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實驗與探究01272017599135RVCY_第1頁
2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實驗與探究01272017599135RVCY_第2頁
2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實驗與探究01272017599135RVCY_第3頁
2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實驗與探究01272017599135RVCY_第4頁
2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實驗與探究01272017599135RVCY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備戰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題精解精析專題15 實驗與探究【2012高考生物試題】1.(2012海南卷)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導致淀粉酶活性發生變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強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經高溫烘干制成粉劑2.(2012海南卷)9.關于葉綠體色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葉綠素a和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B.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不同 C.利用紙層析法可分離4種葉綠體色素D.乙醇提取的葉綠體色素不能吸收光能3.(2012海南卷)21.某小組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隨機取樣B.選擇植物生長茂盛處取樣

2、C.根據調查數據估算該種群密度D.根據地段的形狀確定取樣方法【答案】B【解析】本樣方法最主要的是進行隨機取樣,A正確, B錯誤;根據調查數據取平均數可估算該種群的的種群密度,C正確;根據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樣方法,如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等,D不正確。【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植物種群密度調查所用的方法樣方法,涉及到樣方法的取樣原則、取樣方法的選擇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4(2012廣東)3、分析下表,可推測溶液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甲乙甲、乙混合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

3、淀粉酶5(2012廣東)4、有關土壤動物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A.土壤動物群落不存在分層現象B.土壤動物中間關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鹽堿度不同,土壤動物群落結構有差異D.隨機掃取表層土取樣,可以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6.(2012天津)4.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度C在“探究培養液中醇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培養期內共三次取樣測定密度。即可準確繪制醇母菌

4、種群增長曲線D 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7(2012山東)4.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 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 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 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8(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學史上一些經典實驗的敘述,表中“方法與結果”和“結論或觀點”能匹配的是( )選項方法與結果結論或觀點A觀察到植物組織細胞分裂

5、產生新細胞;觀察到動物受精卵分裂產生新細胞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B單側光照射下,金絲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生長素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C將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裝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環境中,用極細光束照射后,細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D將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體內出現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9(2012江蘇)15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A解離和壓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區細胞分散B先用低倍鏡找到分生區細胞,再換用高倍鏡觀察C顯微鏡下絕大多數細胞中能觀察到染

6、色體D探究有絲分裂日周期性可為實驗取材時機提供依據10(2012江蘇)16下列關于“探究加本系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敘述,合理的是A先用熱水溶解洗衣粉,再將水溫調節到最適溫度B實驗的觀察指標可以是相同洗滌時間內污漬的殘留程度C相同pH時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衣物質地和洗衣粉用量不會影響實驗結果11.(2012江蘇)18下列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洗滌劑能瓦解細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B將DNA絲狀物放入二苯胺試劑中沸水浴后冷卻變藍C常溫下菜花勻漿中有些酶類會影響DNA的提取D用玻棒緩慢攪拌濾液會導致DNA獲得量減少【答案】C【解析】

7、DNA溶解度與洗滌劑無關,DNA與二苯胺水浴加熱變藍,不需要冷卻;用玻璃棒攪拌,使DNA吸附在玻璃棒上,且DNA量不會減少。所以答案C。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DNA提取和鑒定,屬于對識記、理解層次的考查。12.(2012江蘇)19下表中有關人體細胞化合物的各項內容,正確的是13.(2012北京)5. 高中生物學實驗中,在接種時不進行嚴格無菌操作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一項是A. 將少許干酵母加入到新鮮的葡萄汁中 B. 將毛霉菌液接種在切成小塊的鮮豆腐上C. 將轉基因植物葉片接種到無菌培養基上D. 將土壤浸出液涂布在無菌的選擇培養基上【答案】C【解析】作為植物組織培養,要求非常嚴格的無菌環境,如果滅

8、菌不徹底,培養過程中存在污染,會造成培養的幼苗生長緩慢甚至培育失敗。原理有以下幾種:(1)與幼苗競爭培養基中的營養,而因為細菌和真菌生殖比植物快得多,導致植株得不到營養。(2)寄生于植物體內,利用植物細胞中的原料合成菌類自身的物質,導致幼苗死亡。(3)已有報道,寄生菌可能導致植物內部的基因改變,當這個基因是對生長必要的基因時,就導致幼苗的死亡。此外,污染菌的基因可通過某種暫時未知細節的機制轉入植物細胞內并表達,從而導致培養失敗。不進行嚴格滅菌對葡萄酒的制作和臭豆腐的制作影響都不大;選擇培養基是根據要培養的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制備的,一般的雜菌在其上面也很難生存,ABD不選。【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

