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六中10-11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岳麓版【會員獨享】_第1頁
黑龍江省哈六中10-11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岳麓版【會員獨享】_第2頁
黑龍江省哈六中10-11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岳麓版【會員獨享】_第3頁
黑龍江省哈六中10-11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岳麓版【會員獨享】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哈六中2010-2011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0個選擇題,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道小題2分,共計60分。1. “鞭打春牛”是我國立春重要的民俗活動,見下圖。據考證,這一風俗,在周代已經出現,周禮·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記述。“鞭打春牛”的活動,反映了A我國古代對牛的高度重視 B牛耕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并推廣C牛妨礙了農業生產 D生產方式對生活習俗的巨大影響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是這樣描述他認為的中國“第一個王朝”的:興起于黃河流域北部。那時,中國人已經學會織造絲帛,發明了他們獨特的文

2、字系統,掌握了制造美觀的陶器和青銅器的技術依材料推斷,作者認為的中國“第一個王朝”應是A夏B商C周D秦3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的種族的稱號,而“氏”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姓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胙(賞賜封贈)土命氏”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但某一歷史時期以后這一方法卻戛然而止。它應是A春秋戰國 B秦代 C漢代 D唐宋時期宿州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室壁并州虛危青州表二宿國角亢鄭氐房心宋尾箕燕室壁衛虛危齊表一4我國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個區域聯系起來,說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這就是所謂分野的觀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國來分配,如表一,后來

3、又按各州來分配,如表二。從表一到表二的變化主要反映了:A“天人感應”的思想B.中國古代早期的天文學成就C.中央集權的加強D“君權神授”的思想5. 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變革說”,指出從唐到宋,中國進入到一個徹底削平封建割據和貴族勢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結構時代,平民力量開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這一結論的歷史依據不包括A租佃關系的出現B世俗文化的興起C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D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6. 劍橋中國史中寫道:“在唐代,科舉考試不過產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數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團的10。總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門望族,都來自書香門第。在唐朝滅亡以前,這種情況沒有改變。”

4、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舉制度在唐代沒有執行C唐代官員都是科舉出身 D科舉考試有利于人才選拔 7. “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這一記述最有可能出自: A B C D8韓非子主張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執要,四方來效”的中央集權政府。韓非子提出這一主張的背景是 A. 商鞅正在進行富有成效的變法 B. 有些諸侯國縣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 秦始皇發動了兼并六國的戰爭 D. 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9管子·侈糜中說“市也者,勸(意指“推動生產”)也;勸者,所以(本業)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

5、不得立。”據此材料判斷下列結論最符合管子經濟思想的是A重視農業,抑制商業 B刺激消費,推動生產C農商并重,反對奢侈 D勸課農桑,重視農業10西周各級貴族所封城邑大小和數量都有等級限制。據左傳記載推斷,天子之城約為今10.4平方千米,諸侯國都約3.2平方千米,卿大夫都邑約為1平方千米。但考古發掘表明東周列國的國都中,最大的燕下都約為32平方千米,最小的秦都雍城也達10.5平方千米。城市的數目也由近百個增加到八九百。城市數量增多和規模擴大表明 周朝統治疆域擴大 王室衰微禮崩樂壞 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專門商業城市興起A B C D11根據圖4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不可以得出的推論是A古代中國和歐洲的人口

6、曾經長期維持穩定B中國人口在宋元時期突然達到第一個高峰C伴隨著新航路開辟世界人口出現第二個高峰D世界人口數量急劇攀升主要是緣于工業化12春秋戰國時期的商業活動比較發達。以下關于這一時期商業活動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出現了許多以工商業著稱的鄉村集鎮 B在政治中心基礎上形成商業中心 C各國幣制不統一不利于商業發展 D一些諸侯國采取抑制商業發展的政策13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這一現象所產生的影響是A削弱了重農抑商的政策 C制約工商業擴大再生產B擴大了手工業品的市場 D不利于農產品的商品化14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發達,民間手工業經營艱難。南京云錦集歷代織造工藝之

7、大成,位列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其織造工藝中的挑花結本技術十分神奇,“七個范子,八個障子”就能把雜亂無章的線理得井井有條,成語“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錦。古代中國南京云錦最有可能生產于A民營手工業 B官營手工業 C田莊手工業 D家庭手工業15讀右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業 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比較發達 有明顯的地域性專業生產分工 黃淮流域的商業比長江流域繁榮 農業生產的商品化程度較高 A B C D16蘇州出土了一塊明清時期的碑刻,記載了一起商標侵權案,“近有無恥之徒,假冒本堂牌記,或換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記,叩求示禁。”這反映出蘇州:A資本主義萌芽 B勞資矛盾尖銳 C商業法律十分完備 D商

8、品經濟發達17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引用了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的一句話:“唐宋以來(科舉盛行),一旦廢止,士才無所用適雜劇之新體出,遂多從事與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劇之作,遂為千古獨絕之文字。”據此判斷,該同學的研究主題應是 A元雜劇興盛的根本原因 B科舉考試在元代的發展C社會環境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D元雜劇空前絕后的歷史地位18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書·周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方物之靈。”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9、,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A民本思想 B天人感應 C人文精神 D唯物主義19早在先秦時期,中國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已十分明顯。就文學而論,北方注重說理,南方傾向抒情,如南方的詩歌大量運用神話材料,描繪神奇瑰麗境界,給人強烈審美愉悅感下列文學現象,最能說明南方文學這一特點的是 A論語 B逍遙游 C詩經 D離騷20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無奈;隋唐壁畫則更多的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國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D藝術內容的時代性2

