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與練】高中生物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講與練】高中生物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講與練】高中生物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講與練】高中生物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講與練】高中生物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綜合測試六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第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要清晰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好是觀察()A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時的狀態B染色體開始出現時的狀態C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時的狀態D染色體分別移向兩極時的狀態解析: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時的狀態為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中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好時期,因為此時染色體螺旋程度最高,染色體最短最粗,形態固定,容易觀察。答案:C2春天植物產生幼葉時要進行旺盛的細胞分裂,其細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復制的情況是()A無絲分裂,DNA不復制B無絲分裂,DNA在細胞核中復制C有絲分

2、裂,DNA在細胞核中復制D有絲分裂,DNA在細胞核中的、線粒體、葉綠體中的都復制解析:幼葉細胞是正常的體細胞,進行分裂時的方式是有絲分裂;葉肉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葉綠體、線粒體中也有少量DNA,在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中的DNA和細胞質中的DNA都要復制,只不過細胞核中的DNA復制后均等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而細胞質中的DNA隨葉綠體和線粒體隨機分配。答案:D3某同學觀察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發現從細胞的兩極逐漸發出紡錘絲,縱行排列于細胞中央,形成紡錘體,而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細胞中央,可推測他觀察的是()A植物細胞分裂前期B植物細胞分裂中期C動物細胞分裂前期 D動物細胞分裂中期解析:動、

3、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動物細胞是中心體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植物細胞則是從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紡錘體形成,出現染色體并且散亂地分布在細胞的中央,這是細胞分裂前期的特點。答案:A4在人體內細胞正常分化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A細胞形態發生改變B細胞器數量的改變C細胞內信使RNA的種類、數量不同D細胞核遺傳物質的改變解析:細胞的正常分化可以形成形態、功能不同的細胞,細胞器的數量可以直接反映細胞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反映在合成的蛋白質有所不同,因而細胞內信使RNA的種類、數量不同。細胞核遺傳物質的改變不是正常的分化,可能發生了癌變,也可能是基因突變。答案:D5下列哪組結構在高等生物同一

4、個細胞周期的同一時期被發現()A染色體和染色質 B細胞板和中心體C星射線和中心體 D紡錘絲和星射線解析:染色體只出現在有絲分裂細胞周期的分裂期,染色質則出現在分裂間期;細胞板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出現的結構,而中心體只在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存在,高等植物細胞中沒有;紡錘絲是從植物細胞兩極發出的絲狀物,組成紡錘體;星射線是移動到兩極的中心體發出的,組成紡錘體。因此高等生物同一個細胞周期同一時期被發現的只可能是星射線和中心體。答案:C6上圖表示動物細胞在有絲分裂的分裂期,各種距離或長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曲線,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曲線a代表兩個中心體間的距離B曲線b代表姐妹染色單體共用的著絲點

5、間的距離C曲線c代表染色體與細胞兩極間的距離D曲線d代表染色體紡錘絲的長度解析:有絲分裂是一個動態過程,許多結構都在運動中,它們之間的距離都在變化之中,如染色體的位置先是散亂排列,然后是集中排列在赤道板位置,隨后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向細胞兩極移動。所以染色體與細胞兩極之間的距離曲線開始時沒有規律,到了中期位置相對固定,該距離出現一段穩定期,繼而染色體向兩極移動,距離赤道板越來越遠,而距離細胞兩極則越來越近,可見,曲線d是染色體與細胞兩極間的距離;在分裂前期和中期,姐妹染色單體共用一個著絲點,它們之間的距離是0;當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獨立時,此距離開始上升,曲線c代表這一距離;曲線a表示在分

6、裂前期距離逐漸加大,之后幾乎不變,直到分裂結束,這應該是兩個中心體間的距離;曲線b表示的距離在分裂前期逐漸加大,中期時達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漸縮短,這應該是紡錘絲的長度。答案:A7對于細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確的是()A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全能性B未脫離植株幼葉,在適當的情況下能表現出全能性C在個體發育的不同時期,由于細胞內基因發生變化,導致細胞不能表現出全能性D脫離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現出全能性解析:從理論上講,生物體正常體細胞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含有發育成本物種一個完整個體所需要的全套基因,因此,可以說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全能性,即使經過減數分裂的有性生殖細胞也

7、一樣。但細胞全能性的表達,需要一定的條件:脫離母體,充足的營養,適宜的外部條件及相應激素等。因此并不是脫離了植物的芽就一定表現出全能性。未脫離母體也不能表現出細胞的全能性。細胞的全能性不能表現出來,不是因為基因發生變化,而主要是沒有脫離母體或條件限制。答案:A8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癌細胞是細胞畸形分化的表現B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原癌基因C原癌基因遇到致癌因子就會被激活,使人和動物致癌D癌細胞在適宜條件下,有無限增殖能力解析:癌癥的發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生56個基因突變,才能賦予癌細胞所有的特征,這是一種累積效果。再者即使原癌基因被激活,這