9、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植物組織培養,微生物的培養過程中的無菌操作,屬于對識記、理解層次的考查。14.(2012安徽)1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為材料,經不同處理和染色體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B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C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D經蘇丹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15(2012上海卷)18在觀察果蠅唾液腺細胞染色體永久裝片時,某同學在低倍鏡下觀察到了帶有橫紋的巨大染色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染色體上的橫紋是基因的所在地B若一般體細胞DNA含量為2C,則裝片上的唾液腺細胞DNA

10、含量高于2CC若視野中有明顯的異物,可移動載玻片或轉動目鏡以判斷異物在何處D若在視野左側有一橫紋較為清晰的區段,應將載玻片左移使之位于視野中央16(2012浙江)31(12分)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生物制劑W對動物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的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實驗材料:培養液、正常體細胞、癌細胞、W、胰蛋白酶。(要求與說明:答題時不考慮加入W后的體積變化等誤差。提供的細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進行原代培養且培養條件適宜)(1)實驗思路: 取培養瓶若干個,分組如下: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各組樣品在培養箱中培養一段合適的時間后,各取其中的幾個樣品,加入,搖勻,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

11、計數板分別計數并記錄細胞數。 重復若干次。 。(2)預測實驗結果(用坐標系和細胞數變化曲線示意圖表示):17.(2012全國理綜大綱)33.(8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某同學為了探究pH對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在A、B、C、D、E5支使觀眾分別加入pH5.0、6.0、7.0、8.0、9.0的適宜濃度緩沖液5ml,再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淀粉液1ml。各試管中分別加入適當濃度的唾液稀釋液1ml,搖勻。將5支試管放入70恒溫水浴中,保溫時間相同且合適。取出各試管,分別加入斐林試劑2ml,搖勻。觀察各試管溶液的顏色,通過顏色深淺判斷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適pH。上述實驗步

12、驟中有2處錯誤,請更正并說明更正的理由(不考慮試劑的濃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實驗重復次數),以便實驗能得到正確的預期結果。(1) 。(2) 。18(2012廣東)29.(16分)食品種類多,酸堿度范圍廣。生物興趣小組擬探究在食品生產應用范圍較廣的蛋白酶,查閱相關文獻,得知:(1)pH對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響有差異。據圖12可知,_更適宜作為食品添加劑,理由是_。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的量來表示。(2)該蛋白酶的提取工藝流程如下:興趣小組分別對酶保護劑濃度、提取液pH進行了探究實驗。結果顯示,酶保護劑濃度在0.02-0.06mol/L范圍內,酶活力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圍內,酶活力較高。

13、他們認為,要進一步提高粗酶制劑的美活力,以達到最佳提取效果,還需對酶保護劑濃度和提取液pH進行優化,并確定以此為探究課題。請擬定該課題名稱,設計實驗結果記錄表。19.(2012江蘇卷)27藍藻、綠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見藻類。某課題組研究了不同pH對3種藻類的生長及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見圖1、圖2。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1和圖2分析,3種藻類中pH適應范圍最廣的是;在pH為8.0時,3種藻類中利用CO2能力最強的是。(2)在培養液中需加入緩沖劑以穩定pH,其原因是。(3)在實驗中需每天定時對藻細胞進行取樣計數,請回答以下問題:取出的樣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在計數前通常需要將樣液

14、稀釋,這是因為。將樣液稀釋100倍,采用血球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計數,觀察到的計數室細胞分布見圖3,則培養液中藻細胞的密度是個/mL。20(2012江蘇卷)33為探究低濃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并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報告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溫室盆栽,1mmol/L NaHSO3溶液、蒸餾水、噴壺、光合分析測定儀等。實驗步驟:第一步:選取若干的水稻植株隨機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為對照組,乙組為實驗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別將等量的、噴灑在甲、乙兩組的水稻葉片上,次日上午測定光合速率。結果與分析:實驗結

