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_第1頁
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_第2頁
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_第3頁
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_第4頁
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fMRI足三里穴位刺激和中樞神經功能興奮區相關性研究大綱v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三里穴位v實驗前準備實驗前準備v實驗過程實驗過程v結果結果v結論結論v討論討論v展望展望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演講者:演講者:v針灸源于中國,至今有2500年的歷史,臨床上對治療諸如各種疼痛、中風、術后及化療后的惡心、嘔吐及戒除毒癮等多種疾病取得較好效果,并為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v針灸真的可以產生治療作用?還是僅僅是心理安慰作用?v針灸效果為何存在明顯的個體差別?經絡的實質到底是什么?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針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已逐漸被眾多

2、國家和地區所接受。針灸治療手法很多,針刺時運用不同手法會產生不同的功效。目前國內外關于針刺手法中樞效應的研究較少。 本實驗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fMRI)技術, 選取足三里穴作為針灸腦功能成像研究的切入點。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為四大總穴之首,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穴位之一。臨床療效證實了針灸足三里對胃腸疾病的治療作用,而且大量動物實驗研究亦證實針刺該穴對胃腸功能有調節保護作用,為足三里主治消化系統疾病提供了實踐依據。除此之外,足三里的很多臨床應用功效還沒有得到明確臨床實踐的支持。研究背景 隨著fMRI等新技術的應用,

3、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針刺的中樞神經機制提供了有力條件。許多學者致力于研究針刺的傳入、傳出途徑及與效應靶器官之間關系,但針刺特定穴位具體能激活或抑制哪些腦區及其如何變化,各腦區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機制對效應靶器官發揮治療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因此,還需進一步研究探索。 所以我們選擇最為常用的足三里穴作為針刺特異性中樞機制研究的切入點,在足三里穴和鄰近對照假穴上分別施針,研究手法的中樞效應及針刺真假穴的不同中樞作用,進一步探索針刺足三里臨床療效的中樞機制,手法針灸提供可視性實驗依據。研究背景簡介-fMRI演講者:簡介-fMRIv自古以來,人們總是想探測人腦是如何運作的?v別人的腦

4、袋里在想什么?簡介-fMRI在fMRI以前就有很多研究腦功能的設備。v腦電圖(EEG)v腦磁圖(MEG)vPET和SPECT簡介-fMRIfMRI的特點v空間分辨率高v無創v簡便v易于重復研究簡介-fMRIfMRI的理論基礎的理論基礎在神經元活動區域,激活的神經元的耗氧量增加。在神經元活動區域,血管擴張,局部腦的血流及血容量增加。激活的神經元所消耗的含氧血紅蛋白的量小于局部腦血流增加所提供的含氧血紅蛋白量,所以導致局部含氧血紅蛋白的比例增加。含氧血紅蛋白和去氧血紅蛋白的磁化率是有差異的。(含氧血紅蛋白是弱逆磁性,去氧血紅蛋白是弱順磁性)使用T2*序列掃描的時候,激活區域的含氧血紅蛋白 含量高,

5、會導致其信號比非激活的時候高。簡介-fMRIv在神經元活動區域,激活的神經元的耗氧量增加。v在神經元活動區域,血管擴張,局部腦的血流及血容量增加。簡介-fMRIv含氧血紅蛋白和去氧血紅蛋白的磁化率是有差異的。(含氧血紅含氧血紅蛋白是弱逆磁性,去氧血紅蛋白蛋白是弱逆磁性,去氧血紅蛋白是弱順磁性是弱順磁性)v順磁性的物質會影響局部磁場,導致其不均勻簡介-fMRIv使用T2*序列掃描的時候,激活區域的含氧血紅蛋白含氧血紅蛋白含量高,會導致其信號比非激活的時候高。timeTE簡介-fMRIv在掃描中,給與一定的刺激和靜息時間簡介-fMRIv用T2*序列每隔一定時間快速采集全腦時間采集簡介-fMRIv從

6、圖像中取某個或某幾個像素都可以做出一條時間信號曲線。序列簡介-fMRIv把刺激時間段的信號值和靜息時間段的信號值提取出來進行數學統計計算。如果統計學有意義,該區域就不能排除激活區的可能。簡介簡介-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穴位演講者:演講者:簡介-足三里穴位v足三里穴又名下陵、鬼邪v國際通用名ST36v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位于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往內按;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叫理下。簡介-足三里穴位足三里穴定位足三里穴定位v正做屈膝位,于犢鼻(外膝眼),直下3寸,距離脛骨前嵴

7、一橫指處取穴。簡介-足三里穴位解剖位置解剖位置簡介-足三里穴位作用機理作用機理v對胃蠕動的影響對胃蠕動的影響:多數對象胃懦動波頻率和幅度均有增加,但對原來胃懦動有亢進者,則可有抑制作用, 還可緩解幽門痙攣;v對胃分泌的影響對胃分泌的影響:針刺足三里,治療消化系統病時,針刺對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調整作用,原來水平高者,針刺后降低,而低者則升高,對營養不良患者低于正常的胃總酸、游離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標,針刺后可恢復正常;v對腸功能的影響對腸功能的影響:便秘患者,針刺后順利排便;對腹瀉患者有止瀉作用;簡介-足三里穴位作用機理作用機理v對神經系統的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影響: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

