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時作業:12蘇武傳(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時作業:12蘇武傳(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時作業:12蘇武傳(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時作業:12蘇武傳(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時作業:12蘇武傳(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 12課時作業、基礎知識1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 .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8 .綏王等皆死,虞常生得C.空自苦亡人之地D.因泣下霏衿,與武決去【答案】B【解析】A. “畔”同“叛”。C. “亡”同“無”。D. “需同“沾”,“衿”同“襟”,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情況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空以身膏草野A.惠等哭,輿歸營欲因此時降武B.反欲斗兩主,觀禍敗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C.盡歸漢使路充國等何久自苦如此D,單于壯其節天雨雪【解析】A.輿:名詞用作動詞,抬,扛。 B.杖:名詞用作動詞,執、拄。D.壯:意動用法,認為壯烈;雨:名詞用作動詞,下。例句與其他加點詞都是

2、使動用法。10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漢天子我丈人.行也B.明年,陵降,不敢求武C.皆為陛下所成就.D.會綏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答案】D【解析】A.丈人:古義,對老人和長輩的尊稱;今義,岳父。 B.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C.成就:古義,栽培,提拔;今義,業績。4.下列句子,屬于被動句式的一項是 ()A.送匈奴使留在漢者B.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C.見犯乃死,重負國D.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答案】CB B. “何以汝為見為賓語前置句。D.【解析】A.定語后置句,“送留在漢匈奴使 判斷句。二、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8題。

3、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移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 鞋侯 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日:“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土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綏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綏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泥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悶氏歸漢。 會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日:“聞漢天

4、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 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悶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綏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律治其事, 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 武日:“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皆日:“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 端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 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

5、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 .張勝。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輩B.私候勝日候:拜訪C,辛蒙其賞賜幸:幸虧D,而收用張勝收系:逮捕監禁【答案】C【解析】幸,希望。6 .下列語句中,最能表現蘇武堅貞不屈的一組是()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見犯乃死,重負國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武氣絕,半日復息單于壯其節A.B.C.D.【答案】B【解析】句講漢帝派他出使。句寫蘇武被人救治,蘇醒過來。句是單于對蘇武敬 佩的表現。7 .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本文主要敘述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經過,通過人

6、物的行動和語言來刻畫蘇 武的浩然正氣。8 .第二、第三段寫由于蘇武副使張勝的唆使,匈奴產生內江,從而也累及蘇武。C.從文章內容看,衛律原是漢朝官員,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歸漢之心。D.選文最后一段寫蘇武為了保持氣節,寧死不受辱,寫張勝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蘇武 的氣節。【答案】A【解析】B.匈奴內江不是張勝唆使。C.衛律沒有歸漢之心。D.文中沒有張勝投降的內容。9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2)即謀單于,何以復加?【答案】(1)到了匈奴之后,就把準備好的一份禮物送給單于。而單于卻更加驕傲起來, 這不是漢朝原來所希望的。(2)假如(他們)謀

7、害單于,(你們)將用什么更重的處罰呢?三、類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題。蔡子英,永寧人,元至正中進士.。察罕開府河南,辟參軍事,累.薦至行省參政。元亡, 從擴廓走定西。明兵克定西,擴廓軍敗,子英單騎走關中,亡入南山。太祖聞其名,使人繪形求得之,傳詣京師。至江濱,亡去,變姓名,賃舂。久之,復被獲。械過洛陽,見湯和,長揖不拜。抑之跪,不肯。和怒, 燕火焚其須,不動。其妻適在洛,請與相見,子英避不肯 見。至京,太祖命脫械以禮遇之,授以官,不受。退而上書日:“陛下乘時應運,削平群雄,薄海內外,莫不賓貢。臣鼎魚漏網,假息南山。曩者見獲,復得脫亡。七年之久,重煩有司追跡。而陛下以萬乘之尊,全

8、匹夫之節,不 降天誅,反療其疾,易冠裳,賜酒饌,授以官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矣。臣感恩無極,非不 欲自竭犬馬,但名義所存,不敢輒渝初志。自惟身本韋布,智識淺陋,過蒙主將知薦,仕至七命,躍馬食肉十有五年,愧無尺寸以報國士之遇。及國家破亡,又復失節,何面目見天下士。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今陛下創業垂統,正當挈持大經大法,垂示子孫臣 民。奈何欲以無禮義、寡廉恥之俘囚,廁諸維新之朝、賢士大夫.之列哉!臣日夜思維,咎往 昔之不死,至于今日,分宜.自裁。陛下待臣以恩禮,臣固不敢賣死立名,亦不敢偷生茍祿。若察臣之愚,全臣之志,禁錮海南,畢其余命,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或王躅閉戶以自縊, 李芾闔門以自屠,

9、彼非惡榮利而樂死亡,顧義之所在,雖湯鑲有不得避也。渺焉之軀,上愧 古人,死有余恨,惟陛下裁察。 ”帝覽其書,益重之,館之儀曹。忽一夜大哭不止。人問其故,曰:“無他,思舊君耳。” 帝知不可奪.,洪武九年十二月命有司送出塞,令從故主于和林。(選自明史)10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累薦至行省參政累:多次B.曩者見獲曩:以前C.分宜自裁宜:應該D.帝知不可奪.奪:奪取【答案】D【解析】奪:改變。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明、清時,貢士經鄉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三人, 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B.長揖,古代漢

