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分析案例知識分享_第1頁
物流分析案例知識分享_第2頁
物流分析案例知識分享_第3頁
物流分析案例知識分享_第4頁
物流分析案例知識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流分析案例 G G機械廠幾十年來摩托車生產一直是小批量生產,機械廠幾十年來摩托車生產一直是小批量生產,其主要機械加工車間的設備按工藝原則布置其主要機械加工車間的設備按工藝原則布置( (即機群式即機群式布置布置) )。 近幾年來,摩托車產品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近幾年來,摩托車產品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產量亦隨之大幅度上升,從而使各工序間的物料搬運迅產量亦隨之大幅度上升,從而使各工序間的物料搬運迅猛增加,使原有的生產布置形式與批量產生矛盾,影響猛增加,使原有的生產布置形式與批量產生矛盾,影響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提高 應用應用IEIE的物流分析技術,在不增加投資的物流分析技術,在不增加投資(

2、 (僅需機床搬僅需機床搬運費運費) )的條件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可以使車間物料的條件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可以使車間物料搬運量減少,搬運距離大大縮短,并縮短了產品的生產搬運量減少,搬運距離大大縮短,并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制造周期,使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制造周期,使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具體做法是:具體做法是: 1精確繪制車間全部設備的平面布置圖精確繪制車間全部設備的平面布置圖 首先測量出車間內每臺機床實際位置,然后按首先測量出車間內每臺機床實際位置,然后按1:100比例精確地比例精確地標畫在座標紙上,繪出車間整體平面布置圖,并將全部機床按類標畫在座標紙上,繪出車間整體平面布置圖,并將全部機床按類

3、別標上代號及編號,如代號別標上代號及編號,如代號c110表示車工一組的第表示車工一組的第10號車床,號車床,C27表表 示車工二組的第示車工二組的第7號車床,號車床,X23表示立式第表示立式第3號銑床等號銑床等 2對車間加工的全部零件進行工藝流程統計,并計量物流流程距離對車間加工的全部零件進行工藝流程統計,并計量物流流程距離 首先根據車間的工藝規程文件查列出每個零件的工藝流程,再通首先根據車間的工藝規程文件查列出每個零件的工藝流程,再通過車間了解每道工序的哪個組,哪臺機床加工,再在平面布置圖過車間了解每道工序的哪個組,哪臺機床加工,再在平面布置圖上查找該機床的代號,并將代號標注在該零件的工藝流

4、程上然上查找該機床的代號,并將代號標注在該零件的工藝流程上然后在平面圖上計算出機床間坐標距離,并用括弧標注出代表流程后在平面圖上計算出機床間坐標距離,并用括弧標注出代表流程的箭線上的箭線上 如兩件后輪軸如兩件后輪軸(G070001)其流程標注為:其流程標注為: 此流程中此流程中v為調度領料,為調度領料,(88)為原材料、毛坯進入車間,從大門到為原材料、毛坯進入車間,從大門到該機床的距離,該機床的距離, 為零件加工完后運出車間,為零件加工完后運出車間,(o)表示幾道工序連表示幾道工序連續在同一機床上加工,物料沒有搬動,最后續在同一機床上加工,物料沒有搬動,最后(267)為該零件加工的為該零件加工

5、的物流總距離最后統計該機加車間共加工物流總距離最后統計該機加車間共加工121種零件,并統計出全種零件,并統計出全部零件的物流總距離為部零件的物流總距離為24463米米 (267) (88) (88) (0) C27 V M13 Z24 M13 C27 C27 C27 C27 C27 C27 3將工藝流程分類歸并將工藝流程分類歸并 車間原先已有一組軸類零件,這是以前按成組技術原理,采用車間原先已有一組軸類零件,這是以前按成組技術原理,采用JCBM編碼法則分類的編碼法則分類的(共共22種種)。因此可在在保留這一類組基礎。因此可在在保留這一類組基礎上,將其他零件再按工藝相似原則統計歸類。上,將其他零

