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 12 第一首: 山中雜詩年代:南北朝作者:xx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山峰上繚繞著陣陣的嵐氣云煙竹林的縫隙里灑落下夕陽的余暉鳥兒歡快地在屋檐上飛來飛去白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賞析: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竟然從窗里飄出來。此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 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
2、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鳥時時棲息于其檐前屋后,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 第二首:xxxxxx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xx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注釋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2 / 12 3.xx:指“幽篁”。 4.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獨坐幽篁,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著琴一邊又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皎潔的月亮從空中映照。 鑒賞: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
3、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 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 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第三首: xx月歌xxxx xx月半輪秋,影入平羌xx流。夜發xx向xx,思君不見下xx。 3 / 12 注釋: 1.xx:在今xxxx市xx 2.平羌(qi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3.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n)為峨眉山附近。 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黎
5、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渝州:今重慶一帶。 5.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譯文: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 鑒賞: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
6、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4 / 12 第四首: 春夜xxxxxx 誰家xx暗飛聲,散入春風滿xx。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釋:1、xx:xx。 2、暗飛聲:悄悄地飄來聲音。 3、春風:一本作“東風”。 4、折柳:即折楊
7、柳,曲名。相傳西漢張騫入西域得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楊柳。梁鼓角橫吹曲也有折楊柳。清商曲有攀楊枝、月節折楊柳、小折楊柳諸曲。5、故園:故鄉 鑒賞: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
8、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并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 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夸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夸張并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 5 / 12 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并不至于過分的。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細細
9、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 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像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譯文:陣
10、陣悠揚的笛聲,從誰家中飄出?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能不鉤起思鄉之情嗎? 五首: 逢xx使作者:xx 故園xx漫漫,雙袖xx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釋1.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下簡稱劉箋)系此詩于天寶八載(749)詩人赴安西途中。 2.故園:指xx和自己在xx的家園。 3.龍鐘:形容流淚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4.漫漫:形容路途遙遠。5.憑:托。 6.傳語:捎口信。 6 / 12 7.入京使:回京的使者。詩人此時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遠離京都和家園的心情是凄涼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傷
11、。但遠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說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擔心。這樣樸素而又復雜的人之常情,用樸實無華的敘述式語氣道出,更覺得真切感人。鐘惺評此詩:只是真。譚元春曰:人人有此事,從來不曾寫出,后人蹈襲不得。 所以可久(唐詩歸卷十三)。沈得潛曰:人人胸臆中語,卻成絕唱唐詩別裁集卷十九)。 鑒賞: 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 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的是在長安自己的
12、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第二句帶有夸張的意味,是強調自己思憶親人的激情,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書的微意了。“龍鐘”在這里是淋漓沾濕的意思。“龍鐘”和“淚不干”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此時,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于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里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
13、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清人劉熙載曾說:“詩能于易處見工,便覺親切有 味。”(見藝概。詩概)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有這一特色。第六首: xxxxxx 7 / 12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讀音:應:第一聲 注釋:1.滁州:今安徽滁州,詩人曾任州刺史。 2.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城西水庫。 3.獨憐:獨愛,一種對幽草的獨情。 4.春潮:春雨。 5.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6.xx:指隨意飄浮。 譯文: 我只憐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
14、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鳴叫,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但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韻譯: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涌來,渡口無人船只隨波浪橫漂。賞析: 這是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詩人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這是一首 著名的山水詩,是韋應物最負盛名的寫景佳作。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
15、,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 8 / 12 第七首: xx逢xx年唐xx 岐王宅里尋常見,xxxx前幾度聞。 正是xx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釋: 1.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后流落江南。 2.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學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尋常:經常。 3.崔九:崔滌,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書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時,曾任殿中監,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 4.落花時節:春末。落花的寓意甚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弊喪亂都在其中。 暮春,通常指陰歷三月 5.君:指xx年。 6.xx:這里指今xx一帶. 7.尋常:經常。譯文: 在岐王的府中時常見到
16、您的身影,在崔九堂附近數次聽到你的歌聲。而今正好是江南風景如畫的時節,在這百花凋謝的時節又遇見了您。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膾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創作生涯中的絕唱,歷代好評眾多,如清代邵長蘅評價說:“子美七絕,此為壓卷。”唐宋詩醇也說,這首詩“言 9 / 12 情在筆墨之外,悄然數語,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絕調也。” 此詩撫今思昔,世境之離亂,年華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涼流落,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語言極平易,而含意極深遠,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凝結著四十多年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那種昔盛今衰,構成了尖銳的對比,使人感到詩情的深沉與凝重。清代黃生杜詩說評論說:
17、“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絕。見風韻于行間,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龍標(王昌齡)、供奉(李白)操筆,亦無以過。乃知公于此體,非不能為正聲,直不屑耳。 有目公七言絕句為別調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第八首:送靈澈上人(即送靈澈)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yo yo)鐘聲晚。 荷(h)xx帶斜陽,xx獨歸遠。 譯文: 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你背著的斗笠還帶著夕陽,獨自歸向遠方的青山。賞析:詩題送靈澈上人,詩也正是從“送”字寫意,繪景,抒情。詩未著一送字,而送別情狀自出。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仿佛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
18、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后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結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 第九首: 約客xxxx 10 / 12 xx時節家家雨,青草xx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 約客:約請客人來相會。 黃梅時節:農歷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了,熟了,大都是陰雨連連的時候,所以稱“黃梅時節”為江南雨季。
19、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處都有。 處處蛙:到處是蛙跳蛙鳴。 有約:即邀約友人。 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 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燭芯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截?賞析: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蛙聲”,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仿佛細雨就在身邊飄,蛙聲就在身邊叫。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后二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沒事可干,“閑敲”棋子,靜靜地看著閃閃的燈花。第三句“有約不來過夜半”,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 間之久,本來期待的是約客的叩門聲,但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比照之下更顯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腈綸扁平絲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鋁材購銷合同
- 2025共同經營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兒童成長儀項目建議書
- 2025咨詢服務合同變更協議書
- 2025年商業專用設備:條碼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玻纖網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草坪柵欄施工方案
- 2025年不孕不育醫院項目合作計劃書
- 中國地圖素材課件
- 無源物聯網簡介演示
- 腫瘤患者隨訪管理制度
-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技術方案設計3500字(論文)】
- 刑偵行業:刑偵技術與案件偵查培訓研討會
- 各種生活用紙售后服務方案
- (完整版)中醫養生課程標準
- 第4課 視覺中的紅屋頂 課件 2022-2023學年湘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企業數字化平臺及企業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建設方案
- 軟件工程實驗報告 概要設計
- 新型天然植物纖維-竹原纖維(紡織材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