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人教版高中文言文知識點歸納(必修一至五)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一一詞多義 “之” 公從之 (代佚之狐的建議) 許之 (人稱代詞,鄭文公) 將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詞) 子犯請擊之 (秦國,代詞)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2、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敢以煩執事 (介詞,拿) 越國以鄙遠 (連詞,表承接) 因人之力而敝之 (連詞,表轉折) 以亂易整,不武 (介詞,拿、用) “焉”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其
3、”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二通假字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通“供”,供給) 秦伯說 (同“悅”) 失其所與,不知 (同“智”,明智) 三詞類活用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既東封鄭(封,疆界。這里用作動詞,使成為疆界)
4、; 若不闕秦 (使動用法,使削減)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越國以鄙遠 (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使動用法,使滅亡) 燭之武退秦師 (使動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異義 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為“妻子”的尊稱) 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今義為“出門時所帶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5、160; A以其無禮于晉 B.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 (省略介詞“于”) B(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省略主語) C敢以(之)煩執事 (省略介詞賓語,以之) (3)賓語前置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荊軻刺秦王文言知識點小結一、通假字1.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2.日以盡
6、矣 以,通“已”,已經。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4.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捧著。6.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出現。7.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8.卒起不意 卒惶急無以擊軻 卒,通“猝”,倉促,突然。 二、古今異義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2.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4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5.持千金之幣物 古義:禮物 今義:錢幣。6.秦王方還柱走 古義:跑 今義:步行。7.諸郎中執兵 古義:宮廷侍衛 今義:指中醫。8.左右既前,斬荊軻 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 三、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作狀語1.進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3.函封之4.發盡上指冠 名詞作動詞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為歌曰 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左右既前,斬荊軻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設九賓 使動
8、用法1.使使以聞大王2.使畢使于前3.自引而起,絕袖意動用法1.太子遲之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斷句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1.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2.欲與 ( 之 ) 俱3.見燕使者(于)咸陽宮4. 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 被動句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介賓短語后置 1、常痛于骨髓 ( 介賓短語后置 ) 2、 嘉為先言于秦王 ( 介賓短語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賓短語后置 ) 4、使畢使于前
9、( 介賓短語后置 )定語后置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五、重點實虛詞 1、發軻既取圖奉之,發圖 打開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出發發盡上指冠 頭發2、顧顧計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過荊軻顧笑武陽 回頭3.為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被為之奈何 對付,處理乃為裝遣荊軻 準備乃令秦武陽為副 做為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因為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 發出4.而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 并且,表遞進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10、60; 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卻,表轉折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就,或不譯,表承接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相當于“地”或不譯,表修飾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2.然則將軍之仇報 (既然這樣,那么)3. 荊軻有所待( 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5.而卒惶急無
11、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6.以故荊軻逐秦王 (因此) 鴻門宴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 距,通“拒”,把守。
12、 毋,通“無”,不要。 內,通“納”,接納,進入。 2.張良出,要項伯。
13、 要,通“邀”,邀請。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 6.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內
14、通“納”) 7.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坐 通“座”) 8.令將軍與臣有卻。 卻,通“隙”,隔閡,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氣成五采。
15、 采,通“彩”,顏色。 11.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因擊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通“驂”
16、,古時乘車。 二、虛詞實詞 (一)實詞: 饗土卒(饗;犒勞) 夜馳之(之:到,往) 無所取(所取:所字結構,掠奪的東西) 從沛公(從:跟從) 亡去不義(亡:逃跑;義:符合道義) 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料:估量:當:抵擋) 與臣游(游:交往) &
17、#160; 籍吏民(籍:登記) 他盜之出入(出入:偏義夏詞,進入) 具言(具:詳細,完備) 若入前為壽(若:你;為壽:祝健康) 殺人如不能舉(舉;盡) 竊為大王不敗也(竊;私下里) 坐須臾(須臾:片刻) 相去(去,距離)置車騎(置;放棄) 督過之(督過:責備) 留謝(謝:辭謝
18、) (二)虛詞 固不如也(固:當然) 君安與項伯有故(安:怎么) 孰與君少長(孰與:與相比,哪一個更) 人有大功而擊之(而:卻) 因言曰(因:趁機)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詞,不譯)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這樣) 因留沛公與飲(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9、160; 因擊沛公于坐(因,趁機) 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人) 三、詞類活用 1. 沛公軍霸上。 軍,名詞作動詞,駐扎。2. 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沛公欲王關中。 秦地可盡王也。
20、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張良。 善,形容詞作動詞,友善、交好。4.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晚。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于是項伯復夜去。 5.義,名詞作動詞,恪守信義。
21、; 亡去不義。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6. 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使活命。7.吾得兄事之。 兄,名詞作狀語,像兄長一樣。8.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從,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9.范增數目項王。
22、160; 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10.若入前為壽。 前,名詞作動詞,上前。1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12.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止,使動用法,使停止。13.
