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概述、急驚風_第1頁
兒科概述、急驚風_第2頁
兒科概述、急驚風_第3頁
兒科概述、急驚風_第4頁
兒科概述、急驚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年齡分期及用藥量年齡分期及用藥量胎兒期胎兒期新生兒期新生兒期28天內成人量天內成人量1/6嬰兒期嬰兒期28天至天至1歲歲1/31/2幼兒期幼兒期1至至3歲歲幼童期幼童期3至至7歲歲兒童期兒童期7至至12歲成人用量歲成人用量2/3左右,視其病情左右,視其病情與體質而定與體質而定體重體重、身長身長、運動運動體重:體重:16個月個月= (30.6 月齡月齡)kg724個月個月= (3.60.5 月齡月齡)kg212歲歲 (82 年齡年齡)kg身長(身長(cm):):初生:約初生:約50cm;第;第1年,約年,約75cm;2歲后:歲后: (755 年齡年齡)cm運動:運動:7坐,坐,9爬,爬,12站,

2、站,15行行生、病理特點生、病理特點生理特點:生理特點:1、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生機蓬勃、發育迅速2、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病理:病理:1、發病容易、傳變迅速、發病容易、傳變迅速2、臟氣清靈、易趨康復、臟氣清靈、易趨康復注意事項注意事項1、多用淺刺、疾刺、毛刺;、多用淺刺、疾刺、毛刺;2、腹部等嚴格深度;、腹部等嚴格深度;3、頭部慎刺;、頭部慎刺;4、少留針;、少留針;5、少用埋線、水針、挑刺等療法;、少用埋線、水針、挑刺等療法;6、多配合推拿,尤其捏脊療法。、多配合推拿,尤其捏脊療法。急驚風急驚風 一、概述一、概述急驚風是小兒常見的一種以四肢抽搐、急驚風是小兒常見的一種以四肢

3、抽搐、口噤不開、角弓反張和意識不清為特征的口噤不開、角弓反張和意識不清為特征的病證,又稱驚厥,俗稱抽風。因其發病迅病證,又稱驚厥,俗稱抽風。因其發病迅速,病情急暴,故稱為急驚風。速,病情急暴,故稱為急驚風。本病任何季節都可發生,一般以本病任何季節都可發生,一般以15歲的小兒為多見,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歲的小兒為多見,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發病后病情往往比較兇險,變化迅速,可發病后病情往往比較兇險,變化迅速,可威脅小兒生命,為兒科急重危證之一。威脅小兒生命,為兒科急重危證之一。 二、病因病機二、病因病機1、外感時邪、外感時邪冬春之交,氣候驟變,小兒肌膚薄弱,腠理不密,冬春之交,氣候驟變,小兒肌

4、膚薄弱,腠理不密,感受風邪,侵入肌表時邪從表入里,郁而感受風邪,侵入肌表時邪從表入里,郁而化熱化火熱極生風化熱化火熱極生風夏季暑氣旺盛,小兒元氣薄弱,真陰不足,易感夏季暑氣旺盛,小兒元氣薄弱,真陰不足,易感暑邪暑為陽邪,化火最速,傳變急驟暑邪暑為陽邪,化火最速,傳變急驟引動肝風引動肝風 發為驚風發為驚風2、暴受驚恐、暴受驚恐小兒元氣未充,神氣怯弱突見異物,或乍聞小兒元氣未充,神氣怯弱突見異物,或乍聞異聲;或不慎跌仆,暴受驚恐氣血逆亂,神異聲;或不慎跌仆,暴受驚恐氣血逆亂,神志不寧神昏抽搐驚風志不寧神昏抽搐驚風3、內蘊痰熱、內蘊痰熱乳食不節,或誤食污染毒邪食物郁滯腸乳食不節,或誤食污染毒邪食物郁

5、滯腸胃,郁久生痰化火痰熱上壅驚風胃,郁久生痰化火痰熱上壅驚風 三、辨證治療三、辨證治療1、外感時邪、外感時邪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多見于冬春季節,發熱,咳嗽流涕多見于冬春季節,發熱,咳嗽流涕冬春多風,冬春多風,風熱之邪郁于肌表,或上擾風熱之邪郁于肌表,或上擾咽紅咽紅肺熱上熏咽喉肺熱上熏咽喉煩躁驚厥煩躁驚厥熱甚動風熱甚動風 苔薄黃,脈浮數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邪氣在表之象為風熱邪氣在表之象 治法治法:疏風清熱,熄風鎮驚。以督脈、手陽明和足厥陰經:疏風清熱,熄風鎮驚。以督脈、手陽明和足厥陰經穴為主。穴為主。處方處方:十二井穴:十二井穴點刺出血,以瀉邪熱點刺出血,以瀉邪熱大椎、曲池大

