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年西寧市高三年級復習檢測(一)語文試卷整理錄入:青峰弦月第卷(選擇題,共30分)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熨帖(yù) 排場(chng) 家給人足(j) 人影幢幢(chuáng) B傭金(yòng) 蟄伏(zhé) 久假不歸(jià) 踽踽獨行(j) C毗連(bí) 攻訐(jié) 拾級而上(shè) 力能扛鼎(gng) D愀然(qio) 翹楚(qiáo) 瞠目結舌(chng) 锃光瓦亮(zhèng)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
2、是 A許多農民巧妙地將服裝廠剪裁后廢棄的“下腳料”做成簾子,當作蔬菜大棚的“棉被”,這真是一念之差,變廢為寶。 B王大伯十分喜愛小動物,只要見到流浪的小貓小狗,他都要想辦法把它們喂飽,有的人對此感到不解,他卻樂此不疲。 C文藝演出現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紛紛拍手稱快。 D廠長動情地說:“為了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我們將采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俄裔學者在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后,俄羅斯總統當天批評俄政府沒有在年輕學者畢業后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條件,
3、導致人才流失。 B中國足球水平低,丑聞不斷,這不僅損害了中國足球的形象,嚴重影響了中國足球的發展,而且毒害了社會風氣的改善。 C今年高招藝術類考生的人數呈現增長的趨勢,這促使文化課成績水漲船高,一些藝考生開始為自己文化課成績的優劣感到擔憂。 D十月金秋是九寨溝最迷人的季節,繽紛的落英在湖水上漂浮,悠遠的晴空湛藍而澄凈,自然造化中最美麗的景致充盈眼底。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我們會過得快樂嗎? 。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駱駝, , 。之所以說是生活目標而不是人生目標, ,而我們很多人短時間內實在弄不明白一輩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為一年的生活定下
4、目標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標。 迷茫和絕望會充滿了心田 快樂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標 不再給快樂留下絲毫的空間 但是我們想清楚一年之內到底想干什么還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是因為人生目標是一輩子的事情 A B C D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帛畫唐卡 在藏區流行著一種畫在布上的宗教畫,這種卷軸畫藏語稱之為唐卡。對藏傳佛教僧人來說,唐卡是修行時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佛殿里,眾多唐卡夾雜在經幡、寶蓋和彩帶之間,從梁枋漫垂而下,對殿堂起著十分重要的裝飾作用。 在我國,畫在絲織品或布面上的畫被稱為“絹本”。佛教興起后,帛畫遂被大量注入佛教題材,如佛、菩薩、天王、力士像以及說法畫、經變畫等。藏
5、傳佛教的帛畫在唐宋時已有,到了明代,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據考證,現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薩迦南寺,約誕生于10世紀的五代時期,早期的唐卡幾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則是長方形的了。到了明清兩代,藏區的唐卡數量明顯增多。唐卡的長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間。由于畫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場景,故而繪制佛、度母、本尊和護法神的供像就成為唐卡的側重點,這類唐卡約占總數的80。按慣例,唐卡中間有一尊大佛像。或是表情溫和地坐在蓮花座上,或面目猙獰被烈火包圍,四角有樹木、花卉和云彩。不過,也有以連環畫的形式把多幅畫面連起來的敘述佛和高僧們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見的佛本生記就是用100塊唐卡連成的。 在藏區有許多繪制唐卡的僧
6、俗藝匠。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對象,藝匠們把唐卡創作視為一種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潛心之作,絕少粗制濫造。唐卡的構圖繁復,在神佛之外還要畫一些蓮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裝飾紋樣,畫師必須按照規定去做,不能隨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加工畫布。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軟化布質,然后鋪在木板上,用石塊反復磨壓,再涂刷一層摻有滑石粉的膠。經過處理的畫布柔軟平滑,不露布孔。第二步是勾畫構圖。畫師先用炭筆落帛起稿,然后用顏料著色,再用純金碾磨的汁勾線,完成畫面。第三步是整理裝裱。在畫布周邊鑲以錦緞邊飾,在畫布上下貫穿木軸,在畫布表面罩上一層半透明的絲綢幔子。經