23、頭發上指。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14. 刑人如恐不勝。 刑,名詞作動詞,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下,名詞作動詞,下來。
24、60; 道,名詞作動詞,取道。 間,動詞作狀語,小道,表示動作的處所。16.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間,動詞作狀語,從小路。17. 拔劍撞而破之。 破,使動用法,使破裂。18. 籍吏民,封府庫。 籍,名詞作動詞,登記。19. 沛公今事有急。
25、160; 急,形容詞作名詞,危急的事。20. 此亡秦之續耳。 續,動詞作名詞,后續者。21.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詞用如名詞,小的方面22.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 東、南,名詞作狀語,向東、向南 四、文言句式(一)
26、 判斷句; 1.此天子氣也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續耳(二)被動句: 1.若屑皆且為所虜 2.晉屬今為之虜矣(三)賓語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關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為者 4.大王來何操 5
27、.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 何辭為? (四)介賓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1. 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2. 沛公欲王于關中。3. 具告之以事。4. 良曰:“長于臣。”5. 得復見將軍于此。五、古今異義:1.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2.
28、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3.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4. 而聽細說。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說來。5. 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6.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古義:黃河以北、以南。今義:分別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詞多義 (一)為 人為刀姐,我為魚肉
29、0; 動詞,是, 使子嬰為相 動詞,做,擔當, 竊為大王不取也 動詞,認為,
30、0; 誰為大王為此計 動詞,出,制定, 且為之奈何 動詞,對付, 何辭為 &
31、#160; 句末語氣詞,呢, 為擊破沛公軍 介詞,替,給,(二)故 故聽之
32、 連詞,所以) 君安與項伯有故 形容詞,舊時,此指交情) 故遣將守關者 副詞,特意)(三)辭
33、160; 卮酒安足辭(推辭,不接受) 未辭也(告辭,辭別) 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四)幸 婦女無所幸(寵幸) 故幸來告良(幸而) 詩經兩首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34、)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二)古今異義詞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指品行差的人。)(三)一詞多義1言: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相當于“而”。如:靜言思之。2以:把,介詞。如:秋以為期。而,連詞。如:以望復關。3作: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生。如:薇亦作止。開
35、始。如:天 下之難比作于易。創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為,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4曰:動詞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說。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5靡: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6思:思考。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心情,情思。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助詞,無實義。
36、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7雨: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離散。如:一別如雨。動詞。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灌溉。如:水能自雨田。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離騷知識點梳理一、重點詞語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37、60;8偭:偭(mi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10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17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
38、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二、通假字1錯:偭(min)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三、一詞多義1長: 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3以為: 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余獨好修以為常(
39、認為)4修: 余雖好修姱(ku)以鞿(j)羈兮(美好)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5雖:余雖好修姱(ku)以鞿(j)羈兮(惟,只是) 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四、詞類活用1鞿羈:余雖好修姱(ku)以鞿(j)羈兮(名作動,約束)2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3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6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余佩之陸離 (使動,使加長)五、古今異義的詞1浩蕩:怨靈修之浩蕩(古義:荒唐。
40、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古義:善于投機取巧。今義:技藝巧妙)3改錯:偭(min)規矩而改錯(古義:改變措施。今義:改正錯誤)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古義:處境困窘。今義:經濟困難)5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古義:隨流水而消逝。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六、句式1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2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4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5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孔雀東南飛知識點一、古今異義.為仲卿母所遣, 守
