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1頁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2頁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3頁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4頁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澧縣二中物理學考復習知識匯總第一章運動的描述1 .質點(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并不取決于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 .參考系(1)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

2、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因為今后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3 .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o在物府匕林大物本的(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Mot秉描

3、述位置對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AA圖1-1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

4、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5、加速度(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Vt-V0,、t(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右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右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1 .勻變速直線運動(1)定義: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相等的直線運動。(2)特點:軌跡是直線,加速度a恒定。當a與vo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勻加速

5、直線運動;反之,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1)基本規律速度時間關系:v=v0+at位移時間關系:x=v0t+1at22(2)重要推論速度位移關系:v2-v:=2ax平均速度:V=Y*=Vt2萬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的位移之差:AX=Xn+1-Xn=aT2o3 .自由落體運動(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的運動。(2)性質: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

6、,隨高度增加g的值越小,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規律:與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相同。vt=gtH=gt2/2vt2=2gh4 .豎直上拋運動豎直上拋: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的運動.一般定V。為正方向,則g為負值.以拋出時刻為t=0時刻.乂=V-gth=V0t_1gt22-,一一V0物體上升最高點所用時間:t=,;g上升的最大高度:H =V-2g2V0:t =0g物體下落時間(從拋出點回到拋出點)落地速度:Vt=、0,即:上升過程中(某一位置速度)和下落過程中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總是相等,方向相反.題型1豎直上拋基本公式應用【例11氣球以

7、10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從氣球上掉下一個物體,經17s到達地面.求物體剛脫離氣球時氣球的高度.(g=10m/s2)答案:1275m5 .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1、實驗步驟:(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通電源,后放開紙帶.(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3.0712.382-27.87*(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2、常見計算:(1) - BAB BC(2) a =2T:C - BTBC CDCD

8、- BC77.406.位移一時間圖象的信息點(1)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位移。圖線表示物體的位移隨 時間的變化關系,不表示軌跡。(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線的斜率表示某時刻物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3)橫截距表示物體出發的時刻,縱截距表示零時刻物體的出發位置。7 .速度一時間圖象的信息點(1)橫坐標表時間,縱坐標表速度。圖線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線的斜率表示某時刻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橫軸上方為正,下方為負)。第三章相互作用1、力1 .力是物體對

9、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3 .力作用于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4 .力的分類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2、重力1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2 .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

10、體的重心。質量均勻分布的有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采用懸掛法。3 .重力的大小:G=mg3、彈力1 .彈力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兩物體直接接觸;兩物體的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2 .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純而指向純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3 .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4 .胡克定律:F=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

11、,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典型例題: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上,處于自然狀態的彈簧一端靠著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A,現對物體作用一水平包力F,在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這一過程中,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變化情況是()A、速度增大,加速度減小B、速度減小,加速度增大C、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pWWvTAD、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5 .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4、摩擦力(1)滑動摩擦力:f=FN說明: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醫為滑動摩擦系數,只與接觸面

12、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2)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大小范圍:0<£靜03(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說明: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典型例題:用水平外力將木塊壓在豎直墻上,使木塊保持靜止不動,如圖所示,當水平外力增大時,則木塊A、對墻的壓力增大,受靜

13、摩擦力不變B、對墻的壓力增大,受靜摩擦力增大C、對墻的壓力不變,受靜摩擦力不變D、對墻的壓力增大,受最大靜摩擦力不變5、力的合成與分解1 .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2 .共點力的合成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力的合成方法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2) 兩個力的合力范圍:F1-F2<F<Fi+F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

14、分力(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6、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1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1) 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運動學特征。2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合=0(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

15、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1、牛頓運動三定律2、力學單位制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1.慣性: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 .物理公式玄殞穿物琲尾藜量關系的同時2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基本單位就是根據物理量運算褶電詞媼就稽%脫神皆if動根據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確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叫做導出單位3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與其它的導出單位一起2 .在物理力學中,選定生網制軸楙附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組成了力學單位制。選用不同的基韭單位如椀國司的鄭蹊平例則比,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為米(m,質量為千克(kg)白質反瞞網館>(力螂厚用毗m得刎”導出單位,它們起組成了力學

