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精選練習_第1頁
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精選練習_第2頁
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精選練習_第3頁
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精選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專項精選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對比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1兩首詩都抒發了作者對西湖的_之情。2對兩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都描寫了晴雨變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寫了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觀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寫景物的色彩相同。2. 把古詩補充完整

2、并填空。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_,_。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_,_。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夜書所見的作者是  代詩人   。后兩句詩的意思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作者是  代詩人   。前兩句詩的意思   。3. 按要求填空。1.山行的作者是 朝的 。2.“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這句詩的意思是:   。3.山行中寫行路的人被傍晚楓林吸引而停

3、下車來 ,那經霜打的楓葉在夕陽的晚照下比二月的花朵還要紅艷的詩句是 , 。4.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山行(唐)牡枚遠上寒山石徑斜,_。停車坐愛楓林晚,_。1默寫古詩。2這是描寫秋天的一首詩,詩中共寫了_、_、_、_、_、_六種景物。3這首詩中,最能表現秋天的詩句是_。5.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飲湖上初晴后雨           錢塘湖春行蘇軾          

4、;     白居易水光瀲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山色空蒙雨亦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淡妝濃抹總相宜。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兩首詩都抒發了作者對西湖的_之情。2對兩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都描寫了晴雨變化中的湖光山色。B.&#

5、160;都描寫了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C. 作者觀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 作者所寫景物的色彩相同。6. 古詩閱讀。秋  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我言秋日勝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該句運用了_表達手法。2這首詩,作者是( )。A. 悲秋 B. 贊秋 C. 嘆秋3對“晴空一鶴排云上”理解錯誤的是(   )A. “排”是推、沖的意思 B. 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畫面 C.&

6、#160;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注腳4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_7. 把下列古詩補充完整,并完成練習。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 ,   一日還。兩岸猿聲   , 萬重山。1補全古詩。2這首詩的作者是   朝詩人 ,被后人譽為   。3寫出下列字在詩中的正確讀音。朝   還   重  4望天門山也是這首詩的作者寫的,詩的后兩句是:_8. 課外閱讀。秋天在歌唱聽

7、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劃破夏日的惆悵(chóu chàn),輕快的聲調把綠色染成金黃。勤勞的農民,扶著鋤頭,沉醉在這豐收的樂章。聽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獲,無限的夢想。在歌聲中,播下了濃濃的希望。1聯系詩歌,猜一猜“惆悵”的意思。()A. 歡樂。 B. 舒暢。 C. 傷感;失意。2不符合“輕快的聲調把綠色染成金黃”這句話的意思的是()A. 秋天來了,樹葉變成了金黃色。B. 秋天來了,所有綠色的東西全都變成了金黃色。C. 秋天來了,莊稼成熟了,稻子金燦燦的。3這首詩歌表現了秋天是一個()的季節。A.

8、 多彩 B. 收獲 C. 快樂4秋天的聲音有很多,請你展開想象,描寫秋天的一種聲音: _9. 課內閱讀。飲湖上初晴后雨宋 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詩人既寫了_,又寫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韻。(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溫暖;涼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句以絕色美人比喻_,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雋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別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異C.晴天的西湖;活力;

9、別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兩者的相似之處是_。這兩句運用了_修辭手法,“淡妝”與前面“_”相照應,”濃抹”與前面“_”相照應,“相宜”與“_”、“_”相照應。( )A.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比喻;瀲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夸張;空蒙;瀲滟;好;奇C.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比喻;空蒙;瀲滟;好;奇10. 課內閱讀。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1)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_的,而是_的。隨著詩人行舟,山_江_,東流水_,青山_迎出,

10、孤帆日邊_,景色由_及_再及_地展開。( )A.靜止、流動、斷、開、回、相對、駛來、近、遠、近B.靜止、流動、斷、開、回、相對、駛來、遠、近、遠C.流動、靜止、斷、開、回、相對、駛來、遠、近、遠(2)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_和江水_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_”,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_:“楚江開”,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 )A.雄奇壯觀、浩蕩奔流、中斷、險峻B.雄奇壯觀、浩蕩奔流、中斷、奇特C.雄奇壯觀、靜靜流淌、中斷、險峻(3)“碧”字明寫江水之_,暗寫江水之_;“回”字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

11、的山勢_。( )A.深、色、流向B.色、深、起伏C.色、深、走向11. 課文內容精彩回放。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1這首詩描寫的是_(季節)的景色。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_3絕句是_代大詩人_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既有“_”的視覺感受,又有“_”的嗅覺體驗;既有“_”的動態描摹,又有“_”的靜態刻畫,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動人的春色圖。12. 古詩鑒賞。湖上雜詩袁枚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1字詞解釋:異:_ 羨:_2為什么“老夫心與游人異”?_3內容梳理這是一首五言絕句,描繪了一幅_的畫面,表達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3. 閱讀故事,完成下列各題。望洞庭_,潭面無風鏡未磨。_,白銀盤里一青螺。1默寫古詩。2這首詩中的“兩”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 。詩中描寫的是_ 的景色。3“潭面無風鏡未磨”一句中,詩人把(_)比喻成未經打磨的銅鏡;4“白銀盤”是喻體,它的本體是(_),作者同時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14. 閱讀詩歌,完成練習。有禮貌的百足蟲雪野百足蟲爬到小草身邊伸出小腳一只兩只三只小草累壞了自己的一只手要握遍伸過來的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