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_第1頁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_第2頁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_第3頁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_第4頁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查報告小學作文7篇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1 一、 問題的提出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懼怕作文,這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為了改進作文教學、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習作能力,我決定進行一些調查,從調查入手,希望通過對小學生寫作現狀的調查,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并分析產生這些心理狀態的原因,以作為改進作文教學的參考。在實際的教學與學習中,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發展、教育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加之寧夏地區經濟比較落后,信息相對閉塞,盡管教師們主觀上非常努力,真正做到了敬業愛崗,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可由于受到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教學設備的落后,從學生的習作可以看出,農村小學的學生習作

2、與城市小學的學生習作有明顯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小學生作文心理狀態很不樂觀,其自身的生活環境對他們的作文能力存在著一定影響。學生自身環境包括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大類。硬件主要包括校園建筑(綠化、文化)、教學設備(教學儀器、參考資料)等。軟件則包括比較多,如校長辦學觀念、教師的素質、教學能力、教學觀念,以及校風班風等。而家庭環境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況(家長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家長意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對培養孩子的習作和閱讀等學習能力的認識)、家庭學習氛圍等。本次對學生作文心理狀態的調查,首先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為學校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和指導教師的實際教學提供

3、依據,其次還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真實的了解學生的作文心理狀態,了解影響學生習作的一些主要因素,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改進作文教學。二、 方法與步驟1. 隨機抽取本校學生三至六年級八個班共計298名學生(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56名)做為樣本。2.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寫作的態度,命題方式的選擇、審題情況、選材方法、指導需求、教師講評時的心態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方法和存在困難等方面的意見,做出數據統計。3. 在各班任課教師日常觀察了解的基礎上,將班級學生按作文成績好、中、差分類,在各班任取一名作為代表,每班3人,共計24人,對他

4、們進行專項調查。專項調查的要點有:a 你喜歡作文嗎?為什么?b你對哪些事、哪些活動有興趣?是否應該把它們選為作文內容?c你認為老師讓你寫的作文題目哪些比較好寫?哪些比較難寫?為什么?d你希望得到老師哪些幫助?專項調查采取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并注意做好談話記錄。此次調查,除了對學生的在校心理狀態進行了調查外,也了解了一下學生的家庭因素。在調查中發現,家長收入對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的期望與孩子的習作能力相關不大,但也有一定影響,家庭收入好的,給孩子買的課外書較多,孩子的閱讀量相對大些,作文能力也相應好些;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雖然有,但限于家庭情況,這些期望只存在于家長的主觀愿望之中,沒有精力或能力輔

5、導,因此沒有付諸于行動,只憑孩子自己去努力學習了。這與家長的文化程度也有一定關系。此外,學生認為,教師的素質、教學能力以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對他們的習作也有一定的影響。他們喜歡用心關愛他們的老師,喜歡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喜歡能讓他們自由表達的老師。同時在調查中學生們也提出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設備等問題,諸如教學儀器等。學生建議,學校圖書室應該時常更換新書,而且要允許學生隨時借閱,不要存放“老掉牙”的書籍,而且還只是裝裝樣子而已。他們覺得老師應該不斷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方法,使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三、 討 論上前城小學學生作文心理狀態形成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改變方法有以下幾點:(一) 上前城小學學生作

6、文心理狀態的形成原因:上述調查表明,上前城小學學生作文心理狀態的形成原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第一, 不喜歡作文是當前小學生對待作文的基本態度,找不到合適的寫作材料是他們不喜歡作文的主要原因;第二, 對作文指導方式的需求反映了他們獲取材料的迫切心情,那種希望教師允許自由命題作文,又從自身作文成績狀況出發對待教師講評的心態,也恰恰體現了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心理需求;第三, 學生自身的生活環境和見聞經歷以及平時的閱讀量對學生的習作有一定關系。(二)、可能的改變方法為幫助小學生解決寫作困難,激發寫作興趣,我認為作文教學應該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改進,如命題要切合實際。第一, 在寫作內容上,要根據小學生的

