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方案_第1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方案_第2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方案_第3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方案_第4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方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設計者(xxx )一、概述 語文七年級下冊 簡要描述課題來源和所需課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七年級上冊,1 課時。 概述學習內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寫于 1926 年,當時國共兩黨合作掀起的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正處在高潮時期,同時革命也遭到封建軍閥、帝國主義等惡勢力的阻撓和破壞。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戰士,在這一革命中當然始終戰斗在革命的最前線,用手中的筆與反動勢力進行斗爭,被北洋政府誣陷通緝, 1926 年 9 月到廈門大學任教,遭到以校長林文慶為首的頑固守舊分子的排擠,在渴望戰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與苦悶中于是“

2、舊事重提”拾起童年的“帶露之花朝花”來慰籍自己此時“離奇和蕪雜”的心情。集中六篇意在敘事而志在寫人抒情, 寄托了魯迅的豐富而深沉的情感。尤其本文更是如此。 概述這節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教材在以童年為主題的單元中,選這一名篇作為首篇,其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蘊含的豐富情感,真是自己的痛年,另外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中文學革命的先驅,其文美在樸實詼諧幽默的語言,美在清晰的寫作思路,簡潔的寫法,豐富的思想,這些內容也正是我們語文學科的重要學習內容,無疑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典范。二、教學目標分析1 .結合工具書掌握重要字詞。2 .學習認識魯迅了解朝花夕

3、拾,幫助理解課文.3 .借鑒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多角度、融情于景景物描寫的寫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4 .揣摩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增強語感。5.體味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珍視人 生中亦真亦夢的童年。三、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學習認知規律,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獨立的識字能力和一定的閱讀能力,能與同學一道對文本進行質疑、合作和探究,能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要能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其主動閱讀的欲望。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畫面和語

4、言描述等有趣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注意情境中語言的運用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理解和體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感悟人生意義。整篇文章圍繞著朗讀,通過反復的朗讀和體驗,使學生的心靈一步一步去接近作者的心靈,提升學生衡量價值觀的標準。基于這一理念,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一下教學活動策略:1、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學法突出了語文教學的審美特性,強調了教學中以激發愛,以情打動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本的特點。2、朗讀法:本文選取三個尋常事例,抒發對生命全面而又深刻的理性思考,表達了頑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誦讀中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恰當停頓、讀出語氣

5、和感情。反復朗讀,用心領會文意,感悟生命的意義。3、自讀點撥法:本文為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以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精細閱讀,深入細致地探究文意,以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供教師使用的資源:自制ppt 課件;供學生使用的資源:課本、拓展閱讀資料。六、教學過程(一)、導入1 .關于魯迅這一大師你了解多少(學生說一說)2 .教師小結: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魯迅的童年和我們一樣,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神秘的故事,無味的冬日里難得的情趣; 嚴肅勤奮的學習生活,偶爾淘氣的快樂,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進

6、這位大家的童年,體味其豐富的情感,學習他的寫作方法,定會受益匪淺。(二)、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1 .作者介紹:引導學生約度注釋并記憶,教師適當講授。(課件)2 .寫作背景:教師下發相關材料:朝花夕拾介紹及作者小引。學生閱讀增強感性認識。(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3 .老師播放課件學生聽讀,了解文意并畫出自己的生字詞。4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工具書處理字詞。教師明確(課件)。5 .學生競讀,師生點評。6 .引導學生談談讀本文的初步感受,教師抓住題目提示學生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并明確空間變化的寫作順序,引導學生據此將課文分成兩部分,并概括大意。(課件)7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過渡段,初步

7、談談此段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小結明確本文的結構(課件)(四)、研讀文章的第一部分1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部分,并思考:作者說:百草園是一個荒園,可為什么是我兒時的樂園2 .學生自由發言。3 .教師小結(課件)4 .進一步研讀:聽讀第二段作者是怎樣寫百草園景物的,讀后你有什么感受(聽讀)小組探究教師提示寫作順序、描寫的角度、情感等。(課件)師生小結,本段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著高低的順序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角度對景物進行描寫,并將高興愉快自由無憂無慮的心情寓于其中,寫出了童真,寫出了情趣,體現了一個樂字,做到層次井然,情景交融。(課件)訪寫句子:請同學們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的句式寫一句

8、話。(課件)5 .作者寫景中,為什么寫美女蛇的故事,是多余的嗎學生結組討論發言。教師小結,明 確插敘及作用。(課件)(五)、應用:說一說你兒時的樂園,注意要做到層次井然,富有感情(六)、默讀第一部分,體會魯迅在百草園中的樂趣及文中情感。(七)、教師總結:百草園是荒園但在我卻兒時樂園,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童年生 活的深深的喜愛眷戀懷念之情。(八)、聽讀第一部分,結束本節。教學過程結構流程圖七、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項目學生活動評價要點滿意程度a滿忌b基本滿意c不滿意

9、同學精神飽滿,學生注意力集中。通過復習了解學生情況。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引入新知。形象直觀理解公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探究。同學能基本掌握本節內容,當堂完成課堂練習。能力訓練,正確利用公式計算。知識拓展。滿意程度與評價等級滿意程度A (滿意)2016 個 aB (基本滿意)1512 個 aC (不滿意)11個a以下八、幫助和總結幫助: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教學反思:一、語文作為社會學科其人文性無與倫比,因此本課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采取聽讀,朗讀,默讀,速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爭取引起學生共鳴,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二、語文作為工具學科,其基礎性更不容忽視, 本課設計重基礎,注意培養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