8、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v對循環、血液系統的影響對循環、血液系統的影響: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v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御疾病的能力;v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增加肺通量和耗氧量;v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對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響;能提高補體C3DHA值。實驗分組臨床資料臨床資料26例男9例女7例女4例男6例非穴位組穴位組研究對象v26 名健康成人志愿者,男 15 人,女 11 人,年齡在 21-29 歲,平均年齡 25.1 歲;v體重 44-78

9、kg,平均為 58.3 kg,均為右利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女性避開月經期;v無精神及神經系統疾病病史,無服用精神類藥物史,受試前無其他身體不適;v志愿者在本實驗前三月內均未接受過針灸治療。實驗器材vfMRI 設備及線圈設備及線圈:GE Signa HDx 1.5T 超導型磁共振及 8 通道相控陣頭頸神經血管聯合線圈實驗器材v針刺用具針刺用具:1.5 寸華佗牌一次性無菌套管針灸針(蘇州醫療用品廠出品)實驗器材v其他:海綿耳塞、泡沫頭墊塊等實驗前準備v實驗前30分鐘分鐘志愿者到磁共振室內平靜休息平靜休息。實驗時受試者在清醒靜息狀態下平臥于磁共振室檢查床,閉目平靜呼吸閉目平靜呼吸,使用橡皮耳塞塞住

10、耳朵盡量降低噪音避免聽覺干擾,以減少受試者在掃描過程中的不適感,并使用泡沫頭墊塊固定頭部固定頭部以最大限度減少頭部及其他部位的主動或被動運動。同時要求受試者不進行任何主動思維活動不進行任何主動思維活動,待受試者熟悉環境后開始進行掃描。實驗過程和結果實驗過程和結果演講者:演講者:v1.5 寸無磁性金屬針,直徑0.25 mm,針體長40 mmv直刺右側足三里深約3 cm,針柄與皮膚垂直,得氣后留針v刺激時間模式設計為RSRSRSRSRSRS(R和S分別為20s)加圖v穴位組用手法(補法)針灸右側足三里穴;v非穴位組用補法針灸右側足三里穴外2 cm處,非經絡線非穴位點v除針灸點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

11、實驗過程-針刺方法與模式方法-圖像后處理及分析v剔除靜息期和刺激期第1次采集到的數據v進行Student t檢驗方法計算,獲得正相關系數腦功能圖v適當調整剔除的數據,使感興趣區的信號曲線與刺激模式曲線基本吻合,得出調整后的正相關系數腦功能圖v將腦功能圖疊加在T1WI橫斷面圖上方法-統計學分析v統計每個志愿者的功能成像激活區的部位,以及每一功能區有激活反應的例數v組間數據用精確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v對配對設計資料用McNemer檢驗(McNemer test)結果-兩組腦功能區激活結果結果-兩側島葉與兩側中央前后回激活結果-穴位組顳葉左右半球激活結果穴穴位位組組十十五五

12、例例左側激活左側激活12例(例(80%)右側激活右側激活5例(例(33.3%)v左右激活反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cNemer test,P=0.020)v其中左右側同時激活4例(26.7% ),v左右側同時未激活者2例(13.3% ),v左右側一致反應率為40.0% 結果-兩組腦功能區激活結果結果-基底節區激活情況結論、討論與展望結論、討論與展望演講者:演講者:結論 本實驗應用 fMRI 觀察針刺足三里與鄰近非經絡假穴大腦激活圖的異同,通過 t 檢驗對比研究發現: 針刺足三里激活區域顯著大于針刺假穴,針刺假穴激活區域以初級軀體感覺中樞相關腦區為主,且與針刺足三里部分激活區域重疊。v穴位組

13、與非穴位組腦內效應有多個相同腦區不同程度的激活結論v統計學分析發現除顳葉與基底節兩個激活區外,其余激活區在兩組之間無特異性v針刺穴位點引起多個功能區的激活可解釋為穴位治療疾病是腦內多個功能區協同作用的結果結論討論(1)針刺真穴與假穴有許多相似腦區的激活與經絡相互聯系、縱橫交錯分布的經絡理論相吻合,從這一理論出發,可以得出體表并沒有真正的非經絡線非穴位點,而只有經與絡、腧穴與阿是穴之分。(2)顳葉與內臟活動、情緒行為活動以及記憶等密切相關。這與針灸足三里穴治療胃腸疾病有不謀而合之處(3)針刺足三里激活了大腦優勢半球的語言區(Broca 區和 Wernicke 區)以及右側額中回后部討論(4)針刺足三里激活對側島葉及顳橫回皮質、顳中回、中央后回下區,這些區域與睡眠、情志密切相關,其中央后回下區及局部島葉皮質還與味覺相關。(5)針刺足三里廣泛激活雙側前額葉皮質,與軀體運動和思維活動相關,是高級神經中樞。討論本實驗不足之處本實驗不足之處l志愿者在針灸時產生不同的針感亦可能導致腦內效應的差異l本實驗穴位組與非穴位組基底節區特異反應率尚不能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精確概率法,P=0.065),但P值接近的結果,可能是實驗例數較少所致l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需增加例數,并規范統一實驗條件總結 針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