6、件再按工藝相似原則統計歸類。 其結果是歸并出車一車類零件其結果是歸并出車一車類零件33種,車種,車銑銑鉗類零件鉗類零件31種及把種及把輪鼓、齒套件歸成一類輪鼓、齒套件歸成一類(因這兩件批量大,加工流程長,切削量大因這兩件批量大,加工流程長,切削量大故單獨組成生產單元),最后把其余不能歸類的零件故單獨組成生產單元),最后把其余不能歸類的零件24種歸成一種歸成一類。并以此來組織單元式生產,改進現有的車間平面布置。類。并以此來組織單元式生產,改進現有的車間平面布置。 零件按工藝流程統計歸類練習支撐體:V C213 C22 C213 輪轂: V C19 ZZ1 C13 C12 C11 CY2 熱 J2

7、 軸套: V C23 X23 J 拔桿: V C14 X25 X14 X25 J3 支管: V X13 X27 J3 管子: V C16 X24 J1 閥門: V C114 軸承螺母: V C123 C234 C211 下連扳: V C11 X12 X55 J5 Z24套筒: V C259 X1 Z12 X10 X11 Z2 4改進平面布置改進平面布置 全部零件工藝歸類后,就可著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全部零件工藝歸類后,就可著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思考:思考:1、工藝歸類后,可采用什么樣的布置型式?、工藝歸類后,可采用什么樣的布置型式? 2、如何確定布置中的機床數量?、如何確定布置中的機床數量?

8、全部零件工藝歸類后,就可著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將機群式布全部零件工藝歸類后,就可著手改進車間平面布置,將機群式布置的機床改成單元式的生產線布置。置的機床改成單元式的生產線布置。 先調查工藝流程上各道工序的工時定額,并分別統計各類機床先調查工藝流程上各道工序的工時定額,并分別統計各類機床(如如車床、銑床、鉆床)所用的總工時再統計每一類零件使用各類機車床、銑床、鉆床)所用的總工時再統計每一類零件使用各類機床的工時數,然后按這兩者的工時之比,求出各類零件應擁有的床的工時數,然后按這兩者的工時之比,求出各類零件應擁有的各類機床數量,應注意的一點是在工時統計時應乘以單輛摩托車各類機床數量,應注意的一點是

9、在工時統計時應乘以單輛摩托車上該種零件的數量,同時協調車間現有各設備的能力,以平衡機上該種零件的數量,同時協調車間現有各設備的能力,以平衡機床負荷,均衡生產節奏。床負荷,均衡生產節奏。5、設施的重新布置:、設施的重新布置: 每類零件所用的機床種類和數量全部確定后就可著手按類分區對每類零件所用的機床種類和數量全部確定后就可著手按類分區對機床進行重新布置,組成生產單元,其布置的原則是:機床進行重新布置,組成生產單元,其布置的原則是: 對于車對于車車類,車一銑一鉗類及輪鼓、齒套類應驗個按工藝流程車類,車一銑一鉗類及輪鼓、齒套類應驗個按工藝流程安排,組成生產線;對于成組類則按流程最長或相同流程較多的安

10、排,組成生產線;對于成組類則按流程最長或相同流程較多的來安排;對于其余類零件則仍可按機群式布置機床。不管哪一類來安排;對于其余類零件則仍可按機群式布置機床。不管哪一類布置其目的都是使物料流動順暢、不迂回,不交叉、不逆向:使布置其目的都是使物料流動順暢、不迂回,不交叉、不逆向:使物料搬運次數數量屜少、距離最短。物料搬運次數數量屜少、距離最短。6、評價:、評價: 由于采用了上述優化改進布置,使得大部分機加件能夠在較短的由于采用了上述優化改進布置,使得大部分機加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以鉸少的搬運距離,較為順暢地流出車間,提高了全車間時間里以鉸少的搬運距離,較為順暢地流出車間,提高了全車間的整體生產效率

11、,就拿的整體生產效率,就拿006110和和M162003兩種鼓蓋及兩種鼓蓋及G062101齒套來說,物流改造后,鼓蓋在車間各工序間的流動由齒套來說,物流改造后,鼓蓋在車間各工序間的流動由原來原來117米縮短到米縮短到22米,齒套由米,齒套由120米縮短到米縮短到28米,同時可縮短米,同時可縮短生產周期約生產周期約304o。 再思考:再思考:1、本案例主要采用了什么措施進行設施布置?、本案例主要采用了什么措施進行設施布置? 2、如何考慮物流量對車間布置的影響?、如何考慮物流量對車間布置的影響? 3、物流路徑優化會企業帶來什么效果?、物流路徑優化會企業帶來什么效果? 4、若某個零件加工時間很長(或