16、嘰娥|單斕父2.表達式:F合=ma典型例題:O卞2,仙伽醐瞬時作微御理直絢1耽嘰速財建即速度2A、一定沿F1的萬向I4B力的單位的居又定期串落J萬向kg的物體廣生佃右4b幽1貓方向就是沿F21的加速眇力就魅能跳不沿F1的方向,也不沿F2的方向1.物體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典型例題:某人用力推一下呵碗|此你褊1進唯甫偏田鼠直續聲便開始運動,此后改用較小的力就可用in電喇怛9線運他用力輛如用力同時產收、而時消失,作、力是是使物體產生加速感的蜥西目互作用的兩物體上,性質相同B、力是使物C、力是維持體產生速度的原性 耐體運動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關系D、力是改變物體慣性的原因

17、;一、曲線串則翎傷群1,曲線運那應用1已知帶科確而需%力情況2 .已知受力情況確定前體的運動情況3 .加速度是聯系運動和力關系的橋梁(1)性質:是一種變速運動。作曲線運動質點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為零。(2)條件:當質點所受合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質點做曲線運動。1(3)力線、速度線與運動軌跡間的關系:質點的運動軌跡被F4尸v力線和速度線所夾,且力線在軌跡凹側,如圖所示。YA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A(1)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2)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系:一是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等效性和等時性;二是各分運動具有獨立性。(3)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就是要對相關矢

18、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進行合成與分解,使合矢量與分矢量相互轉化二、平拋運動規律s1 .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軌跡方程為2 .幾個物理量的變化規律(1)加速度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為零,豎直方向的加速度為g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go因此,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2)速度分速度:水平方向為勻速直線運動,水平分速度為vx=v0;豎直方向為勻加速直線運動,豎直分速度為Vy二合速度:合速度v=Jvx2+vy2=:V02+(gt)2。tan8=星,日為(合)速度方向與水平方,vo向的夾角。(3)位移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豎直方向的位移y=gt2。2合位移:物體的合

19、位移s=«x2+y2=;v02t2+g2t4=tjv02+1g2t2,4.412tan0f=也=生=坦吧,口為物體的(合)包移與水平萬向的夾角。v°t2V02(4)注意:平拋運動的時間由高度決定三、圓周運動的描述1 .運動學描述(1)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線速度(v):v=竺,國際單位為m/so廝在圓周某點的線速度方向沿圓周上該點寸t=了的切線方向。g角速度(缶):0=絲,國際單位為rad/s。轉速(n):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所轉過的圈數,單位為r/s(或r/min)周期(T):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國際單位為So向心加速度(an):任何做勻速圓周運

20、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都指向圓心即與速度方向垂直,這個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國際單位為m/s2勻速圓周運動是線速度大小、角速度、轉速、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的圓周運動(2)物理量間的相互關系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Y線速度與周期的關系:v=2rT角速度與周期的關系:8=空轉速與周期的關系:n=-TT向心加速度與其它量的關系:an2V 2= rrT22 2二4二 nr2 .動力學描述(1)向心力: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圓心即與速度方向垂直,這個合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的效果是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產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是一種效果力,可以是某一性質力充當,也可以是某些性質力的合力充當,還

21、可以是某一性質力的分力充當。2(2)向心力的表達式: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向心力表達式為Fn=man=mL=mw2rr靜摩擦力應用:汽車過拱橋2VFi=G-m及r典型例題:在水平面上轉彎的汽車,1)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BG滑動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牽引力的合力例:質量為m=2kg的小球用長L=0.8m的細線懸掛后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已知在最高點的速度V1=4m/s,則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的速度V2是多大?(g=10m/s2)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一、大體的運動規律從運動學的角度來看,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提示了天體的運動規律,回答了大體做什么樣的運動。1.開普勒第一定律說明了不同行星的運動軌跡都是橢

22、圓,太陽在不同行星橢圓軌道的一個隹自上2,開普勒第二定律表明:由于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所以行星在繞太陽公轉過程中離太陽越近速率就越大,離太陽越遠速率就越小。所以行星在近日點的速率最大,在遠日點的速率最小;3.開普勒第三定律告訴我們: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比值是一個與行星無關的常量,僅與中心天體一一太陽的質量有關。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同樣適用于其他星體圍繞中心天體的運動(如衛星圍繞地球的運動)比值僅與該中心天體質量有關。二.萬有引力定律F=GM2mrGMm2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系:F=r=mg(g隨圖度、緯度而變化)GMmmvm(