41、節情不移 便可白公姥 可憐體無比 汝豈得自由 槌床便大怒.本自無教訓 舉手常勞勞 .逆以煎我懷 阿母大悲摧.便言多令才 .府吏見丁寧: 恐此事非奇 . 尋遣丞請還 否泰如天地 .渠
42、會永無緣 便利此月內 .躡履相逢迎 逼迫兼弟兄 葉葉相交通 多謝后世人二、通假字終老不復取 箱簾六七十 雖與府吏要 .蒲葦紉如絲 .府吏見丁寧 摧藏馬悲哀 合葬華山傍三、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從句法關系看,謂語動詞在句中總是出現在主語、狀語后,所以,如果名詞出現在動詞前,而句子已經有明確的主語時,即可判斷名詞活用了狀語。).孔雀東南飛(
43、0; ).勤心養公姥( )手巾掩口啼,(
44、0; )卿當日勝貴,( )(2)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因為能愿動詞只能修飾動詞,所以,如果名詞前緊接能愿動詞時,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因為只有動詞能帶賓語和介賓補語,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兩個名詞連用,二者之間既非并列關系,也非修飾關系
45、,其中必有一個活用成了動詞。)(按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如果形容詞出現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形容詞出現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不成偏正關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槌床便大怒( ) .自名秦羅敷(
46、 ).謝家事夫婿,( ) .交廣市鮭珍,. ( )千萬不復全,(
47、0; )(3)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意動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作意動,就是“覺得賓語怎么樣”,是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經常可以翻譯成“以為”或“認為是”或“把當做”).逆以煎我懷,( &
48、#160; ) 足以榮汝身,( )便利此月內,(
49、 )四、偏義復詞:指由兩個今義詞或反義詞作詞素構成一個詞,其中的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詞素只作陪襯,不表示意義,這樣的詞稱為偏義復詞。.便可白公姥 晝夜勤作息 .我有親父兄 .我有親父母 .逼迫兼弟兄五、“相”字的用法“相”是一個會意字,說文:“相審視也。從目以木。”本意是閉“目”看“木”,即察看。后來引申出其他義。(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有稱代功能。據句義代“我”、“你”、“她”、“他”、“它”。.會
50、不相從許, 及時相遣歸,還必相迎取, 好自相扶將.嬉戲莫相忘. 誓天不相負 .不得便相許 登即相許和 .躡履相逢迎 .悵然遙相望 誓不相隔卿 久久莫相忘(2)副詞:用在動詞前,表雙向動作。互相,彼此。.相見常日稀 六合正相應 葉葉相交通
51、160; 枝枝相覆蓋 仰頭相向鳴 黃泉下相見(3)名詞:具有一般名詞功能。相貌,宰相。兒已薄祿相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動詞:具有一般動詞功能。審察,仔細看,幫助。伯樂相馬 無物相之六、文言實詞不堪:妾不堪驅使 不堪吏人婦徒:徒留無所施 徒有虛名謝:阿母謝媒人 多謝后世人 &
52、#160; 謝家事夫婿見:相見常日稀 君既若見錄 府吏見叮嚀迎:還必相迎取 明日來迎汝 不足迎后人區區:何乃太區區 感君區區懷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適:始適還家門 處分適兄意 適得府君書念:念母勞家里 念與世間辭卻:卻與小姑別令:便言多令才&
53、#160; 豈合令郎君 莫令事不舉 令母在后單何:何意致不厚 隱隱何甸甸 汝今何罪過 作計何不量應:汝可去應之 六合正相應 零淚應聲落 以我應他人意:何意致不厚 吾意久懷忿 處分適兄意故:大人故嫌遲
54、60; 知是故人來 故遣來貴門 故作不良計為:為仲卿母所遣 十七為君婦 為詩云爾 非為織作遲 阿母為汝求 始爾未為久 慎勿為婦死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一)通假字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2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意為“像”)(二)詞類活用A形容詞作名詞:1群賢畢至(賢,意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長咸集(少長,意為
55、“少者”)3無絲竹管弦之盛(盛,意為“熱鬧的場面”)B名詞作動詞:1一觴一詠(觴,意為“喝酒”)C形容詞作動詞:1齊彭殤為妄作(齊,意為“相同看待”)(三)古今異義詞1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指判斷動詞“是”)2茂林修竹(修,古義:長|今義:指修建處理)3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系連詞)4信可樂也(信,古義:指確定|今義:指書信)5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今義:指數次,從次)7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系連詞,和)8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古義:指竟然|今義:指曾經)(四)一詞多義
56、160; 1之:所之既倦(動詞,意為“往”,到達)以之興懷(代詞)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獨立性)極視聽之娛(結構助詞,的) 2修:茂林修竹(意為“高”)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乃重修岳陽樓(意為“修建”)修守戰之具(意為“整治治辦”)3雖: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4于: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連詞”)欣于所遇(意為“對”,介詞)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5以:引以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五)特殊句式A判斷句:死生亦大矣
57、。(語意山構成判斷)B倒裝句:1狀語后置: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當于欣于所遇。終期于盡。不能喻之于懷。2定語后置: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赤壁賦知識點整理一、虛詞1 而(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折) (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 (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折 )(6)
5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折)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連詞,表修飾 )2. 之(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 (2)凌萬頃之茫然( 助詞,定語后