12、很貴重),、若某個零件加工時間很長(或很貴重), 應安排在前工序加工,還是后工序加工?應安排在前工序加工,還是后工序加工? 5、你的企業或部門在設施布局上有什么問題?、你的企業或部門在設施布局上有什么問題? 原始條件: 一叉車廠,占地面積為16000平方米,廠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該廠有員工300人,計劃改建成年產60000套液壓轉向器的生產廠。公路北比例:1:2000序號 作業單位名稱 用途 建筑面積 備注 1 原材料庫 儲存鋼材、鑄錠 20*30 露天 2 鑄造車間 鑄造 12*24 3 熱處理車間 熱處理 12*12 4 機加工車間 車、銑、鉆 12*36 5 精密車間 精鏜、

13、磨銷 12*36 6 標準件、半成品庫 儲存外構件、半成品 12*24 7 組裝車間 組裝轉向器 12*36 8 性能試驗室 轉向器性能檢驗 12*12 9 成品庫 成品儲存 12*12 10 辦公、服務樓 辦公、食堂等 80*60 11 設備維修車間 機床維修 12*24 示例一:液壓轉向器廠的作業單位建筑物匯總表二、作業單位相互關系分析二、作業單位相互關系分析三、作業單位位置相互關系分析三、作業單位位置相互關系分析四、面積的確定四、面積的確定五、布置修正五、布置修正六、布置方案的評價與選擇六、布置方案的評價與選擇共 1 頁 生產部門:液壓轉向器 主要產品:1、連接塊組件 A 2、前蓋 B

14、3、擋環 C 4、滑環 D 5 、 聯動 器 E 6 、 閥 體 F 7 、 閥 心 G 8 、 閥 套 H 9 、 隔 盤 I 10、限位柱 J 11、錠子 K 12、轉子 L 13、后蓋 M 14、外購件 N 第 1 頁 1 2 3 4 5 6 7 8 9 從 至 原材料庫 鑄造車間 熱處理車間 機加工車間 精密車間 半成品庫 組裝車間 性能實驗室 成品庫 合 計 1 原材料 庫 1229.82 197.4 238.578 1665.798 2 鑄造 車間 737.88 737.88 3 熱處理 車間 197.394 146.058 343.452 4 機加工 車間 146.58 540.

15、168 109.8 649.968 5 精密 車間 634.8 634.8 6 半成 品庫 767.08 767.08 7 組裝 車間 767.08 153.416 920.496 8 性能 實驗室 153.4 611.52 764.936 9 成品 庫 合計 1229.82 343.452 1173.85 686.226 744.6 920.496 767.08 764.936 6484.41 編制(日期) 審核(日期) 已知:已知: 作業單位的基作業單位的基本區劃和零部件加本區劃和零部件加工工藝過程,并通工工藝過程,并通過工藝過程圖統計過工藝過程圖統計出了各作業單位的出了各作業單位的物流強

16、度,結果添物流強度,結果添入從至表。入從至表。 設施布置設計要根據部門之間在工藝流程如業務往來中的密切程度,決定相互位置。各部門(作業單位)之間存在著物流關系、非物流關系兩種關系。物流關系可以用物流強度來表示兩個作業單位之間的關系密切程度,非物流關系無法定量表示,只能通過定性分析加以區分。1、作業單位物流相關表的繪制 (1)劃分物流強度等級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數據比較困難,而且也沒必要,因此,SLP中將物流強度轉化為5個等級,分別用符號A、E、I、O、U表示。 當產品品種少時用工藝過程圖進行物流分析;產品品種多時,用從至表或多工藝過程表對實際設施間的物流量進行統計。物物流流強強度度等等級級劃劃

