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先秦秦漢試題_第1頁
專題一先秦秦漢試題_第2頁
專題一先秦秦漢試題_第3頁
專題一先秦秦漢試題_第4頁
專題一先秦秦漢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先秦、秦漢專題檢測姓名: 班級: 一、選擇題1(2014·余姚模擬)打破特權和壟斷,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下列各項中與此無關的是()A戰國實行軍功爵制 B漢代鹽鐵專營C隋唐實行科舉制 D孔子創辦私學2(2014·廣東六校聯考)下列是一個墓葬出土的一組隨葬品,據此可推斷該墓主人生活時的社會狀況是()A青銅農具已經得到廣泛使用B重農抑商政策已經確立C以宗法制維系國家政治結構D儒家思想已經深入人心3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說:“(中國政制)達臻文明一途,實因歸功于西周的創制西周政治里顯然有深厚的貴族色彩,而共主名義下的地方分權體制與秦以后一統的君主獨制格局涇渭分明?!?/p>

2、下列對該段材料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西周的創制”主要指實行分封制B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保持“貴族色彩”C“地方分權體制”指地方有較大自主權D“共主”指西周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4西周在延續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完善與創新,以便達到“天下歸周”“天下歸宗”和“天下歸心”的目的。下列與“天下歸心”相對應的是()A世襲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禮樂制5(2014·廈門質檢)“耒”是傳說中神農發明的農具,人們約定俗成地將“耒”作為與農具有關的字的部首。常見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兩人或兩牛并耕)、“耬”(播種工具)等等。通過這些漢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國的()A重農

3、抑商政策B農業生產技術C土地私有制度 D農業管理方式6(2014·徐州三模)鹽鐵論載:“農,天下之大業也;鐵器,民之大用也??h官鼓鑄鐵器,大抵多為大器不給民用。民用鈍弊,割草不痛,是以農夫作劇,得獲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見“鑄鐵官營”的弊端在于()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敗B產品低劣,影響農業生產C價格昂貴,加重農民負擔D原料匱乏,市場供應不足7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主張:“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從本質上看,二者的相同出發點是()A實現社會和諧 B鞏固統治者地位C強調民本思想 D促進儒學發展8詩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一。19世紀法國人比奧認

4、為,詩經是“東亞傳給我們最出色的風俗畫之一,同時也是一部真實性無可爭辯的文獻。以古樸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上古時期的風俗習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展程度”。他在此強調詩經具有()A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B濃厚的古典主義韻味C質樸的現實主義色彩 D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9(2014·臨沂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里寫道:“這是一個生氣勃勃、富有創造性的時代;在這一時代里,人們寫下偉大的文學、哲學和社會理論著作,這也是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時代?!毕铝兴枷雽儆凇斑@一時代”的是()A“存天理,滅人欲”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C“心外無物,心外無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10(2014&

5、#183;江門模擬)“中國文明,這個唯一在任何時候都未產生過祭司階級的偉大文明,具有獨特的現世主義。固然,皇帝也祭土,他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蒼天獻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職責比起他的統治職責來,始終居于次要地位。”與中國的“現世主義”關系最小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 D墨家11(2014·??诙?董仲舒說:“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故曰: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彼倪@一思想主張()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強調維護等級秩序的重要C宣揚天理為萬物的本原D意在約束君主的政治行為12(2014·

6、;淄博模擬)秦漢是中國大一統國家格局的形成時期,社會各領域都發生了許多重要的變化。下列敘述屬于這一時期變化的是()A通過考試選拔行政官員的制度形成B貴族血緣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D“工商食官”的經濟制度沖擊農耕經濟二、材料題13(2014·濟南模擬)孔子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創始人,不同時期的“祭孔”活動展現了不同的時代風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195年,漢高祖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漢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孫為帝師,封闕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

7、祀孔子的開始。公元59年(漢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祭孔的由來材料二1912年3月,“丁祭”祀孔日子來臨,浙江民政司請示是否照常祀孔,行何禮儀?內務部、教育部通電答復:在民國通禮未頒行之前,“文廟應暫時照舊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中國民俗史·民國卷(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指明其原因。(2)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3) 當今,我國每年都定期組織“全球祭孔”活動。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14(2014·濮陽二

8、模)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鴻業,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臨,歷二百年,天下安寧。漢書卷八十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內設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舉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設置司隸校尉一職,掌察京師百官和近畿七郡。漢書·武帝紀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設御史臺,掌監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銷御史臺,正式創設都察院。與此同時,朱元璋承襲宋元舊制,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的威權與御史相近。在地方,設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時設督撫,形成地方三重監察網絡。于登明代監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據明

