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前置必修一加情境2_第1頁
語文前置必修一加情境2_第2頁
語文前置必修一加情境2_第3頁
語文前置必修一加情境2_第4頁
語文前置必修一加情境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語文組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詩兩首前置作業主編人:陳海英 孟俊芳 審核人:陳海英沁園春 長沙班級 姓名 評價 【目標導讀】1、把握意象,體會作者表達情感。2、朗讀、鑒賞課文。3、積累掌握文中字詞。【情境探究】情境材料:商山早行 唐 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問題探究一:欣賞一首詩,外行眼中只有詞語與詞語的連接,內行眼中卻是意象與意象的組合。意象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上面詩中選取了哪幾種意象?融入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問題探究二:同學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鋼苑,走進新的校園,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你的心中又涌出過怎樣的感

2、受?問題探究三:1925年,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運動。當年10月毛澤東離開韶山前往廣州,途徑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勢,回憶往昔的戰斗歲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通過下列思考題,我們體會主席拮取意象抒發個人情懷的巧妙。(一)本詞上闕寫景,你能說出詞的上闕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來寫的嗎?意象: (二)按照什么順序來描繪的? (三)試概括上闕描繪的景物的特點: 、 (四)本闕開頭三句,語序同一般詞序不一樣,你能調整好并說說它的大意嗎? (五)上闕最后三句,寫出詩人面對美麗壯觀的寒秋圖,提出了什么問題。(六)導讀:闕的上下片寫法上有分工,常常上

3、片寫景下片抒情,下片首句稱過片,起過渡作用。1、“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2、“憶”的是 ,由哪個字統領 ,表現了毛澤東的 精神。(七)結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作用?【練習鞏固】沁園春 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 對照兩首詞,總結沁園春詞牌的結構規律。2、 根據你總結出來的詞牌格律,填寫一節,表達你初

4、到鋼苑中學的心理感受。【基礎總結】1、 你掌握了哪些生字新詞,請列舉在下面。2、 通過學習沁園春 長沙一課,對于借助意象表情達意,你有哪些認識?【他山之玉】作者其人毛澤東(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詩人。著名詩人臧克家曾說過:"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詩人。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投考湘鄉縣東山小學。在回答言志作文題時,他寫下了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充分表達了17歲的少年的宏大抱負。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他生前同意并公開發表

5、的詩詞有39首,其中,以“沁園春”為詞牌的長調(91字以上)只有兩首。初中我們學習了雪。專家賞鑒 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節,我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著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大意是: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林點染如畫;近看滿江的秋水碧綠清澈,無數船只爭相行駛。仰視,雄鷹在天空中展翅高飛;俯看,魚兒在江水中輕快地暢游。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詩人從山上、江

6、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詩人思緒萬端,不禁問道: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大意是:就在這橘子洲上,曾經和許多革命戰友聚會、游賞,度過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義的歲月。詩人從上片的獨往舊地重游,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

7、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中流”,江水中間。“擊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于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見毛澤東詩詞鑒賞辭典)遏,遏止,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

8、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把飛快行駛的船只都阻擋住了;一種認為“浪遏飛舟”是“到中流擊水”的條件。如果按照后一種理解,這三句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游泳,盡管風浪巨大,連船只行進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卻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為樂。這里以設問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下片回憶了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智取高考】成語積累1.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2.安步當

9、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3.安土重遷: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4.嗷嗷(áo)待哺(b):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業的艱苦。名句背誦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憐人民生活痛苦多災多難。太息:嘆息。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民生多艱,指人生遭際艱難。)這兩個句子以“哀”字為中心,前面描寫哀痛的情狀,盡現哀痛之深,后面寫哀痛的原因,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10、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我只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可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雖:唯。好:hào,愛慕、崇尚。修姱:修潔而美好。姱,ku。鞿羈:jj,喻指束縛、約束。鞿,馬韁繩。羈,馬籠頭。謇:jin,古楚語的句首語氣詞,無實在意義。誶:suì,諫諍。替:廢棄、貶黜。)這兩句上是因,下是果。“朝誶而夕替”,早上還與君王共商國寔,進諫諍言,夕暮卻突然身遭廢棄。由“誶”而“替”,說明地位變化之劇,從“朝”而“夕”,說明變化之速。屈原品性高潔,才智非凡,又能嚴格約束自己,本該因此深得君王信任,為什么反而因此獲

