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語言從事教師職業有10余年,自己越來越感受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作為一名教師,當然有責任提高自身的素養,以迎接更新的挑戰。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語言的要求談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思索,以求拋磚引玉。無可否認,教學的藝術,歸根到底其實就是語言的藝術。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一樣,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由此可見,如何科學地、合理地運用語言,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幫助。現代課堂
2、教學,包括導入新課、講授、總結、板書、實驗、練習、教學手段運用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在這一系列教學活動中,導入、講授、總結與教師的語言關系極其密切,以下,我先就這三方面展開論述:一、 導入時的語言要求導語,常常用于一切課的起始和一個問題的開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說在上課五秒鐘就應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誘導學生進入教師預先設置的教學軌道。于漪的學生曾經這樣評價老師的講課,“聽于漪老師的課,簡直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找到一篇材料,上面有于漪老師教授春這篇文章的開場,“我們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的生機,有無窮的
3、力量,內心就會洋溢著無比的喜悅之情。”這個導語既形象生動,又達到了優美的境界,它描繪了春天美麗的景色,給學生以啟迪,字句鏗鏹,長短句交替使用,收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而更重要的是,她將自己的語言與朱自清先生的春完全融合在一起,將課堂變成一個美麗的舞臺,學生在她引導下進入春天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思想情境中。由此,我想,我們在教學這類優美的文章時,應該學習于漪老師深入理解課文,把握作者在創作時的噴涌而出的情感,去構想貼近作者思想的開篇,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達到教學中極高的層次。于漪老師的這段導語,能夠達到我們所要求的目標,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當然,在運用導語設置引人入勝的開頭時,我
4、們也要防止千篇一律,需要研究導語的種種方法,研究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現代教學研究中,許多老師都提出并運用過非常成功的導語,但基本上,我們可以給它分類:故事法、激發法、懸念法、提問法、猜謎法等等。當然,無論采取何種導語,最后都要求教師的語言確切、恰當、生動活潑,易于為學生理解、接受。二、 新授時的語言要求有的時候,我們這樣評價一位老師,“這位老師本身水平很高,但學生就是無法通過他的講解把知識融匯貫通,感到水壺倒餃子倒不出來”。究其原因,有這樣幾種情況:(1)、過多顯示自己的知識面。在一次聽一位教師講他的備課設想時,他將與本課有關的、無關的知識一股腦兒備進課中,在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學生無所適
5、從。自己感覺講了很多,但學生上完一堂課后一無所得。針對這種情況,只要教師在備課時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力爭一課一得,然后利用其他時間讓學生再去接觸更多的知識,相信今后他的新授會很精彩。(2)、講解學生不易理解的一些知識,老師在講臺上反復講授,但是學生還是半懂不懂,除了教師的語言可能還存在問題外,最主要的是教師忘了教學中直觀性對學生的重要,解決辦法可以是一幅圖片、一張幻燈、一段動畫。將現代教學手段與教師自己精彩的講解巧妙地結合起來,有時根本不再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口舌,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3)、教學觀念上存在問題: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思考、討論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還要羅嗦個沒完,
6、學生聽得厭煩,其實,我們忘記了教學的基本觀念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將講話的權利還給學生,我們在新授時盡量減少不應該有的語言,以留給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三、 總結時的語言要求我們寫作文講究“鳳頭、豬肚、豹尾。”同樣,一堂課講完了,也需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很可惜,在我聽的大多課中,教師都不太在意,感覺上課完成,萬事大吉。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象在準備導語時精心準備上課的總結,然后極具應變力地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對于學生來講,他對這堂課的印象將極為深刻。那么,總結時教師的語言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是精確,要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來講,千萬不要腳踩西瓜皮講到哪里算哪里。然后是生動,
