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1頁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2頁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3頁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4頁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生物圈中的人 5.16一、 人的由來 樹棲生活森林古猿 地面生活類人猿人類 1、人類的起源 和發展 證據:化石是最重要的證據 生殖: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 睪丸:一對,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睪:儲存和輸送精子輸精管:輸送精子的通道精囊腺:分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陰莖:排出精液和尿液 男性生殖系統生殖系統2、人的生殖女性生殖系統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陰道: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睪丸 精子卵巢 卵細胞嬰兒成熟分娩受精卵 胚胎 輸卵管 受精生殖過程:形態發育:身高突增功能發育:神經系統、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性器官的

2、發育:迅速發育,并出現第二性征青春期的身體變化青春期的心理變化3、青春期 我國人口增長趨勢: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加快4、計劃生育 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計劃生育 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二、人體的營養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糖類:主要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蛋白質:人的生長發育和受損細胞的修復離不開蛋白質,同時,也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脂肪:主要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存在于體內水: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約占體重的60%-70%,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無機鹽的缺乏癥狀和食物來源(見下表)維生素的缺乏病癥和食物來源(見下表)無機鹽的種類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含鈣的

3、無機鹽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雞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別是婦女缺鈣,易患骨質疏松癥牛乳粉、牛乳、鯽魚、鴨蛋含磷的無機鹽厭食、貧血、肌無力、骨痛等牛乳粉、魚類、豬肝含鐵的無機鹽缺鐵性貧血(乏力、頭暈等)花生、豬肝、鴨蛋含碘的無機鹽(微量)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出現障礙加碘鹽、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含鋅的無機鹽(微量)生長發育不良、味覺發生障礙豬肝、花生油、牛肉 幾種維生素缺乏時的癥狀和食物來源維生素的種類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維生素A皮膚干燥、夜盲癥(夜晚看不清東西)、干眼癥等牛乳、豬肝、魚肝油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豆類、欲類維生素C壞血病

4、、抵抗力下降等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等雞蛋、魚肝油、肝臟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類型供能物質(構成細胞)非供能物質有機營養物質無機營養物質糖糖類脂脂肪蛋蛋白質維維生素無無機鹽水功能主要供能物質主要儲能物質(備用能源)構成細胞的主要物質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細胞的主要成分,參與生命活動 口腔 咽 消化道 食道 消化系統的組成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消化腺 唾液腺、肝臟、胰腺大腺體 胃腺、腸腺小腺體酶酶2、消化和吸收 淀粉 麥芽糖 葡萄糖 酶 食物的消化蛋白質 氨基酸膽汁酶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胃: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酒精 吸收的部位 小腸:是吸收的

5、主要場所,水、無機鹽、維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均在此吸收 營養物質的吸收 大腸: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吸收的途徑:甘油和脂肪酸由毛細淋巴管吸收外,其它的成分均由毛細血管吸收3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平衡膳食: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分別 占30%、40%、30%。 食品安全4. 食品安全 保持清潔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準備和加工食品期間經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設備和餐飲具;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生熟分開:生的肉、禽、蛋和海產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生和熟食品的餐飲具、工具、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徹底做熟食物要

6、燒熟、煮透,中心溫度達到85 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品;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夠長時間存放;熟食和涼菜做好后在室溫下存放不得超過2小時;冷凍食品不要在室溫下化凍。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選擇衛生安全的餐飲具;選擇衛生安全的紙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凈,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魚、黃鱔要吃鮮活的;不能吃發芽的馬鈴薯和毒蘑菇等。(2)綠色食品指安全無污染且優質的食品,要求在生產、貯存和銷售的過程中都避免有害物質的侵染。 規律總結 小腸的結構特點:(1)長約56 m,其結構特點適于消化和吸收。(2)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

7、收的面積。(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大多數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中。注意 (1)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小腸的結構與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功能相適應。(2)消化道的其他部位也有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功能。 營養物質的吸收只在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消化道內進行。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能夠吸收大部分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是形成糞便的場所,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沒有吸收功能。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鼻腔 咽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道 喉 氣管

8、支氣管肺氣體交換的場所,由肺泡組成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有清潔、溫暖、濕潤吸入的空氣的作用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吸氣: 肋間肌和膈肌 收縮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容積增大 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氣體入肺,完成吸氣。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2)呼氣:肋間肌和膈肌舒張胸廓縮小肺回縮肺容積縮小(呼吸運動) 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氣體出肺,完成呼氣。 特別提示:氣體進出肺的動力是肺與外界氣體壓力差氧氣 二氧化碳肺泡處和組織處的氣體交換 肺泡處的氣體交換: 肺泡 血液(擴散作用) 氧氣 二氧化碳 組織處的氣體交換: 血液 組織細胞 3、空氣質量與健康: 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采集和

9、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五點取樣法)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叫做肺的通氣。它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實現的。類別呼氣吸氣肋間肌舒張收縮膈肌舒張收縮胸腔容積縮小擴大肺的狀態收縮擴張肺內氣壓變化增大減小膈頂上升下降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的實質是肺泡內的氣體與肺泡外纏繞的毛細血管內的血液間的氣體交換。其原理是氣體分子的擴散。其結果是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中。 3人體組織內的氣體交換的實質是通過循環到達人體組織處的毛細血管的血液與人體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其原理是氣體分子的擴散。其結果是血液內的氧氣擴散到組織細胞中,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注意 (1)人體吸入的是空氣(既