11、罪,頃刻間雁落云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屈原能承受得住嗎,他會有何作為?“朝誶夕替”四個字激起疑竇,開啟下篇。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既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我啊,又因為我采集白芷而再次給我加上罪名。蕙纕:“纕蕙”的倒文,即以蕙草做佩帶。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蘭”。纕,xin,佩帶,這里用作動詞。申:重復,再三。攬:采集。茝:chi,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攬茝比喻修養高尚的德行,也比喻屈原推行的“美政”。)申述自己被貶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說明自己遭受廢棄的罪名竟然是因為“蕙纕”“攬茝”,竟然是因為自己“好修姱以鞿羈”,竟然是因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為自己擁有了太

12、多的美德。一個荒唐的罪名,暴露了楚懷王不分賢愚忠奸的愚昧。詩用對偶的形式,節奏鮮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潔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攬茝”比喻自己對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生動。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只要是為這些心里喜愛的東西啊,我即使九死一生也還是不后悔。所善:所愛好的東西。指上句“好修姱”“蕙纕”“攬茝”。九:極言多。)表白自己雖遭重壓,但不改其追求理想、恪守節操的堅定態度。“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離騷中的名句,“雖猶”,假設關系的連詞,“九死”,數字夸張,極言其為美好理想、為正義事業,義無反顧,至死不渝的決心。仿寫示例人生的意義

13、在于奉獻 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綠意。 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點綴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白云,就裝扮一方晴空。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釀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照亮所有黑暗。 如果你是一絲清風,就吹走世間的塵埃。 如果你是一陣春風,就吹綠田野的莊稼。2詩兩首課前熱身雨巷板塊一 夯實基礎一、學習目標1. 通過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創設;2. 分析藝術表現手法,體會不同手法產生的不同效果;3. 品味語言,把握不同詞語帶來的不同感情傾向;4. 在朗誦中整體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二、基礎知識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支撐( )彷徨

14、( )寂寥( )惆悵( )頹圮( )彳亍( )2詞語辨析彷徨 :彳亍:三、研習文本知識積累作家作品背景知識儲備:1.作者簡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28年在上海與人合辦一線書店,出版無軌列車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書店,出版新文藝月刊。1931年加入中國左聯。1932年自費赴法國,在里昂中華大學肄業。一年后到巴黎大學聽講,受法國象征派詩人影響。1935年回國。次年創辦新詩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及詩刊頂點。還曾主編過珠江日報和大眾日報副刊。同時組織“文協”香港分會并任理

15、事。1941年,日本占領香港后曾被捕入獄,受傷致殘,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1949年回到內地在國際新聞局法文組從事翻譯。1950年因氣喘病去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詩集,另有譯著等數十種。為中國現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戴望舒的詩歌主要受中國古典詩歌和法國象征主義詩人影響較大,前者如晚唐溫庭筠、李商隱,后者如魏爾倫、果爾蒙、耶麥等,作為現代派新詩的舉旗人,無論理論還是創作實踐,都對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在詩的內容上他注重詩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2.作品時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這首詩寫

16、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分析鑒賞(1)專家解析雨巷賞析

17、及評論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墻黑瓦的建筑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里空蕩蕩的,只有詩人撐著油紙傘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則分明透露著他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后,詩中出現了一段詩人的內心獨白: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丁香一

18、樣的姑娘”并非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姑娘呢?詩中接著寫道: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有不少吟詠丁香的名句,如:“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紗詞);“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由于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反復吟詠和廣泛傳唱,在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漸成為美麗、高潔、柔弱、愁怨之類性質或具

