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導學案表格式_第1頁
A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導學案表格式_第2頁
A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導學案表格式_第3頁
A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導學案表格式_第4頁
A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導學案表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學習目標1、解釋靜電現象2、認識正負電荷及其作用。3、根據已有知識,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學習重點解釋靜電現象學習難點認識正負電荷學習準備塑料梳子、碎紙屑、氣球、細線、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體驗靜電現象1、引入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2、體驗靜電現象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合作探究1、不一樣的電荷1)靜電既然存

2、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2)小組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導學過程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么?(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后互換)4)小結2、小組討論怎樣讓電荷流動起來鞏固練習:1、你還知道哪些靜電現象?2、電荷有什么性質拓展延伸: xK b1.Co m板書設計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電荷能流動起來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2授課時間學習內容點亮小燈泡學習目標1、掌握科學概念。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

3、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學習重點正確連接電路學習難點認識小燈泡的結構,正確連接小燈泡學習準備導線 小燈泡 電池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二人小組互查;1、什么是靜電現象。2、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氣球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會有什么現象?合作探究1、小燈泡的構造1)每組一個燈泡,觀察小燈泡的各部分結構。2)交流觀察結果,并對自己畫的小燈泡作出修正。3)猜猜電流是怎么從小燈泡內部通過的?用手指畫一畫。2、觀察導線、電池,說說導線和電池的結構導學過程3、點亮小燈泡1)小組活動-連接這些實驗器材,想辦法使小燈泡亮起來,用手比劃說說電流是怎么流動的?并做好記錄,用箭頭畫出流動的

4、方向。2)組織學生匯報:滲透短路、斷路等知識。4、嘗試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1)還能用哪些方法點亮小燈泡,用實物圖畫下來,并畫出每一種連接方法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徑,說說小組是怎么想的。2)全班交流3)分析接亮的共同點鞏固練習:出示實物圖,分析哪個燈泡會亮,哪個不會亮拓展延伸:發電廠發出的、通過電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起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我們絕對不能直接用家里或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板書設計點亮小燈泡小燈泡 導線 電池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3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簡單電路學習目標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

5、電能的裝置一電池。2、理解什么事完整的電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學習重點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學習難點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學習準備小燈座、電池盒、1號電池、導線、小燈泡、記錄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點不太方便啊?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合作探究(一)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6、?怎么使用? 提示:(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燈泡是怎么裝到小燈座上的?(3)導線怎么連?導學過程3、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4、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單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二)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1、學生小組討論怎樣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將各種方法的電路圖畫出來,以便交流。2、根據各小組電路的連接情況,再發給每個小組一節電池和一個電池盒,探究兩節電池在電路中的連接方法,并畫出電路圖。3、實驗結束,小組匯報,互動交流。鞏固練習: 請你畫一個簡單電路圖。拓展延伸: 1、挑戰:我們能連接更多的小燈泡和電池,讓它們同時亮

7、起來嗎?2、討論他們的想法,使學生對電路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展。板書設計簡單電路電池 導線 用電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方法點亮小燈泡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4授課時間學習內容電路出故障了學習目標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2、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3、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并用電路檢測器排除電路中的故障。學習重點會探究電路出現故障的原因。學習難點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學習準備小燈泡、燈座、電池、電池盒、導線、電路檢測器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并說

8、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2、理解完整的回路。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并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合作探究(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的問題。2、引出新的問題: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二)做個電路檢測器:導學過程1、討論,用什么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2、學生小組合作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3、做好電路檢測器后,試試靈不靈。4、根據教材10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部分的方法。5、學生小組討論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應注意哪些問題,匯報交流6、利用排除法進行測試,找出故障

9、的原因,分組匯報。7、強調安全事項鞏固練習: (1)、電路接通時,電流從電池的      極流出,經導線通過小燈座,回到電池的     極,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發光。 (2)、在電路中,如果小燈泡不亮,說明燈泡中        電流通過。當電路中有一部分出了           時,電流就會   &