9、史列傳等資料統計御史209人資格,其中,進士出身者180人,非進士者只29人。實際充任給事中之職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門辦事進士,及歷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縣三年考滿到部者”。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頒布了憲綱條例,對監督官的地位、職權、選用、監督對象及行使權力的方式和監察紀律作了詳細的規定,成為明代有深遠影響的監察法規。(1)依據材料一列舉漢朝中央監察制度的主要內容,并指出其與秦朝監察制度的關系。(2)依據材料二歸納概括明朝監察制度的特點,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時代特征。(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及所學知識,評價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專題檢測一答案1-6 BCDDBB 7-12BCBBDB1選B軍

10、功爵制是按照軍功授予爵位,打破了貴族世襲的特權,排除A項;鹽鐵專營屬于政府對鹽和鐵進行專賣,屬于壟斷商業經營,故B項符合題意;科舉制通過考試做官,打破世家大族對選官的控制,排除C項;孔子創辦私學,開創學在民間,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排除D項。2選C青銅農具具有柔軟易折的特點,很難廣泛使用,故A項錯誤;圖片主要涉及的是禮器、貝幣、青銅農具和陶器,這些多為商周時期的物品,故C項正確;重農抑商政策在商鞅變法時才確立,儒家思想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故B、D兩項錯誤。3解析:選D本題是錯誤型選擇題。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是從秦朝開始的,不是西周,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4解析:選D由“天下歸心”可知,該制度注

11、重對人的思想的控制。禮樂制度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形成人們日常行為規范,是文明禮儀的象征,有助于增強文化心理認同感,形成“天下歸心”的效果,故D項正確。5解析:選B重農抑商政策是指重視農業發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材料沒有體現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的信息,故A項錯誤;從材料中用犁松土、田地除草、兩人或兩牛并耕、播種工具等信息可以反映是農業生產技術,故B項正確;土地私有制度是指土地歸私人占有,與材料信息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農業生產技術,不是農業管理,故D項錯誤。6解析:選B“鐵器,民之大用也”,說明鐵器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但官營手工業“民用鈍弊”,以致“割草不痛”,這說明其生產的

12、農具產品質量低劣,連草也割不斷,影響了農業生產,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官營手工業內部管理僵化、產品價格昂貴、原料匱乏等問題,故A、C、D三項錯誤。7解析:選B孟子的民貴君輕與荀子的君舟民水都體現了重視民眾的民本思想,但其本質與目的是為統治者考慮,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者地位,故B項正確8解析:選C詩經“以古樸的風格向我們展示了上古時期的風俗習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展程度”,體現了質樸的現實主義色彩,故C項正確;A、B、D三項均與題意無關,故排除。9解析:選B從“寫下偉大的文學、哲學和社會理論著作”“這也是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時代”,可以判斷該時代是春秋戰國時期,該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

13、對后世影響深遠。A項屬于理學主張,出現于宋代;B項屬于戰國時期孟子的主張;C項屬于宋明理學中的心學;D項是明末清初顧炎武的思想。10解析:選B儒家強調德治、仁政,重視社會現實問題;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超脫現實之上;法家強調法治,與現實最密切;墨家主旨是“兼相愛,交相利”,貫穿實際功利精神,與現實關系密切。故選B項。11解析:選D題干反映的是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天人感應”糅合了陰陽家的思想,故A項錯誤;B項在題干信息中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程朱理學宣揚天理為萬物的本原,故C項錯誤;題干中董仲舒認為自然災害和統治者的錯誤有因果聯系,天子違背了天意,不行仁義,天就出現災異,進行譴責,

14、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應”說來限制君權,故D項正確。12選B通過考試選拔官員是隋唐出現的科舉制,故A項錯誤;秦漢時期,郡縣制普遍推行,郡縣長官由中央任命而非世襲,標志著貴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B項正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是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故C項錯誤;“工商食官”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制度,故D項錯誤。13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結合材料一可知,漢朝皇帝祭孔的禮儀越來越重,從而說明了孔子及儒學地位在漢代逐漸提高;第二小問結合漢初董仲舒和漢武帝對儒學采取的舉措來回答。第(2)問結合“1912年3月”“除去跪拜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從思想傳承與更新多個角度辯證回

15、答。第(3)問結合儒學對中國及世界的意義進行回答。答案:(1)現象:孔子及儒學地位在漢代逐漸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學體系,建立“新儒學”;漢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在中央設太學,傳播儒學。(2)辛亥革命及自由平等觀念推動了風俗習慣的改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3)當今祭孔有利于弘揚傳統儒家文化,繼承優良傳統,提高國民素質;有利于向其他國家宣揚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增進了解,共建和諧世界。14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從“置御史大夫”“ 設置丞籀司直”“ 設置司隸校尉”中歸納即可;第二小問,要注意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對照,可以得出漢朝的制度沿襲了秦朝制度。第(2)問第一小問,直接從材料中概括;第二小問,結合明清政治制度的總體特點回答。第(3)問,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