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_第1頁
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_第2頁
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_第3頁
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_第4頁
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遼寧省大連市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測試語文試題 - 人教版高二 高二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35.0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清代袁枚續詩品中,將“著我”列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竟似古人,何處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無。吐故納新,其庶幾乎!孟學孔子,孔學周公,三人文章,頗不相同。”它一方面強調了風格的創新,另一方面強調了風格的獨特性。所謂“作詩不可以無我,無我,則剿襲敷衍之弊大”,家書創作與詩文創作一樣要強調自我,強調個性,強調藝術的獨特風格。“著我”的家書,在創作中表現強烈的自我個性,表達了對藝術個性化的愿望和

2、追求。 在家書審美創造、鑒賞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但凡優秀的家書作品,其中必然表現出強烈的自我色彩,從而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欣賞朱自清的給亡婦,全篇既不是捶胸頓足,也沒有呼天搶地,只是深情地細訴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實地回憶了她十二年來對自己和孩子的種種恩情,語氣平淡沖和,不見任何突兀之處,但是我們能深深地感覺到作者的哀悼之情。同樣是寫給亡妻的家書,并擁有相同的形式和內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黃仲玉卻呈現不同的藝術風格。蔡元培的家書是一種直抒胸臆火山爆發般的感情,聲淚俱下地哀悼與自己風雨同舟的妻子黃仲玉。家書中感嘆詞“嗚呼”前后出現了十三次,作者心靈的風暴翻江倒海般地撲面而來,讓人感慨萬千、涕淚橫流。面

3、對一封封血肉俱豐的家書,我們進行審美鑒賞時,一定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握作者的主體審美意識,將審美視角鎖定在作品中的心理體驗和深厚內蘊,才能產生情感的共鳴,領略家書藝術的審美價值。 (選自家書的審美風格)材料二: 以“真善美”為思想內核的家書,不僅讓收信人重新觀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鑒賞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規律去創造新的生活,這就是家書表現出的審美功用。 家書價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現在家書的認知功能,鑒賞者能夠通過某些家書作品認識社會、了解歷史。家書來自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一封家書總是會帶有時代的印記,家書寫作過程中,常常涉及身邊的真實事件。由于家書是家人間的溫情話語,它的認知價值,又表現為一種啟迪,而

4、非枯燥的說教。更重要的是,它溫馨智慧的家常話語,可以啟發鑒賞者在家庭情感輻射的小天地內,去探索人類世界大生活的奧秘,思考生命的意義甚至體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啟迪特色的認知價值,家書還有審美教育價值。家書作品所涵蓋的對象本身,因其“著我”要求而傾注了創作主體的思想情感,表現出作者的審美取向。創作主體的主觀情感包圍著家書傳遞的信息。當鑒賞者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時,家書的教育價值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因而家書的“教育”可以說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偽”中的化,我國的傳統教育的精髓向來是“化”勝于“教”的。在這個過程中,鑒賞主體與創作主體通過家書這一審美中介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5、如果這種共鳴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認同的話,壯美或優美的思想情感便成為審美情感的旋律,家書因之實現了使鑒賞主體情感“凈化”或靈魂“升華”的功能。 家書鑒賞之中的“賞玩”,則是側重于家書的娛樂價值。中國傳統家書是文化和藝術的綜合載體,那些寫在各式信箋上的蠅頭小楷和遵從著長幼禮儀的書信格式,都能給人以視覺上的審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設計與信紙的折疊,也是豐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書信折紙基礎一書中,介紹了91種信封和信紙的折法,讓人享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熏染下的一場視覺盛宴。不論是對家書書法、工藝的賞玩還是對家書故事的聆聽,都可以觸摸不同歷史時空的鮮活容顏。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

6、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孔子肯定了“詩”價值的多元性,家書亦是如此。家書對于人們的意義不是單一的信息授受,也不是單純的倫理說教,它以審美價值影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家書作為書信文學、作為藝術文化,對人的審美功用是立體的、綜合的,它的終極審美目標在于通過對家庭范圍內人性美的謳歌,造就審美主體完整的個性。 (選自家書的審美價值,有刪改)材料三: 當今社會,傳統家書日漸式微,家書文化面臨衰敗消亡的嚴峻考驗。誠然,互聯網實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親友間的空間阻隔,縮短了時間長度,但畢竟不是所有的親情友情都可通過鍵盤敲打出來。一些社會學家認為,互聯網日益廣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親友交往的質量和品位

7、,應警覺和預防網絡對優秀傳統文化因素的稀釋和削減。 優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當今時代,人們既需要現代網絡的迅疾和輕靈,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溫潤和熏陶。不難想象,通過網絡隔空進行的對話溝通,無論如何都顯得文化底蘊不足。昔日尺牘信札中真摯的感情、熟悉的字跡、質樸的語言,都被程式化的簡單符號所代替;而這些網絡符號轉瞬即逝、難以恢復,即便其中有時也能迸發出智慧火花和閃光言語,但難以完整保留、長久珍存。世界上許多優秀文化消失的教訓告誡人們,現在應警惕和防范包括家書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遺產斷層。在現實生活中,紙質書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視野,而對很多“90后”“00后”來說,家書無疑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家書文化是中