19、有這類性質的事物的象征。雨巷中出現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象而創造出來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詩中所寫的雨巷里,本來只有詩人一個人獨行;自“丁香姑娘”出現后,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

20、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在有兩個各自孤獨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可以推想,這)也正是詩人當時所想知道的。詩中接著寫道: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她終于向詩人走近了,(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這時的心跳),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后,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我們在心底里叫:為什么只是這樣啊?)當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里實際上是不愿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說不清楚的)原因,她卻不得

21、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甚至連表情和步態都那么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后,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么令人遺憾的事啊!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等到走過一道“頹圮的籬墻”這“頹圮的籬墻”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征,“丁香姑娘”終于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中

22、,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并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我們可以想見:)詩人一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后,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自彷徨: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的

23、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后一節,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在講解了雨巷一詩的大致內容后,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首詩在寫作手法上的特色。、法國象征主義手法和中國傳統詩歌意象的完美結合: 我們看到:這首詩表面上所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無言地分離的事以及這件事在他們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動。我們可以相信:詩中所寫的事件是以詩人生活中的類似的現

24、實事件為基礎的;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難看出:詩中所寫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詩人的理想愛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詩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條現實的江南城市梅雨季節的小巷外,同樣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頹圮的籬墻”則又是愛情失敗或理想破滅的一個微觀層次的象征)。至于“雨巷”中兩個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個真實的愛情事件的再現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這一精神歷程的象征。而詩人在詩中所抒發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詩人對于愛情失敗的詠嘆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對于理想破滅的悲悼。

25、在理解了全詩的象征意義之后,我們會發現:這首詩的意義其實要比字面意義豐富地多。這種字面意義之外另有一層與字面意義具有暗喻關系的意義,就是象征意義。這首詩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是由詩人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所造成的。所謂象征(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寫喻體(被喻的本體不出現),暗中卻又通過喻體指向本體。由于在象征中本體不出現,因而,接受者對于喻體暗中所指的本體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時有多種理解的,這就造成了象征意義的不確定性。與科學和理論活動(追求語義的精確性和單義性)不同,在詩歌創作和欣賞活動中,人們往往追求意義的豐富、多樣乃至含糊、隱秘,象征手法的運用正是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戴

26、望舒深受法國象征詩派(尤其是魏爾倫)的影響(戴曾翻譯過魏爾倫的詩),對象征主義的創作手法贊賞不已,這首詩就是他運用象征主義手法來創作漢語白話新詩的一個成功范例。值得注意的是,戴望舒所采用的全面的象征主義詩歌創作方法(說明:全面的象征主義創作方法不僅包括狹義的象征手法,還包括新穎奇特的象征意象的創造、通感的運用(各種感覺之間的借代和超常組合)、色彩的描繪和布置、音樂性的創造等)雖然可以說主要是從法國引進的(狹義的象征手法則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有較廣泛的運用),但他所用的象征形象或意象(喻體)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乃至中國江南式的。因為:詩中用來形容“姑娘”的“丁香”是中國古代詩歌常用的一個象征形象;

27、詩中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則是中國江南城市所具有的典型風貌;出現在江南城市的“雨巷”中“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顯然是一個具有中國江南特色的女性形象。詩歌內容上的徹底的中國化和表現手法上的全面的西方化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首詩的一般中國讀者也能較為輕松地讀懂這首詩的大致內容,而不像面對某些食洋不化的現代派詩歌那樣感到不知所云。由此,我們可以說,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是法國象征主義的詩歌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的詩歌意象完美結合的一個成功典范。、音樂手段的成功運用和詩歌音樂美的成功創造:雨巷在語音層面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它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這種音樂美,主要是由詞句的復沓和韻腳的有規律反復等手法的

28、運用所造成的。詞句的復沓,如:該詩的最后一節除了將第一節中的“逢著”改為“飄過”外,其它詞句完全一樣;這種起結復見的做法不僅使全詩在內容上首尾呼應,而且使基本相同的一段語音流在詩中重復出現(重復是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之一),從而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感。此外,該詩的每一節都有詞句的復沓;如:首尾兩節的“悠長、悠長”;第二節中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以及“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節中的“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第四節中的“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第五節中的“遠了,遠了”;第六節中的“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及“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變奏性的復沓);

