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學原理教案_第1頁
人口學原理教案_第2頁
人口學原理教案_第3頁
人口學原理教案_第4頁
人口學原理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備課教案課程名稱:人口學原理學年、學期:第一學年秋季學期教師姓名:沈潔專業(教研室):社會學第一章 緒論:了解人口學的研究范圍、中外人口思想史、人口學的學科體系組成,為往后 各章的學習奠定基礎。:把握人口的概念、屬性,人口學的研究進程,人口學形成和進展進程的時期 劃分。較高要求是把握中外歷史上要緊的人口思想,并能比較中西方人口思想 的不同。3. 教學重點:人口的概念及屬性、人口進程與人口變更、人口學研究方式、中 外人口思想、人口學的形成和進展。4.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 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網上搜的結果有時刻、聰慧、適應(成功的適應)、健康、大自然。但

2、是,記得毛主席曾說:“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世奇跡都能制造出來。 ”任何 進展都不能離開人口來談。溫家寶總理在同意美國 華盛頓郵報 總編采訪時說: “ 作為中 國的總理, 我最關切的是中國的穩固和進展。 中國有 13 億人口, 13億,是一個專門大的數 字,若是你用乘法來算,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 13 億,都會變成大問題。若是你用除法, 一個專門大的總量, 除以13 億, 都會變成小數量。 ”亞里士多德說: “ 人口是政治的第一材 料。” 社會進展離不開人口,政治是如此,經濟也是如此。第一節 人口學研究對象一、人口學的綜合性二、人口的概念三、人口的屬性第二節 人口學研

3、究方式一、實證性研究二、說明性研究三、人口學的研究進程第三節 中外人口思想史一、國外的人口思想1、古希臘時期2、工業革命初期3、工業革命時期二、中國的人口思想1、傳統人口思想2、近代人口思想3、現代人口思想第四節 人口學的形成和進展一、人口學形成與進展二、時期特點試探題1、人口學是一門如何的學科?2、人口數據的統計規律是不是能夠表達人口規律?3、馬克思和馬爾薩斯都是人口多余論,但在造成人口多余的本源上熟悉是不是一致?第二章 人口再生產1. 教學目的:通過對人口再生產、人口轉變的學習,專門是把握其中阻礙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因素,能夠對某地域以后人口自然變更趨勢作出預測。2. 大體要求:把握人口再生產

4、的概念和特點,人口轉變理論,生育率和死亡率變更的阻礙因素,微觀生育理論。重點:人口再生產的概念、特點,人口轉變模式,生育率和死亡率變更的阻礙因素。4. 教學難點:阻礙生育率變更的因素,貝克爾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論。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祖爺爺的苦惱姜昆李文化 .rmvb或許祖爺爺的苦惱是多余的, 可是若是沒有政府干與的人口操縱, 中國人口可能比此刻要多 出 4 億人,那么今日坐在教室里的你們恐怕是沒有學上的。固然,人口不可能永久沿著一 個模式增加下去, 今天咱們的價值觀與咱們的父母一輩是迥然不同的, 在生育問題上也可能 有不同觀點。因此, 以后可不能像祖爺爺那

5、樣凄慘。暫不說祖爺爺的苦惱, 咱們關切的是真 實的情形(以后人口以何種速度增加)會是如何?人口進展能不能把握?第一節 人口再生產涵義一、人口再生產概念二、人口再生產性質1. 自然屬性2. 社會屬性三、人口再生產特點1. 人口再生產的功效是具有消費力的人口2. 人口再生產的實現單位是家庭3. 人口再生產的周期比較長4. 人口再生產具有慣性作用四、人口再生產內部的數量關系第二節 阻礙人口再生產的因素一、生物學因素二、社會學因素1. 經濟因素與生育率和死亡率2. 文化因素與生育率和死亡率3. 社會因素與生育率和死亡率第三節 人口轉變、人口再生產模式二、人口轉變時期1. 高位靜止2. 初期增加3. 晚

