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必修三訓練題1一、單選題1稷下學宮為先秦教育史和學術史揭開了新的一頁,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魯國的教育中心;采用官學的辦學形式;吸收了私學的長處;興盛于春秋時期。A BCD【答案】 D2 古代歷史上,儒家先哲曾留下無數的睿智言論。下列引文中甲、乙、丙、丁對應的思想家是()甲: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為有天理人欲夾雜著。學者須要于此體認省察之。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不為主,君為客。丙:邪僻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丁: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太虛本動,天地日新。A 朱熹、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B 朱熹、黃宗羲、董仲舒、王夫之C 顧炎
2、武、朱熹、李贄、黃宗羲D 王夫之、黃宗羲、朱熹、顧炎武【答案】 B3有學者研究論語后認為,孔子很少從群體的角度來看仁。該學者進而認為戰國時有一位思想家的學說彌補了孔子很少討論的“群體的仁”。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韓非子【答案】 B4西漢初,“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至漢武帝時“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腐敗不可食”。上述經濟狀況的變化是下列哪種思想實施的結果()A 儒家學說B法家學說C黃老之學D“大一統”思想【答案】 C5根據道教的一種傳說, 道家創始人李耳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后到達印度, 創立了佛教,成了佛, 還對當地人民進行教化, 這就是所
3、謂的“老子化胡”, 道教徒欣然接受這一傳說。這個傳說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說明A 春秋戰國時期佛教已傳人中國B外來文化借助本土傳統擴大影響C 文化高度自信阻礙思想文化交流D佛教道教逐漸滲透融合為一體【答案】 B試卷第 1頁,總 7頁6古代民間諺語:“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真實地反映了經學地位的提升,其最早出現于A 春秋末期B戰國晚期C 西漢中期D唐朝前期【答案】 C7孔子的政治理想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戰國時代連綿的戰火為“春秋無義戰”。這反映出孔孟A 政治理想不符合時代要求B儒學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統一C 仁政成為當時的核心價值觀D傳統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
4、成【答案】 A8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句人生格言:“順境信儒,逆境崇道。”此格言體現了A 儒道思想的理性精神B道家思想對儒學的繼承C 儒道思想的相互補充D 社會存在影響意識形態【答案】 C9清代考據學家章學誠說:“后世文字, 必溯源于六藝, 六藝非孔氏之書,乃周官之舊典也。”這反映出西周的社會文化狀況是A 有教無類B學在官府C私學興起D百家爭鳴【答案】 B10在董仲舒看來,君主受命于天,但天卻不是為君主個人而立,并認為災異譴告理論作為“天人感應”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天對人間政治得失與治亂興衰的回應。可見“天人感應”思想A 從理論上論證了君權合法性B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C 對君主權力濫用有一定約束
5、D 有利于維護政治的大一統【答案】 C111758 年發生了一次“霾災” ,數日霧霾不散,導致通惠河上的漕運停止,京城多處糧倉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員到天壇祭天外,還親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應對“霾災”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響A. 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陽明【答案】 B12宋代理學家“專用心于內”,縷縷貶斥諸葛亮、王安石,結果“理學在現實社會發展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中扮演了保守乃至反動派的角色”。這一現象反映出理學A反對空談,重義輕利B脫離實際,講求事功C崇尚空談,急功近利D談論心性,鄙視事功試卷第 2頁,總 7頁【答案】 D二、材料分析題13( 16 分)文化平民化是人類文
6、明進步的重要表現,是人類社會不斷前行的航標和精神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華文化史(馮天瑜等著 )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表現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 “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 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在清;而 在商品經濟有充分發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細弱”。根據材料指出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私學文化的主流學派是什么?結合所學,分析春秋戰國時期 “私學文化 ”得以產生發展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8分)指出導致清中葉以前“市民文化 ”在整個中國社會中相當細弱的主要原因。 ( 8 分)【答案】 學派:儒家 ;法家
7、。( 2 分)因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農經濟的發展);“士”階層的崛起;各國戰亂對人才的需求;相對寬松的文化環境。(答三點即給6 分) 原因: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或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專制統治的強化;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如八股取士,理學的桎梏;閉關鎖國不利于中國“市民文化 ”與西方 “市民文化 ”的交流、融合。 ( 8 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傳統文化雖然從秦漢時期開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統文化,董仲舒所倡導的“獨尊儒術”又把這一統一性推向極致,但這并不意味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單一的內容。事實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多樣性的統一,正如漢宣帝所稱的“吾