10、#160;     (3)、電路檢測器是一種檢測         的工具,用它可以檢測        的電路。拓展延伸: 如果家里的日光燈不亮了,能不能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為什么?你能用其他方法檢測嗎?板書設計電路出故障了回路故障 電流中斷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電路檢測器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5授課時間學習內容導體與絕緣體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

11、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2.能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并提出問題。3.形成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和安全用電的生活意識。學習重點檢測區分20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學習難點科學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計劃。學習準備每組一套材料,包括試驗記錄表、小組實驗評價表及實驗盒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二人小組互查電路檢測器的作用2、一根電線,外面是一層塑料里面是銅絲,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哪一部分可以使電流通過讓小燈泡發亮。教師演示;學生思考:通過這個實驗你發現了什么?合作探究(一)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否導電呢?1.預習課本,思考下列問題:(1)什么物體稱為導體?什么物體稱為絕緣導學過程體?(2)我們

12、利用導體做什么?我們利用絕緣體做什么?(3)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否導電呢?(4)在檢測前為什么要檢驗“電路檢測器”的小燈泡是否發光?為什么要重復檢測一次? 2.請學生把預習成果和大家分享。 3.請生上臺來向演示一遍檢測橡皮的過程? (二)分組試驗:檢測20種物品 ,經歷導體和絕緣體的檢測過程1.學生開始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鞏固練習: 1.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們為( )。 2.像電線外包著的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們為( )。拓展延伸: 1.教室里的電器設備哪些是絕緣材料?2.插頭的哪部分是導體,哪部分是絕緣體?為什么這樣設計? 3.我們用電

13、時,應注意什么?板書設計導體與絕緣體       容易讓電流通過     不容易讓電流通過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6授課時間學習內容做個小開關學習目標1、 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用絕緣體來做。2、 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學習重點觀察手電筒的開關學習難點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學習準備手電筒、干電池,橡皮、圖釘、曲別針,小燈泡,小燈座、電池盒、電池

14、,導線,紅燈、綠燈和黃燈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請四人小組快速完成一個用一個電池、兩根導線、一個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并畫出電路圖。2我們用什么辦法控制燈泡的亮滅呢?。合作探究 1、觀察手電筒組成材料。    小組討論: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   2、動手操作 做個小開關  小組討論并動手操作:在一個斷開的電路上,用什么材料來控制小電燈的導學過程   亮和滅?   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

15、個小開關,全班交流。    3、制作紅燈、綠燈和黃燈    小組合作制作: 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和開關。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     在裝置中,再增加一個連接有黃燈的電路,使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時候,中間亮起一盞黃燈。   4、小組交流展示并匯報   小組長展示本組制作的紅綠燈。鞏固練習:課后調查家里用電器的開關是什么樣的,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拓展延伸: X

16、k B 1 . c o m向學生介紹遙控式開關與漏電保護開關等知識,教育學生要安全用電。板書設計做個小開關開關   連接或斷開電路導體  絕緣體做個小開關控制紅綠燈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7授課時間學習內容不一樣的電路連接學習目標1、了解電的通路、斷路。2、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在實驗中發現不同連接方式。學習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學習難點能運用串聯和并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學習準備電路檢測器、四個接線頭的盒子、

17、記錄單;電池、小燈泡、導線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演示通路和斷路兩種情況,復習有關電路的基本知識。2揭題。合作談究燈泡的連接方式。1提出任務:把兩個燈泡、一個電池連接成一個電路,使兩個燈泡都能發光。嘗試不同的連接方法。然后進行比較,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單上。2小組實驗,選擇完成的案例準備演示。3分別實物投影演示兩種案例,板書電路圖,揭示“串聯和并聯”的名稱。4交流:這兩種不同的連接方式有何不同的效果?導學過程5聯系生活中實際。我們家中的燈是采用哪一種方式連接的呢?這樣連接有什么好處?電池的連接方式。1提出任務:利用兩個電池、一個燈泡組成一個電路,兩節電池分別采用并聯和串聯的方