7、過活佛念經加持。有時在畫布背面蓋上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幅可以卷起帶在身邊的卷軸畫制作完畢。繪制一幅精致的唐卡,一般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唐卡除彩繪外,還有刺繡、提花等制作工藝。最珍貴的帛畫為緙絲像,它是用金線織成的。這種手工生產的佛像帛畫過去多為朝廷賞賜用,在這些緙絲佛像的背面,往往有達賴或班禪左手掌的印記,是異常罕見的工藝品。唐卡是寺院的莊嚴之物,每個殿堂和僧舍都掛著數量不等的唐卡,而一些匠心獨具的作品被人們珍藏傳世。 (選自中學生閱讀2010年第11期,有刪節) 5下列關于“唐卡”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唐卡”一詞來自于藏語,它是指一種流行于藏區的畫在布上的以宗教為題材的卷軸畫。
8、 B眾多唐卡對佛殿起著十分重要的裝飾作用,故它是藏傳佛教僧人修行時必不可少的物品。 C現今保存的最早的唐卡,大約誕生于五代時期。早期的唐卡都是正方形,以后則改為了 長方形。 D唐卡的長度一般在二至三尺之間,其側重點是繪制佛、度母等供像,并不追求反映宏大 的場景。 6下列關于唐卡制作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軟化布質,然后用石塊磨壓,刷膠,使畫布柔軟平滑、不露布孔。 B畫師用炭筆在畫布上畫出草稿,然后為草稿著上顏色,再用金汁勾線,完成勾畫構圖。 C畫師需在畫布周邊鑲以錦緞邊飾,四周用木頭固定,在表面罩上一層半透明的絲綢幔 子。 D裝裱好的畫布經活佛念經加持,有時在背面蓋上
9、活佛印章或朱砂手印,至此一副唐卡才 算完成。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大部分唐卡都繪制神佛像,一部分唐卡則以連環畫的形式將多幅畫面連起來敘述佛和高僧們的生平。B唐卡是膜拜的對象,藝匠們把唐卡創作視為一種公德,畫師必須按照規定去繪制,不允許自由發揮。C最珍貴的唐卡是金線織成的緙絲像,背面常常有達賴或班禪左手掌的印記,是極為難得的工藝品。D在藏區,“絹本”即唐卡,其構圖十分復雜,在佛像之外還有蓮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裝飾紋樣。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贍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國人。贍思生九歲,日記古經傳至千言。比弱冠,以所業就正于翰林學士承旨王思廉之
10、門,由是博極群籍,見諸踐履,皆篤實之學,故其年雖少,已為鄉邦所推重。延祐初,詔以科第取士,有勸其就試者,贍思笑而不應。泰定三年,詔以遺逸征至上都,見帝于龍虎臺,眷遇優渥。時倒刺沙柄國,西域人多附焉,贍思獨不往見,倒刺沙屢使人招致之,即以養親辭歸。至元二年,拜陜西行臺監察御史。戚里有執政陜西行省者,恣為非道,贍思發其罪而按之,輒棄職夜遁,會有詔勿逮問,然猶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遠藩為之震悚。三年,除僉浙西肅政廉訪司事,即按問都轉運鹽使、海道都萬戶、行宣政院等官贓罪,浙右郡縣,無敢為貪墨者。復以浙右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謂道人、道民、行童者,類皆瀆常倫,隱徭役,使民
11、力日耗,契勘嘉興一路,為數已二千七百,乃建議請勒歸本族,俾供王賦,庶以少寬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為令。贍思歷官臺憲,所至以理冤澤物為己任,平反大辟 之獄,先后甚眾,然未嘗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嘗與五府官決獄咸寧,有婦宋娥者,與鄰人通,鄰人謂娥曰:“我將殺而夫。”娥曰:“張子文行且殺之。”明日,夫果死,跡盜數日,娥始以張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為非共殺,且既經赦宥,宜釋之。贍思曰:“張子文以為娥固許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與張同謀,度不能終隱,故發之也,豈赦可釋哉?”樞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陰德也。御史勿執常法。”贍思曰:“是謂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種陰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獨上議刑部