6、期增加4. 低位靜止三、人口轉變模式1. 發達國家的人口轉變2. 進展中國家的人口轉變試探題1. 由人口再生產的特點,你取得什么啟發?2. 在阻礙人口再生產的社會學因素中要緊有哪些變量?3. 說明貝克爾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論。第三章 人口質量1. 教學目的:通過對人口質量的學習,體會人口質量對社會經濟進展的阻礙。 在微觀層面, 要求學生能夠分析不同質量的人口在生育需求、 日常消費品需求、 進展需求等方面是不是各具特點。2. 大體要求:把握人口質量的概念和特點,人口質量的衡量指標,人口質量對 社會經濟進展的阻礙。3. 教學重點:人口質量的概念、特點,單項人口質量的衡量指標,綜合人口質 量的表達方式

7、。4. 教學難點:人口質量對社會經濟進展的阻礙,不同質量的人口是不是具有不 同的消費需求。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人口大國是不是等于人力資源大國?中國社科院在 2020 年國際形勢黃皮書 中對 11個大國進行了綜合國力評估, 這11個大國 是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巴西。中國的 綜合國力在這 11個國家中排名第 7 。中國社科院在綜合國力方面選取的指標是領土與自然資 源、人口、 經濟、軍事、科技五個直接組成要素, 和社會進展、 可持續性、 平安與國內政治、 國際奉獻四個阻礙要素。 單從人口方面來看, 中國具有絕對的優勢

8、, 可是什么緣故中國人口 數量的龐大優勢不能轉化為經濟、 軍事、 科技等優勢呢?中國從來有地大物博之佳譽, 可是 什么緣故自然資源不能等同于生產力呢?第一節 人口質量概述一、人口質量的概念二、人口質量的性質1. 群體復合性2. 任務相對性3. 環境約束性三、人口質量與有關概念的關系1. 人口質量與人口素養2. 人口質量與人力資源第二節 人口質量組成及衡量一、人口質量的組成二、人口質量的衡量1. 人口軀體素養(鏈接: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健康與壽命 )2. 人口科學文化素養(鏈接: 馬歇爾打算 )3. 人口思想道德素養第三節 人口綜合素養一、生命質量指數二、美國社會健康學會指標三、人類進展指數試探題

9、1. 人口質量的特性對治理工作有何啟發?2. 從人口方面看,馬歇爾打算的成功在于什么?什么緣故?3. 請計算當前金磚四國的人類進展指數。自主學習內容:優生和優生學(鏈接: 常州市誕生缺點的社會干與研究 ; 環境與優生 ) 要求:把握誕生缺點的三級預防機制第四章 人口的自然結構:通過對人口自然結構的學習,了解當前西方國家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從 而引發關于我國以后人口進展的試探。了解我國誕生人口性別比的特點,并能 試圖找到緣故。:把握反映人口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的指標,人口年齡結構的分類,誕生人口 性別結構的正常范圍,人口金字塔的繪制;了解西方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了解我國誕生人口性別比的特點。

10、重點:人口年齡結構及其分類,不同年齡下人口性別結構的正常范圍,西方國 家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我國誕生人口性別比的特點。4. 教學難點:西方國家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對我國人口進展的啟,我國誕 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可能致使的問題。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冷暖人世第三部第 17 集冷暖人世是日本的一部家庭生活劇,在這一集里要緊介紹了文子與生病的婆婆的關系。看得出來文子有許多無奈, 一方面她超級想工作, 可是, 另一方面她必需照顧患老年癡呆癥的婆婆, 有任何幫手。 日本的人口轉變在戰后迅速完成, 本是一個長壽的國家, 高齡老人的比例超級高, 趨增高,其中老年癡呆癥的比例上

11、升顯著。目前,她曾經把她的綠色食物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由于她的丈夫是獨子, 在照顧婆婆上她沒 目前人口進展具有了少子老齡化的特點。 日 但是退行性疾病伴隨著人口的老化發病率日除非洲大陸之外,其他大陸的絕大多數國家陸續進入了人口老齡化時期, 因此,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專門是對一些失能老人進行照料, 已是現今國際社會普遍面臨的要緊難題。 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前咱們需要了解: 是不是 人口老齡化無法幸免?是不是人口老齡化必然致使家庭生活質量的下降?第一節 人口的年齡結構一、年齡分組二、反映年齡結構的指標1. 少兒系數2. 老年人口系數3. 老少比三、年齡結構的類型1. 年輕型2. 成年型3. 老年