59、置的標志)(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 (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0、160; (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8)吾與子之所共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 于(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61、 ) (2)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 ) (4)于是飲酒樂甚( 介詞,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62、者乎( 介詞,被 ) (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詞,在) (
63、8)托遺響于悲風( 介詞,在 )4. 乎(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形容詞詞尾) (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形容詞詞尾 )(3)郁乎蒼蒼( 形容詞詞尾 )
64、60;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語氣詞,表示疑問)(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表示疑問 ) (6)相與枕藉
65、乎舟中( 介詞,在 )二、實詞1. 通假字(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通“憑”,乘 )(2)山川相繆(通“繚”,環繞 )(3)舉酒屬客 ( 通“囑”,勸人飲酒)(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2. 古今異義(1)徘徊于斗牛之間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橫江古義:白茫茫的水汽(3)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5)倚歌而和之古義:循,依。3. 一詞多義(1)東 a順流而東(動詞,向東進軍)&
66、#160; b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東)(2)望 a七月既望(名詞,農歷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遠看)(3)下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占) b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4)如 a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
67、 b如怨如慕(副詞,像)(5)歌 a扣舷而歌之 ( 動詞,唱) b歌曰 (名詞 歌詞) c倚歌而和之 (名詞 曲調)(6)長 a抱明月而長終 ( 永遠)
68、160; b而卒莫消長也 (增長)4. 詞類活用(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向東) (2)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占)(3)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軍)
69、160; (4)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名詞用作狀語,向南 ) &
70、#160; (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0)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1. 判斷句
71、0;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2.介詞結構后置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相與枕藉乎舟中3.定語后置凌萬頃之茫然客有吹洞簫者4謂語前置
72、 渺渺兮予懷 5.被動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而又何羨乎? 而今安在哉?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1. 長樂王回深父。父,
73、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二、詞類活用1. 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2. 名之曰褒禪。
74、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3.有泉側出。
75、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6.而其見愈奇。
76、60;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8. 火尚足以明也。
77、160;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9.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78、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11.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l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l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l
79、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三、文言固定句式1. 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2.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四、狀語后置句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五、多義詞1. 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何可勝道也哉(說,講)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蓋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80、3.其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仆碑)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則其至又加少
81、矣。(代詞,代那些)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六、異義詞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義:十分之一。今義:數詞。2.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義: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4.此所以
82、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5.于是余又嘆焉。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寡 人 之 于 國知識點總結(一)通假字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失其時 無毋,不要2頒白者不負戴于路矣 頒斑,花白3涂不餓莩而不知發&
83、#160; 涂途,道路 莩殍,餓死的人(二)詞類活用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動,跑五十步,一百步。2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動名,活著的人,死了的人。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動,穿。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動,稱王。(三)一詞多義1于寡人之于國
