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5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背景材料】一、補充注釋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 1883 年 1 月,馬克思帶著嚴重的支氣管炎病從英國南部的文特諾爾回到倫敦梅特蘭公園路41 號。這時并發的喉頭炎使得他幾乎不能吞咽。2 月間,肺部發生膿腫。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氣管炎逐漸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較容易了,因此,死亡是意外地來臨的。 3 月“日下午兩點多鐘,恩格斯到馬克思那里去,護理馬克思的女仆海倫走上樓去看了一下, 下來說,馬克思處在半睡狀態。 她隨即陪同恩格斯一起上樓去。當恩格斯走進馬克思的臥室時, 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樂椅上安詳而毫無痛苦地長眠了 (他的寫字臺上還放著資本論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這
2、時隔海倫離開房間不過兩分鐘光景。第一段最末一句的破折號的作用: 從語法意義方面看, 它表示說話的暫時中斷, 后面的話對前面的作補充說明, 同時意思起了轉折。 它的修辭作用是反映了思格斯內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他希望馬克思是真正的,暫時的,像往常一樣地“安靜地睡著” ,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且說出“永遠地睡著了”的話,但卻又不能不說出這樣的話。這個破折號起到了“潛臺詞”的作用。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寫給他和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左爾格的信里指出: “人類卻失去了一個頭腦,而且是它在當代所擁有的最重要的一個頭腦。無產階級運動在沿著自己的道路繼續前進,但
3、是,法國人、俄國人、美國人 、德國人在緊要關頭都自然地去請教的中心點沒有了,他們過去每次都從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詣極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確而無可反駁的忠告。”有機界 指具有生命及各種生活機能而為若干部分或要素合成的自然物體的生物界。歷史科學 這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指與自然科學相對的社會科學而言,與平常所說的“歷史”不同。恩格斯說:“凡不是自然科學的科學都是歷史科學”。資產階級經濟學家 指英國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人。 他們“研究經濟制度的時候奠定了勞動價值的基礎” 。但由于他們的資產階級局限性,不可能從根本上揭示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而把資本主義看成
4、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制度。社會主義批評家 指空想社會主義者,如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英國的歐文等。他們抨擊資本主義制度,但未能徹底揭開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找不到真正的出路。在巴黎、 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 1847 年 8 月,馬克思在布魯塞爾領導成立了“共產主義者同盟布魯塞爾支部和區部,并擔任支部主席和區部委員; 1847 年 8 月底他和思格斯一起組織了布魯塞爾“德國工人協會” ; 1848 年 3 月“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在巴黎成立,馬克思當選為主席; 1849 年 8 至 9 月,馬克思在倫敦和以前的倫敦中央委員會一些委員重新組織了“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 1850 年
5、1 至 2 月,馬克思在倫敦和恩格斯一起領導“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著手對同盟進行改組。保守派這里指資產階級中代表大壟斷資產階級和大地主貴族利益的派別,政治上極端反動。極端民主派指資產階級中代表中小資產骱級利益的派別。這種人鉆進工人階級運動中,總是代表機會主義路線。二、關于馬克思和恩格斯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1818 年 5月 5 日生于普魯土(德國)萊茵省特利爾市。1843 年遷居法國巴黎。中學畢業后,先后入波恩大學,柏林大學研究法學,歷史和哲學。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動。當時的世界歷史情況是: 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發展到了最高階段
6、,英法兩國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1848 年法國巴黎無產階級的起義震動了整個歐洲。就在這樣的歷史時代, 1844 年 9 月,馬克思和思格斯在巴黎相見(恩格斯于1820 年生于普魯土萊茵省的巴門城)。從此“這兩位朋友的畢生工作,就成了他們的共同事業”。他們在革命實踐中共同戰斗,在革命理論上共同創造。1846 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847 年,他們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共同草擬了該同盟的綱領,即共產黨宣言 。1864 年,馬克思在倫敦創建了國際工人協會(在第二國際成立后才稱第一國際),奠定了工人國際組織的基礎。從 1870 年以后,馬克思和
7、恩格斯一直住在倫敦, “他們兩人始終過著殼滿緊張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運動規律,他的最偉大的著作資本論就是這方面研究的結晶;作為馬克思完成偉大事業的終身戰友的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資本論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領導了國際工人運動,直至1895 年 8 月 5 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在馬克思之后, “思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代無產階級的導師”。三、馬克思的墓地海格特公墓是倫敦北郊著名的墓地。英國文豪狄更斯的紀念碑,英國哲學家、
