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o 茶藝與銷售 學習領域(課程) 教 案 教師姓名: 文瓊 課程性質: 理論+實訓 授課時數: 72 授課班級: 授課日期: 2009-2010學年度下期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二0一0年三月 茶藝與銷售 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實施方案工作崗位定位:各大賓館、茶樓、茶藝館點茶師、茶藝師(表演或服務)、茶葉店面銷售主管或經理、茶樓或茶藝館迎賓員等典型工作任務:茶藝接待;茶水沖泡;茶藝表演;茶葉及茶具的銷售崗位能力目標:1. 培養學生具有較全面的茶藝及茶文化的基礎知識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2、協作意識及敬業精神; 3. 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習情境總課時項目(任務)進程項目(任務)課時分解項目(任務)描述 各學習單元應達能力目標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4周16課時1.1茶藝及茶藝師2課時 1.什么是茶藝、茶藝研究的范圍、茶藝的分類及泡茶的具體因素;2.茶藝師等級、職業道德等。通過對茶藝師、茶史、茶禮儀、茶文化、茶葉、茶具及泡茶用水的學習,讓學生對茶藝與銷售這門課程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了解,同時到茶藝館或茶樓以及茶葉銷售店的參觀學習,讓學生對自己將來的崗位有了一個最初的認識。能在這些崗位上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和能力。1.2茶禮及服務2課時
3、60;1.茶藝師的基本禮儀2.茶藝接待服務實踐2課時參觀茶藝館或茶樓1.3 茶文化2課時1.中國用茶的發展史;2.飲茶方法的演變;3.中國茶文化精神;4.中外飲茶風俗。1.4茶葉4課時1.茶葉的種類及加工工藝;2. 中國名茶及產茶區;3.茶葉品質鑒別;4.茶葉保管常識;5.科學飲茶。1.5茶具1.5課時1.茶具的種類及產地;2.紫砂茶具;3.瓷器茶具;4.玻璃茶具及其他茶具;1.6品茗用水0.5課時1.品茗與用水的關系;2.品茗用水的分類;3.品茗用水的選擇。實踐2課時參觀校外茶葉及茶具銷售店(一店一大)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5-13周36課時2.1綠(黃、白)茶茶藝(竹葉青)8課時1.綠(
4、黃、白)茶,也就是比較嫩的茶的茶性;2.竹葉青茶葉的茶性及沖泡方法;3.綠茶茶藝解說詞。通過對不同種類的茶的茶性的學習來判斷采取什么方法來沖泡此種茶葉。同時,要求學生能模擬學習、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最終能達到遷移完成其他相應茶葉的茶水的沖泡及服務。2.2青茶茶藝(臺灣凍頂烏龍)8課時1.青茶的茶性;2.臺灣凍頂烏龍茶葉的茶性及沖泡方法;3.青茶茶藝解說詞。2.3紅茶茶藝(安徽祁門紅茶)2課時1.紅茶的茶性;2.紅茶的沖泡方法;3.祁紅的茶藝解說詞。2.4黑茶茶藝(云南普洱茶)2課時1.黑茶的茶性;2.黑茶的沖泡方法;3.云南普洱茶的茶藝解說詞。2.5再加工茶藝(四川蓋碗茶藝,*茶)8課時1.花
5、茶的窨制方法及茶性;2.*茶的沖泡方法;3.花茶的茶藝解說詞。2.6民族茶藝(回族八寶茶)2課時1.回族人民的茶飲生活習慣;2.八寶茶的制作方法;3.八寶茶的解說詞。2.7外國茶藝(日本抹茶)2課時1.日本人的茶飲生活習慣;2.日本茶的種類;3.日本抹茶的表演程序;實踐4課時校內無限C茶藝創業社團實踐主題學習單元3:茶藝表演設計14-16周12課時3.1場景設計2課時1.場景設計的原則2. 茶具與茶葉的配套;3. 茶具的擺放;4. 表演臺的布置。通過對茶藝表演設計相關知識的學習,以一個課題來設計創作一個茶藝表演的創作。同時,要求學生能模擬學習、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最終能達到遷移完成其他不同主題
6、的茶藝表演的設計創作。3.2配樂1課時1.茶藝表演音樂的特色;2.常見的茶藝表演音樂。3.3服裝搭配1課時1.茶藝表演的服飾搭配的原則;3.4茶藝插花2課時1.茶藝插花的種類2.茶藝插花的宗旨;3.茶藝插花的操作手法;4.茶藝插花的注意事項。3.5茶藝熏香及掛畫2課時1.熏香及香具的選擇;2.茶藝掛畫的選擇。實踐4校內茶藝實訓室創作設計主題學習單元4:茶藝銷售 17-18周8課時4.1茶葉店銷售2課時掌握臺灣凍頂烏龍八寶茶的茶性及沖泡方法通過對不同種類茶的茶性的學習,對品茶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等的了解,包括在不同的場合,采取相應的銷售
7、技巧。同時,要求學生能模擬學習、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最終能達到遷移完成對不同客人、不同地點、不同茶葉的銷售。4.2茶藝館銷售1課時了解普洱茶茶葉的茶性及沖泡方法4.3展銷會銷售1課時了解日本抹茶的茶性及沖泡方法實踐4課時 19周復習 20周考試 考評:平時40 %(每個主題學習單元各占10 %,其中包括學習態度、考勤、上交成品、答辯成績)期末60 %教學成果:1、學生成果(1)學生的設計作品:不同茶藝解說詞的創作;各種茶藝表演的創新。(2)學生的實訓報告2、教師成果(1
8、)工作過程導向實施方案、細則(教案)(2)教學資源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1.1茶藝及茶藝師(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深,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教學目的1、了解什么是茶藝、茶藝研究的范圍、茶藝的分類及泡茶的具體因素。2、了解茶藝師定義;茶藝師的職業道德及標準。教學重點1、 茶藝的分類2、 泡茶的具體因素3、