84、 對于則移其民于河東 至不求聞達于諸侯 在趙氏求救于齊 向2以 請以戰喻
85、 用斧斤以時入山林 按申之以孝悌之義 把3之 填然鼓之 襯字,不譯
86、60; 樹之以桑 襯字,不譯 頃之,煙炎張天 音節助詞,不譯4勝 谷不可勝食
87、 盡予觀夫巴陵勝狀 美好的日出江花紅勝火 超過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勝利驢不勝怒,蹄之 &
88、#160; 能承受5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將兵萬人 士兵窮兵黷武
89、60; 戰爭(四)古今異義1河內兇:古,黃河;今,泛指河流。2五十者可以衣帛:古,可以以之;今,一個連詞。(五)重點詞語1盡心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強語氣。2無如寡人之用心者:沒有像。3鄰國之民不加少:更。4請以戰喻:請允許我,表謙;請回答,請你,表敬。5數罟不入洿池:密;網;池塘,洼地積水。6雞、豚、狗、彘之畜:雞、小豬、狗、豬。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謹,謹慎,認真從事;庠、序指學校;教,教化;申,反復陳述;義,道理。8而不知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9王無罪歲:歸咎,歸罪;年成。1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吃。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食物;約束。12. 黎民不饑不寒:黎民、
90、庶人、布衣、黔首、百姓均指平民百姓。(六)特殊句式1直不百步耳 直耳 只是罷了,不過罷了 固定句式2未之有也 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一、古今異義:蚓無爪牙之利 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金就礪則利 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檢查; 今義:探究并領會。二、通假字:1.輮以為輪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彎曲。2.雖有槁暴
91、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曬干。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 通 “智”, 智慧。4.君子生非異也 生 通 “性”,天賦,資質。三、詞類活用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彎曲")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四、特殊句式(一)介詞結構后置句:1、青,取之【于藍】,于,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可譯為“從”。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
92、”。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相當于介詞“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二)定語后置句: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是“爪牙”的定語;“強”是“筋骨”的定語。“之”,定語后置的標志。五、固定格式1、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六、古今異義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今義:認為。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
93、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七、一詞多義 (1)于青,取之于藍。 (從,介詞)而青于藍 (比,介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對于,介詞)(2)而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表轉折,但是,連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表遞進,而且,連詞)吾嘗終日而思矣 (表修飾,連詞)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表順接,就,于是,連詞)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連詞)過秦論知識點總結【通假字】1、合從締交 (“從” 通“縱”)2、制其弊 (“弊”通“敝”,困乏,疲憊)3、陳利兵而誰何 (“何” 通“呵”,呵問)4、倔起阡陌之中 (“倔” 通“崛”)5、贏糧而景從 (“景” 通“影”,像影子一樣)6、百有余年 (“有”通“又”)7、外連衡而斗諸侯 (“衡”通“橫”)8、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詞類活用】A 名詞作狀語1、 天下云集響應 (像云一樣) (像回聲一樣 )2、贏糧而景從 ( 像影子一樣)3、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 (像用包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實驗設計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單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適應性月考(七)英語試題含解析
- 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耐火材料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第二次綜合練習化學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語言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醫學院《測繪學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商培訓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版借款補充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裝修半包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山地租賃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國數控轉臺行業市場規模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建筑工程技術畢業實踐報告3000字
- 2024年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基礎知識》(中級)真題及答案
- 中國加速康復外科臨床實踐指南2021
- 山東省大教育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DB43T-稻-再-油生產技術規程
- 急診醫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云南中醫藥大學
- 2024-2030年中國建筑減隔震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
- 中國慢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診斷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讀
- 2025廣西柳鋼集團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