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物理復習提綱_第1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復習提綱_第2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復習提綱_第3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復習提綱_第4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復習提綱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物理下冊復習提綱第六章力和機械6. 1怎樣認識力1、力(F)的冊卷: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注:力不能脫離 物體而單獨存在;必須有 兩個或兩個以上 的物體;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2、力的特點: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1)施力物體同時也是 受力物體。兩物體之間的力稱為一對 相互作用力(或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個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原理的有:劃船、游泳、跳遠、跳高、火箭發射等。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發生 形變(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注: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 是否改變(

2、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 運動方向 是否改變4、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 N表示。注: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 1N6. 2怎樣測量和表示力1、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 伸長跟它所受的 拉力成正比。 (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讀”:讀數=掛鉤受力。(3)注意事項:使用前要 校零;不許超過它的 量程;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使用時,彈簧、指針等 不要與外殼摩擦。注: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

3、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如: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 等。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注:會畫力的示意圖。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了幾個力的作用,可以通過平移,把它們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重力:用G表示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物體所受 重力的大小跟它的 質量成正比。(2)公式:G= mg 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Kg (為方便計算,可取 g=1

4、0N/ Kg)其表示的物理意義:質量為 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注:在地球上緯度不同的地方g值略有差異,同一物體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受到的重力大小也略有不同。月球上的物體由于被地球吸引也受到“重力”的作用,g月大約是g地的1/6。(3)測量: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量;先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再根據公式G = mg算出物體所受的重力。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重垂線 原理: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制成: 應用:檢杳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注:質量分布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 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

5、交點;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質量分布不均勻外形不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可用懸掛法找;物體的穩 定性跟底部支承面 和重心的位置(高低) 有關。探究滑動摩擦力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 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3)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者具有相對運動趨勢(4)接觸面不光滑3、分類:摩擦力(2、產生的條件:(1)兩物體相互接觸 (2 )兩物體相互擠壓發生形變靜摩擦力 _I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 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 動力作用。(如: 人走路時人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車輪與地

6、面間的摩擦)5、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6、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7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作 勻速直線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壓力大小 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有關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實驗采用了 控制變量法。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 等無關。8、應用: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輪胎、鞋底、工具手柄等有花紋。增大壓

7、力: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車圈的摩擦;傳送帶與輪子之間的摩擦。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磨刀、滑冰場的冰面。減小壓力:變滑動為滾動 :輪子、軸承。使兩接觸面分開 :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注: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2、條件:(1)要有力的作用(2)能繞某固定點轉動3、五要素一一組成杠桿示意圖。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 O表示。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Fi表示。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元 用字母F2表示。注: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

8、在杠桿三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i表示。一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找支點O;畫力的作用線(虛線);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標 力臂(大括號)。4、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 螺母,使杠桿在 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 目的是:可以方便測量力臂。5、應用:/ 結論:杠桿平衡條件: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寫成公式Fil 1=F2l 2也可寫成: 旦 上分類力臂關系力的大小特

9、點應用省力杠桿 Li > L2Fi<F2省力、費距離撬棒、側刀、羊角錘、鋼絲鉗、剪刀、瓶蓋起子費力杠桿 Li < L2Fi > F2費力、省距離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鐐子、筷子等臂杠桿 Li = L2Fi = F2不省力、小費力天平、定滑輪F2 Li探究滑輪的作用1、定滑輪:定義:在使用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等臂杠桿特點:不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F=G)2、動滑輪:定義:在使用時軸的位置隨被拉重物一起運動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實質:動力臂為阻力臂 2倍的省力杠桿。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F=Lg ) .23、滑輪

10、組定義:由若干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特點: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11)若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7""i 0F -G物、 .一 n 注:f:繩子自由端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2)若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_1豎直方向拉: F (G物 G動)(G物為物重,G動為滑輪重),一、,、1水平萬向拉: F - f(f是物體與水平地面之間的摩擦)(n(3)豎直方向拉:S =nh 注:S: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h:物體移動的距離 n: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的股數。水平方向拉:S=nS物注:S物:物體水平移動的距離。(4)組裝標組方法:“奇定偶動”(若n為偶數

11、,最后一段繩子從定滑輪出來;若 n為奇數,最后段繩子從動滑輪出來)注:繩子股數:n=2Nn=2N+1(N為動滑輪個數)注:有時要用倒繞法(先確定最后一段繩子)第七章運動和力怎樣描述運動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 位置的改變。 (2、參照物定義: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時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選取原則:參照物可以選取自身以外的任何物體,一般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4、如何判斷運動和靜止: 先選擇參照物,看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或距離是否改變。若改變是運動,反之是靜

12、止。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 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說明運動得越快。相同時間比路程。通過的路程越長,說明物體運動得越快。物理學中采取“單位時間比路程” 。2、速度(v)定義: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s公式:v -(S表示路程,單位是 m; t表示時間,單位是 s)單位:速度的國際單位是 m/s (米每秒)常用單位有km/h (千米每小時) 單位換算:1m/ s=3.6km/h 注:1m/s的物理意義:物體在 1s內通過的路程是 1m變形公式:s=vt t=s/v 注:多段路程求平均速度的問題。要明確是求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的速度?;疖囘^(橋、山洞