8、家治國之道,霸王道雜之”。 中國傳統文化的連續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古代歷經戰爭動亂、社會分裂和王朝更替, 這個文化并未中斷自己的傳統,而是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獲取發展的新動力。僅就先秦而論,從周人對前代的維新,到孔子對周禮的重新解釋; 從孟子對孔子思想的深化發展,到荀子對先秦百家爭鳴的總結與融合,就表現為一個連續性與變革性的過程。鴉片戰爭后,中國文化步入近代,走進從舊向新,從傳統向現代的艱難轉型,也呈現出連續性和變革性的統一。摘編自張應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材料二 近代中國百年憂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當時的中華文化體系不能提供現成的現代化方案,我們必須從外來文化體系中去尋
9、找。從康有為到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體系中尋找救國良方,但均未成功; 而中國共產黨人運用同樣是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后, 使中國從積貧積弱的困境中擺脫出來,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試卷第 3頁,總 7頁路,這就以實踐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與中國固有文化體系相結合, 并不斷吸納全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華,使中華文化體系能與時俱進,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說明了中華文化體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異質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機制,也是中華文化強大生命力的體現。摘編自曾加榮中國傳統文化概要(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10、指出中國文化在近代發生的新變化,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點: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連續性和變革性相結合;保守性和開放性并存。成因: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疆域廣大,民族融合,統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據傳統文化的正統地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的傳承、積淀、交融、創新;農耕經濟占居主導地位;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 2)新變化:學習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學習內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為主;與救亡圖存相結合。原因:西方列強入侵,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先進中國人為救國救民進行不懈探索;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民族資本主義
11、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西方民主啟蒙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5( 44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世儒不察, 以工商為末, 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來,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指流通),蓋皆本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1)閱讀材料一,說明黃宗羲與商鞅思想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4 分)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變化的原因。(4 分)材料二:下面是1836 1838 年與 1894 年中國茶葉產銷量統計表1836-1838 年(平均每年)1894 年數量(萬擔)比例( % )數量(萬擔)比例( % )試卷第 4頁
12、,總 7頁內銷165 2976 78171 4844 32外銷5023 22215 4455 68產量215 29100386 92100(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現象?(4 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對中國經濟結構的影響。(12 分)材料三: 1953 年 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農民在分散經營中所發生的困難, 要使廣大貧困的農民能夠迅速地增加生產而走上豐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國家得到比現在多得多的商品糧及其他工業原料,同時也能提高農民的購買力,使國家的工業品得到廣大的市場,就必須提倡組織起來 。 ” 農村政策文件選編 (一)( 3)根據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將
13、農民“組織起來 ”的理由,( 12 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20 世紀 50年代中國將農民 “組織起來 ”的得與失。 ( 8 分)【答案】( 1)由重農抑商到工商皆本。 (4 分)原因: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市民工商階層壯大,經世致用思想興起。(4 分,任意一點)( 2)現象:生產擴大,外銷增長,比例超過內銷。(4 分)原因:列強侵略,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4 分)影響:小農經濟逐步瓦解( 4 分),有利于商業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4 分)( 3)理由: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不能滿足國家工業化所需要的糧食和原料(4 分)擴大工業品市場( 4 分
14、)幫助農民走上富裕道路(4分)。得: 1953 年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推動生產力發展。( 4 分)失: 1958 年在農村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是導致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4 分)16 明清以來,中國思想界對孔子和儒學的態度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材料一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贄認為:“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固未嘗有是非耳。”“耕稼陶漁之人即無不可取,則千圣萬賢之善,獨不可取乎?又何必專門學孔子而后為正脈也。”材料二康有為曾說:“中國之國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國一切文明,皆與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
