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層間隔震技術在地鐵車輛段大平臺上部土地開發上的應用研究1 前言 近年來,隨著大都市土地價格的不斷增強,人們開頭尋求提高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方法,其中一個有效途徑是開辟地鐵上部空間。國內外現已消失了一些勝利開辟地鐵上部空間的工程實例1。作為一種特別的結構形式,這種工程通常面臨著很多不同于常規建造的困難2。特殊當結構處于高烈度地震區時,其抗震設計極為困難。倘若按常規方法舉行抗震設計,則極有可能導致原有地鐵系統結構的抗震承載力的嚴峻不足,而且受地鐵線路及其正常運營要求的限制,對地鐵系統的結構舉行加固幾乎是不行行的。正在建設中北京地鐵八王墳車輛段開辟工程就面臨著此難題,為解決這個工程難題,本文提出在地
2、鐵車輛段大平臺上部空間開辟時采用鉛芯橡膠墊隔震技術,將上部建造結構通過隔震層與下部大平臺銜接,使得囫圇系統實際成為一種層間隔震結構形式。隔震是一種新型抗震技術,它通過調節原有結構體系的自振周期,使其遠離地震地面運動的卓越周期,從而顯著的降低結構地震響應。對于隔震技術,國內外已舉行了大量的研究36,并已消失了許多工程應用,其中一些在地震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7。層間隔震作為一種新型隔震形式,因其在已有結構增層加固工程以及一些不宜舉行采用基礎隔震的特別結構工程中的特有優勢,近年來漸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8,9,并且國內現已建筑了少量層間隔震結構的房屋。 為研究在此工程中采用層間隔震技術的減震效果,本
3、文對隔震結構體系舉行了非線性時程分析,隨后又對1/30比例的結構模型舉行了模擬地震驚振動臺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表明隔震結構體系抗震性能良好,徹低能夠滿意規范要求,具有很好的應用推廣價值。 2 工程概況 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地鐵八王墳車輛段開辟工程是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地鐵車輛段上部空間的市級重點工程。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開辟平臺用地29.4公頃,主體平臺東西長1291m,南北寬226m。平臺為兩層純框架結構,結構柱網主要為117.2(m),柱斷面以11(m)為主。平臺首層層高7.5m,為車輛段層,供應北京復八線地鐵車輛停車列檢、修理、洗刷保養等服務;平臺二層層高4.1m
4、,為設備管道層,平臺住所區的變電所、水泵房、熱力站、機動車停車場、各種管理用房和設備管道設置在該層。住所小區位于距地面約11.6m的2層平臺上,總建造面積54.6萬m2,是以6層、9層為主的經濟適用住所小區。 3 工程設計特點 該工程將功能、性質徹低不同的地鐵車輛段和居民住所小區結合在一起,此開辟形式在國內尚屬首例,在開辟規模、技術難度等方面都是少見的。因為下部兩層大平臺以地鐵車輛段為主,受地鐵線路、車輛限界和功能劃分影響,下部平臺的柱網、柱斷面受到嚴格限制。為保證地鐵準時通車運營,兩層混凝土平臺已基本施工完畢,若按常規抗震設計,在此大平臺上建造9層住所,將有以下問題:已施工平臺框架柱抗震能力
5、不足;上部9層住所設計超限,若單獨對9層住所舉行抗震加強,例如,增強抗震墻或加大柱斷面等,又導致下部平臺抗震剪力增強,使下部平臺抗震能力越發不足。所以在不對下部平臺柱補強、加固,又不削減上部開辟面積的前提下,擬在平臺9層住所部分采用層間橡膠隔震技術,以期既提高9層住所的抗震平安性,同時改善和降低下部平臺的地震作用,使其滿意抗震要求。 本工程在距地面約11.6m的2層平臺和9層住所首層之間設置鉛芯橡膠墊隔震支座,屬于層間隔震技術。該項目已申報國家高技術產業化推動項目,相關的研究課題超大平臺結構抗震及車輛段開辟區減振降噪技術研究為北京市科委資助支持的重大科研項目。 本文僅以最具代表性小區為例,舉行
6、隔震計算分析和振動臺實驗分析研究。該區位于囫圇八王墳大平臺的11區北側,三類場地,8度設防,在大平臺上建造一幢9層和6層住所。計算和實驗輸入的地震波采用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聯合供應的地震波,包括1條人工地震波和3條實際強震記錄(ElCentro、Taft和八戶地震記錄),其中人工波為經場地地震平安性評估得到的場地波。地震波水平加速度峰值為:8度小震取0.07g,8度中震取0.20g,8度大震取0.40g。 4 計算結果與減震效果分析 計算采用三維空間有限元時程分析程序SAP2000非線性版。計算時考慮非線性變形集中在隔震層,而結構構件均保持線彈性階段。 計算結果分析收拾如
7、下: 綜合上述表中數據,9層住所V隔/V不隔在0.170.29之間,小于0.35,可以認為水平減震系數按0.5設計,大平臺上9層住所水平地震作用按降一度即7度設計;大平臺V隔/V不隔最大值在0.620.79之間,水平地震剪力降低21%38%,其抗震性能得到改善。 表3顯示,9層住所隔震時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2857,大平臺隔震時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1003,均小于1/550,處于彈性狀態,滿意規范層間彈性位移角限值要求。 5 結構模型的振動臺實驗研究 5.1 模型設計和實驗方案 按照工程分區大小、高度及實驗條件,應用相像理論,設計模型與原型的比例為1:30。因為微粒混凝土材料的彈性模量較小,泊