18、式。2小組試驗。3交流。分別實物投影演示兩種案例,板書電路圖,明確串聯和并聯。討論:電池連接注意事項;探究兩種連接的特點;為什么要用幾節電池并聯?4課件出示電池并聯的電路圖,說說電流的流向,并進行動態演示。鞏固練習: 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拓展延伸: 有一個3v的燈泡,有6節1.5v的電池,應該怎樣連接電池才可以讓它正常發光,而且使用時間長些?板書設計不一樣的電路連接串聯電路 串聯小燈泡 小燈泡暗 串聯電池 小燈泡亮并聯電路 并聯小燈泡 小燈泡亮 并聯電池 小燈泡亮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復習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8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第一單元檢測練習學習目標1、能點

19、亮更多的小燈泡2、掌握生活中的用電安全常識3、能找出電路故障學習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導體與絕緣體學習難點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學習準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科學概念:復習本單元的知識點。科學實驗:1、會用1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組成電路。2、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有故障的電路。3、會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導體。4、會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比較串聯與并聯電路在連接方法上的本質不同5、會畫簡單電路圖,并且會用串聯和并聯兩種不同方法連接電路。導學過程簡答題:1、說說在生活中應如何用電?2、猜測電路中的小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

20、了?該如何解決?鞏固練習:一單元檢測題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的安全用電知識板書設計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9授課時間學習內容油菜花開了學習目標1、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2、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3、解剖油菜花并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學習重點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學習難點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學習準備課件、開花的油菜植株,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白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引入請一位同學朗讀單元導語 出示開花的油菜植株。這是什么植物?同學們平時認真地觀察過花嗎? 合作探究1、觀察一棵油

21、菜。(1)請同學們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2)討論什么事綠色植物,由哪些部分組成。(3)請同學說出幾種綠色開花植物。2、觀察一朵油菜花。(1) 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導學過程(2)解剖: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填寫“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3)交流、小結: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2)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3)畫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變化順序圖。鞏固練習:觀察一株油菜上的花這株油菜上有_個花蕾;開了_朵花;有_個果莢。我推

22、想,它們變化的順序是:( )( )( )拓展延伸:h觀察更多的花板書設計油菜花開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0授課時間學習內容各種各樣的花學習目標1、雄蕊和雌蕊與形成果實和種子有關。2、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3、能形成自覺珍愛生命、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有繼續探究花的濃厚興趣。學習重點花的專題研究。學習難點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學習準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花是植物的什么?油菜花是哪四個部分組成的?合作探究1、花的專題觀察。(1)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制定研究方案。

23、(2)交流:準備研究的內容;怎樣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3)討論觀察研究的注意事項:(4)分組匯報。(5)將研究成果進行分類,討論研究中發現的問題。2、認識完全花與不完全花(1)觀察比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說說他們在構造上哪些不同?導學過程(2)小組閱讀課文,了解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3)判斷:觀察南瓜的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分別屬于哪一類?觀察其他的花,判斷屬于哪一類?(4)推測: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會怎樣變化呢?3、交流與小結(1)通過學習,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2)在生活中尋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觀察花的變化過程。鞏固練習:1、構造齊全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

24、分組成,這樣的花叫做_,如油菜花。缺少其中一部分、兩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_,如南瓜花。2、只有雄蕊沒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是雌花,它們都是_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_花。拓展延伸:觀察更多的花板書設計各種各樣的花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1授課時間學習內容花、果實和種子學習目標1、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2、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構造。3、進一步發展比較事物相同點和不同點的能力。學習重點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學習難點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學習準備課件、放大鏡、鑷子、白紙、油菜果實、油菜花和