29、這種詞句的復沓在詩中的反復運用以及某些復沓形式在詩中的前后呼應,使這首詩具有相當強烈的音樂性。韻腳的有規律的反復:全詩共七節,每節六行,每行字數長短不一但總體上又是有規律地重復的。該詩采用的是一韻到底的做法(押ang韻),在每節相隔不遠的行的末尾重復一次腳韻,每節押韻兩到三次;有些同樣的字詞還在韻腳中多次出現,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這種韻腳的反復使用,使韻腳這個音響(ang)在人們的聽覺中被反復感受,由此造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音樂效果。我們讀這首詩,在聽覺上的感覺就象是在聽一首輕柔舒緩的沉思型的小夜曲,那飽含著寂寞、痛苦的感情而又讓人感到甜美的旋律在我們的心頭反復

30、回響著。關于這首詩的音樂美,葉圣陶曾說: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這話也許有點過譽,但這首詩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卻不能不說是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色之一。(2)自我梳理1、理清文章結構,按詩歌層次填寫下列空白總結段落大意雨巷傍徨 一段寫:雨巷陰沉悠長 二段寫:美麗哀怨傍徨想象丁香姑娘 三段寫: 四段寫: 理想象征現實 五段寫: 六段寫: 彷徨尋求希望 七段寫:期盼丁香姑娘2、仿照例子看詞語寫出了作者的什么狀態 “獨自” 寫出了詩人的孤獨 “彷徨” “悠長” “希望” “結著愁怨”3、理解下列詞語的象征意1、“像夢飄過”、“身旁飄過” 象征美好事物轉瞬即逝2、“到了頹圮的籬墻”3、“遠

31、了遠了”“走盡這雨巷”4、“消了”“散了”“消散了”4、問題導航1“丁香一樣的姑娘”是指什么?2你能感受到雨巷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嗎?3.為什么“丁香一樣的姑娘”要在雨中哀怨,彷徨?四、合作探究品析自讀課本中錯誤一詩,請說說“你”是位什么樣的人。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2自我檢測1.給下列字注音俯臥撐( )彷徨( )寥寥無幾( )惆悵( )風流倜儻( )枸杞( )頹圮( )2.根據讀音,補出字形Yu( )愁 tu&

32、#237;( )廢 liáo( )闊3.文學常識戴望舒因一首詩成名后,被稱為 ,他曾赴法國留學,深受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象征主義常常在朦朧的意境中表達出幽微精妙的感情。關于“新詩”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B.“新詩”打破了近體詩嚴格的格律束縛,創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是運用現代白話。C.“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D.“新詩”不必講究格律,不必講究押韻。4、重疊反復的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再別康橋一、學習目標:1感知新詩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特點。2.掌握新詩的鑒賞方法。3.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二、基礎知識1

33、 字音字形辨識青荇( )漫溯( )長篙( )滿載( )河畔( )斑斕( )2 詞語辨析 斑斕 斑駁“斑斕”指燦爛多彩,多用于書面語。“斑駁”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蕩漾 動蕩“蕩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動。“動蕩”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勢、情況不穩定。三、研習文本知識積累作家作品背景知識儲備:1.新月派簡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新詩團體,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為徐志摩、聞一多,成員有胡適、梁實秋、陳西瀅等。他們不滿足于新詩的過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聞一多。他主張新格律詩要保持整齊的外形,講究音節和押韻,講究詩的詞藻,創立了“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

34、理論,對中國新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 作者簡介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序,筆名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5年畢業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返國后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

35、、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后任主編。并出國游歷英、美、日、印諸國。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于變

36、化,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3. 作品時代背景1918年徐志摩留學美國,1920年又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他邂逅了林徽音,他以一個特別生的資格,隨意選科聽課,度過了一年多真正悠閑自在的日子。據他后來回憶,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首詩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

