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2頁
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4頁
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三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早期國家的形成 1、禪讓制和世襲制的比較 統治者產生方式特點 禪讓制民主選舉天下為公 世襲制父死子繼家天下 2、為什么說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律 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法典保護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 3、漢謨拉比法典對當時的意義:是國家出現后的產物,是鎮壓勞動人民反抗、加強和鞏固王權統治的工具,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F在意義: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們全面了解古巴比倫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珍貴

2、的歷史資料和文物,是人類由史前時代向農耕文明時代過渡時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實質:法典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與現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統一國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及意義。 2.陳勝吳廣起義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3.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西漢時期,漢武帝時為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 4.絲綢之路:在

3、這條路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識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作用: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至今仍發揮著重大作用。 5.漢武帝大一統措施:采納董仲舒建議,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 結論:漢武帝時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 (2)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影響: (1)巴黎

4、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 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 根本原因:奴隸制的存在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缺乏生產力) 核心矛盾: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時間:18611865 戰爭目的:維護國家統一 領導者:美國總統林肯文獻: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頒布) 作用:調動了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使戰爭局面開始有利于北方,為北方取勝創造了條件 性質: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發展資本主義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第

5、二次工業革命) 北方勝利的原因: (1)內戰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和黑人奴隸的支持。(2)北方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順應了歷史潮流。(3)北方政府維護國家的統一,具有正義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慕尼黑陰謀 1.內容:簽訂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 2.目的:禍水東引,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3.實質:縱容侵略,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 4.影響: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5.啟示:對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為不能姑息養奸,要堅決斗爭。反對綏靖政策,制止爭霸的局部侵略戰爭,是清除大戰隱患的

6、重要舉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全面爆發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2.規模擴大的標志: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3.進一步擴大的標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歷史開辟新時代的宣言 1.時間:1848年2月 2,初中物理.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3.創立者:馬克思、恩格斯 4.主要內容: 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提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美好理想 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5.歷史意義: 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著作 標志

7、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 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 俄國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時間:1917年3月,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果: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二月革命后的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1914年4月列寧回國。8月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十月革命:時間:1917年11月6日到7日,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 采取的措施: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企業收歸國有,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

8、民耕種,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遷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 十月革命的意義: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推到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1)背景:人民政權得到鞏固。國家經濟情況有了根本的好轉。黨和政府參照蘇聯的建設經驗,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 (2)過程:一五計劃實施:1953-1957年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

9、礎;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成就:超額完成:工礦業、農業、交通運輸(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武漢長江大橋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1)制定憲法:1954年一屆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憲法貫穿著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基礎。) (2)一屆人大選舉毛澤東為國家主席、劉少奇為全國人大會委員長。經毛澤東提名,決定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3、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1953年,黨和國家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