12、,卒正娥罪。其審刑當罪多類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謚曰文孝。 (節選自元史卷一百九十)【注】遺逸:指遺才。契勘:查證。大辟:死刑。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倒刺沙柄國 柄:執掌 B俾供王賦 俾:使、讓 C嘗與五府官決獄咸寧 獄:案件 D夫果死,跡盜數日 跡:蹤跡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出四組,全都表明贍思執法嚴厲的一組是 西域人多附焉,贍思獨不往見 會有詔勿逮問,然猶杖其私人 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 乃建議請勒歸本族,俾供王賦 平反大辟之獄,先后甚眾乃獨上議刑部,卒正娥罪 A B C D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贍思淡泊功名。延祐初
13、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勸其就試”,他只是笑笑而已。贍思不攀附權貴,當時擅權的倒刺沙多次讓人去請他,他都以奉養父母而告歸。 B贍思自幼好學,九歲時已能每天記誦古代經典文章達千言,二十歲左右,師從名儒王思廉,博覽群書,并付之實踐;所以,他雖然還年輕,但已名著鄉里。 C贍思為政正直,為整頓吏制作了許多具體工作;贍思歷任司法部門官職,以伸冤昭雪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獄,“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 D贍思體察民情。他曾到嘉興深入調查,發現逃避官府徭役的達二千七百人之多,于是建議將他們遣返鄉里,讓他們供納國家賦役,以減少其他民眾負擔,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第卷(非選擇題,共120分)四、(23分)
14、 11把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贍思發其罪而按之,輒棄職夜遁,會有詔勿逮問,然猶杖其私人。(5分) (2)是娥與張同謀,度不能終隱,故發之也,豈赦可釋哉?(5分) 12閱讀下面兩首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塞下曲(唐)常建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塞下曲(明)蘇佑將軍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痔篥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注】玉帛:指烏孫使者朝覲漢武帝時攜帶的禮品。烏孫:漢朝時活動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觱篥(bìlì):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 (1)同為邊塞詩,這兩首詩在內容
15、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2)第二首詩的前兩句寫景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說出一種并作簡要分析。(4分)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第1小題計分)(5分)(1) ,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師說)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 。(李白蜀道難)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 。 (杜甫登岳陽樓記)(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 ; ,可以無悔矣, ?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 ,方正之不容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五、(2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聽山馮源 平生與山有緣,生于山城長于山城
16、。后來遷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長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熏陶和水的浸潤,還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領悟和興會,漸漸地滋養出聽山的嗜好。 初次聽山,是在大學讀書時一個孟春的黃昏。春雨初霽,林間清幽,山嵐逍遙,晚霞如瀑,從對面的山脊瀉下,次第地織染著遠遠凝翠的岑巒和尚含綠滋的林卉;殘流澗,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猶無聲地吟詠著天籟。整個山間仿佛依然籠罩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顯出一片寧靜,如一幅恬淡的墨畫,又如一位綠裝倩然的處子,所能夠傾聽到的,只有寧謐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時年輕,心高志遠,好動喜鬧,一次的經歷便以為山不過是一位啞然的孤獨者,一個寂靜的縮寫,淡然無味,令人難耐。 學生生活多是平淡、單一,甚
