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解析:2-1-20001_第1頁
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解析:2-1-20001_第2頁
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解析:2-1-20001_第3頁
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解析:2-1-20001_第4頁
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解析:2-1-20001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咼考總復習同步訓練第2章第1節第2課時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化學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B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的變化C.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D .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生【答案】 A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 .吸熱反應不加熱的條件一定不能發生C.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生D 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答案】D3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液態水汽化將膽磯加熱變為白色粉末濃硫酸稀釋氯酸鉀分解制氧氣10生石灰

2、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A .B .C.D .【解析】 液態水汽化盡管吸收熱量, 但由液態水變為水蒸氣是物理變化,不屬于吸熱反應。生石灰與水反應、濃H2SO4溶于水均放出熱量。 膽磯(CUSO45H2O)分解,KCI0 3分解均吸收熱量,屬于吸熱反應。【答案】D4對下列化學反應的熱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放熱反應發生時不必加熱 化學反應發生過程中一定有能量變化 吸熱反應需要加熱后才能發生,放熱反應不加熱就會發生 化學反應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多少有關A .B .C.D .有很多放熱反應也需要加【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知識的理解。熱,如燃燒反應大多需要點燃,不能從是

3、否需要加熱的角度來判斷一個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 放熱反應。不同的物質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只要物質發生變化,能量就會變化,能量變化的多少與參加反應的物質多少成正比。【答案】C5.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將等質量的硫分別在足量的純氧氣、空氣中燃燒,設前者放出的熱量為Qi,后者放出的熱量為 Q2,則Qi和Q2的相對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A. Qi = Q2B . Qi>Q2C. Qi<Q2D無法判斷【解析】從硫在空氣中燃燒比在純氧氣中燃燒的火焰的明亮度差,劇烈程度低可知,硫在純氧氣中燃燒更快,發光更強。等質量的硫燃燒放出的能量(在相同條件下)是一定的,而發光、發熱均是能量轉化的體現形式,根據總能

4、量一定,發光越多, 轉化為熱能的部分就越少,所以等質量的硫在空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要比在純氧氣中燃燒放出的熱量多。【答案】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 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發生反應C.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放熱還是吸熱D 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如常溫、加熱等)也能發生反應【解析】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如煤的燃燒,一開始需要加熱,但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放熱反應也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如可燃物的燃燒必須達到一定的著火點。C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主要取決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D放熱反應和吸熱反

5、應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發生。反應開始時需加熱的反應可能是吸熱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答案】C、D7.已知反應X + Y=M + 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 . X的能量一定高于 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 NC. X和丫的總能量一定高于 M和N的總能量D .因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解析】 從物質儲存的能量來分析,各種物質都儲存有化學能,不同的物質所包含的 化學能各不相同。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 的相對大小。在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與反應發生的“需要條件”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些放熱 反應在常溫下就可以進行,如白磷的緩慢氧

6、化、自燃和酸堿中和反應等。有些放熱反應卻需 要較高溫度才能發生,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鐵粉和硫粉的反應等。【答案】C&有關化石燃料的說法正確是()A .因為地球上的蘊藏量是無限的,所以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B .化石燃料雖然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當快,所以化石燃燒相當于是無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復雜的,所需時間也較長,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是無限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蘊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經過幾億萬年才能形成的非再生 資源【解析】 化石燃料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體在地下經過漫長而復雜的變化逐漸形成的,類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最終會枯竭,屬于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則

7、不會隨著人類的開發、利用日益減少。明確了化石燃料的成因、形成速率、形成過程,我們就會對本題作出判斷。【答案】D【點撥】 本題是一個熱點問題,它牽涉到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判斷和辨析。能源問題、材料問題、環境問題被看成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除了要弄清課本知識,還應廣泛閱讀有關資料, 逐漸形成關注生活、 關注社會的科學態度,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展一些科學研究。 此外,必須注意綜合能力的考查也往往以這類問題為信息載體。9.小青、小燕和小亮正在一起討論開發新能源問題。小青說:“除了有太陽能、風能、核能、潮汐能外,我記得老師說過,生物能也是新能源。如現在農村用農作物的秸稈和人畜的糞便作

8、原料生產沼氣, 用它來做飯、照明。”小燕想了想說:“現在用甘蔗、甜菜、糧食,還有谷殼、鋸末、木屑、果殼等等,可以生產酒精,代替汽油,這是生物能,也算新能源吧。”小亮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他說:“生物能不都是新能源吧?沼氣就是老技術了,怎么能算新能源呢?”誰的說法是錯誤的?()A .小青B .小燕C.小亮D.小青和小燕10.將 VimL1.0mol/LHCI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答案】 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實驗中始終保持 Vi + V2= 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C【點撥】 圖中鹽酸溶液溫度最高知,NaOH溶液濃度不