8、松比和阻尼特性與原型混凝土臨近,可反映結構構件開裂等造成的內力重分布的影響,故模型采用微粒混凝土制作。模型采用M7.5、M10微粒混凝土模擬原型C30、C40混凝土,模型材料抽樣實驗結果:M7.5強度平均值5.09MPa、彈性模量平均值10000MPa,M10強度平均值7.36MPa、彈性模量平均值10700MPa。模型鋼筋采用回火鍍鋅鐵絲,按照相像關系選用直徑為22#-8#等多種規格。 實驗在廣州高校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舉行,地震波的峰值按相像比換算后分離為8度小震取0.155g,8度中震取0.444g,8度大震取0.888g。 5.2 實驗數據收拾和分析 表4表6給出了隔震前后結構地震響應的實
9、驗結果,同時將其與計算結果舉行了對照。 從表4看出,隔震后,上部結構的加速度響應顯著下降,頂層的下降幅度達74.5%;同時大平臺結構的加速度響應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有限元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相差不是很大。 由表中數據看出,在8度小震作用下,與不隔震結構相比,隔震后,9層住所最大層間位移角顯然減小;不隔震結構在中震時已不能滿意規范要求,而隔震結構在大震時絕大部分樓層的層間位移角都在規范允許范圍之內,可見隔震效果之顯著。 另外在實驗中觀看到,不隔震時,中震實驗后,部分大平臺邊柱的底部和頂部消失裂縫,大震時9層住所剪力墻根部消失裂縫,柱子底部折斷,平臺多根邊柱消失破損性裂縫,囫圇結構發生嚴峻破壞;隔
10、震時,中震、大震作用下結構未消失裂縫。對實驗前后結構模型的動力特性舉行比較發覺,不隔震結構在經受中震作用以后,一階頻率下降了47%,而隔震結構在經受中震和大震以后,一階頻率僅下降了5%,動力特性基本沒有變化。這說明隔震后,結構構件在大震作用下基本處于彈性階段,其抗震性能大大得到了提高。 6 結語和前景展望 通過舉行隔震和不隔震振動臺對照實驗,同時用SAP2000舉行三維動力分析,將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舉行對照,得到以下兩點結論: 采用隔震技術后,減震效果顯然,結構的抗震性能大大得到改善。大平臺上9層住所水平地震作用可按降一度即7度設計; 從實驗和程序計算結果對照來看,雖然存在一定的誤差,但考慮到實驗環境的復雜性和計算模型的近似性,存在這樣的誤差在工程上可以采納,所以實驗和程序計算成績可以作為上部住所結構設計、隔震方案設計的依據。 橡膠墊隔震作為新興的工程減震技術因為在我國仍處于探究應用階段,但隨著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內蒙古自治區新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包裝箱訂購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賃信托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間歇式空氣中有機污染物自動分析儀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高導熱石墨膜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鋼材:一級鋼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小型高效沼氣裝置項目建議書
- 引水陂施工方案
- 大壩機械施工方案
- 橋梁截流施工方案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六一端午安全教育
- 建筑企業保密協議書
- 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二次聯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星光聯盟中考模擬英語試題(原卷版)
- 2025屆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美容美發職業教育機構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某醫院食堂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報告
-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全冊1-12單元22個必考實驗大全(背誦+默寫)含答案
- 2025年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招聘46人(京外地區崗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