23、2-)2r天體運動問題:計算中常用的代數式:F=r2=r=T一般衛星:衛星向心加速度與半徑的關系GMm2-、衛星繞仃速度與半徑的關系:r=ma得:(r越大a越小)2GMmvm.2由r=r得:(r越大v越小)、衛星繞行角速度與半徑的關系:GMmr22由r=.mcor得:r越大越小)、衛星繞行周期與半徑的關系:GMmm(Z)2r由F=r2=.T得:即(r越大T越大),1)、地球同步衛星:、同步衛星的概念:所謂地球同步衛星,是指相對于地球靜止、處在特定高度高度(H=3.58x107m,軌道半徑r=4.22x107m.)的軌道上、具有特定速度(V=3100m/§且與地球具有相同周期(T=24

24、小時)、相同角速度(=7.26x10-5rad/s)的衛星的一種。同步衛星軌道在赤道上空。(3)雙星問題兩顆靠得很近的、質量可以相比的、相互繞著兩者連線上某點做勻速圓周運的星體,叫做雙星.雙星中兩顆子星相互繞著旋轉可看作勻速圓周運動,具向心力由兩恒星間的萬有引力提供.由于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兩子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是相等的,因兩子星繞著連線上的一點做圓周運動,所以它們的運動周期是相等的,角速度也是相等的,線速度與兩子星的軌道半徑成正比典型例題: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如果知道日地中心距離為r,地球公轉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地球的一顆衛星距地面的高度為h,則:(1)地球

25、的質量表達式M=(2)太陽質量的表達式M=(3)衛星的速度的表達式V=三、宇宙速度V i=7.9km/s(使衛星上天成為地球人造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大的環繞速度)V 2=11.2km/s(使衛星脫離地球引力成為太陽系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V 3=16.7km/s(使衛星逃離太陽系的最小發射速度)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1 .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1)功的公式:W=Flcosa(a是力和位移的夾角),即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夾角的余弦這三者的乘積。熱量與功均是標量,國際單位均是J。(2)力做功的因素:力和物體

26、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做功既可以說成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積,也可以說成是物體的位移與物體在位移方向上力的乘積。(3)功的正負:根據W=Flcosa可以推出:當0°&a<90°時,力做正功,為動力功;當90°<a<180°時,力做負功,為阻力功;當a=90°時,力不做功。(4)求總功的兩種基本法:其一是先求合力再求功;其二是先求各力的功再求各力功的代數和。典型例題:用水平包力F作用于質量為M的物體,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s,包力做功為W,再用該包力彳

27、用于質量為m(m<M的物體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移動同樣的距離s,恒力做功為W,這二次包力做功的關系是()A、W>WB、W<WC、W=WD無法判斷3,功率: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的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1)平均功率與瞬時功率公式分別為:和P=Fvcos«,式中是F與v之間的夾角。功率是標量,國際單位為W(2)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額定功率是動力機械長時間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最大功率。機械在額定功率下工作,F與v是互相制約的;實際功率是動力機械實際工作時輸出的功率,實際功率應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發動機功率不能長時間大于額定功率工作。實際功率P=Fv,式中力F和速

28、度v都是同一時刻的瞬時值。二、機械能1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其表達式為Ek=-mv2022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勢能,其表達式為EP=mgh,其中h是物體相對于參考平面的高度。重力勢能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正值表明物體處在參考平面上方,負值表明物體處在參考平面下方。3 .彈性勢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于有彈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彈簧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為:EP=1kl2,其中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l為彈簧的形變量。2三、能量觀點1 .動能定理(1)內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c、八-4*七、4,、1212(2)公式表述:W=EK2-EK或W=

29、-mv2-m%222 .機械能守恒定律(1)內容: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八_12一12_q一一一一(2)公式表述:-mv2+mgh2=-mv1+mgh1或與成Ek2+Ep2=Eki+Epi22(3)變式表述:物體系內動能的增加(減小)等于勢能的減小(增加);物體系內某些物體機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體機械能的減小。3 .能量守恒定律(1)內容: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和保持不變。(2)變式表述:物體系統內,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

30、的減小;物體系統內,某些物體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體的能量的減小。典型例題:下面的實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A、拉著物體沿光滑斜面勻速上升R小球以初速度VO上拋在自由上升過程中G跳傘運動員張傘后,在空中勻勻速下降D、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典型例題:一個人站在陽臺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別把三個球豎直向上拋出、豎直向下拋出、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三個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A上拋球最大B、下拋球最大C、平拋球最大D、三球一樣大選彳3-1一、電場(一)電荷、電荷守恒定律1、兩種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2、元電荷:一個元電荷的電量為1.6X1019C,