10、族交際禮儀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即拱手高舉,處上而下(雙手抱拳舉過頭頂,鞠躬)。C.古代中原人通常稱胡須為“須”,“胡”是對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后天下 一統,漢胡一家,遂稱“胡須”。D. 士大夫是古代對于社會上具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之統稱。“士人”,是 指沒有官銜、介乎官民之間的讀書人。【答案】A【解析】“鄉試”錯誤,應該是“殿試”。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蔡子英仕途多舛。在元朝時,曾擔任過各種職務,終官至行省參政,后跟從擴廓到 定西,明軍攻克定西,蔡子英只好獨自逃入南山。B.蔡子英機智靈敏。明太祖派人找到了他, 傳令用驛車將他送到京師,

11、 但到長江邊時, 他逃走了,后變換姓名,受雇替人舂米。很久以后,又被抓獲。C.蔡子英知曉廉恥。經押解路過洛陽時,他的妻子恰巧在洛陽,請求和他相見,蔡子英因為被俘而失去了氣節害怕妻子罵他只好躲避不肯相見。D.蔡子英不卑不亢。到京師后,皇上授予他官職,他誓不相從,還上書給皇上,太祖 看了他的上書后更加看重他。【答案】C【解析】“害怕妻子罵他只好躲避不肯相見”于文無據,應是感到內疚而不相見。12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陛下乘時應運,削平群雄,薄海內外,莫不賓貢。【答案】陛下利用時機,順應天運,消滅群雄,海內海外,沒有不歸順納貢的。(2)若察臣之愚,全臣之志,禁錮海南,畢其余命,則

12、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答案】如果(陛下)體察到我的愚忠,成全我的志向,把我禁錮在海南,結束我的余 生,那么即便死去,也像活著的時候一樣。參考譯文:蔡子英,永寧人,元朝至正年間中進士。察罕在河南設幕府,征召他任參軍事,被多次 薦舉,官至行省參政。元朝滅亡,(蔡子英)跟從擴廓逃到定西。明軍攻克定西,擴廓的軍隊戰敗,蔡子英獨自騎馬逃往關中,逃入南山。太祖聽說了他的名字,讓人畫下他的容貌找到了他,用驛車送到京師。(蔡子英)到了長江邊,逃走了,變換姓名,受雇替人舂米。很久以 后,又被抓獲。用木枷和鐐銬之類的刑具押他經過洛陽,見到湯和,(蔡子英)作長揖而不跪拜。強迫他下跪,不肯。湯和發怒,點火焚燒他的胡須

13、,他一動也不動。他的妻子恰巧在洛 陽,請求和他相見,蔡子英躲避她而不肯與她相見。到了京城,太祖命令解除他的刑具以禮 相待,授予他官職,他不接受。回來后(蔡子英)上書說:“陛下利用時機,順應天運,消滅群雄,海內海外,沒有不歸 順納貢的。我是鼎里漏網的魚,借助于南山棲息。先前被抓獲,又得以脫身逃亡。長達七年 的時間里,十分麻煩有關官員追索我的蹤跡。而陛下以萬乘的尊貴地位, 成全一個平民的節操,不降殺頭之罪,反而治療我的病,更換衣冠,賜予酒食,授予官爵,陛下的氣量是能夠 包容天地的呀。我感恩不盡,不是不想效犬馬之勞,只是關乎名節大義的事情,不敢任意違 背當初的志愿。我思量自己本是平民,智慧知識淺陋,

14、過分蒙受主將的知遇和舉薦,做官到 封疆大吏,乘馬吃肉十五年,慚愧沒有絲毫貢獻來回報所受到的國土禮遇。等到國家滅亡, 又再失去節操,有什么面目去見天下士人。 管子說:禮義廉恥,是維系國家的四條準則。 如今陛下創立基業傳承皇統,正應堅持重大的原則法度,以向子孫臣民垂范。為什么想把我這沒有禮義、缺少廉恥的俘虜,混雜在新朝賢明的士大夫的行列呢!我日夜思索,內疚過去沒有為國而死,到了今天,自認為也應該自殺。陛下用恩寵禮儀對待我,我本來不敢靠賣死 來樹立名聲,也不敢偷生求福。如果(陛下)體察到我的愚忠,成全我的志向,把我禁錮在海南,結束我的余生,那么即便死去,也像活著的時候一樣。從前王躅閉門自縊而死,李芾

15、關門而自殺,他們不是厭惡榮華富貴而喜歡死亡,只是事關大義,即使赴湯蹈火也不會躲避啊。我本身太渺小了,上愧對古人,死了都留有遺憾,只求陛下裁度明察。”太祖看了他的上書,更加看重他,把他安置在禮部。忽然一天夜里(蔡子英)痛哭不止。有人問他原因,(他)說:“沒有別的,思念過去的君主罷了。 ”太祖知道不能改變他的志向, 洪武九年十二月,命令有關官員送他出塞,讓他到和林去跟從他原來的君主。四、語言運用13 .學校組織“感動中國”課本歷史人物評選活動,漢代蘇武當選。請你根據課文蘇 武傳的內容,給蘇武寫一段頒獎詞,要求以第二人稱的角度來寫,不超過70字。【答案】你闊別長安,游蕩于寒沙衰草;你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你 用挺直的脊梁和鐵血般的執著,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