7、不要把總結講得跟開大會似的,語言注意活潑,可以的話,運用一些技巧,讓學生參與其中。最后可以結合板書等方式,加深學生印象。在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把握好以上所談到的三個環節,我們還應該看到課堂教學時對語言還有許多具體的要求:一、規范的普通話 記得在師范讀書的時候,有一位教我們口語的女教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堂上,那位美麗的女教師隨口朗讀了一首詩,那甜美的聲音、標準的發音、優雅的姿態,讓我深深感動,原來我們的語言可以如此美麗。現階段,我們國家要求每位教師都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有一位教師借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套用為“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其中我想最主要的應該就是有一口流利、標準、
8、優雅的普通話吧。二、合適的語音語調班級中有的孩子聲音很輕,即使坐在前排,有時候回答問題時,我也聽不清,這就提醒我,我講的話同學們聽清了嗎?怎樣的語音才是恰當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利用平時聽課的機會,設想自己處在學生的地位,找出一些課堂上不恰當的語音,以及時提醒自己。 1、 有時發現我們在講課時會有這種情況:一段話中有虛化、弱化、字音脫落,自己往往并不會發覺,然而下面聽課的學生就不知所云,長此以往,學生的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2、 有時上課充滿激情,學生聽課也是津津有味,但還是發現問題,感覺教師的聲音過高、過亮,一節課聽下來特別疲勞,按照聲音原理來講,過高、過亮的聲音,似乎傳得很遠,但其實并不在學
9、生的耳邊,所以怎么樣控制音量也應該是我們研究的一個課題。 3、 有時還發現教師的聲音過平,一節課下來,沒有變化、沒有層次,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總感覺自己昏昏欲睡,那聽課的學生開小差當然也就情有可原了。 4、 有時還會出現許多口頭禪:如“這個、那個、嗯、這么、那么”之類。這在語言來講,它屬于其中的雜質。明明是一段優美的語言,“這個、那個、這么、那么”一來,將整體的美感破壞殆盡。三、 激勵與批評課堂上教師激勵與批評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差別,各有各的絕招。但大多教師激勵和批評起學生來都是習慣性地居高臨下,既不講平等,更不講民主。對待好的表現,眼睛也沒看學生,就“恩,啊,不錯”,學生在心中必將感到教師的
10、心目中根本沒有自己;對待不好的表現,那就更糟,有時連理也不講,認為“我是對你好,對你負責”就理直氣壯了,學生表面上不頂撞,心里卻一百個不服,批評取得的效果就比較差了,之所以講效果較差,而不是講沒有效果,是因為在一則調查報告中看到過,調查了三組學生,一組學生采取激勵,一組學生采取批評,一組學生不采取措施。效果讓人有點驚訝:第一組學生有進步的67%,第二組有進步的34%,第三組沒有進步。那么按照這個規律,我們是否應該看到,學生是有差異的,但極大部分學生可以經過激勵使他進步,有一部分學生采取批評的手段也能促進他的提高,問題最大的是教師對學生采取不聞不問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優異表現
11、或不良情況,我們必須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去教育他,不能放手不管。那么,怎么樣來更好地針對學生的特點,將激勵與批評的藝術結合起來,更好地教育學生呢? 1、 激勵在日常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優異表現,我們一般可以采取贊揚、榜樣鼓勵、忠告勉勵、反話刺激等方式,但切記,一定要將學生等同與自己平等的地位,這樣才能使激勵取得相應的效果。 2、 批評不知道誰講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犯錯,連上帝也會原諒的”,我心中深以為然,我們應該在批評前心中已經原諒了孩子的錯誤,而對于學生所犯錯誤的程度不同,我們也要采取不同的批評方式,比如:正面交鋒、以褒代貶、勸導指引、忠告提醒、側面暗示。同樣的語言,由于種種原因,其起到的效果不盡
12、相同,這就提醒我們,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有什么平時忽視的問題嗎?有!教師的形體語言及心理語言(姑且這么稱呼)。有一次,一位教師在上公開課時,講到成語目不轉睛和心不在焉的區別時,機智而又精確地用形體(準確地說應該是眼睛)將兩者區分,學生看了老師的表演,心中已經明白,這其實就是教師教學時將形體語言和口語結合后產生的良好結果。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時,要重視哪些形體及心理語言呢?一、 重視情感 同樣一個故事,不同的人講,效果完全不同,其中就牽涉到講故事的人的情感投入,每位學生都是一個情感的個體,他們的情感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引發出來,而作為一名高明的教師,當然應該好好利用,用自己飽含深情的語言去誘導