8、 社會學家斯賓塞和女文學家埃利奧特的墓都在那里。最聞名的還是馬克思的墓。馬克思逝世后三天,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恩格斯在這里主持了葬禮,將馬克思同一八八一年十二月逝世的燕妮葬在一起。那時的墓很平常,碑文也很簡單, 僅有他們的姓名和生卒日期。墓地的位置也不是很好。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馬克思的墓地被遷移到離原墓左后方約六十至七十米處一個較好的位置。馬克思夫婦以及后來跟他們埋在一起的外孫哈里·朗格、 他們家的保姆海倫娜·德繆思,都被重新安葬。 此外還把原來不跟他們埋在一起的小女兒埃莉諾也遷葬在一塊。所以現在的馬克思墓共合葬著五個人。在原墓的位置上,仍保留一塊石板,上面刻的文
9、字說明,前述四人原曾埋在這里,于何年何月何日遷葬等。可以明顯看出,這塊石板是曾被人破壞過又補好的。一九五六年三月十四日,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時,由英國共產黨發起修建的馬克思紀念碑落成。我先后三次瞻仰馬克思墓。第一次在去年十月。第二次是同年十二月,錢伯斯博士陪我同往,當時不知道冬季下午四時停止開放,我們四點剛過到達,吃了閉門羹。第三次是今年一月二十八日。馬克思墓和紀念碑的頭像,在我的心目中, 是馬克思一生所建樹的光輝業績的形象總結。站在這里, 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恩格斯一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的著名墓前演說。恩格斯用十分精練的語言, 對馬克思的劃時代的兩大理論貢獻、對他創立第一國際等革命實踐活動,作了高
10、度的科學的評價,并指出他的英名和著作將永垂不朽。所以,馬克思墓實際上有兩塊墓碑,一塊是看得見的,碑文很簡單;一塊是放在人們心靈上的,看不見的,碑文就是恩格斯的演說。這兩塊墓碑相比,后者也許是更重要的。【示范教案】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目標一、知識教育目標1在初中學習過的議論文寫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弄清觀點和材料的關系。2初步了解演講辭的寫法。二、能力訓練目標尋找并借助承遞性的詞句和過渡句段,明了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邏輯關系。三、德育滲透目標了解馬克思一生的偉大成就,學習他為全人類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斗不息的精神。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本文教學重點是全文的 結構層次,通過尋找承遞性的詞句和過
11、渡性句段,把握全文結構特點。本文難點是分析“講話”所循的思路,理解其層次結構,弄懂各部分、各層次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采用討論法解決。本文教學疑點是某些結構復雜、 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采用練習與點撥相結合的方法予以突破。教學時數二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點課題簡介,檢查預習,講讀第一、二部分。教學內容與步驟一、課題簡介: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加點部分板書,下同)這篇著名的馬列主義文獻是馬克思最親密的戰友恩格斯寫的。馬克思于1818 年 5 月 5 日誕生在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一個律師的家里。1844 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從此,“這兩位朋友的畢生工作,就成了他們的共同事業”。1883年 3 月
12、 14 日,馬克思這位國際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心臟停止了跳動。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親人們為馬克思舉行了葬禮。葬禮簡樸、莊嚴,參加人數不多,但他們身后卻站著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安葬這位偉人的時候,與他一生并肩戰斗的最親密的戰友恩格斯用英語發表了這一篇極其重要的講話。他滿懷無產階級革命深情,論述了馬克思對全人類、對全世界無產者所作出的豐功偉績,贊頌了馬克思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終生的崇高精神,表達了對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二、讓學生默讀全文,要求按悼詞要點,述其哀、贊其功、頌其德,把課文劃分為三大部分。三、講讀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導讀設計:要求學生研讀第一、二兩段,完成下面的練習:依次抽出
13、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詞語:“下午兩點三刻” ,“最”、“還”、“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 ;同時依次撤換第一、二兩自然段中的下列詞語: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換成“的心臟停止跳動”,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個“對于”換成“和”,“不可估量”換成“巨大” ,“空白”換成“嚴重情況”。抄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燈片)出示給學生,要求學生對照課文,仔細思考, 逐一說明刪去的詞語為什么不能刪去?用來替代的詞語為什么不能替代?參考答案:“下午兩點三刻” :寫明具體時刻, 表明馬克思的逝世對于整個世界的非同尋常的影響,是一個令人萬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時刻。“最”:選用這個程度副詞,突出了馬克思在思想界的無與倫比的地位和作