37、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而在國內他所面對的現實是:在康橋遇見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與不相愛的人結婚。時代的風云讓作者感到無所適從,理解為詩人面對變幻莫測的時代風云,脆弱、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當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分析鑒賞(1) 專家解析再別康橋賞析徐志摩是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飛機出事,生活了35年

38、,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為他小時侯特別可愛,清末時長著一個大腦袋,留著一個"豬尾巴",所以他的父親就請了一個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說是將來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國時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過的。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抒發的是什么呢?三句話概括:是一種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后的感傷之情。意是主觀思想感情;境是詩內描寫的客觀景物。何謂意境?是人物的主觀思想情感和客觀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個性色彩的藝術畫面,既稱為有意境。當然我們欣賞徐志摩的詩和欣賞別的詩一樣,需要調動對生活的積累,需要調動我們對知識的積累,然

39、后我們一節節的講這首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句詩若分析的話,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還有,還加上一句,作別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給我們一個印象,就是為后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這句話來概括,為這個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這句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里"柳""留",留別有惜別的含義,它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

40、少的牽掛用"在我心頭蕩漾",把牽掛表現的非常形象。當然他的手法是比擬的手法(擬人、擬物),與第三句話合在一起講,"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這一句詩突出了康河的明靜和自由自在的狀況,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一種愛心,那水草好像在歡迎著詩人的到來。再次,我覺得它不是完全脫離中國詩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國的古詩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句是化客為主,第三句是移主為客,做到兩相交融,物我難忘。這兩句詩正好表現出徐志摩和康橋的密切關系。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三個方面:確定了理想,步入了詩壇,美妙的風光中,抒發

41、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我們欣賞詩也是從形象入手,來逐漸接受詩人的心靈的。第四節是轉折點,"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句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實"是景物的描寫,"虛"是象征手法的運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來,"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紅光,是實寫。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擋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紅,有的綠,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這個"揉"寫的很好,同時也是自己夢想的破滅。那么這個夢引

42、起我們什么感覺呢?這使我想起了聞一多先生紀念它的長女夭折時寫的一首詩。他用了一個比喻"像夏天里的一個夢,像夢里的一聲鐘",大家知道夢時美好的,鐘時悠揚的,然而是短暫的,所以彩虹似的夢似美麗而短暫的。1927年他的夢想破滅了,又與陸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節,既然談到夢,那么這次再來康橋,再回母校,是不是來尋夢的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處放歌。"這句詩是徐志摩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留戀,他在康橋生活的兩年,悠哉悠哉。他那時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實的,對明天懷著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輝"來比喻那時的

43、生活,帶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詩詩第三句詩。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回到現實仍然是哀傷,所以"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句詩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這句詩就需要聯系別的詩,包括古詩來理解。"悄悄是離別的笙蕭"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描述了蕭聲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聲是歡悅的,所以"蕭"來比喻"悄悄"來說明詩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動作帶有詩人的感情,接著"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歌講

44、究精練,為什么一再重復"沉默""悄悄""輕輕"?這不是浪費語言,而恰恰是他的重點。 其實"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鈴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再如蘇軾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回憶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憶他們相見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用反襯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開,可惜好友欲離我

45、而去。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下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內。"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往往用在評價詩,意思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著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著,表現感情的深厚。如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抒情"。所以"唯見長江天際流"能引起我們很多的遐想,又如利于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要能讓我們產生聯想的詩就是好詩,這些都告訴我們欣賞詩要調動我們知識的積累,像形、相似的詩能在頭腦

46、中產生,用此來理解新詩。寫得好都是詩人生活經歷的提煉和升華,換句話,我們通過生活的橋梁可以達到詩人的心靈。例如,剛離開父母的學子讀再別康橋是不是更有感覺?為什么"沉默時感情最深"呢?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達時飛機、船都已走了,但送別的人佇立不動,若有所思。結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實際反襯了詩人對康橋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帶著詩人的主觀感情了。 第七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我認為"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

47、夢,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以上才是深入理解了這首詩。 再粗略講一下,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舊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美。音樂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復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所謂建

