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同步練習_第1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同步練習_第2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同步練習_第3頁
歷史必修ⅰ岳麓版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同步練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單項選擇題1(2012年廣東廣雅中學期中)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一度量衡、貨幣 B開創皇帝制度 C.實行中外朝制度 D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2(2011年廣東湛江二中高一期中)“陛下”本是對他人的尊稱。“陛”是臺階,稱人“陛下”表示謙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臺階下和你說話。但秦以后,“陛下”一詞只能專稱皇帝。這體現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點?()A.皇位世襲 B皇帝獨尊 C君權神授 D“家天下”3(2012年廣東肇慶二模文綜)到了秦、漢統一,由封建轉為郡縣,古人稱“化家為

2、國”,一切貴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個家卻變成了國家。這里“化家為國”指的是()A.分封制的瓦解 B郡縣制的實行C.封建制度的確立 D郡國并行制的實施4(2011年廣東中山一中階段測試)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經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這反映了()A.皇權至高無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約C.秦律嚴苛細密 D丞相大權獨攬5(2012年福建廈門期末)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警衛,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應,宗正管皇帝家族和親戚等。這反映了中國古代政體的本質是()A.職分細化,各負其責 B化國為家,君權至上 C選賢舉能,唯才是用 D

3、官員眾多,政務繁雜6韓非子·物權中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體現“要在中央”政治構想是()C.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D厲行文化專制政策7(2012年山東日照期末)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實行避諱制度,即晚輩對長輩、臣下對皇帝不能直書、直呼其名,在行文時凡是涉及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長輩及尊崇的人名時,每每避而不用該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筆等方法代替,否則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為避清康熙帝玄燁諱,故宮玄武門改神武門。此制度旨在()A.維護皇權獨尊 B倡導尊老愛幼 C強化尊卑等級 D凝聚血脈親緣8秦始皇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的最重要影響是()A

4、.維護了國家統一 B發展了社會經濟C.防止了外敵侵略 D加強了民族團結9“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方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方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制度是()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10已故的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與印度文明的不統一和間斷相比,中國文明的特點是統一和連續。”中華文明的這個特點從根本上說應是得益于中國古代政治實體的統一性和連續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維護古代中國政治實體統一與連續的是() A君主專制 B中央集權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二、非選擇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陰歷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這是因為古代的皇帝

5、都要在一年的第一個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決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讀“政”而讀作“征”了。而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為“荊”。材料二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2)材料二的小故事說明了什么核心問題?試就此總結皇帝制度的特征和本質。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材料二廷尉李斯

6、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請回答:(1)丞相與李斯分別主張實行什么制度?理由各是什么?(2)秦始皇采納了誰的建議?理由是什么?(3)請你說說郡縣制的主要內容和作用。第2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1D解析:A項是經濟措施,C項是西漢實行的制度,D項中的中央集權制包含了皇帝制度,故選D項。2B解析:從稱呼可以看

7、出皇帝的專權與獨裁,其特點是皇權至上。3B解析: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互為表里,以血緣關系作為紐帶維護國家的運轉;秦朝實行郡縣制,以官僚政治代替血緣關系實行統治,故稱“化家為國”。選B項。4A5B解析:根據材料“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警衛,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應,宗正管皇帝家族和親戚”和相關所學,九卿主要為皇帝、皇室服務。分析各選項,A、D兩項說法與材料無關;C項說法在材料中沒有反映,本題選B項。6C解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反映的是秦始皇加強中央政府權力,郡縣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強化中央政府權力,選C項。7C解析:“維護皇權獨尊”僅局限于對皇帝名字的避諱,所以A項不正確;從對于避諱制度的

8、解釋可以看出“尊老”,但沒有任何愛幼的體現,故B項不正確;避諱制度對“凝聚血脈親緣”沒有幫助,故D項不正確;避諱制度強調的是幼尊長、少敬老、下級尊重上級、臣下敬重君王,即強化尊卑等級制度,C項正確。8A解析:注意題干中的要求“最重要影響”,中央集權制的最重要影響在于維護了國家統一。9D解析: 郡縣制下,郡縣的長官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郡縣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10B解析:中國在秦朝時期確立中央集權,影響深遠,統一成為歷史的主流,使得中華文明延續不斷;其他國家也存在君主專制,但是一些國家(如印度)文明中斷過;分封制實行的后期會出現諸侯割據地方的局面,跟“統一”相違背;三省六部制是處理皇權與相權矛盾的。11(1)反映了皇權至高無上、秦始皇至尊的地位。(2)說明了皇帝獨尊及秦政嚴苛、殘暴。特征:皇帝的話就是法令,事無大小,皇帝獨裁,皇權至高無上。本質:君主專制。12(1)王綰主張實行分封制,理由是新征服地區偏遠,只有實行分封制才能有效管轄;李斯主張實行郡縣制,理由是周朝實行分封制并沒有起到鞏固統治的作用,實行郡縣制有利于對地方的控制。(2)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