7、生活情景和經歷,誘導他們從生活出發,讓他們從身邊的小事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第二, 在命題方式上,要逐步突破封閉格局,開拓思路,以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第三, 在課堂上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多寫多練;在課外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增加閱讀量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第四, 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學校也應引進新的教學設備,定期開放閱覽室和增加新圖書,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開闊他們的視野,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其習作能力。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

8、、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可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衛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么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一、調查目的1、了解在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怎樣。2、改善教室衛生,活動場所干凈情況。3、保持校園干凈整潔。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二、時間與地點:1、時間:20xx年05月22日2、地點:xxxx小學三年級教室3、調查人:xxx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三、調查經過1、5月22日上午,我來到三年級教室內,準備調查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我

9、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了全班36位同學,采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獲也不少。四、調查題目: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么辦?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么辦?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五、調查結果:1、通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2、通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衛生環保意識。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了解到20位同學衛生環保意識一般,14名有較強的衛生環保意識,還有2名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十分差。六、調查分析:這個出

10、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36位同學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衛生環保意識,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衛生環保,通過調查得知,在我們在校同學中有一半缺乏衛生環保意識。七、結論:1、我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2、我校同學對自我環保毫無認識,一旦碰到該自己解決的細節問題都十分不注意。3、我校同學缺少應對衛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垃圾扔到綠化帶上。八、建議: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衛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習體會。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4、每班配備一只

11、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衛生情況報告。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3 一、調查目的:寫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學生的作文應關注現實,關注生活,通過觀察分析自然社會,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態度和看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然而長期以來,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條理不清、千篇一律、滿篇大話空話、胡編亂造,這一切提醒我們,作文教學迫切需要改革。為此,我對我班學生的作文現狀作了一番調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研究,尋找作文教學的新路。二、調查對象:本班五年級學生,共30人。三、調查方法:利用談話、看作文作業的形式加以調查。四、調查內容:1、對作文的態度。2、寫

12、作的動機。3、作文材料來源。4、寫作中最困難的問題。5、關于觀察。6、關于課后閱讀。7、對教師的要求。五、數據分析:從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發現作文教學問題多多。(一)作文離開了本來的目的。文章是感情的產物,作文的目的是溝通思想、交流情感。但寫作動機調查顯示,認為寫文章是完成功課的需要,是為了得到一個好分數的占39.7%,認為寫文章是為了將來工作有作用的占30.5%,想把有趣的事寫下來,想把心里話告訴大家的占30%。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分數的高低比自身的發展和交流的需要占有更高地位。這樣為作文而作文的練習離開了習作的根本目的,使學生只是圍繞著”寫什么”,“怎樣寫”,失去了獨立人格上的作文權利,難以

13、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文章以大話、空話、假話來搪塞老師就不可避免。(二)缺乏應有的創作自由。調查數據顯示40%的學生希望老師“放手讓自己用喜愛的方式寫自己想寫的內容”。然而,在現實中,教師過于注重怎么描寫,如何注意詳略得當,怎樣緊扣中心等表達技巧的訓練。同時一般的作文課有規定的時間、字數、結構、文章體裁等,使學生處于完全被動地位,導致學生難以跳出教師給予的作文框框,不敢標新立異。不是從自身生活體驗出發萌發表達愿望,而是帶著教師給的題目要求找合適的材料。調查顯示寫作材料來源中,“找符合題目要求的范文稍為改編”的占25%,“老師給什么材料就寫什么材料”的占23%,“根據題目要求編人和事”的占18%。

14、作文不是“情動而辭發”,而是“主題先行”,諸多限制,抑制了學生的創作自由,導致學生失去了作文的內部動力。(三)缺乏積累,無話可寫。學生的“積累”包括語言、作文經驗的積累,更包括學生生活情感體驗的積累,而這些都是學生所缺乏的。首先是生活積累底子薄。調查顯示學生作文素材源于生活積累的僅占12%,而依賴他人或范文卻占48%。平時能注意觀察并有興趣的占21%,觀察時能展開想象并能及時記錄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醞釀情感沒有進入作文教學基本環節,作文教學只禁錮在封閉狹小的課堂內,與精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絕。其次,是語言積累底子薄。第一閱讀量少,調查顯示“學生能自覺閱讀課外讀物