17、至枯燥,又兼遠離城市,課余飯后的時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徑的散步中消逝。或許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聽山的偶然的經歷和所獲。那是一個炎熱而郁悶的夏日的午后,與同學步于山徑,試圖以寧靜和清幽來弱化心里的煩悶。盛夏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即變,風和日烈間驟然烏云密布。周圍無舍,便索性立于樹下。雨酣暢淋漓,傾瀉在樹葉枝梗、青草綠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陣清脆或濁重的回響;大雨攜著勁風,風過處,樹葉枝梗急速不斷地屈身彎腰,舞蹈似的,摩擦著推搡著,渾身鳴叫;空中的鳥兒被風掠來拂去、東奔西突,急切而慌亂地尋找巢穴或可棲之處;從山頂涌下的洪水肆無忌憚地在林間、草叢中奔走,又匯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溝壑里沖撞喧嘩
18、,聲如金石相擊風聲、雨聲、水聲、樹聲,交織相融,有如一首雄壯激越而又無序無節的音樂。我傾聽著,心靈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韻和大自然醇濃之流的洗禮,也品出了山的亦靜亦動,或柔或剛的性格。 聽有所獲,情有獨鐘,在“綠樹枝頭一線紅”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際”的夜晚,在小園香徑,在流水偎依的橋頭,或是凄風苦雨、殘陽古道,一次次地靜坐聆聽。聽山是寂寞的,它不比聽城市聽海,但聽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紅花綠葉,仰首能得藍天白云;可以聽到花的綻放、葉的吐蕾,群鳥的和鳴、風雨的協奏、雷電的高歌;聽到云的輕盈、風的瀟灑,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壯闊,和它深厚內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們所融匯成的一
19、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緩的旋律。這是一支關的旋律,你珍蘊了它,便珍蘊了大自然;你擁有了它,也就擁有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踏著這支旋律的節拍,走入社會,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鐘情于聽山,依然擁有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蜀漢多奇山,仰望與云平,”這是古人的摹狀。但是,你目游其中,會看到它們始終不移地在天際描繪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線譜”;你心騁其間,能聽到另一支旋律歷史的鼓聲與時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據史書記載,漢建安16年,劉備為了實現其謀臣諸葛亮提出的據益州、復漢室進而逐鹿中原的戰略,率精兵駐扎在這里,偏安益州的劉璋也“延至北山”。他們“飲酒樂甚”之余,登山遠望,夾江兩岸的
20、沃野良田、富庶豐饒盡收眼底,劉備想其不久將為己有,便歡曰:“富哉,令日之樂乎!”他如愿以償,奪隘取關,進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漢政權。站在山頂,遙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沒有那一陣陣隆隆的鼓聲,或許就沒有三國的鼎立和蜀漢的繁榮及富庶,也不會有今天這座據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濤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然而,時代之腳匆匆地前行,那一陣鼓聲早已沉積為一段歷史、幾行碑文和一叢叢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陣又一陣時代的潮音。10多年前,當第一批建設者來到這里,便種下了第一個希望給這寂靜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們用雙手創建了校園、公園、療養院,也創造了這一方的社會文明、時代精神。
21、你信步其中,不僅能聽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聽到時代的潮音,使你滿心歡愉,也令你深味沉思。 山如箜篌彈歌奏律,其實,生活在這一片群巒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們所彈奏出的旋律,又豈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 (原文有刪節) 14文中寫了兩次作者具體的聽山經歷及感受,請分別加以概述。(6分) 15.文章第段中說:“聽山是寂寞的,它不比聽城市聽海,但聽山又不是寂寞的。”作者這樣寫是否矛盾?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4分) 16文章第段中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17請從表達和內容兩個方面鑒賞文章的最后一段。(6分)六、(15分) 18請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詞語,使整段文字語意連
