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1_第1頁
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1_第2頁
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1_第3頁
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1_第4頁
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歷史會考模擬試題第一卷 選擇題(6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 20 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1.假設你是西周時期某個諸侯國的國君,你應該選誰作你的繼承人A.侄子 B.正妻的第一個兒子 C.弟弟 D.你喜歡的小妾的兒子2.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C中央的

2、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3.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爭完全勝利的是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抗日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4.與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有著類似特征,又有鮮明特色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A、多黨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政治協商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5.20 世紀 50 年代,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改善新中國的建設環境、建立新的國際關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 以“求同存異”方針促成亞非會議順利舉行A B B C D6.德國法學家耶林

3、格認為,“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古代羅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為羅馬法中蘊涵著如下觀念:A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還牙,以眼還眼C自然法思想 D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 在電影鴉片戰爭中有這樣的鏡頭:英國議會上,外交大臣巴麥尊提出出兵進攻中國,議會以 271 票對 262 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華宣戰。對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英王是虛位元首,議會掌握國家權力 B英王形式上有對外宣戰的權力C英王是國家元首,議會對英王負責 D議會主權至上,英王要遵從議會決議8.引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根源是A東歐劇

4、變、蘇聯解體 B第三世界的崛起C歐洲聯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的作用 D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9. “女吸澗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業,白頭不出門”。白居易在“朱陳村”的詩句所述反映出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期本特征是 A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B商品經濟發達 C生產技術高超 D生產工具先進10. “我們唱著東方紅,翻天覆地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作出改革開放偉大決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的重要會議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五大11. 1910 年,假如你想從張家口到北京旅游,為方便和實惠,你會選擇( )A .騎馬 B.坐飛機 C 乘火車 D 坐輪船1

5、2. 1520 年,一位撒克森商人在里斯本買到了許多玉米回去賺大錢,他說,我要感謝上帝另一位商人說,你還要感謝 ( )A.西歐一些特色農業區的資本家種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從摩洛哥運回了玉米C.阿拉件人從非洲運來了玉米 D.葡萄牙人從美洲運來了玉米13. 美國羅斯福新政比以前的資本主義改革最大不同是A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B調整農業產業結構C國家對經濟全面干預 D否定自由放任經濟政策14.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法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 。從根本上看,這一變化反映了歐洲( )A政治一體化 B國家一體化 C經濟一體化 D軍隊一體化15.現在,我們提倡“以德治國” ,而春秋

6、時期,孔子就提出過“以德治民”的主張。這說明A、不管時代怎樣發展,我們所遵循的道德準則是一致的B、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必須批判地加以繼承C、對傳統文化必須絕對地予以肯定或否定D、 “德治”將要取代“法治”16 下列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福娃。這種畫風繼承了中國畫的哪種風格?A戰國帛畫人物肖像畫風格 B秦漢工筆重彩C隋唐山水畫的風格 D表現個性,追求神韻意趣的寫意畫風格17鴉片戰爭后, “新思想的萌發”之“新”的主要含義是揭露腐敗現象,呼吁革除弊端 批判程朱理學,提倡“經世致用” 拋棄“天朝上國”夢幻,放眼看世界 “向西方學習” ,尋求強國御侮之道18.人們稱莎士比亞為“文藝復興時期最

7、杰出的代表” ,這是因為他的作品反映了:( )A愛國主義 B. 拜金主義 C行為主義 D. 人文主義19. 證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上發生躍進的學說是( )A血液循環學說 B細胞學說C現代進化論學說 D生物進化論學說20. 下列作品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這一主題是 A愛國主義和民族斗爭精神 B反封建殘余C現代主義的特色 D浪漫主義的風格第二卷第二卷 非選擇題(非選擇題(4040 分)分)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有 2 小題,每小題 13 分,共 26 分)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8、,那里我有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引自松花江上)材料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 1 9 3 5 年,“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材料三:剿匪要訣共八條,我今剴切告同胞。官兵熟唱能做到,剿匪立功在今朝。 小挫切莫存畏懼,大勝切莫露驕矜。國內赤匪趕快平,再打倭寇日本人。 (引自“剿匪要訣歌”)材料四:“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拿起我們的武器刀槍,走出工廠、田莊、課堂,到前線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戰場。” (引自救亡進行曲)材料五:日本帝國主義決定要變全中國為它的殖民地,和中國革命的現實力量還有嚴重的弱點,這兩個基本

9、事實就是黨的新策略即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出發點。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只有這樣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打垮,這是有目共見的真理。 (引自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根據歌詞,推算在松花江上,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大致創作于何時?(4 分) (2)義勇軍進行曲中提到了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你是怎樣理解的?(4 分) (3)概括材料三和材料四各自的主張。(4 分) (4)根據材料五所提出的抗日主張?你是否同意這一主張。依據材料說明原因。(3 分)22. 請欣賞下列三幅歐洲宗教題材的繪畫作品,然后回答問題。 圖圖 1

10、1 圖圖 2 2(1 1) 以上兩幅圣母像是歐洲不同時期的作品。你覺得哪一幅作品可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說說你的理由。(3 分)(2 2) 在 1618 世紀的歐洲,除文藝復興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體現人文精神的政治思想解放運動嗎?(3 分)(3 3) 你覺得西方人文主義的精神傳統與歐美近現代的政治制度有什么關系嗎?(4 分)三、論述題(本大題只有 1 小題,共 15 分)23. 穿越時空隧道,假如可以讓你選擇,你愿意自己是中國的鄭和,還是西方遠航者呢?為什么?對于你的選擇,你有何打算?預期會給人類世界帶來什么影響或作用?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20 分)15 BCCBB

11、610 CCDAB 1115 CDCCB 1620 DDDDA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21.(1) 反映了九一八事變。大致創作于 1931 年左右。 (2)理解: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緊逼,制造“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等;另一方面是國民黨反動當局的“不抵抗政策”,屈膝妥協,步步退讓。(3)材料三主張先“剿匪”,后抗日。這就是“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材料四號召全民族抗戰。(4)主張: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組成廣泛的統一戰線,進行全民族的抗戰。同意這一主張。因為日本要將中國變為他的殖民地的侵略政策不會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只有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才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22.(1) 圖一。因為該圖圣母的頭頂上沒有光環,更接近人,因而更能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2)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3)歐美近現代政治體制中的所包含的民主特色,是人文主義精神發展的結果;歐美近現代政治體制實質就是通過法律的形式確立人文主義精神發展的結果。三、論述題23.選擇其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