14、用。“還”:流露出未能在馬克思臨終時陪伴在他身邊的無限惋惜和遺憾的感情。“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破折號表示補充說明)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無限依戀和對于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與深重的悲痛;同時也表明了馬克思遺容的安詳。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臟停止跳動” ,而用“停止思想” ,這不單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 而用的“諱飾”的手法,而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偉大,因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失去了一個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階級的頭腦。第二自然段不用“和” ,而并列用兩個“對于” ,從在無產階級實際斗爭中的領導作用和研究社會科學的成就兩個方面突出了馬克思的杰出貢獻; 同時,表明
15、了從兩個方面總領起后文的內容。不用“巨大” ,而用“不可估量” (無法估計和衡量) ,因為后者程度最高,強調了馬克思逝世的損失之大, 同時也贊揚了馬克思主義對于指導革命的偉大作用。 不用 “嚴重情況”,而用“空白”,因為前者語意含糊,而后者則說明了馬克思在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中的地位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這是對馬克思最確切、最富概括性的評價。第二自然段兩句話總領起后文對馬克思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和卓絕的斗爭精神的贊頌,突出了全文論述的中心,連同第一自然段,表達了對馬克思逝世的無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板書:述其哀指導朗讀第一部分:要求體會文章用詞的精確,深沉的哀悼情調。語速:低沉、緩慢。先由學生各自朗讀,
16、然后指名朗讀,酌情指導。四、講讀第二部分第一層次(第3 6 自然段)。導讀設計:研讀第3 6 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1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這個“規律” “即”“事實”,對不對?為什么?為什么要用達爾文的發現作比較?2“不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馬克思“還發現了” “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里的“還”起了什么作用?發現這個“特殊的運動規律”的重大意義是什么?3“兩個發現”指代什么?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看, “兩個發現”與“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參考答案:1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個“規律”不僅僅指“事實”,因為“即”不僅管到“
17、事實” ,而且管到由“事實”導引出的結論。這里的“事實”是指“吃、喝、住、穿”與“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誰是“首先”,誰是“然后”的客觀順序,它規定了物質與精神誰是第一性的,誰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沒有農民種地,工人蓋房、 織布,人們就根本無法進行學習和從事政治、宗教等活動。“所以”標明由這個“簡單事實”導引出以下的結論:要解決“吃、喝、住、穿”,首先就要進行“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在這個生產中,人們就要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這個生產關系標志著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就是“基礎”。“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都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
18、“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 ,不僅是指“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且包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這個順序在過去卻是“做得相反”的。2“不僅如此”的“此”指代“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馬克思“還發現了” “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個“還”在這兒表明圍繞馬克思的豐功偉績這個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由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進而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規律” ,這就是剩余價值(見注)規律。這個特殊規律的發現,使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經濟學家(他們行不清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和社會主義批評家們(他們詛咒資本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一下子“豁然開朗”了。這一鮮明的對
19、比,說明了馬克思這一發現有著劃時代的偉大意義。3“兩個發現”是指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看, “兩個發現” 與“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 是“點” 與“面” 和“詳”與“略”的關系。這里“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 “很多”,而且“都不是膚淺”的,都有“獨到的發現”,表明馬克思作為一 位科學家研究的領域之廣、成績之大,與馬克思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相呼應。小結:三個段落,圍繞馬克思的科學理論環環緊扣,層層推進,高度精確地概括了這個方面的豐功偉績。板書:贊其功(一)指導學生朗讀第二部分第一層,理解其內容的豐富、深刻地體會其語言的概括和精當。布置作業