10、含有氧氣,又含有二氧化碳)。呼出的氣體同樣含有氧氣和二氧化碳,只不過是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氧氣濃度的減少。 (2)提高呼吸效率的有效方法不是提高呼吸效率,而是通過加深呼吸提高呼吸效率。四、人體內的物質運輸考點3血液循環1血液循環包括和兩條途徑,二者同時進行,在心臟處匯合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為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不斷地送來氧氣和養料,又不斷地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 2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不同,結果相反。(1)體循環途徑: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結果: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2)肺循環途徑: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結果

11、: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含氧較多顏色鮮紅)。1、流動的組織血液 血細胞(見下表) 通過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會分辨三種血管 2、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的種類及特點(見下表) 心臟的結構:心臟壁由心肌構成,左心室壁最厚。心臟四腔。左心房連肺靜脈,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主動脈,右心室連肺動脈。 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心臟的功能: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 血液循環的途徑:體循環從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從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發生的變化)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概念 動脈血:含氧多,顏色鮮紅的血 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的血 血型的

12、發現4、輸血和血型 輸血原則:同型血相輸。 血量和輸血三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數量和功能項目類型代號大小形態細胞核數量功能紅細胞RBC較大雙面凹的圓餅狀無男(45.5)X1012個/升女(3.55)X1012個/升主要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WBC大圓形或橢圓形有(410)X109 個/升吞噬病菌,保護人體健康血小板PLT較小不規則無(100300)X109 個/升有促進止血 加速凝血的作用 三種血管的比較種類概念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分布動脈將血液由心臟輸送到全身各處較厚、彈性大小快多數深位、個別淺位靜脈將血液由全身各處輸送回心臟較薄、彈性小大慢有的深、有的淺毛細血管連通最小的動脈和靜脈非常薄

13、(一層上皮細胞)8-10um最慢分布很廣五、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知識網絡結構 概念: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排泄 途徑 皮膚 呼吸系統 泌尿系統 1、尿的形成和排出 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腎小體 腎小球 腎單位 腎小囊 腎小管 尿的形成: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尿的排出:腎單位形成的尿液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 2、人糞尿的處理:人糞尿中的有機物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轉化為含氮、磷、鉀等的無機鹽。 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沼氣池處理和高溫堆肥。 1尿的形成過程(1)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

14、漿中的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重吸收到毛細血管中,余下的成分形成尿液。2尿的排出過程 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貯存,當膀胱內的尿液貯存到一定量時,人就產生尿意,進行排尿,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1人體有三條排泄途徑:一是通過皮膚中的 汗腺 分泌并排出汗液;二是通過呼吸系統 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三是通過 泌尿系統 排出尿液。通過排泄,維持了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注意 人體內產生的廢物大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因此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尿液是人體排泄的主要途徑。2通過廢物的排出,維持

15、了組織細胞所處的環境的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有利于細胞的正常生活。3人糞尿的處理:人糞尿對環境是有害的,經無害化處理 后,就成了很好的有機肥料。處理的方法有_、_和_。高溫堆肥 沼氣發酵 生態廁所 比較 排泄和人體的排遺的區別:排泄是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終產物排出體外的生理過程;排遺是動物排出廢物的一種現象,是動物體通過一定的孔(胞肛、口孔、肛門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的作用,一般指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如蛔蟲、鳥類等的排遺。排遺與排泄的主要區別就在于:排遺沒有經過細胞代謝。 六、生命活動的調節1、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人體從外界獲得的信息,視覺居第一,聽覺居第二。 眼球的基本結構 眼球壁:外

16、膜(包括角膜和鞏膜)、中膜(包括虹膜、脈絡膜等)、內膜(視網膜)內容物: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 眼與視覺 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形成物像感光細胞產生沖動視神經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眼的衛生保健:近視的原因:晶狀體的曲度過大或者眼球的前后徑過(近視) 長,遠處物體的光線通過晶狀體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視網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矯正的方法:通過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預防近視的方法: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耳和聽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骨膜、聽小骨、鼓室 內耳:半規管和前庭(有感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耳蝸(有聽覺感受器

17、) 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耳耳蝸內的感受器產生沖動聽覺神經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耳的衛生保健2、神經系統的組成基本單位:神經元 神經系統的組成:腦和脊髓組成了中樞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了周圍神經系統。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表面: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具有多種神經中樞 內部:白質,聯系左右兩個大腦半球小腦的功能: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脊髓的功能: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路,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 腦神經和脊神經的分布及其功能。髓鞘 神經元 結構 細胞體 突起:包括軸突和樹突 神經纖維 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

18、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叫反射。 反射弧: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分析膝跳反射與縮手反射的反射弧。4、激素調節 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內,隨血液腺體 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內分泌腺構成了人體的內分泌系統。 外分泌腺: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如汗腺、唾液腺、肝臟等。 激素:內分泌腺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用的物質。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人體生命活動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激素的作用、缺乏病癥垂體甲狀腺胰島分泌的激素生長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激素的作用促進生長發育促進新陳代謝、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分泌異常病癥 分泌不足:侏儒癥幼年 分泌過多:巨人癥成年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幼年分泌少:呆小癥成年分泌多:甲狀腺機能亢進飲食缺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分泌少:糖尿病分泌多:低血糖規律總結 大腦包括左右兩個大腦半球,左側大腦管理身體右側,右側大腦管理身體左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