15、果見圖1,經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2)研究發現NaHSO3增加了葉片內葉綠體形成ATP的能力,推測其作用部位是葉綠體的,進而加快對圖2中(填字母AD)物質的利用。(3)研究小組利用上述條件設計實驗,證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應相同,兩者共同處理既不存在累加效應,也無抑制效應。請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圖繪制出實驗結果(實驗光照強度為1000µmolm-2s-1)。21.(2012福建)26(28分)回答下列I、題 I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

16、,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殖溫度常年在15一18之問。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探究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化學本質是 ,可用 試劑鑒定。胃蛋白酶實驗組和幽門盲囊蛋白酶實驗組的pH應分別控制在 。為了控制實驗溫度,裝有酶底物的試管應置于 中以保持恒溫。單位時間內_ 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實驗結果如圖2,據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 。理由是 (3)研究還發現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

17、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養殖投放的飼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的比例,以減少對海洋的污染。22.(2012上海卷)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10分)為了探究植物礦質吸收是否與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礦質和水分),特設計如下實驗(圖24):通過光照控制大麥葉片的蒸騰作用(水分蒸發忽略不計),然后測定大麥根系所處溶液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探究假設】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礦質和水分。【實驗設計】依據上述研究目的設計的實驗記錄表如表5。68表5中,如果實驗條件X1代表光照,檢測變量Y2代表大麥培養液中的Ca2+濃度,那么X2應為_,而作為Y1的大麥根系水分吸收(或蒸騰量)可借助于_

18、測得。69表5中的實驗數據應按_方式處理方可初步證實探究假設的成立與否。A比較Z1:Z3和Z2:z4兩個比值 B比較Z1+Z2和Z3+Z4兩個加和C比較Z1一Z3和Z2一Z4兩個差值 D比較Z1×Z2和Z3×Z4兩個乘積70為了進一步調查上述假設的普遍適用性,表5中的Y3至Yn應為_。71實驗條件X l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熱能因素,為區分兩者,增設一實驗條件x3_。A將II號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 B在II號杯中加裝散熱攪拌裝置C在光源與II號杯之間加裝濾色玻片 D將II號杯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水浴中72在本探究中,檢測變量Y2的初始濃度(大麥插入前)不宜過高,否則_。【探究

19、結論】植物根系以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礦質和水分。 【2011高考生物試題】1.(2011山東卷)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質或結構的實驗是( )A.蘇丹染色體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中的脂肪B.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C.健那綠(詹納斯綠B)染色觀察動物細胞的線粒體D.甲基綠、派洛寧(呲羅紅)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DNA和RNA2.(2011新課標全國卷)下表是根據實驗目的,所需阿勇的試劑與預期的實驗結果正確的是實驗目的試劑預期的實驗結果A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醋酸洋紅染色體被染成紫紅色B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脂肪雙縮脲試劑脂肪顆粒被染成紅色C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

20、萄糖甲基綠葡萄糖與甲基綠作用,生成綠色沉淀D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斐林試劑吡羅紅斐林試劑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課本基本實驗。雙縮脲試劑是用來鑒定蛋白質的,鑒定脂肪用蘇丹或蘇丹試劑,B錯誤。鑒定葡萄糖用斐林試劑,鑒定DNA用甲基綠,CD錯誤。3. (2011山東卷)某興趣小組在室溫下進行了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氣泡是反應產生CO2的結果B試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無氧環境C若試管中的水換成冷水,氣泡釋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答案】D【解析】酵母菌無氧呼

21、吸產物為酒精和CO2,研究其過程的實驗中,首先要控制無氧的條件,其次其他無關變量要適宜,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冒出的氣泡表明進行了細胞呼吸;放出的氣體是CO2,加水目的是制造無氧的環境,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選項中把適宜的溫度換成冷水,影響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所以是正確的;D選項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可轉移的能量形成ATP,未釋放出來的能量儲存在酒精中,所以D選項錯誤。用石炭酸-品紅試劑染色。制片、鏡檢;計數、拍照。實驗結果: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清水培養時間質量分數(%)時間(h)01224360.012410.71 13.

