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高中語文必修三基礎知識復習一、根據拼音寫漢字第一單元chì(敕)造  tán(檀)木  cuán(攢)聚(錢) 積zn(攢)   赤金盤ch(螭)yngluò(瓔珞)圈   kèn(裉)襖  lài(癩)頭    dí(嫡)親   翠wò(幄)   金wi(蜼)彝 

2、;  biàn(便)宜行事zàn(鏨)銀   ffú(黼黻)   老mómó(嬤嬤)   shù(漱)盂     mngdng(懵懂)    bèi(憊)懶   chn(瞋目)    píncù(顰蹙)   &

3、#160;niè(孽)障  皮náng(囊)  笑yè(靨)guàn(盥)洗  金chuàn(釧)   fù(阜)盛       wn(綰)發     內wéi(幃)cn(忖)度   朱tà(拓)   手zhuó(鐲)  

4、0;瘦xu(削)    xio(削)面   chóu(躊)躇(躊躕)   宮to(絳) miù(謬)論   形hái(骸)  醉xnxn (醺醺)    xùn(馴)服   shàn(訕)笑   yotio(窈窕)  xn (歆)慕  l(醴)酪  (p

5、25;n shn) (蹣跚)    炮luò(烙)   zhuì zhuì(惴惴)不安  背qí(鰭)    nng(攮)     g(嘎)吱   郵chu(戳)    qiào(撬)開    雪qio(橇) zuàn(攥)緊  

6、 編zun(纂)  cuàn(篡)權    sn(榫)頭   qng(鯖)鯊第四單元默qì(契 提綱qiè(挈)領   qiè(鍥)而不舍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yuán(羱)羊  tu(橢)圓   撒手人huán(寰)

7、0; lán闌珊   斑lán(斕)   畏x(葸)yn(湮)沒   gu(聒)噪   (脊)椎j   裝(卸)xiè     防(御)yù    廣(袤)mào(璀璨)cucàn  暈(眩)xuàn   腳(踝)huá

8、i  鑲(嵌)qiàn  磅(礴)bó   (褶)皺zh鐵(杵)ch  (忤)w逆    猙(獰)níng     杜(撰)zhuàn  (湮)yn沒  三、文學常識1、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2、長篇小說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小說以

9、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中心,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作品的主題也沒有局限在個人愛情悲劇本身,而是圍繞著中心事件,展開了許多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描繪了一幅極其廣闊的社會生活圖畫,說明了整個封建社會已是千瘡百孔,搖搖俗墜。深刻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倫理關系,悲憤滿腔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歌頌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宣告了這一社會必然走向滅亡。在中國,紅樓夢被評價為剖析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的序幕之一,通過一個從未到過賈府的人物

10、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對一個龐大的封建大家族進行了介紹,環境描寫細致真實,人物語言、動作描寫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謹慎等,王熙鳳的潑辣、精明能干、刁鉆狡黠、善于逢迎等,賈寶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3、祝福圍繞魯四老爺家的幾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位純樸善良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勞善良,對生活要求極低,到頭來卻掙不到魯迅所說的一個“做穩了”的“奴隸”的資格,只能悲慘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權”(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中國婦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質。4、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憑借此作“精通于

11、敘事藝術”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本文通過主人公桑地亞哥與鯊魚的頑強搏斗的描寫,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憑借著勇敢堅毅、自信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贊美和謳歌了不服輸的硬漢子精神。5、科普說明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它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說明文,以傳授一般科學知識為目的,要求有很強的科學性,嚴格遵循科學的原理,語言簡潔、平實,淺顯易懂;一種是科學小品,多用文藝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原理,在表達上經常憑借生動的比喻、有趣的聯想,在講清科學

12、道理的同時,還能使讀者得到某種感情上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科普說明文的三個特點為: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動物游戲之謎是一篇綜述性的科技小論文,多為客觀性的描述;宇宙的邊疆是一篇解說詞,以“我們探索宇宙的旅程”貫串全文,詳細介紹了宇宙的組成情況,有議論也有情感抒發,像與朋友促膝談心,親切自然;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是一篇自傳性質的文章,講述了自己童年的兩件與科學接觸的趣事。文言文復習第二單元  文言常識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或以手撫膺坐長嘆     (古義:徒,空。   

13、60;今義:作動詞。)叢菊兩開他日淚     (古義:往日,過去。今義:以后,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無邊落木蕭蕭下     (古義:樹葉。      今義:樹木。)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古義:因此寫了。  今義:表原因。)老大嫁作商人婦。   (古義:年紀大了。 