9、 茶藝師的職業道德及標準教學難點1、泡茶的具體因素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補充目前茶業現狀分析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從日常生活來導入新課,清早起來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項目引導、教授新課】 一、茶藝:(一)、茶藝的定義:1、廣義的定義:研究茶葉的生產、制造、經營、飲用方法和探討茶葉原理,以達到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學問。2、狹義的定義: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二)、茶藝的范圍:凡是有關茶葉的產、制、銷、用等
10、一系列的過程,都屬茶藝的范圍,例如:茶山之旅、參觀制茶過程;如何選購茶葉、如何泡好一壺茶、如何享用一杯茶;茶與壺的關系,茶文化史、茶葉經營、茶藝美學等,都是屬于茶藝活動的范圍。(三)、茶藝的內容 1茶藝的分類(1)從時間上看,茶藝分為古代茶藝和現代茶藝(2)從形式上看,茶藝可分表演茶藝和生活茶藝(3)從地域上看,茶藝可分為民俗茶藝和民族茶藝(4)從社會階層上看,茶藝可分為宮廷茶藝,官府茶藝和寺廟茶藝等2茶藝的具體內容:茶藝的具體內容包含了技藝,禮法和道三個部分。(1)技藝是指茶藝的技巧和工藝。(2)禮法是指禮儀和規范。(3)道指的是一個修行,一種生活的道路,方向,是人生哲學,茶藝和禮法是中國文
11、化的各個層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山出好茶,清泉泡好茶,茶藝并非是空談的玄學概念。而是生活內涵改善的實質性體現,茶是和平的飲料,只要心存恭敬,提高生活品質,擴展藝術領域,這也是“茶”載“藝”的主要原因。自古以來,插花、掛畫、點茶、焚香并稱四藝。茶花、文人畫、功夫茶與清游香,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現代生活忙碌而緊張,更需要茶藝來緩和情緒,使精神松馳,心靈更為澄明。茶藝還可以提供休閑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誤會沖態,建立和諧的關系。3、泡茶的具體因素:泡茶:是用開水浸泡成品茶,使茶葉中可溶物質溶解于水,成為可口茶湯的過程。(1)浸泡時間:浸泡時間與茶湯色澤變化的關系;浸泡時間與茶湯滋味的關系
12、。(2)茶葉品質: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還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關。(3)水的溫度:溫壺;溫潤泡;茶葉冷藏;(4)投茶量:普通的紅、綠茶,每杯投入茶葉23克,第一泡可沖開水100150毫升左右;烏龍茶通常占壺的1/22/3;普洱茶通常以10克茶沖入500毫升水。(5)茶具:茶時與茶具的搭配是很重要的,需要“門當戶對”“意氣相投”,這是泡好茶的一大要素。故有“器為茶之父”之說。(6)沖泡時間和次數:茶中沖泡的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的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不可一概而論。二|茶藝師:(一)、茶藝師的定義: 在茶藝館、茶室、賓館等場所專職從事茶飲藝術服務的人員
13、。(二)、茶藝師的等級:初級茶藝師;中級茶藝師;高級茶藝師;茶藝技師和高級茶藝技師。(三)、茶藝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1、職業道德的基本準則:(1)職業道德原則是職業道德最根本的規范;(2)熱愛茶藝工作是茶藝行業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3)不斷改善服務態度,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是茶藝行業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2、茶藝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途徑:(1)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理論聯系實際;(2)強化道德意識,提高道德修養;(3)開展道德評比,檢點自己的言行;(4)努力做到“慎獨”,提高精神境界。3、茶藝從業人員的職業守則:(1)熱愛專業,忠于職守;(2)遵紀守法,文明經營;(3)禮貌待客,熱情服務;(4)
14、真誠守信,一絲不茍;(5)鉆研業務,精益求精。【工作過程、實訓操作】無【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回家親自泡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 茶藝基礎(16學時) 項目(任務)進程1.2 茶禮及茶藝服務(2學時) 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 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深,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 教學目