20、表情朗讀練習二中的四個句子,并按要求解答問題。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復習前課內容,講讀第二部分第二層和第三部分,總結全文。教學過程一、復習前課內容1提問: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在理論上有哪些偉大建樹?2檢查作業。二、講讀第二部分第二層(第6、7 自然段)導讀設計:研讀第6、 7 段,完成下列練習。1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 。其中“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2“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這個過渡句作用是承上?啟下?既承上又啟下?為什么?3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斷謂語“是”的主語是什么?賓語是什么?這一句中“第一次”說明了什么?為什么?4馬克思的科學理論與他的革
21、命實踐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參考答案:1“這”指代馬克思的“兩個發現”和“他研究的每個領域”的“獨到的發現”。但這“遠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還是指“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也就是說,對比馬克思偉大的理論創造,他有著更為光輝的革命實踐。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對馬克思的功績的表述再次推到一個新的高度。2這個過渡句是既承上又啟下。“承上”是說:由于馬克思不是為科學而科學,他追求科學“在歷史上的推動作用”,致力于科學的“實際應用”,表明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為了指導革命實踐,所以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但這句話又是下文的論題,即他的光輝的革命實踐的事實更印證著他對待科學的嚴肅
22、態度和執著的追求,證明他 “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3“是”的主語是“使命” ,賓語是兩個“參加 事業”(動賓短語)。“第一次”表明馬克思親身參加的偉大的革命實踐,同他的理論創造一樣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這是因為馬克思不僅“熱烈”地向群眾宣傳自己的科學理論(辦報、編小冊子),而且“頑強”地領導著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最后“卓有成效”地創立了“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引導無產階級以戰斗的風貌第一次登上了國際政治斗爭的舞臺,使無產階級從自發斗爭的階級進步到自為的階級。4馬克思之所以能創立科學的革命理論,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參加了億萬奴隸摧毀舊世界和創立新世界的偉大革命實踐。革命實踐是創立理論的基礎。偉大
23、的革命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和推動著偉大的革命實踐。所以, 馬克思首先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樣偉大的科學家。板書:贊其功(二)三、講讀第三部分(第8、 9 自然段)。導讀設計;研讀8、 9 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1“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蔑的人” ,其中“這樣”指代什么?兩個“最”體現在什么地方?馬克思對此抱什么態度?說明了什么?2馬克思逝世,“整個歐洲和美洲 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 愛戴和悼念”,這與各國政府和資產者對他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照,這說明了什么?3“他 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這里的 “敵人” 和“私敵” 有何區別?為什么說“可能”?4“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的深刻含義是什么?參考答案:1“這樣” 是指馬克思的劃時代的理論創造和革命實踐。兩個“最” 體現在兩個 “無論”上,無論性質怎樣的政府,也無論什么色彩的資產者派別,都毫不例外地瘋狂地嫉恨他,惡毒地誣蔑他。馬克思對此“毫不在意” ,當作蛛絲“輕輕拂去” ,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極端蔑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堅定性。2這個“對照”說明馬克思是無產階級最忠實的代表和導師,同時也說明他的理論和實踐給了各國資產者以致命的打擊, 是資產者不可調和的敵人。 這個對照與開頭呼應, 深化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中無與倫比的作用和地位。3“私敵”是指以我為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增資協議之解除協議書
- 資質過戶協議書
- 民事協議書調解協議書
- 肉羊養殖協議書
- 豆類供貨協議書
- 村委會土地分配協議書
- 板材廠轉讓設備協議書
- 生產線轉讓合同協議書
- 組團購房協議書
- 退換產品協議書
- 2024ESC心房顫動管理指南解讀
- TDT1055-2019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
- 行政倫理學-終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課件-單元4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
- 廣告安裝施工及方案
- 應急第一響應人理論考試試卷(含答案)
- 【初中道法】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統編版2024)
- 綠化項目養護人員配備計劃及崗位實施方案
- DL∕T 5783-2019 水電水利地下工程地質超前預報技術規程
- 無菌操作技術原理及實驗課件
- 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南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