15、”的僅占24%,這說明學生缺少課外閱讀的條件,更缺少課外閱讀的習慣。另外,語文閱讀也存在重思想內容分析與概括,輕誦讀的狀況,一學期下來就讀二三十篇文章,學生閱讀明顯偏少。第二不重感悟、不重消化。調查顯示學生“閱讀時能自覺寫讀后感”的僅占12%。而根據教師布置要求在課外讀物上摘抄優美句段的卻占24%。這顯示了教師不是讓學生自己從讀中感悟,發現寫作規律,而是“喂給”各種寫作技巧,提供各種“捷徑”,不是“厚積薄發”,而是“急功近利”。這種外不注重拓展觀察和閱讀的空間,內不注重調動已有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的做法,必然導致學生源頭枯竭,表達困難。(四)少交流,少溝通。正如葉圣陶所說:“寫作是把自己的觀察

16、、經驗、理想、情緒等顯示給人們知道,而且希望越多越好。”但長期以來,學生作文唯一的讀者是教師。但恰恰是教師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表現為重靜態評價,輕動態評價,往往是一個分數、一個“閱”字或一些空洞的評語應付了事,對教師地批改結果,多數學生往往只看過分數就把作文本塞入課桌。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交流的時空,學生作文不知道寫給誰看,成了沒有實際對象的“面壁而作”,難以產生那種人與社會,人和人直接交流時的愉悅感和表達沖動。六、思考建議:第一重視學生的積累。首先要把握“積累”的本質,不要僅僅把積累等同于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后讀物和背誦名家名篇或摘抄所謂的優美句段。作文是學生生活實踐,情感體驗,思維和語言

17、的統一。所以要特別重視學生生活、情感體驗、語言、作文經驗等多方面的積累。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學生用心去觀察,培養“好眼力”;用心去體驗,培養“感受力”。作文教學應走入精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和大自然,注重拓展閱讀與觀察的空間,注重感悟和內化,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從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中獲取素材和靈感。作文教學要克服知與行脫節、學與用分離的弊端,要注重加強教、學、做的聯系,讓學生在“做中學”,即切實加強作文實踐活動。事實證明,“學生在學習中動眼、動心、動腦去實踐,從中體驗感悟”是最有效的積累。第二,還學生一個自由揮筆的天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過

18、多地強調形式,讓學生覺得寫作難,反而使學生對寫作喪失信心和興趣。反之,讓學生自由表達,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有個性化的作文,不僅能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增強寫作的信心,而且會讓學生感到寫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認識的個體差異,不以教師主觀認識代替學生的認識。其次,提倡作文民主,自由民主的文風是培養學生真實的作文情感的關鍵。作為教師,平時的言談中就要鼓勵學生有話就說,有話就寫,讓他們大膽地寫困惑、寫胸臆、寫思考。鼓勵學生“我筆寫我口,我筆訴我心。”這時學生就會放下思想包袱,從而達到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真情流露的境界。第三,多交

19、流,多溝通。在作文教學中,應注意創設交流情境,建立交流機制。(1)提供有利于師生交流的話題,讓學生把情感和需要真誠地表達出來。提供的話題要做到與學生思想、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是學生喜歡說,喜歡寫的話題。(2)創設激發學生交流的空間,給學生表達和交流的機會。首先變寫作指導為點撥討論。教師提供交流話題,讓學生思考寫什么、怎么寫。接著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構想或點評同學的發言,教師的責任是組織交流與點撥。這樣的討論交流,激活表達思維,打開學生思路,豐富寫作題材。其次變教師評價為學生交流閱讀。學生作文完成后,作者先上臺閱讀自己的作文,講講自己作文中的得意之處,然后請同學談談各自的看法與建議。(3)形成師生交流