14、60;今義:長子,長兄等。)朝來暮去顏色故。   (古義:容貌。      今義:色彩。)又聞此語重唧唧。  (古義:嘆息聲。今義:一般指蟲鳴。)凄凄不似向前聲。   (古義:剛才。  今義:朝著前面。)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言: 感斯人言     (話語)         &

15、#160;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   (說)  為:因為長句                (寫)初為霓裳后六么  (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      (為,替)命:遂命酒 

16、60;       (吩咐)    命曰琵琶行 (取名)    暫:凝覺不通聲暫歇          (短暫)如聽仙樂耳暫明    (頓時,忽然)語-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        今夜聞君琵琶語  &#

17、160; (曲)         轉:  砯崖轉石萬壑雷         (使轉動)            卻坐促弦弦轉急         (更,越) 轉軸撥弦三兩聲  

18、       (轉動)幽:別有幽愁暗恨生(深沉、隱藏的)                 幽咽泉流冰下難  (形容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而幽香  (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昏暗)

19、暗:尋聲暗問彈者誰          (輕聲地)                偏聽則暗      (糊涂,愚昧)可:畏途巉巖不可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    (難道,哪能)四、指出下列加

20、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并解釋使人聽此凋朱顏   (凋:使動用法,使凋謝。)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為動用法,為發愁)側身西望長咨嗟   (西:名詞作狀語,向西)砯崖轉石萬壑雷   (砯:名詞用作動詞,沖擊。    轉:使動用法,使滾動。)玉露凋傷楓樹林   (凋傷:使動用法,使凋落衰敗。)聞舟中夜談琵琶聲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里。)&#

21、160;     遂命酒 (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歌以贈之  (歌:名詞用作動詞,作詩。)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容詞用作動詞,看重,輕視。)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難于上青天  (狀語后置)   &

22、#160;             感斯人言  (被動句)轉徙于江湖間  (狀語后置)             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狀語后置)六、要點選析1、李白,盛唐詩人,字( 太白 ),號(青蓮居士)。現存詩歌九百多首,人稱(詩仙)。他的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

23、色彩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之后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稱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2、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大約作于742年。詩歌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形勢,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對蜀中軍閥可能割據叛亂的隱憂,意在警戒當局者在形式險要之處應當好好地用人防守。詩歌句式以七言為主,雜以其他長短句。3、杜甫,字(子美),后世稱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歷經戰亂,因而能體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意境開闊,后世稱(“詩史”),代表了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其詩形成了特有

24、的(沉郁頓挫)的風格,他被后人稱為(“詩圣”)。4、秋興八首(其一):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歌通過對巫山巫峽蕭瑟的秋景的描寫,引發對國家盛衰和個人身世的感嘆,抒發了作者憂國思鄉之情和孤獨寂寞之感。詠懷古跡(其三):詠懷古跡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遺跡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為材料,發掘古人的情愫,抒發自己的感慨。本詩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書寫自己的情懷。登高: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遠望,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詩中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

25、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讓人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此詩被后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第一”。5、白居易,中唐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新樂府專門“刺美見事”,“歌詩合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樂府50首全都列入“諷喻詩”,這些詩歌廣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統治者的種種罪行,反對窮兵黷武,為婦女鳴不平,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6、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敘事詩。詩歌借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寫作上,雖為敘事詩,但具有相當濃

26、厚的抒情成分。特別是琵琶女彈奏琵琶的一段,由于作者精通音樂,運用細致生動的藝術語言,描寫音樂的音響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并通過“急雨”、“絲語”、“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盤”等具體事物來比擬各種不同音響,寫出音樂的復雜變化,寫出聲音的疾徐輕重,更從這音響節奏中,襯托出彈者、聽者的面部表情和內心活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都充分顯示出作者詩歌創作的杰出才華。且“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對琵琶聲的側面描寫,渲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情境、氛圍、心靈搖蕩,不能自已。7、李商隱,晚唐時期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詩歌創作上繼承了唐代積極浪漫

27、主義精神和嚴謹、深沉、雄渾的語言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齊梁詩歌綺麗濃艷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流派。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齊名“溫李”。8、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回、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既不滿于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黑暗社會;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詩歌主要是運用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多用典故。   馬嵬(其二):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用倒敘的手法來記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敘事中又采用對比、反襯的手法。詩歌批

28、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虛偽,同時也隱含了人生無常,富貴難安之意,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第三單元   文言常識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     (涂:通“途”,道路。)輮以為輪。 

29、;            (輮:通“煣”,使彎曲。)雖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曬。)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異也。 

30、;   (生:通“性”,資質,稟賦。)合從締交。            (從:通“縱”,合縱,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頓,失敗。)陳利兵而誰何。 &