12、型四、阻礙年齡結構的因素第二節 人口的性別結構一、性別與性別結構的概念二、性別結構的衡量三、性別結構的阻礙四、阻礙性別結構的因素五、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第三節 專題研究一、誕生性別比1. 觀看錄像: 產房門前 .wmv2. 討論我國誕生性別比偏高可能帶來的問題。二、老齡化與老年社會保障1. 歐洲的人口老齡化及帶來的問題2. 日本的老齡社會(鏈接: 日本的老齡社會 .wmv)三、養老保障及我國城鎮養老金制度1. 養老保障體系2. 統帳結合的養老金制度試探題1. 人口年齡結構的分類。2. 人口老齡化可否幸免?人口老齡化本身是不是問題?3. 中國誕生人口性別比的現狀如何?你以為是不是需要政府從立法的角

13、度來限制誕生性別 的選擇?第五章 人口的社會結構:通過對人口社會結構的學習,熟悉和明白得社會進展狀態,從而更深刻地明 白得我國社會進展的特點。:把握社會分層理論,把握貧困理論和貧困人口特點,了解人口的婚姻家庭結 構。重點:社會分層分析,職業結構與職業流動,貧困分析,貧困人口特點,家庭 生命周期。4. 教學難點:社會分層存在的緣故,阻礙職業流動的因素。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嘻哈喜劇人在冏途。李成功與牛耿分屬兩個不同階級,要不是特殊的遭遇,他們可不能走在一路。但是,即便大 半個旅途他們是在一路的, 但他們對事物的不同觀點使得他倆老是拌嘴。 盡管最后牛耿取得 了錢

14、,可是外表的裝扮仍是不能排除他與老板 (李成功) 之間的階級不同。 社會確實是如此,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特定的位置, 固然那個位置也是轉變的, 通過職業流動就能夠夠實現 那個轉變。第一節 社會分層一、社會分層的概念二、社會分層的測量1. 收入分化測量2. 貧困人口測量三、人口和社會分層的關系第二節 社會分層分析一、韋伯的理論二、功能主義的理論三、職業結構與職業流動四、貧困人口分析1. 貧困人口特點2. 貧困的緣故3. 反貧困戰略第三節 婚姻家庭一、婚姻結構二、家庭結構三、家庭生命周期試探題1. 你希望中國的收入分派處于何種狀態?2. 你以為現今中國是不是存在向上職業流動的障礙?你以為解決這種

15、問題的關鍵是什么?第六章 人口的空間結構、遷移和城市化:通過對人口空間結構、人口遷移、人口城市化的學習,明白得人口空間變更的特點及規律,從而為科學指導人口進展找到依據。:把握人口散布的概念及世界人口散布的特點,人口遷移的大體理論,人口城市化概念及世界人口城市化進展特點。了解城市問題及產生背景。了解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 重點:人口散布,人口遷移,人口城市化,世界人口城市化進展特點。 4. 教學難點:城市問題及產生背景。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喜愛城市仍是農村?請結合自身情形回答:你喜愛城市生活嗎?你希望畢業后在城市工作仍是農村工作?第一節 人口散布一、人口散布

16、的概念及衡量指標1. 人口散布的概念2. 人口散布的衡量指標二、阻礙人口散布的因素三、人口散布的大體狀況1. 世界人口散布2. 中國人口散布第二節 人口遷移一、人口遷移概述1. 概念2. 衡量指標二、人口遷移理論1. 遷移者選擇理論2. 遷移者網絡理論3. 遷移者整合理論三、國際人口遷移1. 要緊線路(鏈接: 非洲奴隸貿易、美國西進運動 )2. 規律特點第三節 人口城市化一、人口城市化的概述1. 城市化的概念2. 城市化的動力3. 城市化與城市帶二、城市化對經濟進展的增進1. 實證研究2. 理論說明第四節 城市問題與城市以后想象一、城市問題1. 交通擁堵2. 環境污染3. 住房緊張4. 城市犯