22、6814.1914.46 369.9411.9913.5913.62487.9810.0612.2211.97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89.81485.976.787.988.56請分析上述實驗,回答有關問題:(1)步驟中“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驟為了獲得相應的觀察視野、鏡檢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3)根據所學的知識推測,石炭酸-品紅試劑是一種 性染料。(4)為了統計數據更加科學,計數時應采取的方法是 。(5)根據上表結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結論:質量分數為 秋水仙素溶液誘導后的細胞分裂指數較高;本實驗的各種處理中,提

23、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 。(6)右面為一位同學在步驟所拍攝的顯微照片,形成細胞a 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7.(2011廣東卷)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顏色會影響消費。小李同學擬研發“綠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長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蘆為材料進行如下實驗。I.提取葉綠素II.探究pH對葉綠素穩定性的影響取一些葉綠素粗產品,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于室溫(約25)下進行實驗,方法和結果如下表。實驗組號 葉綠素溶液(mL) 調pH至 處理時間(min) 溶液顏色3.0Y10綠色3.07.010綠色3.06.010黃綠色3.05.010黃褐色注:葉綠素被破壞后變成黃褐色。根據所學知識和實驗結果,請回答:(1)

24、提取食用葉綠素的X應該為 ,原因是 。(2)表中Y應該為 ,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葉綠素色素不適用于 食品,否則 。(4)小李想了解葉綠素產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請你提供監測方法并寫出主要步驟。8.(2011福建卷)26.回答下列、題.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組無輻射損傷;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

25、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在培養了O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組別處理方法0 h12 h24 h48 h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1) 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集體重要的_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與_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解析】.(1)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包括骨髓、胸腺、扁桃體、脾、淋巴結;免疫活性物質是指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細胞凋

26、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編程性死亡;無輻射損傷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小,說明發生凋亡的脾細胞少;組對照實驗說明,IL-18能夠抑制脾細胞凋亡。(3)設置第組的目的是進行對照,目的是比較核輻射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4)誘變育種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r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誘變育種的優點是能夠提高突變率,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局限性是誘發突變的方向難以掌握,突變體難以集中多個理想的性狀。9.(2011四川卷)有人通過實驗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養條件,以獲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單位體積的藻體干重)。(

27、1)在有光條件下培養海藻時,培養液中必須含有_,還需定時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目的是提供_。 海藻光合速率隨不同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右圖,圖中B點表示最佳的_培養條件。(2)該海藻的無光條件下仍能生長,但需在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機物,目的是提供_。(3)向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濃度的培養液,在一定光照條件下培養該海藻,測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要確定培養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還需設計_的實驗。(4)綜合上述實驗,獲得該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養條件是_。10.(2011北京卷)實驗一:用不帶特殊病原體的小鼠進行如下特異性免疫實驗,過程如圖1,結果如圖2。(1)實驗中,對B組小鼠的處理是作為A組小鼠

28、的           處理。(2)從圖2可知,組與組相比,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量的增長趨勢          ,說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臟內的細菌繁殖。注射來自于A組小鼠的T細胞后,在4天內I組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量     

29、     ,說明該組T細胞(活化T細胞)          細菌數量的增長。由此推測該細菌生活在          。(3)實驗中,I組小鼠感染的是          ,感染的時間是在注射T細胞或血清的    

30、      天。實驗二:在體外觀察小鼠的T細胞和巨噬細胞(一種吞噬細胞)對細菌X的殺傷力,結果如圖3。(4)由圖3可知,能有效殺傷細菌X的是          細胞,而不是活化T細胞。(5)有人假設,活化T細胞釋放某種物質活化了巨噬細胞。若用體外實驗驗證該假設,實驗組應選擇的實驗材料包括           (填選項前的符號)。

31、a培養過活化T細胞的培養液    b培養過巨噬細胞的培養液cA組小鼠的巨噬細胞    dB組小鼠的巨噬細胞e培養過未活化T細胞的培養液    f細菌X(6)該系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                           