17、分分表表 物流強度等級 符號 物流路線比例(%) 承擔物流量比例 (%) 超高物流強度 A(4) 10 40 特高物流強度 E(3) 20 30 較大物流強度 I(2) 30 20 一般物流強度 O(1) 40 10 可忽略搬運 U(0) 液壓轉向器物流強度分析表液壓轉向器物流強度分析表(由從至表得出)(由從至表得出)物物流流強強度度分分析析表表 序 號 作業單位對 (路線) 物 流 強 度(單位:t) 150 300 450 600 750 900 1050 1200 物流強度等級 1 1-2 A 2 7-8 A 3 6-7 E 4 2-4 E 5 5-6 E 6 8-9 E 7 4-5 I

18、 8 3-4 I 9 1-4 I 10 1-3 I 11 7-9 O 13 3-5 O 15 4-6 O (2)構造作業物流相關表(示例)構造作業物流相關表(示例) 設備維修車間 作業單位名稱 原材料庫 鑄造車間 熱處理車間 機加工車間 精密車間 半成品庫 組裝車間 性能實驗室 成品庫 辦公、服務樓 U U U U O E E O E O I I E I I A A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2、作業單位非物流相互關系表的構造: 基本思路根據經驗確定作業單位非物流相互關

19、系 密切程度后,利用與物流相關表相同的表格形式,建 立非物流相互關系表。通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1)工作流程 (2)作業性質 (3)使用設備情況 (4)使用場地情況 (5)監督和管理 (6)安全、衛生 (7)聯系頻繁程度 (8)躁聲、振動(9)公用設施相同 (10)文件信息往來情況編 號 理 由 1 工 作 流 程 的 連 續 性 2 生 產 服 務 3 物 料 搬 運 4 管 理 方 便 5 安 全 與 污 染 6 振 動 、 噪 音 、 煙 塵 7 人 員 聯 系 符 號 含 義 說 明 比 例 ( % ) A 絕 對 重 要 2 5 E 特 別 重 要 3 10 I 重 要 5

20、 15 O 一 般 重 要 10 25 U 不 重 要 45 80 X 負 的 密 切 程 度 不 希 望 接 近 酌 情 而 定 (1)確定作業單位相互關系等級(2)列出作業單位相互關系密切理由(示例) I/1 E/4 O/4 U U U 設備維修車間 作業單位名稱 原材料庫 鑄造車間 熱處理車間 機加工車間 精密車間 半成品庫 組裝車間 性能實驗室 成品庫 辦公、服務樓 U U I/3 U U E/1 E/3 I/3 U I/1 E/1 I/3 I/3 A/12 A/3 U U U U E/4 U U O/4 X/6 U U U U U X/6 U I/3 U X/6 U U U U I/

21、2 U U U X/6 X/6 I/1 I/2 I/2 I/2 I/2 (3)建立非物流作業單位相互關系表(示例)3、建立作業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 工廠中,作業單位之間物流相互關系與非物流相互關系往往并不一致,為了確定各作業單位之間綜合相互關系密切程度,須將兩個表進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關系綜合作業相互關系,然后從各作業單位之間的綜合相互關系出發,實現各作業單位的合理布置。 (1)確定物流(m)與非物流(n)相互關系的相對重要性(加權取值)一般地m:n不應超過1:3或3:1,當比值大于3:1時,說明物流關系占主導地位,工廠布置時只需考慮物流相互關系的影響。 (2)綜合相互關系計算根據作業單位對

22、之間物流與非物流關系等級的高低進行量化,并加權求和,求出綜合相互關系。 (3)綜合相互關系的等級劃分綜合計算得出的是量值,須經過等級劃分,才能建立與物流相互關系表相似的綜合相互關系表。示例:液壓轉向器作業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計算表關系等級 物流關系 加權值:1 非物流關系 加權值:1 綜合關系 作 業 單 位對 分數 等級 分數 等級 分數 等級 1-2 A 4 A 4 8 A 1-3 I 2 I 2 4 I 1-4 I 2 I 2 4 I 1-5 U 0 U 0 0 U 1-6 U 0 U 0 0 U 示例中須計算示例中須計算55對作業單位,計算分數在對作業單位,計算分數在18之間,由此得綜合相