10、1宋儒朱熹有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認為知識及做人的“源頭活水”是A誠敬存之 B讀圣賢書 C發明本心 D端坐澄心22朱熹曾說:“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于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于我矣。”他強調的是A “理”是世界的本原 B成為“仁”者的重要性 C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D成為仁者的主要途徑23明朝有學者言:“惟夫國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婦之所是,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非;匹夫匹婦之所非,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是。”以上言論強調的觀點是A民主制比君主制進步 B治理國家應當尊重民意C建立法治社會 D實行君主立憲制24有學者認為,明清之際的中國思

11、想界,“以復古開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謂“復古開新”,主要體現在先秦民本觀念復興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君主專制受到批判 經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25梭倫在一首詩中寫道:“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據優勢。” 該詩反映的梭倫改革的基本原則是 A維護多數公民利益 B兼顧不同公民群體利益C關照少數公民利益 D重視男性公民群體利益26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打算各寫一篇關于古希臘羅馬的論文,他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驟比較合理,論證比較嚴謹的是第一步第二步甲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數人民主的觀點尋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樣言論作證據乙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觀點 尋找到當時

12、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證據丙查閱到“人是萬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得出當時已產生人文精神的結論丁查閱到十二銅表法的具體內容得出這是世界最完備法律的結論A甲 B乙 C丙 D丁27. 關于古希臘公民大會與城邦政體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公民大會是城邦的附屬機構 B公民大會的權力多少決定城邦政體的性質C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D公民大會是城邦決定國家大事的唯一機構28“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的基礎也是了解早期羅馬社會的重要文獻。我們可以從中了解A羅馬貴族為了維護特權排斥法律 B羅馬人常以法律為工具對外擴張C羅馬共和體制將被帝國體制取代 D早期羅馬人對公平與權利的追求29.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

13、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作者評論的是 A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 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C工業革命開展的社會基礎 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30章學誠在文史通義·史德中說:“德者何?謂著書者之心術也。蓋欲為良史者,當慎辨于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也。盡其天而不益以人,雖未能至,茍允知之,亦足以稱著書者之心術矣。”這強調史學家研究歷史應A尊重客觀,強調實事求是 B吸取歷史經驗教訓C集中精力進行史學著述 D注重歷史現象的描述31(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氏室屬下的庶民也許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則也

14、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層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構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層是周王和同姓諸侯構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異姓諸侯彼此間,則多半有姻戚關系。這整個封建帝國的組織大體上是以家族為經,家族為緯的。張蔭麟 呂思勉國史十六講(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中帝國組織形式的基本特點和等級關系,并說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礎有哪些?(6分)材料二 秦漢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開的時期,官僚政治的各個要素都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若從政府機構來看,秦和漢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務與國家事務尚未分離,九卿不僅從執掌上來說是皇帝家務與國家政務沒有分離,而且“卿”這個稱呼本身即帶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濃厚的為皇帝

15、個人服務的色彩。國家還保持了古老的家國不分、家國一體的傳統和形式。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2)結合材料,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進的角度,歸納秦漢時期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特點出現的時代背景。(10分)材料三 清代是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終結時期。伴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定,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和政府首腦的地位空前加強。清朝皇帝都親理朝政,這在歷代最高統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地方上,隨著督撫完成地方化,省一級有了統一的軍政首長,省成為名副其實的一級地方政權機關。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3)結合材料三及相關史實,歸納清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具體表現。(8分)

16、(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進的認識。(6分)32(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公元前513年,晉國鑄造鐵鼎,并在鼎上鑄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書”,公之于眾,這件事引起了孔子的責難。孔子說:“晉國將因為這次鑄刑鼎而滅亡了。原因是鑄造刑鼎,讓老百姓從鼎上就能看到法律條文了,他們還能再尊敬那些貴人?貴賤等級沒有了,還怎么治理國家呢?”公元前452-前450年,羅馬陸續編訂了十二個法表,鐫刻在十二塊銅牌上,公布于羅馬廣場。史學家認為“這是平民的勝利”。請回答:(1)結合材料分析孔子對晉國“鑄刑鼎”持何態度?其理由是什么? (7分)(2)“晉鑄刑鼎”與羅馬鐫刻“十二銅表法”意義

17、的共同點是什么?(3分)哈六中2010-2011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測試(2011-7-6)高二歷史試題(答案)DBBCA DCBBB DACBB DCCDD BDBDB CBDAA31. (30分) (1)特點: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構建帝國組織。(2分)等級關系: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2分)制度基礎:井田制(1分)、分封制、宗法制(其一即可得1分)。(2)特點:官僚政治全面展開,但家國尚未分離,處于中國古代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型時期。(2分)背景:鐵器牛耕逐漸推廣,農業生產力迅速發展,地主土地私有制成為主要經濟基礎;統一的政治局面和前所未有的廣闊領土,促使統治階級采取新的政治制度;法家思想和儒法結合的儒家思想先后成為秦漢時期的主導思想,加強了大一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