15、的 1.掌握茶藝師的基本禮儀2.掌握茶藝接待服務 教學重點1、 禮儀訓練2、 茶藝服務人員的接待服務程序教學難點1、禮儀訓練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 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從我們平時的待人接物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 茶禮:(一)、禮儀的定義 禮儀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是人們在共同生活和和期交
16、往中約定俗成的社會規范,它指導和協調個人或團體社會交往過程中實施有利于處理相互關系的言行舉止。1、 茶藝人員儀容儀表的要求(1)得體的著裝服裝,大而言之是一種文化,它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精神面貌和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度。(2)整齊的發型發型要與臉型相配,適合自己的氣質。(3)優美的手型手要纖細、柔嫩。隨時注意保養,保持清潔。(4)嬌好的面部茶是談雅的物品,因此在為客人服務時化妝,可化淡妝,不要濃妝,也不要噴灑味道濃烈的香水。男士泡茶前要將面部修干凈,不留胡須。面帶微笑。(5)、優雅的舉止 指茶藝的動作和表情要優雅。舉止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它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受教
17、育的程度及能夠被人信任的程度。(6)、正確的姿態1)、站姿:站姿要領、茶藝服務人員的站姿、茶藝表演的站姿 2)、坐姿:正式坐姿、側點坐姿、跪式坐姿、盤腿坐姿 3)、走姿:舞臺茶藝表演走姿、行走的要領、服務中的走姿、優美的變向走姿(前行步、后退步、側行步前行轉身步、后退轉身步、不同關裝與不同鞋跟的走姿、優雅的蹲姿)2、茶藝人員的禮節、禮貌禮節禮貌是茶藝服務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應遵守的職業道德。(1)、禮節的含義: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問候、致意、祝愿、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是禮貌在語言、行為、儀態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它的具體形式有:握手禮、點頭禮、
18、合十禮、擁抱禮、親吻禮等。(2)、禮節的含義:禮貌是人與人在接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它體現了時代的風尚與人們的道德品質,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它的具體表現是:儀表、儀容、儀態、語言及動作。(3)、禮節、禮貌的具體體現:1)體現在語言上的禮節有:稱呼禮節、問候禮節、應答禮節。2)體現在行為舉止的的禮節:迎送禮節、操作禮節(4)、禮貌服務用語的正確使用:1)茶藝服務人員要注意說話時的儀態。2)茶藝服務人員要注意語言的準確和恰當。3)茶藝服務人員要注意語言簡練、突出中心。4)茶藝服務人員要注意事項說話的語音、語調、語速。二、 茶藝服務程序:
19、(一)接待的準備;1、 環境的準備;2、用具的準備;3、茶藝人員的個人準備。(二)接待的程序:1、迎賓;2、遞送茶單;3、泡茶;4、結賬收款。【工作過程、實訓操作】茶藝接待服務【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茶禮儀訓練及茶藝接待服務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1.3茶文化(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深,
20、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教學目的1.了解中國用茶的發展史;2.掌握飲茶方法的演變;3.掌握中國茶文化精神;4.了解中外飲茶風俗。教學重點1、飲茶方法的演變2、中國茶文化的精神教學難點中國茶文化精神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從我們平時的待人接物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中國用茶的發展史;1、生吃藥用;2、熟吃當菜;3、烹煮飲用;4、沖泡飲用。二、飲茶方法的演變;1、唐代烹茶;2、宋代點茶;3
21、、明清泡茶;4、當代飲茶。三、中國茶文化精神;1、茶文化的四個層次:1)物態文化層;2)制度文化層;3)行為文化層;4)心態文化層。2、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3、茶文化的重點是茶藝。4、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四、中外飲茶風俗。1、中國茶俗:1)擂茶;2)白族三道茶;3)竹筒茶;4)酥油茶;5)回族蓋碗茶等。2、世界各國飲茶習俗:荷蘭:喜愛飲佐以糖、牛奶或檸檬的紅茶。荷蘭的中國人最喜愛*茶。英國:分熱飲和冷飲兩種。熱飲加牛奶,先加奶再沖入熱茶;冷飲講究飲冰茶,先泡好紅茶,再加入冰塊,最后加入牛奶和糖。法國:法國最早進口的茶葉是中國的綠茶。沏茶方法與中國北方相同,以沸水沖泡清飲。日本:從中國南宋的“抹茶
22、”和明代的“煎茶”演變成抹茶道和煎茶道兩種。韓國:分為煮茶法和點茶法(泡茶法)。集佛教禪宗文化、儒家思想、道家理論于一體。以“和”“靜”為基本精神,其含義泛指“和、敬、儉、真”。【工作過程、實訓操作】茶藝接待服務【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茶禮儀訓練及茶藝接待服務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茶葉(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