23、之間,由此得綜合相互等級劃分表如下:互等級劃分表如下:總分 關系等級 作業單位對數 比例(%) 8 A(絕對重要) 2 3.64 57 E(特別重要) 4 7.27 34 I(重要) 7 12.73 12 O(一般) 11 20.0 0 U(不重要) 26 47.3 -1 X(不希望) 5 9.1 建立作業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示例) 設備維修車間 作業單位名稱 原材料庫 鑄造車間 熱處理車間 機加工車間 精密車間 半成品庫 組裝車間 性能實驗室 成品庫 辦公、服務樓 U U O U O E E I E O I I E I I A A O U U U U U U I O U I O U O X

24、U U U U U X U U O O O X U X U U X U U O U U U 在在SLP中,設施布置并不直接去考慮各作業單位的占地面積和幾中,設施布置并不直接去考慮各作業單位的占地面積和幾何形狀,而是從作業單位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出發,安排各作業何形狀,而是從作業單位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出發,安排各作業單位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密切等級高的作業單位之間距離近,單位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密切等級高的作業單位之間距離近,等級低的距離遠。等級低的距離遠。 問題:問題: 作業單位間必然會出現密切等級相同的作業單位對,這會給作業單位間必然會出現密切等級相同的作業單位對,這會給位置分析造成困難。怎么

25、辦?位置分析造成困難。怎么辦?引入綜合接近程度的概念引入綜合接近程度的概念某一作業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等于某一作業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等于該作業單位與其他所有作業單位間量化后的關系密切等級之和。該作業單位與其他所有作業單位間量化后的關系密切等級之和。綜合接近程度值的高低反映了該作業單位在布置圖中是應該處于綜合接近程度值的高低反映了該作業單位在布置圖中是應該處于中心位置還是處于邊緣位置。中心位置還是處于邊緣位置。作業單 位代號 1 (原材料庫) 2 (鑄造車間) 3 (熱處理) 4 (機加工) 5(精密車間) 6 (標準件庫) 7 (組裝車間) 8 (試驗室) 9 (成品庫) 10(辦公樓) 11(維修

26、車間) 1 A/4 I/2 I/2 U/0 U U U U U U 2 A/4 U E/3 X/ (-1) U U X U X O 3 I/2 U I O/1 U U X U X O 4 I/2 E/3 I/2 E/3 I/2 U U U O O 5 U/0 X O/1 E E U U U O O 6 U/0 U U I E A U U U U 7 U/0 U U U U A A O I O 8 U/0 X X U U U A E I U 9 U/0 U U U U U O E O U 10 U/0 X X O O U I I O O 11 U/0 O O O O U O U U O 綜合接近

27、程度 8 5 4 14 8 9 12 7 5 6 6 排序 5 9 4 1 4 3 2 6 10 7 8 1、如何計算綜合接近程度: 將作業單位綜合相互關系表變換成類似于從至表一樣的 三角矩陣,然后量化關系等級。示例:液壓轉向器綜合接近程度排序表2、如何繪制作業單位位置相關圖:、如何繪制作業單位位置相關圖: 第一步第一步處理關系密級為處理關系密級為A的作業單位對。的作業單位對。 按各作業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的高低排序,找出綜合接按各作業單位綜合接近程度的高低排序,找出綜合接 近程度最高的布置在中心位置;依次處理作業單位對。近程度最高的布置在中心位置;依次處理作業單位對。 第二步第二步處理關系密級為處理關系密級為E的作業對。的作業對。 最后重點調整最后重點調整X級作業單位對的相互位置級作業單位對的相互位置示例示例(1)找出綜合接近程度最高的作業單位,是)找出綜合接近程度最高的作業單位,是4(機加工車間),將其布置(機加工車間),將其布置 在中心位置;在中心位置; (2)找出)找出A級作業對:級作業對:12,78,其綜合接近分值排序為,其綜合接近分值排序為7、1、8、 2,因,因7和和4關系為關系為U,故考慮故考慮1和和4關系為關系為I,由此畫出由此畫出A級關系位置圖。級關系位置圖。 412786 3 10 1 11 2 4 5 6 7 8 9 3 示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