22、貫,邏輯嚴密,層次分明。(5分) 沙頭小鎮精巧秀麗,藏在一片狹長的山谷之中,一邊是金佛山的主峰,一邊是柏枝坡的山巒。處于兩個巨人的腳下,讓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壓抑,而是一種舒緩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風吹雨打,世事變遷,都在大山的懷抱中酣然高臥。 19把下面幾個短句改寫成一個長句,可以改變語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參會者大約有350名,他們是全球安全、外交決策者及經濟界人士。會上就歐洲-大西洋安全架構、美國戰略重心轉移、金融危機對防衛政策的影響等話題展開了對話。會議為期3天。20請仿照下面的示例,續寫三個句子,使之構成排比句,但不得改變話題。(6分) 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枕
23、著這個溫柔的枕頭,我們得以安心入眠。七、(60分)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說:“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榮譽、驕傲、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這些想法的最好辦法。你已經赤身裸體了,你沒有理由不去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要讓別人意見的嘈雜聲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有憑借自己心靈和直覺行事的勇氣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勇氣、目的、生命、因緣。” 史蒂夫·喬布斯2011年10月5號去世,享年
24、56歲。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悼詞中說:“史蒂夫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他勇于與眾不同地思考問題,敢于相信他可以改變世界他通過使電腦個人化,將互聯網裝進我們的口袋里,他不但讓人們可以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使這種革命變得直觀和有趣。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看這個世界的方式。”對于勇氣、目的、生命、因緣,你有什么所見所思所感?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012年西寧市高三年級復習檢測(一)語文 詳解答案一、1. A (B 假ji, C 毗pí, D 锃zèng)2B (2006年高考全國1
25、卷)3. D (A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俄裔學者”作主語,后面無謂語陳述,懸而不決,應將其放于“在”后。 B 贅余,應刪除“的改善”。 C 不合邏輯,擔憂的是“劣”,而不包括“優”。宜將“的優劣”改為“不佳”)4第一處橫線,選項所提供的填入語句是或,只有前承“快樂”,后接“生活目標”,理應選。如此可排除選項A和D。第四處橫線,注意到前句有“之所以”,屬典型的因果倒裝標識,理應選填有關聯詞“是因為”的句。第五處橫線填入與前句亦可銜接,故可選定答案為C。二、5、A(B.兩者并沒有因果關系;C.“都是正方形”的說法太絕對;D.“不追求反映宏大的場景”錯誤,據原文應是“不便反映宏大的場景”。)6、C
26、(“四周用木頭固定”說法不對,應是“上下貫穿木軸”,這樣才能做成卷軸畫。)7、D(據原文,“絹本”應是畫在絲織品或布面上的畫的統稱,故“絹本即唐卡”的說法不正確)三8.D 【解析】跡:追蹤、追捕 。9.c10.C 【解析】“宋娥案”不是平反冤獄,是處理刑獄定罪得當的案例。四11.(1)(5分)贍思揭發他的罪行并要追究責任,那人就離開職守連夜逃走,剛巧皇帝有令,可以不追究此人,但贍思還是杖責了那人的親信。(譯出大意給2分,“按”“會”“私人”,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這說明宋娥與張是同謀,宋娥估計不能隱瞞到底,所以才揭發出來了,這怎么可以赦免釋放呢?(譯出大意給2分,“是”“隱”“發”
27、,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贍思字得之,他的祖先是大食國人。贍思九歲時,每天記誦古代經典文章達千言。到二十歲左右時,他的學業得到翰林學士承旨王思廉的指導,由此得以閱讀大量圖書,并付之實踐,這些全是扎實有用的學問,所以,他雖然還年輕,但已為大家所推崇器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通過考試錄用人才,有人便勸贍思去應試,而贍思只是笑笑而已。泰定三年,皇帝因征問遺才將他詔至上都,在龍虎臺見了皇帝,皇上對他禮遇極厚。當時倒剌沙主持國務,許多西域人都依附于他,而獨有贍思不去巴結他,倒剌沙多次讓人去請贍思,贍思都以奉養父母而告歸。至元二年,贍思被任為陜西行臺監察御史。贍思的親戚中,有人在陜西行省任職,恣意妄為