23、深,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教學目的1.茶葉的種類及加工工藝;2. 中國名茶及產茶區;3.茶葉品質鑒別;4.茶葉保管常識;5.科學飲茶。教學重點1.茶葉的種類教學難點茶葉的種類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茶樹的相關知識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請學生說一下平時自己都喝了哪些茶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茶葉的種類及加工工藝;(按制造方法分)(一)基本茶類:1、綠茶(green tea);不發酵的茶(發酵度:0)這類茶的茶
24、葉顏色是翠綠色,泡出來的茶湯是綠黃色,因此稱為綠茶。如龍井茶。加工工藝:殺青-揉捻-干燥。茶性:寒涼2、紅茶(black tea);全發酵的茶(發酵度:100%)紅茶通常是碎片狀,但條形的紅茶也不少。因為它的顏色是深紅色,泡出來的茶湯又呈朱紅色,所以叫紅茶。如安微祁紅、滇紅、寧紅等。加工工藝:殺青-萎凋-揉捻-發酵-干燥茶性:溫和3、青茶(oolong tea);半發酵的茶(發酵度10%-70%)俗稱烏龍茶,種類繁多,這種茶呈深綠色或青褐色,泡出來的茶湯則是蜜綠色或蜜黃色。如凍頂烏龍、安溪鐵觀。加工工藝:殺青-萎凋-揉捻-半發酵-干燥茶性:溫涼4、白茶(white tea);部份發酵的茶(發酵
25、度:10%),白茶是呈條狀的白色茶葉,泡出來的茶湯呈象牙色,因白茶是采自茶樹的嫩芽制成,細嫩的芽葉上面蓋滿了細小的白毫,白茶的名稱就因此而來。如白牡丹、銀針白毫等。加工工藝:殺青-萎凋-輕揉-干燥茶性:寒涼5、黃茶(yellow tea);輕微發酵的茶,代表君山銀針加工工藝:殺青-萎凋-輕揉-悶黃-干燥茶性:寒涼6、黑茶(dark black tea);后發酵的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黑茶創制于11世紀前后,主要用來制成緊壓茶供邊疆少數民族飲用,俗稱邊銷茶。如云南普洱茶茶性:溫和(二)再加工茶類:1、花茶(scented tea),是將茶葉加花窨烘而成,這種茶富有花香,以窨的花種命名,花茶又名窨
26、花茶、香片等。2、緊壓茶(砣茶、方茶、磚茶等)3、萃取茶(罐裝茶、濃縮茶和速溶茶)4、藥用保健茶二、中國名茶及產茶區;(一)中國主要茶區:1、西南茶區;2、華南茶區;3、江南茶區;4、江北茶區。(二)歷史名茶:1、唐代名茶:霍山黃芽(安微)、蒙頂石花(雅安)等。2、宋代名茶:顧渚紫筍(浙江長興)、龍井茶(浙江杭州)。3、元代名茶:武夷茶(福建武夷山)、龍井茶(浙江杭州)。4、明代名茶:顧渚紫筍(浙江長興)、黃山云霧。5、清代名茶:鳳凰水仙(廣東)、九曲紅梅(浙江杭州,屬細嫩工夫紅茶)。(三)、現代名茶:一部分是傳統名茶;另一部分是恢復歷史名茶;還有大部分是屬于新創名茶。【工作過程、實訓操作】茶
27、藝接待服務、點茶【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茶藝接待服務及點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茶葉(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深,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教學目的1.掌握茶葉品質鑒別;2.掌握茶葉保管常識;教學重點1.茶葉的品質鑒別2.茶葉的功效教學難點茶葉的品質鑒別 更新、補充
28、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請學生說一下平時自己是怎樣識別茶的好壞來購買茶葉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茶葉品質的鑒別:(一)茶葉色、香、味、形的由來:1、茶葉形狀的形成:是由制茶工藝決定的。2、茶葉色澤的形成:是由鮮葉中所含的有色物質,經過不同的加工工藝產生變化而形成的。不同的茶類表現出不同的干茶、茶湯和葉底色澤。3、茶葉香氣的形成:茶葉的香氣類型主要由茶葉品種、鮮葉質地、采制季節及制茶工藝決定的。4、茶葉滋味的形成:茶葉滋味是由鮮葉
29、中的呈味物質,經一定的加工工藝適度轉化,并經沖泡后溶于茶湯而形成的。呈味物質分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兩大類。(二)茶葉感官評審基本方法:1、茶葉評審項目和因子:茶葉評審項目通常分為外形評審和肉質評審兩個項目;其中外形評審包括形狀、整碎、色澤和凈度四個因子。內質評審包括香氣、湯色、滋味和葉底四個因子。茶葉類別不同,評比時各因子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如名優綠茶類,因其外形規格比較均勻一致,整碎和凈度都較好,外形評審時只評比形狀和色澤因子,內質評審時以香氣、滋味為了,兼評湯色和葉底因子。困為茶葉是一種飲料,在評比時大部分茶類都比較注重香氣、滋味兩因子,在八大因子中,香氣和滋味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高的。2、外形
30、評審:搖盤、評比形狀、評比整碎、評比色澤、評比凈度。3、內質評審:稱樣沖泡、看湯色、嗅香氣、嘗滋味、看葉底。(三)次品劣變茶的檢驗:1、次品茶的識別:次品茶是品質有缺陷,已經失去該類茶應有的品質風味的茶。1)陳茶的識別:陳茶是指綠茶、紅茶、黃茶或烏龍茶等到茶葉由于存放時間較長(1年以上)產生陳變。從外形上看,條索往往由緊結變稍松;色澤失去原有的光潤度變得枯暗或灰暗;開湯后,香氣低淡,湯色深暗;葉底不開展,色澤黃暗或深暗。2)紅梗紅葉茶的識別:紅梗紅葉茶是綠毛茶鮮葉采摘及加工不當而產生的品質弊病。干看外形帶有暗紅條,色澤稍花雜,開湯后香氣滋味有發酵的氣味,湯色泛紅,葉底部分茶條呈紅梗(莖)紅葉。