31、是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說明:任何帶電體的帶電量皆為元電荷電量的整數倍。3、起電:使物體帶電叫起電,使物體帶電的方式有三種摩擦起電,摩擦的兩個物體帶上等量異種電荷接觸起電,電荷重新分配,與帶電體表面形狀有關,尖細部位電荷集中,平緩部位電荷稀疏。感應起電,不帶電的物體靠近(不接觸)帶電的物體,不帶電的物體上出現電荷移動,遵守電荷守恒定律4、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它們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系統的電荷總數是不變的.注意:電荷的變化是電子的轉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球相接觸,同種電荷總電荷量平均分配,異種電荷先中和后再平分。(二)庫侖

32、定律1. 內容:真空中兩個點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電力,跟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2. 公式:F=kqq2k=9.0X1C9Nm2/C2r3. 適用條件:(1)真空中;(2)點電荷.點電荷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在實際中,當帶電體的形狀和大小對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就可以把帶電體視為點電荷.點電荷很相似于我們力學中的質點.(三)電場1 .實際存在于帶電體周圍的傳遞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質.電荷間的作用總是通過電場進行的。2 .電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3 .電場可以由存在的電荷產生,也可以由變化的磁場產生。(四

33、)電場強度E1 .定義:放入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F跟它的電量q的比值叫做該點的電場強度,表示該處電場的強弱單位是:N/C或V/m;2 .表達式:E=F/q(定義式)F=卜學匚。E=kQ/r2(導出式,真空中的點電荷,其中Q是產生該電場的電荷)r3 .方向:與該點正電荷受力方向相同,與負電荷的受力方向相反;電場線的切線方向是該點場強的方向;場強的方向與該處等勢面的方向垂直.4 .在電場中某一點確定了,則該點場強的大小與方向就是一個定值,與放入的檢驗電荷無關,即使不放入檢驗電荷,該處的場強大小方向仍不變.5 .電場強度是矢量,電場強度的合成按照矢量的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34、)(五)電場線是人們為了形象的描繪電場而想象出一些線,客觀并不存在.1 .切線方向表示該點場強的方向,也是正電荷的受力方向.2 .從正電荷出發到負電荷終止,或從正電荷出發到無窮遠處終止,或者從無窮遠處出發到負電荷終止.3 .疏密表示該處電場的強弱,也表示該處場強的大小.4 .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且距離相等.5 .電場線永不相交也不閉合,6 .電場線不是電荷運動的軌跡.九、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的大小、方向處處相同的電場;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且分布均1、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一簇等間距的平行線;2、平行板電容器間的電是勻強電場;場十、電勢差:電荷在電場中由一點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作的功Wb與電荷量q

35、的比值叫電勢差,又名電壓。1、定義式:UB=W/q;2、電場力作的功與路徑無關;3、電勢差又命電壓,國際單位是伏特;十一、電場中某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到參考點(零勢點)時電場力作的功;1、電勢具有相對性,和零勢面的選擇有關;2、電勢是標量,單位是伏特V;3、電勢差和電勢間的關系:UAb=小a-(I)B;4、電勢沿電場線的方向降低;時,電場力要作功,則兩點電勢差不為零,就不是等勢面;4、相同電荷在同一等勢面的任意位置,電勢能相同;原因:電荷從一電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不作功,所以電勢能不變;5、電場線總是由電勢高的地方指向電勢低的地方;6、等勢面的畫法:相另等勢面間的距離相等;十二、電

36、場強度和電勢差間的關系:在勻強電場中,沿場強方向的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場強與這兩點的距離的乘積。1、數學表達式:U=Ed2、該公式的使適用條件是,僅僅適用于勻強電場;3、d是兩等勢面間的垂直距離;十三、電容器:儲存電荷(電場能)的裝置。1、結構:由兩個彼此絕緣的金屬導體組成;2、最常見的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十四、電容: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與兩電容器量極板間電勢差U的比值;用"C'來表示。1、定義式:C=Q/U2、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本領強弱的物理量;3、國際單位:法拉簡稱:法,用F表示4、電容器的電容是電容器的屬性,與QU無關;十五、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C=£s

37、/4冗kd;(其中d為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又稱板間距;k是靜電力常數,k=9.0x109N.m2/c2;e是電介質的介電常數,空氣的介電常數最小;s表示兩極板間的正對面積;)1、電容器的兩極板與電源相連時,兩板間的電勢差不變,等于電源的電壓;2、當電容器未與電路相連通時電容器兩板所帶電荷量不變;十六、帶電粒子的加速:1、條件:帶電粒子運動方向和場強方向在一條直線上,忽略重力;2、原理:動能定理:電場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W=Uq=1/2m2-1/2mvo2;3、推論:當初速度為零時,Uq=1/2mv2;4、使帶電粒子速度變大的電場又名加速電場;1十七.帶電粒子的偏轉:1 .條件:帶電粒子運動