31、#160;       (何:通“呵”,呵問。)    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贏糧而景從。  

32、60;       (景:古“影”,像影子一樣。)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和今義。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古:黃河。 今義: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義:兇惡,厲害。)棄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33、#160;  今義:行,走路。)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古:供養活著的人。  今義:保養身體。)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同意、認可。)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這樣,卻。      今義:轉折連詞。)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  

34、; 今義:沒有罪過。)金就礪則利。             (古:指金屬制的刀劍。今義:黃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古:檢查。 今義:參加、參見等。)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義:集中注意力,

35、存心。)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腳。        今義:兩膝彎曲,單膝或雙膝著地。)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  今義: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流血漂櫓。          &#

36、160;    (古:盾牌。     今義:指劃船的工具。)以為桂林、象郡。         (古:把作為。  今義:認為。)贏糧而景從。             (古:背負,擔負。  今義:獲得,獲勝。)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東。&

37、#160;   今義:山東省。)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并且。今義:表因果連詞。)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無論。      &

38、#160; 今義:沒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義:許多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尚。        今義:道路,道德。)小學而大遺。             (古:在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弟子不必不如師

39、60;          (古: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幾。若干)             數罟不入洿池 (密)      &

40、#160;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                  扶蘇以數諫故  (屢次)  

41、60;                         發: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打開)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百發百中  (發射)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花開)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      

42、60;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                      系向牛頭充炭直    (通“值”價錢)            

43、0;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窮兵黷武  (軍事力量)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草木皆兵    (兵士)勝: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盡)                驢不勝怒,蹄之  (能承受)  

44、60;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勝利)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優美的)焉: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語氣助詞)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詞,于此)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湖 (橫渡)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隔斷)    &#

45、160;  以為絕妙 (到了極點)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終止)                 強: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大,強健)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有力的弓)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有余)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讀qing,竭力,勉強)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利用)   

46、;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不真,假裝)          

47、   望: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先達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歷每月十五日)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博聞強志      (見聞、知識)                  &

48、#160; 不能稱前時之聞  (聲譽、名聲)                  制: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統帥、指揮)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控制、制伏)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規模)終歲不制衣則寒      (制作) 

49、;   亡: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逃跑的士兵)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丟失)                  吞二周而亡諸侯       (使滅亡

50、)             河曲智叟以應         (通“無”,沒有) 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勢)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鋒利)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好處)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51、0;   (險固的地勢)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鞏固)                  汝心固之,固不可徹   (固執)        &#

52、160;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度: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規章制度)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計算)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越過)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

53、乎      (揣度) 傳: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         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相當“于”

5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表反問語氣)從:惑而不從師   (跟隨)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自)          &#

55、160;        所以: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圣人之所以為圣     (的原因)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老師)             于:師不必賢于弟子   (比,引出比較對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從師)

56、60;                而恥學于師       (向,引出動作對象)不拘于時       (被,引出動作主動者)其皆出于此乎(在,引出動作的處所)吾師道也           

57、  (學習)               師必退                 (軍隊)              &

58、#160; 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并解釋。填然鼓之  (鼓:名詞用作動詞,敲鼓。)              樹之以桑  (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詞用作動詞,穿。)     謹庠序之教  (謹:形容詞用作動詞,認真從事。)然而不王者  (王:名詞用作動詞,稱

59、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食:名詞用作動詞,吃。)非能水也    (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輮以為輪    (輮:使動用法,使彎曲。)&

60、#160;          用心一也   (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詞作動詞,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詞作動詞,安排次序。   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帝王:名詞作動詞,稱

61、王。)       內立法度   (內:名詞用狀語,對內。)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甕、牖:名詞作狀語,用破甕、用草繩。繩、樞:名詞作動詞,做窗戶、系戶樞。)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樣。)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固:形容詞作動詞,險固的地勢。) 尊賢而重土  (重:形容詞作動詞,敬重,看重。)天下云集響應 (云、響:名詞作狀語,像浮云、回聲一樣。)贏糧而景從

62、       (景: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困:形容詞作動詞,處于困境之中)外連衡而斗諸侯    (外:方位名詞作狀語,對外     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相斗。)流血漂櫓  漂: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諸侯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卻匈奴七百余里   &

63、#160;卻:動詞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會盟而謀弱秦  (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削弱。)     約從離衡(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離散。)以愚黔首      (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愚昧無知。)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弱,削弱。)吾師道也     (師:名詞作動詞,學習。)  

64、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名詞作動詞,從師。)傳道受業解惑也 (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是故圣益圣    (圣:形容詞作名詞,圣人。)          愚益愚  (愚:名詞作意動用法,以為師。)則恥師焉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吾從而師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