25、其他植物的花。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同桌互查什么事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合作探究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1)用放大鏡觀察雄蕊和雌蕊呢。(2)教師在展示臺上演示觀察過程,學生歸納研究方法。思考:雄蕊和雌蕊的這些構造特點與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聯系?(3)學生分組觀察、輕聲討論。(4)全班交流匯報。(5)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展示蜜蜂傳播花粉圖和花的受精有關課件。(6)指導閱讀課文P28,提問:還導學過程看到過其他昆蟲傳播花粉的現象嗎?植物還靠哪些力量傳播花粉?2、觀察油菜的果實和種子(1)觀察油菜的果實并按生長變化的順序排列。(2)剝開成熟的油菜的果實,觀察

26、油菜種子是怎樣排列的?數數果莢里有多少粒種子?(3)全班交流匯報。比較各組的數據與發現。鞏固練習:1、植物雄蕊的_傳到雌蕊上的_上,使雌蕊_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_和_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2、植物利用_或者_來傳播花粉。拓展延伸:閱讀: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板書設計花、果實和種子 雄蕊(花絲和花藥)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頭)受精 結果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2授課時間學習內容把種子散播到遠處xK b1.Co m學習目標1、植物傳播種子有不同的方式及作用。2、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是有聯系的。3、有探究植物種

27、子傳播方式的欲望。學習重點觀察種子傳播的方式學習難點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學習準備椰果、水槽、油菜、鬼針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實和種子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在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你發現鳳仙花果實成熟后,種子怎樣傳播出去的?合作探究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分組觀察)(1)觀察成熟的油菜果莢。外殼有什么特點?(2)輕捏油菜果莢,你發現了什么?與鳳仙花比較,推測一下:你覺得油菜的種子是怎樣散播到遠處的?2、其他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1)鬼針草種子的傳播。回憶:上山時褲腳經常會粘上什么?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導學過程(2)觀察番茄種子,推測傳播方法(3)用放大鏡仔

28、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推測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4)小組實驗驗證推測,匯報測量結果,得出結論。(5)還有哪些植物果實和種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6)教師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3、閱讀教材,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鞏固練習:種子成熟后,不散播到遠處,都掉落在植物近旁,會產生怎樣的情況?拓展延伸:收集有關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板書設計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水流傳播彈射傳播 風力傳播 動物傳播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3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種子的萌發學習目標1、植物的種子的作用及生長環境。2、植物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3、進行

29、對比實驗并做記錄。學習重點觀察蠶豆種子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學習難點認識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學習準備鑷子、小刀、放大鏡、蠶豆、黃豆的種子、不同階段的蠶豆種子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1、植物媽媽利用哪幾種方法將種子散播到了遠處?2、討論:種子在怎樣的環境下可以萌發呢?合作探究1、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1)了解種子的內部構造。(2)介紹實驗材料。(3)演示解剖方法。(4)分組研究。研究重點:種子可以分成幾部分?比較三種種子的異同。(5)匯報交流。(6)認識種子的各部分(畫圖)。導學過程2、觀察發芽天數不同的蠶豆種子(1)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種子的各部分發生了什么變化呢?(2)發放不同發

30、芽階段的蠶豆種子。生觀察外形(3)解剖不同發芽階段的蠶豆種子。(4)匯報交流研究發現。(5)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3、小結: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蠶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種子的各個部分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鞏固練習: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在種子結構上不同,花和受精過程也不同嗎拓展延伸:持續觀察蠶豆種子發芽的變化過程并做好記錄。板書設計種子的萌發種皮 胚(胚根、胚芽和子葉) 根 莖和葉 養分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4授課時間學習內容動物的卵學習目標1、掌握好科學概念;2、用圖片與實物相結合的方法觀察研究動

31、物卵的結構特點。3、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和延續性。學習重點觀察動物卵的構造。學習難點經歷一個飼養動物、觀察孵化的過程。學習準備各種動物的卵 不同孵化階段的雞蛋 放大鏡。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引入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許多動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種動物的卵。合作探究1、觀察動物的卵(1)出示各種各樣的卵: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小組觀察雞蛋、鯽魚卵、蠶卵:有什么發現?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3)觀察雞蛋外形,交流匯報發現。 (4)觀察雞蛋的內部構造,討論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觀察指導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嗎?導學過程(2)討論觀察方法,設