32、0;       。11.(2011浙江卷)研究人員進行了多種植物激素對豌豆植株側芽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圖。請回答:(1)比較曲線1.2.3.與4.可知_對側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而且_(激素)能解除這種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頂芽的情況下,除了3所采用的措施外,還可通過噴施_的化合物促進側芽生長。(2)比較曲線4與5。可知赤霉素能明顯促進 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頂芽中,赤霉素產生于_組織。(3)分析上圖,推測側芽生長速度不同的原因是側芽內_濃度或比例的改變。的改變。12.(2011江蘇卷)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33、類似物常用于生產實踐,某課題組研究了激素類似物甲和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重要有和側芽生長的影響,請回合上列問題:(1)由圖1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甲和乙對微型月季插條生根的影響分別是          、          。(2)由圖1的結果          (填“能”或“不能”)判斷0.5mol/

34、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插條生根的影響。為探究3mol/L的激素甲和0.5mol/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插條生根的復合影響,應設計          種培養基。(3)已知甲為生長素類似物,圖2為其X、Y和Z三種濃度下: 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生長具有 作用。X濃度、Y濃度和Z濃度之間大小的關系是 。【2010高考生物試題】1.(2010新課標)3若要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到質壁分離、和脂肪,下列四組材料中應選擇的一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葉 B天竺葵葉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蔥和花生子葉 D天竺葵葉和紫色洋

35、蔥2.(2010四川卷)2、下列對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作用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B.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實驗結果表明,葉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調查人群中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時,應選擇有遺傳病史的家系進行調查統計D.鑒定蛋白質時,應將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檢組織樣液中3.(2010新課標)3若要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到質壁分離、和脂肪,下列四組材料中應選擇的一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葉 B天竺葵葉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蔥和花生子葉 D天竺葵葉和紫色洋蔥4.(2010江蘇卷)19根據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預期結果合理的是A實驗 B實驗 C實驗

36、D實驗5.(2010海南卷)22(12分)為探究NaCl和CuSO4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進行了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見表。請回答:試管編號實驗步驟12341%NaCl溶液(mL)11% CuSO4溶液(mL)11% Na2SO4溶液(mL)1蒸餾水(mL)1pH6.8緩沖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各試管放入37恒溫水浴保溫適宜時間取出試管,加入1%碘溶液0.1mL觀察結果無色深藍色淺藍色(1)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2)分析實驗結果可知:對酶活性有影響的離子是,其中對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離子是,對酶活性有促進作用的離子是。(3)該實驗

37、中設置4號試管的目的是;設置3號試管的目的是。(4)上述實驗中若用斐林試劑代替碘溶液進行檢測,14號試管中的顏色依次是、。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在操作過程中,保溫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試劑,其原因是。6.(2010全國二)31.(10分)請回答下列問題:氮、磷、鎂3種元素中,構成生命活動所需直接能源物質的元素是 ,構成細胞膜的元素是 。缺鎂時植物葉片發黃,其原因是 在提取葉綠體色素的過程中,研磨葉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鈣及適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鈣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1)光反應中能把光能轉換成電腦的葉綠素是少數處于特殊狀態的* 。7.(2010海南卷)7某同學從楊樹葉片中提取并分離得

38、到4種色素樣品,經測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譜圖,其中屬于葉綠素b的是【答案】A8.(2010天津卷)3.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以下操作和結論正確的是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羅紅混合液解離染色B.右圖是高倍顯微鏡下調解細準焦螺旋看到的視野C.持續觀察,視野中的K細胞將分裂成兩個子細胞D.視野中,N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M細胞的一半9.(2010福建卷)3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D觀察:顯徽鏡

39、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省考試說明生物知識表中所列出的16個實驗。A項低溫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是著絲點照常會分裂,使姐妹染色單體分裂形成子染色體。B項解離液是由15%的鹽酸和95%的酒精等體積混合而成,其作用是使細胞分散開來,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卡諾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細胞形態。C項人教版必修二88頁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實驗中用改良苯酚品紅溶液使染色體著色;人教版必修一115頁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醋酸洋紅溶液使染色體著色。D項在顯徽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處于間期,看不到染色體,因為間期時間較長;而且只有少數細胞染色體會