13、、隧道)的問題:火車通過的路程等于車長+橋長。L勻速直線運動直線運動V3、運動的分類:機械運動 Y變速直線運動一曲線運動4、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都相等探究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1、亞里士多德的錯誤 觀點:力是 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伽利略斜面實驗: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 速度相同。 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 光滑,小車前進地越 遠。 (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

14、特方法一一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 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3、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 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 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注: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 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

15、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 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3、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注: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物體“ 受到慣性”或“受到慣性的作用”,只能說“物體由于慣性”或“物體 具有 慣性工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4、會解釋生活中常見的慣性現象 。如汽車啟動與剎車時人的歪倒情況、跳遠助跑、安裝錘柄等。 5、知道慣性現象的利用與防止 : 對人們有益的要利用:如跳遠助跑、安裝錘柄、拍打灰塵、汽車進站提前關閉油門等。 防

16、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如禁止超載、超速,要系安全帶、保持車距等。 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1、平衡狀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為平衡狀態。 2、平衡力: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則稱這幾個力為平衡力。 3、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受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這兩個力是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注: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5、常見的幾對平衡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重力與支持力;用繩子吊著的物體: 重力與拉力;一壓在墻上

17、的物體:重力與摩擦力;用手拿著的物體:重力與摩擦力;豎直勻速下落的物體:重力與阻力(浮力)水平勻速運動的物體:水平方向:拉力(推力、牽引力)與摩擦力贏7方向:重力與支持力6、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物體受力條件物體運動狀態說明不受力、 受平衡力J,合力為0靜止、勻速運動運動 狀態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 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0運動快慢改變 運動方向改變 J運動狀態改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八章神奇的壓強認識壓強1、壓力:用f表不。(1) 定義:垂直 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受力物體。(3)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

18、時,F = G 。(4)會畫壓力的示意圖。2、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具體關系為: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壓強:用巳表不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F 2.公巧:P W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 F:牛屯(量 S :米 (m)。注: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 (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 (受力面積是兩物體的接觸部分)。(4)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

19、0. 5 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 . 5 x 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 5 x 104N。應用:可通過改變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來改變壓強。 減小壓強: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增大壓強: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等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生理(pF_ ) 0S研究液體的壓強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 :液體受 重力且具有流動性。(2、測量:U形壓強計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原理:兩液面高度差越大,液體

20、壓強越大。3、液體壓強的規律: 液體對 容器底 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 各個方向 都有壓強; 同種液體在 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 相等;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 增加而增大;4、壓強公式:P=p gh(h是研究點到液面的豎直距離)(4)不同液體的壓強與 液體的密度 有關。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注: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 Pa; g: N/kg; h: m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P=p gh;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 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5、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

21、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先計算出液體某處的壓強再計算這個面積上受到的壓力F=PS 原理 應用 6、連通器:定義: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 的容器 :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過路涵洞等。大氣壓與人類生活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用P0表示。注:“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二二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2、產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3、大氣壓的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一_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等。4、大氣壓的測定:托

22、里拆利實驗。 大氣壓P0 =760mm Hg=76cm Hg=x PaH 標準大氣壓)注:上方是真空;h :內外液面高度差。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人。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約為10 mh與水銀槽中的水銀多少無關;跟玻璃管的形狀、粗細、傾斜無關;跟玻璃管上提或下壓一些無關。5、大氣壓的特點:大氣壓隨高度 增加而減小。 注:大氣壓還跟溫度、天氣、氣候有關。6、大氣壓的測量: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7、大氣壓的應用:用吸管喝飲料、鋼筆吸墨水、注射器吸藥液、帶吸盤的掛衣勾、抽水機等。 8、沸點與氣壓的

23、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應用:高壓鍋、除糖汁中水分。(第九章浮力與升力認識浮力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豎直向上的托力 叫浮力。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3、浮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法F *G F示(在空氣中和液體中的兩次示數差)4、浮力產生的原刑,:液(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F浮=F向上一F向下注:橋墩沒有受到浮力。5、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 和液體的密度 有關。具體關系為: 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

24、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注:全部浸沒 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阿基米德原理 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2)表達式:F彳?= GF=mFg=p液V排g 注:物體浸沒在液體時,V排二丫物可以看出:浮力大小只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1、物體的浮沉條件: (1)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只受浮力和重力。P掖=P物p掖 p堰!注: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與電 比較p液與p物。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

25、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2、浮力的利用: 輪船:在水中總是漂浮。工作原理:要使 密度大于水 的材料制成能夠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 至9的,使它能夠 排開更多的水。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 質量,單位t 。由排水量m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 液排開液體的重力 6排=m g ;輪船受到的浮力 F環m g ; 輪船和貨物共重 G=m g。注:輪船由江河進入海洋(p河水p海水)時,所受重力丕變,浮力丕笠,船身會上浮一些。(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 來實現的。(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 的氣體如:氫氣、氨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4)密度計:在液體中總是漂浮,所受重力不變,浮力不變。在液體中浸入的越多,說明液體的密度越企3、求浮力的方法:彈簧測力計 法:F浮=6 F示(特點:有彈簧測力計,先后測出在空氣中、液體中的示數 ) 壓力差法:F浮=FF妍(特點:知道物體浸在液體里的深度和上下表面的面積) 公式法:F浮=Gf =m排g=p液V排g (特點: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或質量;知道物體浸入液體 I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注:一般是浸沒,V排=丫物平衡法:F浮=6 (特點: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或懸浮狀態) 注:求浮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