32、計觀察記錄表。 (3)學習飼養方法及注意事項。3、小雞的孵化(1)觀察不同發育階段的雞蛋,認識雞蛋各部分的作用。 (2)交流小雞孵化的條件小雞孵化的時間。鞏固練習:1、像_、_、蠶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_。2、青蛙卵能在_天左右的時間里孵化出小蝌蚪;雞蛋孵出小雞大約需_要星期。3、_、_、_、_等許多動物是產卵繁殖自己后代的。拓展延伸:發放青蛙卵,觀察它的孵化過程板書設計動物的卵 蛋白、蛋黃、氣室、胚、殼、膜              靠卵

33、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小雞孵化的條件:種蛋、溫度、濕度、通風時間:大約3個星期。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5授課時間學習內容動物的繁殖活動學習目標1、掌握科學概念。2、了解更多動物的繁殖活動并進行分析。3、懂得新生命的可貴,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學習重點胎生動物的繁殖方式。學習難點卵生和胎生的比較總結。學習準備動物的繁殖活動視頻資料 課件 記錄紙 純牛奶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二人小組互說卵的構造、卵生動物。合作探究1、卵生動物的繁殖活動(1)自讀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與動物繁殖有什么共同點?(2)動物的哪些活動

34、是在為繁殖做準備呢? (3)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靠產卵繁殖的?(4) 交流2、胎生動物的繁殖活動(1)小組學習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導學過程(2)什么是哺乳?(3)交流。3、總結動物產生新生命的方式。(1) 列表(小組活動)。動物名稱,繁殖方式。(2) 匯報交流。(3) 介紹其它繁殖方式:動物的卵胎生。(4)了解克隆技術。鞏固練習:填一填1、雌性動物產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動物的_結合之后,才能發育成新的生命。2、像_、_、兔等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_。它們一般都用_的方法喂養小動物。拓展延伸: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哪一種后代的成活率高?為

35、什么? 板書設計動物的繁殖活動產卵孵化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直接產下小動物哺乳植物繁殖-受精-動物繁殖克隆技術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 級四學科科學課型復習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16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第二單元檢測練習學習目標1、進一步了解認識十字花科的結構2、理解什么是完全花、不完全花,什么是單性花、兩性花3、了解植物生長和動物繁殖的異同學習重點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練,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學習難點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練,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學習準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一、科學概念:詳見單元知識點。二、實驗探究:1、能夠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稱。(見作

36、業本13頁)2、能夠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稱。(見作業本14頁)3、能夠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稱。(見書本27頁)4、能夠指出種子內部結構各部分名稱。(見作業本17頁)5、能夠指出雞蛋的各部分名稱。(見書本35頁)導學過程三、簡答題:說出雞蛋各部分對胚胎發育的作用。鞏固練習:二單元檢測題拓展延伸:課后繼續觀察生命世界板書設計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總課時17授課時間學習內容一天的食物學習目標1、我們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來保持身體的健康;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學習重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現問題和規律。學習難點會給多種的食物進行分類。學習準備學

37、生準備:進行食物記錄的卡片紙(每人20張)教師準備:食物分類記錄單(每組1份)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設問導讀:我們的各項生命活動都與食物有關,可是我們真的了解食物嗎?從這個單元我們將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與我們健康之間的關系。讓我們從調查 “一天的食物”來開始對食物的研究吧!合作探究:X|k |B| 1 . c|O |m1、記錄一天中吃的食物。以昨天為例:我們都吃些什么? (1)討論活動:這么多食物我們該怎么來記錄呢?討論記錄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別進行記錄;按葷素記錄等(2)小組記錄:要求學生對一天的食物按餐別進行記錄。小組匯報,師記錄(或統計表)。(3)思考:從這些匯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