8、時機體的免疫系統也會很快的殺滅癌細胞,不致患病。因此,生活中的致癌因子很多,但是癌癥發生的頻率并不是很高。答案:C9控制細胞分裂次數的時鐘是位于染色體兩端的一種特殊結構(端粒),隨著細胞分裂而變短。癌細胞中存在延長染色體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細胞中也有。據此認為,體細胞不能無限分裂的原因是()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發生突變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沒有表達解析:癌細胞中有延長染色體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細胞也有,說明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控制這種酶合成的基因。但體細胞隨細胞分裂染色體的端粒變短,不能無限增殖,說明在體細胞中,控制這種酶合成的基因沒有表達

9、。也就是說細胞之所以出現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答案:D10下列關于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器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間期,核糖體上合成多種酶和其他的蛋白質B在間期,線粒體要為蛋白質的合成、DNA解旋等生理過程提供能量C在前期,兩組中心粒之間通過星射線形成紡錘體D在末期,高爾基體參與子細胞的細胞壁的合成解析:對于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來說,間期的變化與動物細胞的是一樣的,主要變化是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有關的細胞器主要有核糖體和線粒體。前期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中心粒發出星射線組成紡錘體;在植物細胞中高爾基體參與細胞壁的形成。答案:C11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

10、 m100 m之間,生物體細胞體積趨向于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受細胞所能容納的物質制約B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是足夠大的C體積與相對表面積、體積與物質運輸的速率均成正比D體積太大,會制約物質迅速而有效的轉運和交換解析:細胞趨向于小的原因是體積增大會影響物質的運輸速率;細胞核控制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細胞要趨向于小。答案:D12如下圖是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假設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大多開始于夜晚22:00,若要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取材的最佳時間是()A夜晚22:00至0:18之間B次日8:24至10:42之間C次日10:42至13:00之間D次日0:18至10:42之間解析:分裂間期

11、是一個細胞周期的開始,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主要是觀察分裂期各期的圖像。結合圖和文字中的信息計算得:分裂期大約從次日8:24開始至10:42之間。答案:B13a、b、c、d分別是一些生物細胞某個分裂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A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Bb圖表示人的紅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Cc圖細胞可能來自于d圖所示細胞Dd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的特點及圖像辨析。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因為細胞中形成了細胞板且重新出現了核膜和染色質;b圖為無絲分裂,而人的紅細胞無細胞核,不能進行分裂;c圖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圖像,而d圖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圖像

12、,所以c可能來自于d;d圖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為有絲分裂中期,此時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故有8條染色單體。答案:C14若把處在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與前期的細胞相比較,則后期的細胞中()ADNA含量加倍,染色體數目不變BDNA含量不變,染色體數目加倍C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都不變解析:后期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目加倍,但DNA只是分開,并未加倍。答案:B15以下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分裂都會出現紡錘體和遺傳物質的復制B衰老的細胞沒有基因表達過程C致癌病毒可通過將其基因組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從而

13、誘發細胞癌變D細胞的分裂、分化、壞死對生物體均有積極的意義解析:無絲分裂的過程中沒有紡錘體的出現,故A錯誤;衰老的細胞中也有蛋白質的合成,因此也有基因表達的過程,故B錯誤;細胞壞死是極端的物理、化學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對人體無益,故D錯誤。答案:C16關于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和染色單體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的全過程都能看到染色體B在細胞周期中,染色單體數量隨著染色體數量的增加而增加C細胞分裂后期或末期核DNA分子數與染色體數都相同D有絲分裂的全過程中核DNA和染色單體的數量始終保持一致解析:染色體是在分裂前期才出現的,是由染色質螺旋纏繞,縮短變粗

14、而成,且到了分裂后期染色體又會逐漸解旋為染色質。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量增加出現在后期,是由于染色單體分開導致的,此時染色單體數目為零。DNA數在有染色單體時等于染色單體數,不存在染色單體時則等于染色體數,因此細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數與染色體數相同。答案:C17(2012·南安三校聯考)科學家用含15N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連續分裂數據如下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為19.3hB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19.3h21.3h活動旺盛C蠶豆根尖細胞的DNA分子結構穩定性最低的時期是0h2

15、hD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發生在19.3h21.3h解析:DNA穩定性最低的時期是間期,因為此時DNA正在合成。答案:A18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斯頓因發現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細胞中nuc1基因(又被稱為細胞凋亡基因,其編碼的蛋白質能使DNA水解)而榮獲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細胞中遺傳信息缺失可能是細胞編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B如能激活癌細胞nuc1基因,可導致癌細胞死亡C蝌蚪尾部的自溶現象是細胞編程性死亡的具體表現D生物發育過程中,細胞的產生和死亡的數量始終保持動態平衡解析:由于細胞中nuc1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能使DNA水解,使遺傳信息缺失,可能導致細胞編程性