28、,贍思揭發他的罪行并要追究責任,那人就離開職守連夜逃走,剛巧皇帝有令,可以不追究此人,但贍思還是杖責了那人的親信。到贍思巡察云南時,凡發現違法的省臣官吏,即令那人解職離去,這種作法,使周邊藩屬大為震驚。至元三年,贍思在浙西肅政廉訪司任職,就追究處理了都轉運鹽使、海道都萬戶、行宣政院等官吏的貪污罪,使浙西地區郡縣官吏不敢再有貪贓枉法的人。浙西地區的寺廟私藏奸猾之人,所謂道人、道民、行童等,都是些違犯道德人倫的人,他們逃避徭役,使國家民力日損,查證嘉興地區,即有二千七百多人。因此,贍思就建議將他們遣歸回家,讓他們供納國家賦役,以減少其他民眾負擔。朝廷認為他的話很對,便著文為令。贍思歷任司法部門官職
29、,所至各地以伸冤昭雪為己任,先后平反糾正死罪案多起,但卻從不故意輕判人罪,來收買別人對自己的感謝。他曾與五府官員在咸寧縣辦案,有一名叫宋娥的婦女,與鄰居私通,那位鄰居告訴宋娥說:“我要殺了你丈夫。”宋娥說:“張子文將要殺我丈夫。”第二天,宋娥的丈夫果然死了。官府追兇多日,宋娥才將張子文要殺他丈夫的事情告訴了她婆婆。五府官員認為這不是共同殺的,而且已經過大赦寬恕,應釋放宋娥。贍思說:“張子文是以為宋娥一定同意他這么干的。而且,宋娥的丈夫已死了近十天,宋娥才說出這件事,這說明宋娥與張是同謀,宋娥估計不能隱瞞到底,所以才揭發出來了,這怎么可以赦免釋放呢?”樞密判官說:“為活人平反,是積陰德。你不要按
30、常理執法。”贍思說:“這是故意使人逃脫罪責,不是平反。而且,您要給活人積陰德,那對死人將如何交待?”便獨自上書刑部,最終為宋娥定了罪。贍思處理刑獄定罪大多類似處理宋娥這樣的事。至正十一年,贍思在家去世,享年七十四歲,被追謚為文孝。原文塞下曲 (唐)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 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 兵氣銷為日月光。注釋玉帛:指朝覲時攜帶的禮品。執玉帛上朝,是一種賓服和歸順的表示。 帝鄉:指西漢國都長安 。 烏孫: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也是國名。 天涯靜處:甘肅玉門關一帶,泛指往年征戰之地。 兵氣:同樣是指戰像。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本土。 不稱王:放棄王號,即內服于唐朝。譯文烏孫使臣攜
31、帶玉、帛之類珍貴物品朝見了漢朝天子,禮畢后在歸途中還不時地遙望漢朝京城, 烏孫國朝漢后愿意取消自己的王號,對漢稱臣。 從此,邊遠地方的百姓也能寧靜地生活,再也沒有出兵打仗, 戰火的硝煙迅速消逝,變幻成日月的光輝給百姓帶來光明和溫暖。鑒賞邊塞詩大都以詞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滿報國的忠貞或低徊的鄉思為特點。常建的這首塞下曲卻獨辟蹊徑,彈出了不同尋常的異響。 這首詩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嘆時運,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中央朝廷與西域諸族的關系,歷史上陰晴不定,時有弛張。作者卻拈出了美好的一頁加以熱情的贊頌,讓明媚的春風吹散彌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32、。 詩的頭兩句,是對西漢朝廷與烏孫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動概括。“玉帛”,指朝覲時攜帶的禮品。左傳。哀公七年有“禹合諸侯干涂山,執玉帛者萬國”之謂。執玉帛上朝,是一種賓服和歸順的表示。“望”字用得筆重情深,烏孫使臣朝罷西歸,而頻頻回望帝京長安,眷戀不忍離去,說明恩重義浹,相結很深。“不稱王”點明烏孫歸順,邊境安定。烏孫是活動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為西域諸國中的大邦。據漢書記載,武帝以來朝廷待烏孫甚厚,雙方聘問不絕。武帝為了撫定西域,遏制匈奴,曾兩次以宗女下嫁,訂立和親之盟。太初間(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下嫁烏孫,生了四男二女,兒孫們相繼立為國君,長女也嫁為龜茲王后
33、。從此,烏孫與漢朝長期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成為千古佳話。常建首先以詩筆來謳歌這段歷史,雖只寥寥數語,卻能以少總多,用筆之妙,識見之精,實屬難能可貴。 一、二句平述史實,為全詩鋪墊。三、四句順勢騰騫,波涌云飛,形成高潮。“天涯”上承“歸去”,烏孫朝罷西歸,馬足車輪,邈焉萬里,這遼闊無垠的空間,便隱隱從此二字中見出。“靜”字下得尤為有力。玉門關外的茫茫大漠,曾經是積骸成陣的兵爭要沖,如今卻享有和平寧靜的生活。這是把今日的和平與昔時的戰亂作明暗交織的兩面關鎖的寫法,于無字處皆有深意,是詩中之眼。詩的結句雄健入神,情緒尤為昂揚。詩人用彩筆繪出一幅輝煌畫卷:戰爭的陰霾消散凈盡,日月的光華照徹寰宇。這種