38、么? 一天中,我們要吃多少種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學生將昨天吃的食物在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同學匯總。談話:看了我們的統計,你們有什么想法?(我們每天要吃很多種食物)導學過程2、給食物分類你們還有怎么劃分類別的方法?(展示不同分類方法的貼板)按喜歡吃的分類;按味道分類;按生活習慣分類;按食物結構分類;按食物來源分類;匯報點評:在對一天中食物的統計中會發現,我們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豐富的,這里面有著不同類別的食物,攝取種類豐富的食物是我們人類進食的特點。當我們吃下這樣豐富的食物后,食物會給我們提供些什么營養呢?同學們可以查閱一些資料,解答這個問題。鞏固練習:1按生活習慣,人

39、們把食物分為哪幾類?2按食物來源,人們把食物分為哪幾類?拓展延伸:舉例說說葷食、素食還可以分為哪幾種?板書設計一天的食物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 植物類: 動物類: 主食: 副食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總課時18授課時間學習內容食物中的營養學習目標1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2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3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學習重點知道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學習難點能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學習準備食物中的營

40、養成分、營養的分類等相關資料。脂肪的辨別實驗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簽、白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按食物來源,人們把食物分為哪幾類?設問導讀:身體成長、發育都需要哪些營養? 合作探究:1、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1)講述: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營養的支持。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水。下面我們分組探討一下,每一小組選定一種來進行具體研究。(2)分小組探討交流(可根據生活經驗知識談談,也可閱讀課本介紹了解,還可通過查閱資料解釋;交流時做好記錄,選定一人代表小組在全班匯報交流。)(3)匯報交流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1

41、)引導:通過探討交流我們已經對食物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請大家拿出我們上節課調查食物時填寫的卡片,將每種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補充記錄在卡片上;然后按照不同的營養成分將食物再次分類,并作好記錄。(2)小組活動:先做補充記錄,再重新分類并做好統計匯報點評:1、小結:我們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種食物可能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但沒有一種食物會具有所有的營養,因此我們應該均衡膳食。2、說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3、課外繼續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鞏固練習:1人體保持健康需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2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

42、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拓展延伸:我們尋找食物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方法板書設計食物中的營養蛋白質 人體的主要成分 脂 肪 糖 類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維生素 礦物質調節身體機能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總課時19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營養要均衡學習目標1、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所以我們需要搭配膳食,保證營養的充足。2、搭配膳食營養要做到品種多樣,并保持合理數量。學習重點學會合理配搭膳食營養,建立健康生活意識。學習難點理解并研究如何才能均衡膳食。學習準備為每位學生準備: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記錄表(參照教科書第48

43、頁)。教師準備:均衡膳食寶塔資料、掛圖等。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設問導讀:我們從食物中獲取各種營養,這些營養必須合理搭配,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生活和成長,這就是營養的均衡。(板書課題)怎樣搭配膳食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呢?合作探究:營養均衡的標準(1)首先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上的均衡膳食“寶塔”圖,它可以為我們選擇食物、獲取均衡營養提供參考。(2)小組閱讀探討:“寶塔” 中為我們提供能量的是哪類食物?支持我們生長發育的是哪類食物?能使我們保持健康的是哪類食物?“寶塔”中不同種類食物食用量

44、的多少,又告訴了我們什么? 匯報點評:(1)全班交流,各小組代表交流發言,相互補充(2)小組活動將我們“一天中的食物”記錄(卡片)按照寶塔各層食物的分類進行擺放,與均衡膳食“寶塔”圖對照,看看我們的食物搭配與食物均衡膳食“寶塔”有什么不同?我們需要做出哪些改進?鞏固練習1、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所以我們需要搭配膳食,保證營養的充足。2、我的膳食營養原則(1. 葷素搭配。2. 粗細糧搭配。3. 每日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4. 最近運動量比較大,需要多吃糖類食物,補充足夠的能量。5. 最近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拓展延伸:怎樣搭配膳食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呢?