31、3)花青茶的識別:花青茶是紅毛茶鮮葉加工不當而產生的品質弊病。干看外形色澤紅中帶青暗色,開湯后香氣滋味有明顯的青氣香味,湯色淡紅帶黃,葉底有青綠色葉張或青綠斑塊,紅中夾青。4)焦茶的識別:焦茶是茶葉干燥時溫度太高或時間太長產生的品質弊病。干看外形茶條上有較密集的爆點,形如魚子泡,色澤發枯或焦黃,開湯后聞到有焦氣,湯色深黃或黃暗,葉底不開展,芽葉上有黑色焦斑。5)煙、異、酸、餿茶的識別。2、劣變茶的識別:劣變茶是指茶葉弊病嚴重,嘗之使人惡心或對人體健康有害,已失去飲用價值的茶葉。如霉變茶等。(四)真假茶的鑒別:1、茶葉的植物學特征:1)茶葉的芽及嫩葉的背面有銀白色的茸毛,隨著葉質的成熟老化茸毛會
32、漸漸消失。2)葉片邊緣鋸齒顯著。3)嫩枝莖成圓柱形。4)頁面分布著網狀葉脈。2、茶葉的理化成分檢測:1)茶多酚的檢測,茶葉中茶多酚約占干茶總量的20%-30%。2)茶氨酸的檢測,茶葉中茶氨酸約占干茶總量的65%-70%。3)咖啡堿的檢測,茶葉中咖啡堿約占干茶總量的2%-5%。二、茶葉保管常識;(一)茶葉不良變化的原因:1、溫度;2、水分;3、氧氣;4、光線。(二)保存的方法:1、讓茶葉處于充分干燥的狀態。2、絕對不能與有異味的物品接觸。3、避免暴露與空氣接觸和受陽光照射。4、要注意茶葉不要受到擠壓、撞擊,以保持茶葉的原形、本色和真味。【工作過程、實訓操作】茶葉的識別【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
33、固:通過茶葉的識別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1茶藝基礎(1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1.51.6茶具及品茗用水(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教材分為茶藝基礎知識和茶藝操作兩個部分,所以,第一個部分講茶藝基礎知識。在操作上來講,因為茶藝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空白,所以,從茶藝的最基本的綠茶類開始講,由淺入深,由國內到國外,讓學生對茶的知識及技能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教學目的1.掌握茶具的種類及產地;2.掌握品茗用水選擇教學重點1.茶具的種類2. 品茗用水的選擇教學難點茶水好壞的識別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案
34、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泡茶用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從我們平時的飲茶器具及如何選擇泡茶用水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茶具的種類及產地;(一)茶具的發展:1、原始社會,沒有專用茶具;2、西漢最早出現了“茶具”一詞,證明有了專用的器皿;3、唐代出現了瓷器;4、宋代,多采用盅或盞,制作工藝比唐代更加的精細多姿。5、元代,青花瓷茶具出現。由于元代散茶、末茶的飲用增多,多以沸水沖泡飲用,所以茶器種類簡化,但質量卻有提高。6、明代,宜興紫砂陶與瓷器同時發展。制茶工藝由蒸青改成了炒青;飲茶方式由煮茶變成了
35、沏泡茶。7、清代,蓋碗出現。8、現代,除部分少數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為主的局面。(二)茶具的種類:1、陶土茶具;首推宜興紫砂。2、瓷器茶具;有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窯茶具。3、漆器茶具;4、玻璃茶具;5、竹木茶具。二、品茗用水;(一)品茗與用水的關系:1、水的分類:一般泡茶都選用天然水,天然水分為: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及自來水等。天然水又分為:硬水和軟水。一般泡共以選用軟水為宜。2、水溫與茶的關系:泡茶用水的高低,主要看泡什么茶而定。綠茶:一般用80左右的水為宜;特別細嫩的名優綠茶,則用75左右的水即可。花茶、紅茶及低檔綠茶:則用90的水為宜。烏龍、普洱及沱
36、茶:則用95以上的水才行。3、品茗用水的選擇:主要考慮兩個因素,即一是水的軟、硬度;二是不的PH值與水質。總硬度不超過25度,PH值小于5以及非鹽堿地區的地表水為好。【工作過程、實訓操作】茶具的鑒別;泡茶用水的選擇【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茶茶具及泡茶用水的選擇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3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綠(黃、白)茶茶藝-竹葉青茶藝的基本知識及沖泡程序(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綠茶茶藝我們從最基本的竹葉青茶藝開始學習,學生對泡茶有一定的基礎,只是那是生活茶藝,并沒有藝術化。教學目的掌握竹
37、葉青茶藝的基本沖泡程序。教學重點竹葉青茶藝的基本沖泡程序教學難點1、竹葉青茶水沖泡的洗杯冰心去凡塵;2、沖水鳳凰三點頭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補充目前綠茶在茶業里的現狀分析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從我們平時生活中的飲茶來導入新課。讓學生先談一談平時是怎么喝茶的,喝茶對身體有何好處。【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竹葉青茶葉簡介:峨眉竹葉青屬于綠茶類。產于四川省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國重點風景旅游區之一,山門上“天下名山”四個大字是郭沫若所寫。歷代文人都贊美峨眉之秀麗,