40、加倍,因為突變具有低頻率性。10.(2010海南卷)8.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兒出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城市,研究這種現象是否由遺傳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A.對正常個體與畸形個體進行基因組比較研究B.對該城市出生的雙胞胎進行相關的調查統計分析C.對該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進行調查統計分析D.對兔唇畸形患者家系進行調查統計分析11.(2010江蘇卷)19根據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預期結果合理的是A實驗 B實驗 C實驗 D實驗12.(2010江蘇卷)26(7分)右圖為酵母菌細胞結構示意圈。請回答下列問題:(1)酵母菌細胞結構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酵母菌_;與藍藻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酵母菌 。(2

41、)圖中含有RNA的結構有 (填序號)。(3)圖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釋放的結構是 (填序號)。(4)為制備酵母菌原生質體,需用酶解法除去結構,但應在 溶液中進行。(5)為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確的有 (填下列操作的序號)。將適量干酵母放人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靜置一段時間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培養液在血球計數板中央滴一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用濾紙吸除血球計數板邊緣多余培養液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防止酵母菌吸水漲破,需要在等滲或高滲溶液中進行。13.(2010江蘇卷)19

42、根據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預期結果合理的是A.實驗 B實驗 C實驗 D實驗14.(2010江蘇卷)32(7分)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DNA粗提取的相關探究活動。具體步驟如下:材料處理:稱取新鮮的花菜、辣椒和蒜黃各2份每份l0 g。剪碎后分成兩組,一組置于20、另一組置于一20條件下保存24 h。DNA粗提取:第一步:將上述材料分別放人研缽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兩層紗布過濾取濾液備用。第二步:先向6只小燒杯中分別注人10mL濾液,再加人20 mL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緩緩地向一個方向攪拌,使絮狀物纏繞在玻璃棒上。第三步:取6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

43、液溶解上述絮狀物。DNA檢測:在上述試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試劑。混合均勻后,置于沸水中加熱5 min,待試管冷卻后比較溶液的顏色深淺,結果如下表。分析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該探究性實驗課題名稱是 。(2)第二步中”緩緩地”攪拌,這是為了減少 。(3)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分析。結論1:與20相比,相同實驗材料在-20條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較多。結論2: 。針對結論I請提出合理的解釋: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質變性沉淀,與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對DNA影響極小。為了進一步提高DNA純度,依據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礎上繼續操作的步驟是: 。然后用體積分數

44、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15.(2010安徽卷)29. (10分)面對去冬今春我國西南部分地霉菌可以與植物區嚴重旱情,生物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摩西球囊菌可以與植物根系形成共生體,能提高干旱條件下植物體內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強抗旱性,請完成實驗設計,探究接種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種,栽培土(經滅菌處理的田間土與河沙混合,體積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方法步驟:每個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并將花盆平均分成A、B兩組A組各花盆中 ,B組各花盆中 。將等數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 條件下培養;6周后, 處理10d,每天

45、觀察、記錄并統計 。結果預期與分析 16.(2010廣東卷)29、(16分)假設你去某飼料研究所進行課外實踐活動,需要完成以下任務:(1)選用恰當的試劑檢測某樣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提供的試劑有:碘液,蘇丹溶液,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你選用的試劑應該是 ;蛋白質與相應試劑反應后,顯示的顏色應為 。(2)完善以下實驗設計并回答問題。 探究A動物蛋白對小鼠生長的影響資料:飼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 ;普通飼料可維持小鼠正常生長;A動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飼料生產。一、研究目的:探究A動物蛋白對小鼠生長的影響。二、飼料:1、基礎飼料:基本無蛋白質的飼料;2、普通飼料(含12%植物蛋白):基礎飼料+植物蛋白

46、;3、試驗飼料:基礎飼料+A動物蛋白。三、實驗分組:實驗組號 小鼠數量(只) 飼料 飼養時間(天)1 10 基礎飼料 212 10 試驗飼料1(含6 A動物蛋白) 213 10 試驗飼料2(含12 A動物蛋白) 214 10 試驗飼料3(含18 A動物蛋白) 21 5 10 試驗飼料4(含24 A動物蛋白) 216 10 備注:小鼠的性別組成、大小、月齡、喂飼量和飼養環境均相同。四、實驗方法和檢測指標:略實驗組6中,應該為 ,原因是 ;應該為 ,原因是 ;要直觀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長情況,可以測量小鼠的 和 。A實驗 B實驗 C實驗 D實驗18.(2010江蘇卷)30(8分)單細胞銅綠微囊藻大