34、理想境界,體現了各族人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崇高理想,是高響入云的和平與統一的頌歌。 “兵氣”,猶言戰象,用語字新意煉。不但扣定“銷”字,直貫句末,且與“靜處”挽合,將上文繳足。環環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氣概。沈德潛詡為“句亦吐光”,可謂當之無愧。 12. 答案:(1)常詩寫了邊塞無征戰(和平、安寧、無戰事)的景象,抒發了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或贊美化干戈為玉帛)之情;蘇詩寫了將士寒夜戍邊的場景,表達了對戍邊將士不畏艱苦,保家衛國(戍邊衛國)的精神的贊揚。4分。其中內容與情感各1分。兩點4分。(2)示例一:動靜結合。明月高懸,清輝灑邊關,此為靜。西風勁吹,戰袍隨風拂起,此為動。二相結合,再現
35、邊地曠遠,戍邊將士風餐露宿的情景。示例二:融情于景。塞外明月懸,突顯塞外風光的壯闊 。寒夜西風吹,戰袍獵獵作響,則是再現戍邊將士的生活艱辛。更傳達出詩人對戍邊生活的復雜心態。既有欽佩贊嘆之情,亦有同情慨嘆之感。示例三:視聽結合。月灑清輝遍軍營,風吹戰袍獵獵聲。一視一聽,形象再現邊關特有的自然風光、軍營情境。4分。特點1分,簡析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他在這首詩里如此稱頌和親政策與弭兵理想,當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開邊黷武的亂政而發的,可說是一劑針砭時弊的對癥之方。 13.略五14孟春黃昏后聽山,以為山孤獨、寂靜、淡然無味,令人難耐。雨中聽山,品出了山的亦靜亦動、或柔或剛的性格。15不矛盾。山沒
36、有城市和海的熱鬧與喧囂,需要靜坐聆聽,因而“聽山是寂寞的”;聽山能聽出自然美的旋律,擁有了它也就擁有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生活或人生,所以“聽山又不是寂寞的”。16是作者聽山的進一步拓展,由上文到了山的美的旋律延伸到聽到歷史的鼓聲,增加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也為引出時代潮音作鋪墊。17這段文字運用了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語言形象生動而有力。贊頌了蜀川人民的創造精神,他們創造的社會文明、明代精神匯成了時代的潮音,這一潮音遠遠勝過山的旋律、歷史的鼓聲。六18而 雖然但是無論無論(5分) 19(4分)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大約350名全球安全、外交決策者及經濟界人士就歐洲大西洋安全架構、美國戰略重心轉移、金融危機對防衛政策的影響等話題展開對話。)20. (6分)仿寫句子示例:清白的良心是一枚珍貴的寶玉。佩著這枚珍貴的寶玉,我們能夠德行高貴。清白的良心是一束雅致的花兒。伴著這束雅致的花兒,我們得以性情高雅。 清白的良心是一股清新的春風。吹著這股清新的春風,我們可以欣然前行。(未改變話題,仿寫的三個句子運用比喻,構成一組排比句,符合事理邏輯,語句通順給6分;改變話題,即使仿寫三個句子構成排比句,只能給2分;未改變話題,只仿寫出一個句子,給2分)七21.“記住你即將死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華宇工學院《普通生物學動物部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華宇工學院《城市公交規劃與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星職業技術學院《燃燒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磁性材料與器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能源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遙感概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蘭陵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中考模擬最后十套:化學試題(三)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公司計件工資勞動合同書
- 二零二五抖音發布協議書模板
- 二零二五版月子中心月嫂服務合同書
- 2024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題庫及答案(共五套)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財務應用藍皮書
- 闊盤吸蟲病病因介紹
- 跨學科實踐活動6+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教學設計)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高效課堂(人教版2024)
- 《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實踐研究》
- 【MOOC】國情分析與商業設計-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惡性心律失常的急救護理
- 2025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中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與文明施工
- 風機安裝與調試方案
- 空腔臟器手術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