48、筑美,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筑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音樂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這三者結合起來,徐志摩追求"整體當中求變化,參差當中求異",顯示出新月似的特點和個性,所以我概括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飄逸的風格。(2)自我梳理按段落概括全詩1、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別康橋的情

49、景2、寫岸邊柳樹倒映康河的情景3、4、5、6、詩人有幻想回到現實7、呼應開頭想象畫面美1、第二部分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夕陽照射下的柳枝,鍍上一層嫵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枝隨風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麗的新娘。2、3、4、5、這幾段在感情上的層次是怎樣的?問題導航1試著標出本文的韻腳與節奏,體會它的音樂美。2、詩中寫道“在星輝里放歌”,又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試想詩人此時的心情如何?3雨巷和再別康橋都有一點感傷,它們的感情一致嗎?4.再別康橋第一節用的是“輕輕的”,為什么到第七節改用“悄悄的”呢?合作探究.你認為兩首詩哪首最打動你,為什么?1.比較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體會語

50、言特點。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沙場娜拉!板塊二 直通高考一、正確使用成語1.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2.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5.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二、名句名篇背誦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怨我那君王實在荒唐啊,他始終不能把人心體察。靈修:神仙,這里指楚懷王。浩蕩:荒唐,胡涂,沒有準則。不察夫民心:指分

51、不清誰忠誰奸、誰賢誰愚。民心,人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那班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謠誹謗我好做淫蕩的事情。眾女:喻指許多小人。蛾眉:像蠶蛾一樣細而長的秀美的眉毛,這是將自己比喻成美女,暗示自己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謠:造謠,誹謗。諑:用讒言誣陷。善淫:善于以淫蕩之姿取媚于人。淫,淫蕩。)這四句說明自己遭受貶斥的原因,一是楚懷王昏庸胡涂,“終不察夫民心”,二是朝中小人嫉妒而進讒言。賞析這幾句詩,要懂得離騷常用的表現手法。離騷一詩,詩人除了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將自己幻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

52、丈夫(“靈修”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了婚約,兩情依依,后來因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丈夫“二三其德”,她終于被狠心的丈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世俗本來是適合于投機取巧啊,違背規矩恣意胡為。固:本來。時俗:世俗。工巧:善長于取巧。工,善于,擅長。偭:min,背向,“面”的反義詞,引申為違背。規矩:圓曰規,方曰矩,喻指國家法度。錯:通“措”,施政的舉措、措施。“偭規矩”與“改錯”二者同義反復。)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違

53、背準繩而隨順歪門邪道啊,競相把茍合取悅奉作法度。背:違反。繩墨:木匠劃直線用的工具,俗稱墨斗,比喻準繩、準則。周容:茍合取容。度:法度、準則。)這四句揭露楚朝政的黑暗。由群小控制的楚國朝政風氣敗壞,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尺度,一味投機取巧,鉆營逢迎。詩人巧用比喻揭露這些小人的乖戾。“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言今世工匠,自以為乖巧,背棄規矩,更造方圓,必失堅固、敗材木,以喻佞臣巧于言語,背違先圣之法,隨心所欲,恣意妄為,必亂政治、危君國。“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言百工不循繩墨之直道,隨從曲木,屋必傾危而不可居,以喻人臣不修仁義,背棄忠直,隨從枉佞,茍合于世,以求容媚,以為常法,國必傾危。屈原以工匠造屋設喻,表達他深感楚國大廈將傾的憂慮。三、仿寫 墻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當你自我歡唱時,視野便窄了。籠中的鳥,當你安于供養時,自由便沒了。 山中的石!當你背靠群峰時,意志就堅了。水中的萍!當你隨波逐流后,根基就沒了。 空中的鳥!當你展翅藍天中,宇宙就大了。空中的雁!當你離開隊伍時,危險就大了。地下的煤!你燃燒自己后,貢獻就大了。3大堰河我的保姆課前熱身板塊一 夯實基礎一、 學習目標1.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2.學習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3.體會詩人在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