47、量繁殖可形成水華受到廣泛關注。下面是有關銅綠微囊藻的研究請回答問題:(1)利用配制的X培養液培養銅綠微囊藻8 d每天定時測定其細胞數量,發現銅綠徽囊藻數量呈指數增長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個體,這是因為銅綠微囊藻具有等特性。(2)某同學用x培養液培養銅綠微囊藻時加人粉綠狐尾藻(一種高等水生植物)結果銅綠微囊藻生長受到明顯抑制重要的原因是這兩種生物在利用等資源時存在顯著的競爭關系。(3)也有人提出假設:粉綠狐尾藻能產生化學物質抑制銅綠微囊藻的生長。請利用下列實驗材料用具完成實驗設計探究該假設是否成立。材料用具:銅綠微囊藻粉綠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養液的各種無機鹽,500 mL錐形瓶,蒸餾水,顯微鏡,血球計

48、數板,蓋玻片玻璃缸,微孔濾膜(可以除菌)等。實驗步驟:材料準備:在裝有7000 mL蒸餾水的玻璃缸中種植一定數量且生長良好的粉綠狐尾藻在適宜條件下培養8 d。準備接種用的銅綠微囊藻。培養液配制:。實驗分組:取錐形瓶6只分為兩組。接種與培養:。觀察與統計:每天定時用血球計散板對6只錐形瓶內銅綠傲羹蕞細胞進行計數計 算平均值比較兩組同的差異。1若(3)中假設成立則實驗結果是。19.(2010海南卷)21(10分)某木本植物種子成熟后不能萌發,經過適宜的預處理可以萌發。現用甲、乙、丙、丁四種預處理方法處理種子,再將處理后的種子分成兩組:一組在溫度和水分等適宜的條件下進行萌發實驗并測定萌發率,結果見表

49、;另一組用于測定A、B兩種激素的含量,結果見圖。請回答:預處理方法室溫、保濕(甲)4、保濕(乙)4、水浸種(丙)4、干燥(丁)種子萌發實驗條件溫度和水分等適宜條件種子萌發率(%)0100980(1)由表可知,有利于該種子萌發的預處理條件是和。(2)由表和圖可知,兩種激素中抑制種子萌發的是。(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種子的種皮中,為了驗證激素A對種子萌發的作用,可用白菜種子為材料,以白菜種子發芽率為指標進行實驗,請補充完成下列實驗步驟,并預測結果、得出結論。實驗步驟:剝離該木本植物種子的種皮,提取激素A,并制備成激素A水溶液。預測結果:得出結論:【2009高考試題】1.(09上海卷)19

50、.用測微尺測量某個洋蔥表皮細胞的長度時,下列目鏡的組合中,視野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最小的是目鏡10× 物鏡10× 目鏡16× 物鏡40×A. B. C. D. 【答案】D【解析】放大倍數越大,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越小。實驗二: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09廣東卷)6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待測物質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DNA甲基綠紅色脂肪蘇丹橘黃色淀粉斐林試劑藍色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A B C D2.(09江蘇卷)21下列有關實驗及顯色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有A水浴加熱條件下,蔗糖與斐林試劑

51、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B沸水浴條件下,脫氧核苷酸與二苯胺發生作用呈現藍色 C常溫條件下,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呈現紫色D常溫條件下,核糖核酸與甲基綠作用呈現綠色3.(09上海卷)7.用班氏試劑鑒別健康人的下列四種液體,出現紅黃色沉淀的是A. 血清B. 唾液C. 胃液D. 尿液【答案】A【解析】班氏試劑與還原性糖水浴共熱才會生成紅黃色沉淀,正常健康人體中血清含有葡萄糖為還原性糖;唾液中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胃液也主要是消化酶,是蛋白質類不具有還原性;尿液中不含葡萄糖。4.(09廣東卷)5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片細胞,正確的結論是A葉綠體在細胞內是固定不動的B葉綠體在細胞是均勻分布的C葉綠體的存在是葉片呈綠色的原因D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不含線粒體5.(09江蘇卷)30(7分)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