6、椎、曲池解表退熱解表退熱合谷、太沖合谷、太沖開四關,可平肝熄風,開竅鎮驚開四關,可平肝熄風,開竅鎮驚隨證配穴隨證配穴:頭痛:頭痛太陽太陽嘔吐嘔吐中脘、內關中脘、內關牙關緊閉牙關緊閉頰車頰車 刺灸法刺灸法:針用瀉法,十二井穴三棱針點刺出血。:針用瀉法,十二井穴三棱針點刺出血。 2、暴受驚恐、暴受驚恐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面色時青時赤面色時青時赤小兒神怯膽虛,驟受驚嚇,氣血逆亂小兒神怯膽虛,驟受驚嚇,氣血逆亂夜臥不寧,或昏睡不醒,驚惕頻作,甚則痙厥夜臥不寧,或昏睡不醒,驚惕頻作,甚則痙厥驚則傷驚則傷神神治法:治法:鎮驚安神。以督脈、手少陰心經穴為主。鎮驚安神。以督脈、手少陰心經穴

7、為主。處方:處方:前頂、印堂前頂、印堂鎮驚,善治驚風鎮驚,善治驚風神門神門寧心安神寧心安神涌泉涌泉熄風止痙熄風止痙隨證配穴:隨證配穴:驚風不止或昏睡不醒驚風不止或昏睡不醒水溝水溝刺灸法:刺灸法:針用瀉法。針用瀉法。 3、內蘊痰熱、內蘊痰熱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癥狀體征及證候分析:納呆嘔吐,腹痛便秘納呆嘔吐,腹痛便秘傷食之主癥傷食之主癥腹部脹滿,呼吸氣粗腹部脹滿,呼吸氣粗乳食郁結于腸胃,谷肥乳食郁結于腸胃,谷肥為滯,氣機不利為滯,氣機不利神昏痙厥神昏痙厥痰熱上壅,引動肝風痰熱上壅,引動肝風治法:治法: 清熱滌痰,開竅熄風。以督脈、足陽明胃經穴為清熱滌痰,開竅熄風。以督脈、足陽明胃經穴為主主。 處方

8、:處方:水溝水溝醒腦開竅醒腦開竅中脘、豐隆中脘、豐隆導滯化痰導滯化痰神門、太沖神門、太沖心之原及肝之原,相配可清心之原及肝之原,相配可清心瀉肝、鎮驚熄風心瀉肝、鎮驚熄風四縫四縫去食積去食積隨證配穴:隨證配穴:牙關緊閉牙關緊閉頰車、合谷頰車、合谷腹脹便秘腹脹便秘天樞、氣海、大橫天樞、氣海、大橫刺灸法:刺灸法:針用瀉法。四縫三棱針點刺,擠出少量粘針用瀉法。四縫三棱針點刺,擠出少量粘液。液。 四、注意事項四、注意事項1.針灸治療本病療效確定,可鎮驚止痙以救急,痙針灸治療本病療效確定,可鎮驚止痙以救急,痙止之后,須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止之后,須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2.患兒抽搐時,立

9、即將患兒平臥,頭側向一側,解患兒抽搐時,立即將患兒平臥,頭側向一側,解開衣領;切勿強力牽拉,以免扭傷筋骨。將多層紗開衣領;切勿強力牽拉,以免扭傷筋骨。將多層紗布置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布置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3.驚風伴痰過多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驚風伴痰過多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周圍環境安靜,避免驚擾患兒。周圍環境安靜,避免驚擾患兒。4.本病應與癲癇相鑒別,癲癇發作除抽搐外,還可本病應與癲癇相鑒別,癲癇發作除抽搐外,還可見口吐白沫,一般不發熱。見口吐白沫,一般不發熱。 5.中醫認為本病總體屬于肝強脾弱,中藥治中醫認為本病總體屬于肝強脾弱,中藥治療也多從此主論治療。療也多從此主論治療。可以茯神、遠志、酸棗仁安神;可以茯神、遠志、酸棗仁安神;太子參、白術健脾;太子參、白術健脾;柴胡、白芍柔肝;柴胡、白芍柔肝;黃連清熱。黃連清熱。脾虛肝旺脾虛肝旺例子:例子:六君子湯加減:茯神、鉤藤、炒酸棗仁、白六君子湯加減:茯神、鉤藤、炒酸棗仁、白芍各芍各15g,太子參,太子參,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