38、唐代詩人元稹有“錦江滑膩峨眉秀”,南宋詩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詩句。峨眉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為貢品。宋代詩人陸游有詩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萬年寺)種茶萬株,采制入貢。現代峨眉竹葉青是20世紀60年代創制的名茶,其茶名是陳毅元帥所取。竹葉青是中國國內最具爭議的茶葉品種品牌商標擁有者,也是最具潛力的國內茶葉企業,"竹葉青"既是茶品種,又是其商標和公司名稱。1985年在葡萄牙舉行的第24屆世界食品評選會上,榮獲國際金質獎。 竹葉青成為名茶以后,爭用此茶名、商標以及仿冒、假造的就多起來,每到采茶季節,來自滬、蘇、浙、魯及川
39、內等地的客商云集峨眉山,收購茶葉,各種質量高下不一的“竹葉青”茶充斥市場,也引發了商標的注冊訴訟。1999年9月,國家工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對茶葉“竹葉青”商標注冊不當一案作出終局裁定,從而四川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獨家擁有“竹葉青”商標的專用權。另外,茶葉“竹葉青”商標經評估價值已達兩千多萬元。竹葉青茶與佛家、道教的淵源甚長。茶之興盛,隨世而進。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因為長時間的坐禪容易使僧徒們疲倦、困頓,而茶因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等功效,因此成為最理想的飲料。峨眉山茶早在晉代就很有名氣。據峨嵋讀志載:“峨眉山多藥草,茶尤好,異于天下;今水寺后的絕頂處產一種茶,味初苦終甘,不減江
40、南春采。”佛文化中凝鑄著深沉的茶文化,而佛教又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更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具神韻。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品茶無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高境界的茶事活動,是物我兩忘的,一如莊周是蝶,蝶是莊周。而竹葉青正是這清茗之一。 二、竹葉青茶的特性: 竹葉青茶產于山勢雄偉、風景秀麗的四川省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峨眉山山腰的萬年寺、清音閣、白龍洞、黑水寺一帶是盛產竹葉青茶的好地方。這里群山環抱,終年云霧繚繞;翠竹茂密,茶樹生長十分適宜。 峨眉竹葉青外形扁條,兩頭尖細,形似竹葉;內質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葉底嫩綠均勻。用于制作竹葉青
41、茶的鮮葉十分細嫩,加工工藝十分精細。一般在清明前35天開采,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嫩勻,大小一致。適當攤放后,經高溫殺青、三炒三涼,采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干燥。使茶葉具有扁直平滑、翠綠顯毫,形似竹葉的特點;再進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觀,內質十分優異。 竹葉青的命名,尚有一番來歷。1964年4月下旬的一天,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一行途經四川,來到峨眉山時,在山腰的萬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綠茶送到陳毅手里,一股馨香撲鼻襲來,陳毅笑盈盈地喝了兩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頓覺心曠神怡,勞倦頓消,連問:“這茶產在哪里?”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們峨眉山的土產,用獨特工藝精制
42、而成。”陳毅又問:“此茶啥個名字?”老和尚答:“還沒有名字呢!請首長賜個名字吧!”陳毅推辭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語,登不得大雅之堂。”經老和尚再三請求,陳毅高興地說:“我看這茶葉形似竹葉,青秀悅目,就叫竹葉青吧!”。從此與我國美酒同名的峨眉竹葉青茶,有了自己的名稱。 三、竹葉青茶的功效: 竹葉青茶可以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黃淡綠,其湯晶瑩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熱解毒、化痰的功效。清熱,消炎,利尿通絡。內含皂苷、糖及維生素A、C,有清熱、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純野生植物,生長于山崖石縫中,本草綱目稱:味苦寒、無毒。其作用有:治療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腫、明目