9、是1.0mol/L。B .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C. 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 1.0mol/LD .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答案】B 22C是鹽酸體積為5mL時的溶液溫度,并非是環境溫度,由滴加30mL此時鹽酸與NaOH溶液恰好反應,則 NaOH溶液體積為20mL,因而二、非選擇題11如右圖所示,把試管放入盛有25 C飽和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試管中開始放入幾小塊鎂片,再用滴管滴入 5mL鹽酸于試管中,試回答下列問題:1PL. -iW和 石尿水(1) 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2) 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3) 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由實驗推知,MgCl 2溶液和H2的總能量(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鎂片和鹽酸的總能量。【解析】鎂片與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是由于反應物(Mg和鹽酸)的總能量高于生使飽和石灰水的成物(MgCl 2和H2)的總能量。放出的熱通過小試管傳遞給飽和石灰水溶液, 溶解度下降而析出 Ca(OH)2晶體。【答案】(1)鎂片上有大量氣泡產生;鎂片逐漸溶解;燒杯中溶液變渾濁(2) 鎂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該反應為放熱反應,Ca(OH) 2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析出Ca(OH) 2晶體,使燒杯中溶液變渾濁+2 I(3) Mg + 2H =Mg + H2f 小于【點撥】放熱反應可以對外界提供能量,吸熱反應必須從外界吸收熱量。12 在研究化

11、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我們通常做下面的實驗: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 Ba(OH) 2 8H2O,將小燒杯放 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然后向燒杯內加入約 10gNH4CI晶體,并立 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試回答下列問題:(1)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 實驗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的原因是如果實驗中沒有看到“結冰”現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個或三個以上原因):(4) 如果實驗中沒有看到“結冰”現象,我們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來說明該反應吸熱?(要求答出兩種方案)(5) 實驗中即使不“結冰”,提起燒杯的時候,發現燒杯與玻璃片也“粘在一起了”, 原因是試

12、用簡單的方法說明燒杯與玻璃片之間是因為“結冰”而粘在一起的:【答案】(1)2NH 4CI + Ba(OH)2 8H2O=BaCI 2+ 2NH3 H2O + 8H2O(2)使反應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應,使溫度迅速下降(3) 藥品用量太小 Ba(OH)2 8H2O晶體研成粉末,反應太慢 沒有立即迅速攪拌 環境溫度太高 玻璃片上加水太多 氫氧化鋇晶體失水(4) 用皮膚感受,感覺很涼;用溫度計來檢驗,發現溫度降低(5) 因為水排開了燒杯底部與玻璃片之間的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和玻璃片粘 在了一起(6) 看燒杯和玻璃片之間是否能夠發生相對滑動,若不能,則是由于結冰而粘在一起【點撥】 本題是教材實驗

13、的拓展探究,對實驗成敗的關鍵以及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 現象進行了綜合分析,對跨學科知識也進行了綜合考查。要想證明該反應吸熱,不一定要通過“結冰”現象,還可以是“人的感覺”、“溫度計”等,但是無論通過什么方式, 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讓反應快速進行,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使體 系溫度得到明顯的下降。通過“結冰”現象推斷反應吸熱時,容易出現一個假象,因為即使在不結冰的情況下,由于水排開了燒杯底部與玻璃片之間的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和玻璃片也可能粘在如果是大氣起,當然這種假象可以通過燒杯和玻璃片之間是否能夠發生相對滑動來驗證, 壓的作用,它們之間可以發生相對滑動;如果是結冰的原因,它們之間不能發生相對滑

14、動。13.炭火爐內的炭燃燒至熾熱時,在往爐膛內的熱炭上噴灑少量水的瞬間,爐火更旺,這是因為O如果燒去同量的炭,噴灑過水和未噴灑過水的炭火爐相比,放出的總能量(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答案】生成的水煤氣(CO和H2)燃燒,使瞬間的火焰更旺相同生成水煤氣所吸收的熱量和水煤氣燃燒時多放出的熱量相同【點撥】 往爐膛內的熱炭上噴灑少量水,在高溫條件下,噴灑的水很快變為水蒸氣并立即與炭反應生成水煤氣 (CO和H2):高溫C(s) + H2O(g)=CO(g) + H2(g),炭經反應變成氣體燃料后,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更大,燃燒更充分、更劇烈,故爐火更旺,在一定條件下,物質燃燒時放出熱量的多少僅與反應

15、物最初狀態及生成物的最終狀態有關,而與其中間變化過程無關,所以炭雖然先變為水煤氣,然后水煤氣燃燒又變為C02和H2O,但其實質就相當于炭燃燒生成C02的一步反應,故放出的熱量相同。14 .下列反應中,屬于釋放能量的反應的是,屬于吸收能量的反應的是。(填序號)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制生石灰(CaO)燃燒木炭取暖炸藥爆炸酸與堿的中和反應生石灰與水作用制熟石灰【答案】15 .在一定條件下 A與B反應可生成C和D,其能量變化如下圖A+B;5£生反應界11C+DC + D反啞物總能址為卜”生慮物恿隧就為吐(填“升高”“降低”),為(1)若E1>E2,反應體系的總能量“吸熱”“放熱”)若Ei<E2,反應體系的總能量(填“升高”“降低”),為【解析】【答案】升高吸熱反應物從環境中吸收能量。16.能源已經成為制約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吸熱”“放熱”)反應,其原因是研究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應從反應體系和環境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熱能+反應物斗粧成物環 境生戰物M反應物E > £L&吸熱應應啟熱反應(1)降低放熱反應物的部分內能通過化學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