38、方向和場強方向垂直,忽略重力;2 .類平拋運動的一般處理方法:將粒子的運動分解為沿初速度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沿電場力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3 .根據運動合成分解的知識就可解決有關問題.二.恒定電流(一)部分電路歐姆定律1 .電流(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就形成電流。形成電流的條件是:要有能自由移動的電荷;導體兩端存在電壓。(2)電流強度: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強度。電流強度的定義式為:二電流強度的微觀表達式為:n為導體單位體積內的自由電荷數,q是自由電荷電量,v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速率,S是導體的橫截面積。(3)電流的方向:物理學中規定正電

39、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與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相反。在外電路中電流由高電勢端流向低電勢端,在電源內部由電源的負極流向正極。2 .電阻定律(1)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電阻,數值上:工。(2)電阻定律:公式:*="處,式中的a為材料的電阻率,由導體的材料和溫度決定。純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某些合金的電阻率幾乎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3)半導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如錯、硅、神化錢等。半導體的特性:光敏特性、熱敏特性和摻雜特性,可以分別用于制光敏電阻、熱敏電阻及晶體管等。3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

40、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公式:適用范圍:金屬、電解液導電,但不適用于氣體導電。歐姆定律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而不適用于非純電阻電路。伏安特性:描述導體的電壓隨電流怎樣變化。若u-1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這樣的元件叫線性元件;若/一/圖線為曲線叫非線性元件。(二)電功和電功率1 .電功(1)實質:電流做功實際上就是電場力對電荷做功,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荷的電勢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2)計算公式:甲二年U二雙適用于任何電路。加"?下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2 .電功率(1)定義:單位時間內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率。(2)計算公式:一上一適用于任何電路。良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3 .焦耳

41、定律電流通過電阻時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電阻大小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即、'''''(三)電阻的串并聯1 .電阻的串聯電流強度:二川電壓:1=0;+%+么5厚 4 = &電壓分配:工%, u 衣豈_=旦月凡功率分配:耳苞',P=R2 .電阻的并聯電流強度,+4電壓U叫=U廣二12_xX工電阻江京+豆+可A_/?凡一生與一日.電流分配公=互,了"五功率分配可=互,不二又注意:無論電阻怎樣連接,每一段電路的總耗電功率P是等于各個電阻耗電功率之和,即P=P1+P2+Pn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一)電動勢:電動勢是描述電源把

42、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的物理量,例如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E=1.5V,物理意義是指:電路閉合后,電流通過電源,每通過1C的電荷,干電池就把1.5J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二)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1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閉合電路中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中的電阻之和成反比:1=衣+尸0常用表達式還有:E二區+卜=U+IT二口十斤和U=2 .路端電壓U隨外電阻R變化的討論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是由電源本身決定的,不隨外電路電阻的變化而改變,而電流、路端電壓是隨著外電路電阻的變化而改變的:(1)外電路的電阻增大時,I減小,路端電壓升高;(2)外電路斷開時,R=0o路端電壓UtE;(3)外電

43、路短路時,R=0,U=0,r(短路電流).短路電流由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共同決定.由于r一般很小。典型例題:在右圖所示的電路中,若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向下移動時,則AR兩端的電壓增大B、R兩端的電壓減小G通過R的電流強度不變D、通過R的電流強度增大三、磁場(一)磁場磁感線1 .磁場的產生(1)磁極周圍有磁場.(2)電流周圍有磁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2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處于磁場中的磁極、電流、運動電荷有磁場力的作用,有強弱和方向3 .磁感線(1)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中各點的磁場方向和強弱的曲線.(2)磁感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也就是在該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3)磁感線的疏密表示磁場的強弱.(4)磁感線是封閉曲線(和靜電場的電場線不同).(5)要熟記常見的幾種磁場的磁感線.(二)電流的磁場、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1 .電流的磁效應:磁鐵能產生磁場,電流也能產生磁場,這個現象稱為電流的磁效應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用實驗展示了電與磁的聯系,說明了電與磁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揭示了電流的磁效應,.2 .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1)判斷鹵線電流的磁場具體做法是右手握住一導線,讓伸直的拇指的方向與_電流方向一致,那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