整個產業流程確保不給環境造成損害,公司采取“公司+協會+農戶”模式,充分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