15、在公,其法在平, 其用在與時試卷第 5頁,總 7頁進化。”材料三新文化運動的“反孔”斗士們雖然對孔教批評多于肯定,但殊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對孔子本人和孔教的價值評判實際上大都能夠采取一種歷史的、 一分為二的評判態度和立場, 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誤解的那樣, 是不加區別地一概全盤予以否定或簡單地予以蔑棄。 因此,就新文化運動的“反孔”斗士們對孔子本人的真實態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 即堅決反對膜拜孔子的偶像, 而對作為一代哲人或偉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林存光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孔子觀念的根本改變(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李贄對孔子的主要看法。分析其觀點的進步意義。( 2)依據材料二指出,康有
16、為如何認識孔子學說的地位?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其意圖。(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對孔子的態度。分析此態度形成的原因。【答案】 (1)反對神化孔子;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主張是非標準依時代而變化意義:沖擊了正統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2) 儒家學說是中華文明之魂。 把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與近代西方思想相接合, 為維新變法制造輿論。(3) 態度:反對對孔子偶像崇拜和儒家倫理綱常,尊重和崇敬孔子。原因:北洋軍閥利用孔教維護其專制統治;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17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在中國古代的不同時期,儒學家們不斷對其進行
17、新的闡釋、自我調節,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中華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表現為 “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 ”,儒家學說雖然于變革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迂闊難行,而能夠在消失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成為當時的 “顯學 ”,到新社會秩序鞏固后又捧上獨尊的地位。 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 1)列舉春秋戰國時期 “私學文化 ”中 “民本思潮 ”的表現,(2 分)并分析這一時期 “私學文化 ”得以產生發展的經濟、政治根源。 ( 4 分)根據所學知識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漢取得獨尊地位的原因。 ( 6 分)材料二 北宋開始,門第已不存在,搜
18、羅不到人才。禪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頭,由真返俗,而進士輕薄,終于擔當不了天下大事。在這情形下,須待北宋知識分子再來打試卷第 6頁,總 7頁開新風氣,尋覓新生命。書院講學,由此醞釀。他們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轉移到現實社會。 要把清凈寂滅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觀念, 正式轉變成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中國傳統人文中心的理想。 錢穆國史新論(2) 根據材料二,指出北宋知識分子打開 “新風氣 ”是什么?( 2 分)結合材料分析 “新風氣 ”出現的原因。 (4 分 )材料三 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發展到新的階段,黃宗羲說: “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 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 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3)材料三反映了黃宗羲怎樣的思想主張?結合時代背景,指出這種思想形成的原因。(8分)【答案】( 1)民本思潮表現:孔子“以德治民 ”,孟子 “民貴君輕 ”,荀子 “民水君舟 ”等。(任答 2 點, 2 分)產生根源: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迅速發展(小農經濟的發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社會動蕩,社會出現歷史大變革。(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京劇趣談教案配套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十一課時資源管理工具(一)教學設計
- 2024吉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成品放行規程培訓
- 人教統編版必修 上冊虞美人教案及反思
-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教學-用Python作二次函數圖像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2章
- 2024內蒙古中鋁集團包頭鋁業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開招聘4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廠級安全教育培訓
- 電力安規變電部分培訓
- 一年級語文上冊 課文 3 11《項鏈》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手術室護理帶教
- 化工廠施工吊裝方案
- 浙江省溫州市“十五校聯合體”2025屆高三二診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2
- DB14∕T 1795-2019 連翹種子標準規范
- 管理學實證研究應用模板
- 辣條制作工藝
- 《自貢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匯編(2023版)》
- 外觀不良改善報告
- 我是小小志愿者介紹主題班會課件
-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件-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徑問題(教案)-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