17、法二、可持續城市城市以后想象1. 可持續的計劃2. 可持續的技術試探題1. 人口散布是不是合理的標準是什么?是人口密度嗎?2. 移民網絡的存在對人口遷移起的作用是什么?3. 你對人口城市化持有何種態度,是贊同仍是不是定?第七章 人口和社會變遷:通過對人口與社會變遷關系的熟悉, 了解人口在社會進展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從而更深刻地熟悉人口進展戰略。:把握社會變遷的內涵,人口與社會變遷互動的理論,和不同窗派的人口進展戰略。重點:人口與社會變遷互動的理論,不同窗派的人口進展戰略。4. 教學難點:人口與社會變遷互動的理論。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從雞毛換糖到世界超市。世

18、界天天都在轉變,置身于其中,難于發覺,回憶歷史,那么見迥異。義烏的轉變可謂之奇跡,但是這奇跡是如何發生的呢?是馮愛倩,是謝高華,仍是誰推動了這一場社會變遷?第一節 社會變遷和人口增加的大體概念一、社會變遷的涵義二、人口增加與社會變遷的互動第二節 對人口增加和社會變遷關系的理論說明一、發明拉力假說二、人口推力假說三、沖突理論四、制度理論五、結構理論第三節 人口進展戰略一、人口進展預測二、不同窗派的人口進展戰略試探題1. 你對全世界人口進展預測的結果持何種觀點,以后人口進展是不是需要干與?2. 在現代經濟社會里, 你是不是相信人口增加必然會增進技術進步?或離開了人口增加,技術進步將放慢步伐?第八章

19、 人口和可持續進展:通過對人口和可持續進展關系的學習,了解人口在可持續進展中的地位,和 人類行為約束的必要性,自覺培育有利于可持續進展的環境意識。:把握人類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特點, 資源的概念及其屬性, 鄧肯的新生態范式, 可持續進展的內涵;了解人類為實現可持續進展所做的盡力。重點:人類生態系統,資源 / 自然資源,環境意識,可持續進展。4. 教學難點:人類生態系統的特點,自然資源的屬性,人口在可持續進展中的 地位。5.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導入:復活島之謎在農業社會,復活島是孤立的, 島上的經濟能夠說是宇宙飛船經濟,即一個封鎖系統。 人口 增加過快與環境的矛盾最終致使

20、了復活島的衰敗, 而島上的石像盡管在那時看來是超級了不 起的, 相當于今日工業化所起的作用, 可是石像文明不能克服人與環境的矛盾, 反而某種程 度上加重了這種矛盾。今天,咱們處在一個工業文明的時期, 那個時期不是超越一切的,咱 們所處的地球是不是會像復活島那樣經歷興衰,取決于咱們如何對待它。第一節 人類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有關概念1. 生態系統2. 生物圈3. 食物鏈4. 承載力二、人類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特點1. 人類生態系統的概念2. 人類生態系統的特點三、人類與自然資源的關系1. 自然資源概念及屬性2. 自然資源的價值第二節 環境意識理論一、人類環境意識的演變1. 天人合一2. 人類中心說

21、3. 新生態范式4. 后現代精神二、環境意識演變的機制1. 反映理論2. 后物質主義理論3. 精英理論三、環境風險第三節 可持續進展理論一、可持續進展的內涵二、人口在可持續進展中的地位三、可持續進展行動第四節 可持續進展案例來自世博的報導一、瑞典口岸城市馬爾默的改造(鏈接: 瑞典口岸城市馬爾默的改造 )二、倫敦零碳館三、德國的汽車租賃效勞(鏈接: 德國的租車系統 )試探題1. 如何明白得這句話: “ 人口與環境的關系取決于人們生活在哪里和如何生活。2. 低碳生活可否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進展?第九章 人口政策:通過對人口政策的學習,了解人口政策在人口操縱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國 人口的歷史變更特點,體會中國人口政策的重要性。:把握人口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