43、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養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發。主五林、月經不通、破血塊排膿、痔瘺并瀉血、眼目腫痛及腫毒,治浸淫瘡并婦人陰瘡。竹葉青茶是食療的佳品,但是,冷茶對身體有寒滯、聚痰的副作用。喝冷茶不僅不能清火化痰,反而會出現傷脾、胃和聚痰的情況。所以千萬不能喝冷茶,不管任何名字的茶都不能冷的喝.很多人都不注意。 四、竹葉青茶的表演程序: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塵 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
44、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邊本來就干凈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第三道:玉壺養太和 綠茶屬于芽茶類,因為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并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左右。 第四道: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潤蓮心 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第六道:鳳凰三點頭 沖破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
45、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沖入熱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觀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是中傳說觀音菩薩場捧著一個白玉凈瓶,凈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為“觀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們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槍 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 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為“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凈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
46、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后,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 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第十二道:自斟樂無窮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 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
47、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 三曰:眾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師”眾人相聚品茶,互相溝通,相互啟迪,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道德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 在品了頭道茶后,請嘉賓自己泡茶,以便通過實踐,從茶事活動中去感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 【工作過程、實訓操作】布器、焚香、茶具介紹、滌器、投茶、溫潤泡、聞香、品茗、謝茶 【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回家親自泡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3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綠茶茶藝-
48、竹葉青茶藝配上解說詞練習沖泡程序(2學時) 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綠茶茶藝我們從最基本的竹葉青茶藝開始學習,學生對泡茶有一定的基礎,只是那是生活茶藝,并沒有藝術化。教學目的掌握竹葉青茶藝配上解說詞的沖泡程序及動作。教學重點竹葉青茶藝的基本沖泡程序教學難點1、竹葉青茶水沖泡的洗杯冰心去凡塵;2、沖水鳳凰三點頭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補充目前綠茶茶藝在茶業里的現狀分析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導入新課。【項目引
49、導、教授新課】一、竹葉青茶的沖泡程序介紹:1、焚香除妄念 2、冰心去凡塵 3、玉壺養太和 4、清宮迎佳人 5、甘露潤蓮心 6、鳳凰三點頭 7、碧玉沉清江 8、觀音捧玉瓶 9、春波展旗槍 10、慧心悟茶香 11、淡中品致味 12、自斟樂無窮 二、教師展示沖泡程序:(邊做邊解說,注意動作與解說詞的一致性。)三、教師教學生做每一個步驟:四、學生訓練。(教師檢查)五、新課小結。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工作過程、實訓操作】布器、焚香、茶具介紹、滌器、投茶、溫潤泡、聞香、品茗、謝茶 【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回家親自泡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 o