45、板書設計營養要均衡膳食營養原則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實驗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總課時20授課時間學習內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X k B 1 . c o m學習目標1為了保證對營養的吸收,有的食物適宜生吃,有的食物適宜熟吃。2食物由生到熟會發生多方面的變化,其中有的變化是有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學習重點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學習難點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學習準備給每組學生準備:切開的生馬鈴薯和熟馬鈴薯,兩小塊生雞肉(或豬肉),酒精燈、支架、石棉網、水、燒杯、鑷子。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怎樣搭配膳食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呢?設問導

46、讀: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證我們獲得均衡的營養,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會影響我們對營養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該怎樣合理食用呢?合作探究: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出示一些食物的實物: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2)揭示題目。(3)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教師提供切開的生、熟馬鈴薯,組織學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從生到熟,食物發生了變化。食物燒熟了,與生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呢? 3、觀察比較生、熟雞(豬)肉1)觀察生雞(豬)肉顏色、氣味、用鑷子夾住撕扯(2)預測:雞(豬)肉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3)分組實驗:用清水加熱雞(豬)肉匯報點評:小結:有些食

47、物經過烹飪后對我們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營養。鞏固練習:1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加熱后會發生變化,變得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較松軟,也容易被消化。2食物在這樣的加工過程中,營養會有一些損失。生的食物會保留自身的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不會被破壞。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夠減少營養的損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拓展延伸:燒熟的雞肉與生的雞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雞肉為什么不適合直接食用?板書設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實驗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總課時21授課時間學習內容面包發霉了學習目標1、面包的

48、變質發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2、通過對霉菌的培養可以進行霉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學習重點觀察發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發霉的條件。學習難點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學習準備放大鏡,載玻片,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發霉的面包(裝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塊、滴管、水、塑料袋、記錄單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在加熱后會發生變化,變得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較松軟,也容易被消化。設問導讀:X|k |B| 1 . c|O |m我們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與哪些條件有關呢? 合作探究:1

49、、觀察發霉的面包:(1)分組觀察老師提供的面包,說說你的發現? (2)怎樣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用放大鏡把面包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學生討論,小組嘗試。2、面包發霉的條件:(1)討論:面包上怎么會長出霉菌?面包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活動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分析?還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組探討,作出推測3、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1)選擇實驗條件。(2)分組準備對比實驗匯報點評: 面包發霉是因為在它的上面生長了一種生物霉菌,與其他生物一樣,它的生長需要獲取營養和適宜的生長環境。因為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鞏固

50、練習:1面包的變質發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2因為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板書設計面包發霉了營養 溫度霉菌生長條件 水分 空氣光照導學反思四年級科學下冊課堂導學案年級四學科科學課型新授課授課教師設計時間課時22授課時間學習內容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學習目標食物腐敗變質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生長和繁殖需要空氣、水分和適宜溫度等條件。破壞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用冷凍、曬干、滅菌密封等方法儲存食物是為了破壞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學習重點了解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學習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用學到的知

51、識解決問題。學習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新鮮的小魚和腐敗的小魚,記錄單,鑷子、一次性橡膠或塑料手套。教師準備:有關食物儲存的圖片資料。 集體備課二度備課導學過程溫故互查: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設問導讀:面包發霉的實驗能給我們一些什么啟發呢? 合作探究:1、觀察變質的食物(1)小組各一份新鮮的小魚干和干面條。討論: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小組觀察活動,說說你發現了哪些有關小魚干和干面條的信息?(2)小組各一份腐敗的小魚和發餿的潮面。.討論:這條小魚已經腐敗了,可能帶有很多細菌,我們怎么來觀察這些腐敗的物品?匯報交流討論:腐敗的小魚、發餿的面條與發霉的面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我們已經知道引起食物變質需要有一定的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如果要儲存一條新鮮的小魚,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并說說運用這種方法儲存食物的理由。匯報點評:指導學生觀察方法:1.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腐敗的物品。2.觀察完畢要用肥皂洗手。3.使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