20、的氛圍,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鼓勵和更具體的指導。首先要改變以往的作文批閱方式,即將眉批變成點撥指導學生修改的評語,將總批變成與學生交流,表達自己讀后感的評語。其次是教師經常寫“下水文”,與學生進行寫作體會交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寫作“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教會我的學生使用語言當我的作文或短詩觸動了兒童的心弦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努力表達自己的感情。”師生交流,不僅可以融洽師生感情,形成和諧的寫作氛圍,而且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作文,激發寫作欲望和熱情。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4 我們長沙市一般有三種等級不同的出租車,有等級較差的夏利出租車,有等級一般的富康、捷達出租車,還有今年剛剛推出的北京

21、現代索納塔。今天,我就站在五一路平和堂店門前統計了100輛來往出租車的品牌,調查情況如下:夏利捷達富康索納塔2 7 輛1 2 輛4 1 輛2 0 輛從調查情況來看,夏利車占了 27%,富康車占了12%,捷達車占了41%,索納塔占20%。如果把等級中等的富康車和捷達車加起來就占了73%。這說明我們長沙市的經濟狀況較好。記得 20xx年的時候,夏利車竟然占了四分之三,而現在,夏利車只占了約十一分之三。這說明從前年到今年長沙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與其他普通的城市相比,長沙市的市容和繁華有一定的優勢,我也為此感到自豪。接著,我又統計了100輛來往的出租車,但這回我是統計空車和有人坐的車,讓它們來比多少

22、。調查情況如下:空車有乘客的車2 2 輛7 8 輛從調查情況來看,空車占了2 2%,有人坐的車卻占到了78%。這說明長沙市人民的經濟狀況較好,與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證明了湖南的省會城市長沙,的風貌和人民的經濟的差強人意,也說明出門人們一般都坐出租車。昨天我還在瀟湘晨報上看到了中國十大首富其中四位就是湖南的老板。我相信,過了幾年后,出租車會越來越高級、豪華,人們的經濟狀況也會越來越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5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陣陣清風柔和地吹來花兒的芳香,樹上的鳥兒在歡快地歌唱,清清的小溪流向遠方多么美的大自然啊,簡直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可是它已經不存在了:家鄉的河邊

23、與河流的變化家鄉的河水清澈見底,河邊綠樹成蔭,河中的小魚小蝦、河螃清晰可見,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河中游玩、嬉戲,村民們上游挑水、洗菜、做飯,在下游游泳可這些都是過去的狀況了,而現在的狀況慘不忍睹:河水渾濁不清,甚至斷流,河水發臭,河面上飄著白色的垃圾,死去的家禽家畜隨處可見,河里的魚蝦大量減少,甚至死亡。家鄉的街道的變化從前,如何一條街道都是干干凈凈的,連一點灰塵都沒有,就算有一片落葉,也會有人們爭先恐后的撿起。可是現在廢塑料袋散落在地面上,被風一吹,滿天飛揚;吃完的飯盒隨處可見卻不會有如何一個人去撿起它、把它丟進垃圾桶。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過去人們呼吸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現在卻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人

24、們身邊幾乎連一點兒綠色也看不見。人們大量砍伐樹木;建造房屋;踩踏花草;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等惡劣造成了如今灰蒙蒙的地球,也帶給了自己數不盡的災難。難道他們就不懂得保護環境?建議1、人人不要亂扔垃圾要愛護環境,企業工廠排放的污水應該經過處理再排放到河里,政府應該加大對工廠、企業的監管力度,對造成嚴重污染的廠家應下令整改、或堅決取締。2、社會宣傳媒體(如影視、歌曲、繪畫、攝影、公益廣告等)要以多種形式宣傳環保。3、經常開展“青少年綠色承諾行動”的教育活動等等。地球孕育了我們是我們人類的家園。讓我們一起來精心梳洗、打扮我們的地球母親吧!讓她重展燦爛的笑容!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6 最熱門話題1、(讀

25、)觀后感2、第一次,難忘的一件事3、一個最_的人 (印象最深的人;難忘的人,我最佩服的人,同桌),父母(我的媽媽;母愛;父母的愛)4、校園(校園生活;校園風光),一角 (多為,校園一角),寫觀察作文5、想象A、未來的 B、想象中學生活 C、假如我是 D、假如我會克隆(飛翔) E、(二十年后)重返母校 F、二十年后的我6、我的家鄉(或家鄉的變化,關于“變化”,可能有的同學不太了解。)7、童年(我的童年生活;童年趣事)8、保護環境9、春節(快樂的春節、春節是怎樣過的)10、春天(春天,我們的起跑線;春天的景物)11、續寫,梗概、縮寫12、建議書(倡議書)其他(比較熱門的話題)13、我最后悔的事,一