50、0;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3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綠茶茶藝-竹葉青茶藝配上音樂練習沖泡程序(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綠茶茶藝我們從最基本的竹葉青茶藝開始學習,學生對泡茶有一定的基礎,只是那是生活茶藝,并沒有藝術化。教學目的掌握竹葉青茶藝配上音樂練習沖泡程序及動作。教學重點竹葉青茶藝的配上音樂練習沖泡程序教學難點1、竹葉青茶水沖泡的洗杯冰心去凡塵;2、沖水鳳凰三點頭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
51、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教師對竹葉青茶藝配上音樂進行示范表演,學生邊看邊領悟其中的樂感與動作的協調性。二、學生訓練。(教師檢查)三、糾正不對之處。四、返復訓練。五、新課小結。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工作過程、實訓操作】布器、焚香、茶具介紹、滌器、投茶、溫潤泡、聞香、品茗、謝茶 【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回家親自泡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教案設計與實施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3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綠茶茶藝-竹葉青茶藝綜合練習,并學會遷移
52、和創新(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綠茶茶藝我們從最基本的竹葉青茶藝開始學習,學生對泡茶有一定的基礎,只是那是生活茶藝,并沒有藝術化。教學目的掌握竹葉青茶藝配上音樂及解說詞練習沖泡程序及動作。教學重點竹葉青茶藝的配上音樂及解說詞練習沖泡程序教學難點1、竹葉青茶水沖泡的洗杯冰心去凡塵;2、沖水鳳凰三點頭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無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教師布置本次教學的任務。二、
53、學生訓練。(教師檢查)三、糾正不對之處。四、返復訓練。五、新課小結。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工作過程、實訓操作】布器、焚香、茶具介紹、滌器、投茶、溫潤泡、聞香、品茗、謝茶 【學做合一、復習鞏固】復習鞏固:通過回家親自泡茶進行學做合一;通過收集資料進行復習鞏固。o o 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教案設計與實施主題學習單元2茶藝技能(36學時)項目(任務)進程青茶茶藝-青茶概述(2學時)教材邏輯結構分析和學生分析青茶茶藝我們在學習了最基本的綠茶茶藝以后,我們開始學習青茶茶藝,青茶茶藝與綠茶茶藝的不同之處在于,這種茶,在沖泡時一般要洗茶,這兩種茶藝既有共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青茶
54、在沖泡時一般用100度的開水沖泡,而綠茶則只用80度左右的開水沖泡,選用的茶具也有區別,青茶一般用紫砂茶具和瓷器蓋碗來沖泡。教學目的掌握青茶的茶性、功效及青茶的沖泡程序教學重點青茶的沖泡程序教學難點1、青茶的功效;2、青茶的沖泡程序 更新、補充及刪節內容青茶的茶性及功效 教學方法與使用教具講授法、演示法、多媒體、茶具 課后體會(教學后記) 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情境預設、導入新課】通過觀看青茶茶藝表演視頻來導入新課。【項目引導、教授新課】一、青茶簡介: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二、歷史溯源: 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安全防御策略與應用試題集
- 國際鉆機購銷合同
- 網絡直播平臺的互動性增強方案
- 正鑲白旗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摸底考考試資源庫與答案
- 黨紀黨規考試題庫及答案
- 安全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化妝品行業產品開發流程規范
- 防溺水六不安全知識培訓
- 合同擔保法基礎知識
- 關聯公司借款合同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有多重》練習
- YYT 1579-2018體外診斷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穩定性評價
- Q∕SY 1671-2014 長輸油氣管道維搶修設備及機具配置規范
- 七版教材中藥學教學內容
- 實驗報告3(PN結工藝制備)
- DB44∕T 1988-2017 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標準
- 巧用EXCEL建立合同管理臺帳并動態管理合同
- 汽車吊接地比壓計算
- 基于單片機的環境監測系統PPT演講
- 三相異步電動機
- 溝槽管件尺寸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