16、死亡;如能激活癌細胞nuc1基因,使其編碼蛋白質,會使癌細胞內的DNA水解,可以使癌細胞死亡;尾部細胞中的溶酶體將自身水解,是一種基因控制的細胞編程性死亡現象;生物發育過程中,如青少年時期,細胞產生的數量大于死亡的數量。答案:D19下列與細胞分裂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是有絲分裂B真核細胞分裂時,親代細胞中的線粒體隨機分配給子細胞C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形成赤道板D不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不具備全能性解析:原核細胞內沒有染色體,遺傳物質是裸露的DNA分子,所以不可能進行有絲分裂;赤道板只是一個假想平面;生殖細胞具有較強的全能性。答案:B20若將3HTdR(一種3H標記的脫氧核苷酸)

17、加入細胞培養液中,正在進行DNA復制的細胞就會立即攝取。在相同條件下,向連續培養的兩組細胞培養液中同時加入3HTdR,定期取樣,檢測被標記細胞所占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據此推斷正確的是()A.兩組都有25%的細胞不在細胞周期中B兩組細胞復制所用時間大致相同C甲組的細胞周期時間比乙組長D乙組約有20%的細胞在細胞周期中解析:從表中數據看,甲組細胞全部都處在細胞周期中,乙組細胞有80%處在細胞周期中;細胞分裂的間期時間很長,前三次取樣被標記的細胞數量相同,說明兩組細胞間期經歷的時間大致相同;從圖中數據不能看出細胞周期時間長短。答案:B第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簡答題(共40分)21(8分)(20

18、12·中山一模)下圖是某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和染色單體變化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1)圖B中染色單體數為0的原因是_。(2)圖C中染色體形態最清晰,此時染色體的行為特點是_。(3)如果B、A表示兩個連續的時期,則A為_期。(4)圖C可表示有絲分裂的哪幾個時期?_。答案:(1)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各成為一條染色體(2)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末(4)有絲分裂前期或中期22(10分)(2012·泉州一中期中)下圖甲是連續分裂的細胞在不同時期DNA含量的測定結果,圖乙是具有四條染色體的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簡

19、圖,請據圖回答:(1)甲圖中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是_(用字母表示),就乙圖來說,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_期的細胞。(2)甲圖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發生在_段,對應于乙圖中的_圖。(3)乙圖中染色體數目開始加倍發生在_圖所示時期,對應于甲圖中的_段。(4)甲圖中cd段染色體的變化特點是_,ab段細胞內的主要變化是_。(5)從圖中可見,母細胞和子細胞中DNA的含量是_的,其意義是_。解析:此題考查對有絲分裂過程中DNA變化曲線圖和細胞圖識別的相關知識。在甲圖中fh表示間期,bc或hi表示前期,對應于乙圖中的B圖;cd或ij表示中期,對應于乙圖中的C圖;de或jk表示后期,對應于乙圖中的A圖;

20、ef或kl表示末期,對應于乙圖中的D圖。核膜消失、核仁解體發生在前期,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后期。間期進行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有絲分裂使前后代細胞中染色體或DNA的含量穩定,保持了親代細胞和子細胞遺傳性狀的穩定性。答案:(1)fl間(2)bc(hi)B(3)Ade(jk)(4)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5)穩定保持親代細胞和子細胞遺傳性狀的穩定性23(14分)下圖甲表示洋蔥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表示洋蔥根尖處于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和細胞質中mRNA的含量變化,圖丙呈現的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某一物質的形態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細胞形

21、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進行實驗獲得圖乙結果時,_(能/不能)利用圖甲區細胞為材料,原因是_。(2)從圖乙中可看出,在a和c兩時期,_分子合成旺盛,在e時期,植物細胞中央會出現_。(3)丙圖表示的生理變化過程分別發生在圖乙的_階段(填字母)。(4)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我們發現即使操作正確,也難以看到很多處于分裂期的細胞,主要原因是_。解析:圖甲中由分生區細胞形成細胞的過程屬于細胞分化的過程,細胞的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圖乙是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變化,要獲得此結果,取材細胞應該是具有連續分裂能力的分生區細胞。圖中顯示此階段mRNA合成旺盛,e時期細胞中央出現細胞板進而形成細胞壁。答案:(1)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能圖甲區細胞是伸長區細胞,細胞沒有分裂能力(2)mRNA細胞板(或寫細胞壁)(3)b和d(4)細胞分裂間期在細胞周期中持續時間長,分裂期持續時間短24(8分)洋蔥根尖細胞可以作為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材料,洋蔥鱗片葉細胞可不可以呢?(1)材料用具洋蔥,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質量濃度為0.01 g/mL或0.02 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光學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玻璃皿,剪刀,鑷子等。(2)實驗原理鹽酸可使根尖細胞彼此分開;堿性染料可使染色體著色;分裂細胞與不分裂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