26、次意外,我成功了,我學會了14、最喜愛的動物15、啟示(啟發)16、雨中17、寓言(童話)故事,編故事(動物故事)18、我的發現(發明),小制作19、材料作文(根據材料寫作文)20、參觀記,游記21、信22、××,我想對你說23、向往奧運24、我心愛的 (文具盒、臺燈),可愛的 ,我家的25、理想26、留言條最“怵”的話題1、讀(觀)有感2、第一次3、寫信4、編童話(動物之間的故事)5、寫景( 一角)6、觀察(景物,場面描寫;看圖寫話)7、最喜歡的動物8、一個人(我的媽媽,難忘的×××,我最佩服的×××,我的好朋友

27、,寫清楚人的外貌)9、想象作文(未來的;重返母校,假如),科幻(我的發明)10、建議書11、記敘活動過程(一次春游,童年趣事)12、××,我想對你說13、快樂的春節14、家鄉的變化15、寫信16、借物喻人,借事明理17、建議書18、讀書生活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7 一、摘要小學生不會觀察生活,作文時無話可說,是造成學生作文困難的主要原因。走進生活,學會觀察是小學作文訓練的主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能力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來抓。用順應兒童心理,激發寫作興趣、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引導學生勤于搜集寫作素材,并做好筆記等方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28、發現觀察的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幫助學生展開聯想,提高寫作水平。二、調查目的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當今的農村小學生由于他們在生活中不會留心觀察,不會積累寫作素材,所以他們作文或選材視野狹窄,寫作題材老套,千篇一律,或小作文東拼西湊、胡編亂造。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因此,本調查研究圍農村小學生作文的現狀開展調

29、查,收集相關數據,分析農村小學生作文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尋找差距,提出改進對策。三、調查研究方法(一)調查工具為全面了解農村小學生作文現狀,找出農村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數據信息。依據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分別設計了農村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問卷(見附錄)農村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問卷主要由22個封閉式選擇題和2個開放式問答題構成,由中高年級部分學生填寫,主要用于調查當前學生基本情況和作文現狀,以便分析學生作文現狀的問題所在,尋找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二)抽樣考慮童家小學實際狀況,本次調查以中高年級學生為主,共隨機選取100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其中四年級34名同學,五年級3

30、5名同學,六年級31名同學。各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如下:表1 學生樣本基本信息(三)問卷調查的實施情況本次問卷調查由專門調查人員到班級現場發放和回收問卷,共收回100份農村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問卷,均為有效問卷。各個班級回收的有效問卷數量都符合統計學上的抽樣要求,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農村小學生作文的基本現狀。四、結果與分析通常作文課給你的感覺是?選輕松愉快,豐富多彩,使人充滿信心的18人,占18%,選嚴謹,但樂趣少的28人,占28%,選平穩單調,不討厭也沒樂趣的29人,占29%,選緊張單調,難于忍受的25人,占25%。作文課時,你能在老師的提示下回憶起與某方面相關一些經歷嗎?選通常都能做到26人,占

31、26%,選有時能做到27人,占27%, 偶爾能這樣18人,占18%,選從來都做不到的29人,占29%。你寫作文的目的是?選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68人,占68%,選為了練好作文21人,占21% 選為了記錄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 8人,占8%,選其他原因3人,占3%。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選沒有的49人,占49%,選老師布置才寫的40人,占40%,選有時興趣來了就寫的11人,占11% 選經常寫0人。一般情況下,你在寫作文或日記之前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選很有激情,充滿創作的欲望8人,占8%,選比較有激情,有創作的想法18人,占18%,選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無所謂29人,占29%,選煩躁,不太想寫4