13、,以求學生與你共鳴。二、 重視微笑日本一個教育機構的調查表明,學生認為“最溫暖的”是“教師的微笑”,有人說教師的“職業表情”就是“微笑”。微笑著說話會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古人不是說“親其師,善其道”嗎?而按照現代教育理論,這應該是教育中的移情。我們在現實教育生活中也常常發現,有的老師的課學生非常愛聽,有的老師的課學生不愛聽,除去教師上課的水準不同、課程的不同,對待學生的態度、和學生講話時的表情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三、 重視幽默在教育中,由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過分強調教師職業的高尚和社會地位的崇高,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與尊嚴,往往和學生缺少更多平等的交流,深怕與學生更多
14、的說笑,想想在我剛畢業的階段,我總是極為嚴肅地和學生談話,總是說你不能怎么樣,應該怎么樣。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幽默是一種機智,翻看歷史,眾多偉人都有著極其機變的語言,教師也應該有幽默的話語風格,促使學生、教師之間和諧的氣氛、縮小師生間的心理差距,有助于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四、 重視應變要想具有極高的應變語藝術,我認為首先要求教師有廣博的知識、靈活的頭腦。在課堂上,學生經常會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問題、課堂上也會經常出現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聽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超出老師的知識范圍,有的老師不懂裝懂,給學生一個錯誤的答案,這是最不可取的,有的老師會說我們下課再解決,這也是一種應變,但我個人認為,一
15、次、兩次問題不大,但如果不提高自己個人的知識結構,恐怕上課的自信心要大打折扣了。當然,優秀的教師常常是有著令人驚嘆的應變語能力的教師。有一次,有一個班級上體鍛課,學生們沒有等在教室里,都已經在下面等著,發現老師沒有來,于是馬上氣喘吁吁地跑上樓,有的學生怕老師責怪,在下面惴惴不安、有的學生大大咧咧,在批評老師沒有下樓讓他們在下面空等,在班級里亂哄哄的時候,老師說話了,“今天老師發現了我們班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停頓片刻,學生靜聽,“我們班同學特別喜歡體育,特別喜歡上體鍛課”“為什么?”“你看,我們班學生在上體鍛課前都認真地先鍛煉起來,都從樓下跑到樓上,老師真開心!”學生大笑。一次小小的不平靜馬上化
16、于無形,這就應該是機變與幽默的良好結合。 在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重視的是語言知識,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王尚文教授的語感論中就提到這個以往大家都忽視的問題“學以致用”,如果在學生畢業后,不會流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會與他人和諧地交流,作為語文教師,是否僅僅還在為學生考了高分而沾沾自喜?是否還在為學生弄懂了句子的類型、詞語的性質而深感欣慰?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用自身良好的語感去影響學生呢?那么,語感到底是什么?怎樣去培養學生的語感呢?一位小朋友說:“花兒笑了”、蘇東坡的“大江東去”、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7、”等無不滲透著語言中的美感,很難想象我們將之改為“花兒開了”、“一條大江向東流去”、“從前我走的時候,楊柳還在春風中搖曳;現在我回來,天已經下起了大雪”。如此一來,語言的美感蕩然無存。在課堂上,作為教師,有責任將我們漢語中的美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出口成詩”,而不是“出口成臟”。在魯迅的作品祝福中,“四嬸”在祭祀時先后阻止祥林嫂去擺酒杯、筷子和拿燭臺,其中有這么兩句話“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如果不放在語言環境中,我們根本無法了解“四嬸”的意思是“你不能擺,你不能放。”所以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注意語言的情感,特別重視在環境中的語言的含義。語感的另一方面,其實還和人的經歷有重大的聯系,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零部件購銷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非金屬礦物制品:耐火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沼氣專用發電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醫療機構設備購貨合同模板
- 2025房產評估委托合同
- 2025年新型全液壓鉆機項目合作計劃書
- 七年級地理結業考試高考銜接型選擇題(100 題)
- 2025年智能電能表及配件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兒童心理咨詢師考試試題及答案展示
- 2025年高壓自動重合器合作協議書
- 黑臭水系治理工程監理大綱
- 溫度顯示與報警課程設計
-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評估與出讓管理
- 延髓梗死護理查房課件
- 2023年標準化工程師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402題)
- 8.1陶瓷器及宋代五大名窯(全國導游基礎知識-第五版-)
-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托管專項施工方案
- 汽車產品可靠性工程框架
- 風電項目開發流程教學課件
-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一病一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