32、5人,占45%。一般情況下,你寫完作文或日記后會有一種怎樣的心情?選愉快,滿足18人,占18%,選完成任務后的輕松的27人,占27%,選沒什么感覺21人,占21%,選真累啊的34人,占34%。每次習作時是否有內容可寫,有話可說?選有充足的習作內容的13人,占13%,選有時有內容可寫,有時無的22人,占22%,選無話可說的32人,占32%,選胡編亂湊或抄襲范文的33人,占33%。每次習作材料來源哪里?選平時觀察積累的真實材料的19人,占19%,選借鑒范文中的材料的36人,占36%,選胡編亂寫45人,占45%。是否善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將有意義的事記下來?選是的8人,占8%,選無的73人,占7

33、3%,選有時有,有時無的19人,占19%。通過對教師和學生作文狀況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現將調查結果歸納分析如下:1、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從調查來看,只有18%的學生覺得寫作文是見輕松愉快的事情,可見有82%的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分析他們對作文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覺得寫作文太難了,一方面在作文時腦子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又要應付老師的要求,所以常常只能是東拼西湊或者題材老套。2、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別人的作品,你才能自己學到巧妙的寫作的方法,才能積累好詞佳句,才能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果自己不讀優秀的作品,那么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步入“此處有景道不出

34、”的尷尬境地。3、學生不會留心觀察生活,不會從生活中選擇寫作素材。學生不會留心觀察生活,不會從生活中選擇寫作素材,這是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一個最致命的傷痛。他們的學習生活可謂豐富多彩,但是他們卻熟視無睹,視而不見,他們不會去發現生活的喜怒哀樂,更不會去用心感悟。從調查表明,善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將有意義的事記下來的學生只有8% ,寫作很有激情,充滿創作的欲望僅占8%,在寫作時用平時觀察積累的真實材料的占19%,借鑒范文中的材料的占36%,選胡編亂寫45人,占45%。所以我們如果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去挖掘寫作素材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5、沒有掌握觀察方法。(1)觀察沒有目的。多數學生目的不

35、明確,觀察時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盲目性。(2)觀察沒有順序。觀察人、事、景物都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整體到部分等等。反之亦可。一般來說,觀察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從空間角度來說,是靜態的觀察;從時間角度來說,是動態的觀察。當然,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實際觀察中,學生并沒有能很好地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往往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結果造成作文時思維混亂,無從下筆,沒有條理。(3)觀察沒有重點。在對事物的全貌有了了解之后,要抓住重點進行觀察。學生在觀察中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細致、深入、反復的觀察。(4)沒有良好的觀察習慣。小學生生活閱歷淺,常常為寫作文

36、而發愁。但他們的生活又是豐富多采的,只是在觀察順序、觀察細致等觀察習慣方面的培養上還有所欠缺。五、建議針對以上的分析,我們認為,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的應由一下幾個方面入手:1、順應兒童心理,激發寫作興趣(1)把作文放手給學生。老師思想解放,不給學生定框框,不用強使就范的辦法使學生的思路和語言套路化和僵死化。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他認為合適的體裁抒發自己的情感。(2)把課堂放手學生。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的活動項目、寫作要求,放手讓學生討論;怎么寫,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不怕干得不完美,不怕偏激一點,不怕產生矛盾,老師表面“放手”,暗里使勁,不露痕跡地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

37、,為的是使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2、語文課前,開展“一分鐘新聞”活動語文課前,利用一分鐘的時間,開展“一分鐘新聞”活動,讓他們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用簡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給大家說一說,促使他們用心去觀察、感受生活,讓學習活動與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3、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寫日記是提高文學素養的奠基石。我們每天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文學素養,完善文學功底,幫助寫一手好文章;寫日記有利于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要取得好的日記內容,就必需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一些事,并加以想像。在日記里,總會體現出你新奇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這樣一來,不僅開闊了你的視野,也拓展了你的思維。4、引導學生勤于搜集寫作素材,并做好筆記鼓勵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并把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的梗概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因為平時積累多了,寫作的時候就可以信手拈來,厚積薄發。5、充分挖掘農村資源,積累寫作素材(1)走進生活,就地取材,開拓作文教學的源泉。讓學生欣賞廣袤的自然風光,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注目農村特有的勞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