8、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成為塵封的話題和遙遠的回憶。家書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功能是網絡所無法替代的。應慎終追遠、固本強基,在全社會積極倡導手寫家書,讓筆墨文字所蘊含的溫情暖意撫慰疲憊而躁動的都市心靈,讓家書文化成為人們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園。特別是要引導和鼓勵青年學生堅持書寫家書與運用信息技術并重,使家書文化在信息時代延續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選自讓家書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刪改) 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_ A.袁枚認為“法古”和“著我”都應成為家書創作的原則,后者尤其重要,否則就會有敷衍之弊。 B.家書創作過程中,強烈的自我色彩與獨特的個性風格,會使一封家書成為

9、與眾不同的優秀作品。 C.家書的個性風格因創作主體抒情需求而異,有的平淡深沉,有的涕淚縱橫,其中并無優劣之別。 D.若能整體把握作者的主體審美意識,用心領略家書傳達的心理體驗與深厚內蘊,就能產生共鳴。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_ A.從創作上看,家書與詩歌等藝術作品有不少共通之處;從欣賞上看,家書有著詩歌所不具備的歷史和倫理上的價值。 B.從家書的內容到家書的形式,甚至家書信紙的折法,都有值得鑒賞之處,其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具有豐富的審美功能。 C.家書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文化作品,其歷史悠久、意蘊豐富,可雅俗共賞,傳承家書文化具有深遠的時代發展意義。 D.快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對傳統家書文

10、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但情感并不都能用鍵盤打出來,青年人還應堅持手寫家書。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正確的一項是_ 請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脈絡。 下面一段材料是曾國藩寫給弟弟曾國荃的家書,很好地體現了家書的認知價值,請根據材料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十八之敗,杏南表弟陣亡,營官亡者亦多,計親族鄰里中或及于難,弟日內心緒之憂惱萬難自解。然事已如此,補救一分,即算一分。安知此兩番之大敗,非天之磨煉英雄,使弟大有長進乎?諺云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餒也。” (注)十八:十八日。苶然:精神頹喪的樣子。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高地 王剛誰

11、也搞不明白,麻嬸為啥要上馬鞍山種地。那也配叫地嗎?窄窄的一條,像一塊長布匹,風大點就能吹起來。這年頭,還缺地嗎?村里的壯勞力都跑光了,他們像一群嗅到肉味的烏鴉,呼啦啦往城市飛去。大片大片的土地無人打理,長滿了荒草,成了飛禽走獸的樂園。就拿麻嬸家來說吧,自從長根帶著媳婦兒子進城后,大多數地都撂荒了。長根撇撇嘴說,荒就荒吧,能值幾個錢?隨便做點工,一年的糧食就賺回來了。兒大不由娘了,有什么辦法呢?總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逼兒子兒媳回村種地吧。要知道,長根在城里干架子工,一天能掙幾張大票子。長根是個孝子,隔三岔五給麻嬸打錢,叫麻嬸放開膽子用,啥也不要操心,想吃就吃,該喝就喝。話雖如此,可麻嬸坐不住。長

12、根說,坐不住也無所謂啊,可以種種花,走走親戚,嘮嘮嗑,一天的光陰不就混過去了?對于老年人來說,混光陰沒什么不好,相反,有福的老人才有資格混光陰呢。換句話說,麻嬸是有福的,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她不愿混光陰,而是瞄上了馬鞍山那片瘦地,動不動往上面跑。她經常提著鋤頭,背上背篼,別上鐮刀,彎著腰,沿著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爬上馬鞍山。從后面望去,她佝僂的背影就像一只黑蜘蛛,咬著絲線一樣的小路,搖搖晃晃往上爬。風呼啦啦吹起來,人們不禁為她捏了一把又一把冷汗,擔心被風吹起來,從山上飛落下來。 村主任王大明看不下去,勸麻嬸說,老嬸子,你閑得骨頭生銹?有福不享,天天往山上跑,那上面有金子銀子?麻嬸就笑,有屁的金子

13、銀子,滿山都是石頭。王大明說,嬸子,村里有那么多荒地,你想種哪塊就種哪塊,想種多少就種多少,想怎樣種就怎樣種,為啥非要去馬鞍山?麻嬸聽不進去,朝王大明笑了笑,轉身向馬鞍山走去。王大明扯著嗓子喊她,她也懶得理,彎著弓一般的脊背,沿著絲線般的小路往山上爬。風吹動她的頭發,像一棵開滿百花的樹。天天看著麻嬸爬山,王大明心驚膽戰,小心臟撲通撲通亂跳,萬一有個閃失,可是要人命的啊。作為村主任,他得為老百姓負責,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麻嬸送命吧。這年頭,年輕人都瘋了,像鬧哄哄的馬蜂,爭先恐后往外飛,村子里只剩下幾根老骨頭,沒精打采地熬著日子。這村主任,他早已當夠了,可還得當著,除了他沒人干。比起其他人來,他還算年

14、輕,能吃能做能走。事實上,王大明知道,他已經老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還不老嗎?泥巴快埋到脖子了啊。可是,再老也不能說老,村里那些老家伙比他老多了。 王大明給長根打電話,叫他管管麻嬸。長根給麻嬸打電話,叫她好生待著,不要給他添亂,不要讓村里人戳他的骨頭。麻嬸不爭辯,無論長根說什么,她都說好。長根越說越生氣,批評麻嬸死腦筋,過慣了苦日子,連享福都不會,以后不要再上山了,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麻嬸能說什么呢?只會說好,好,好。長根的口氣越來越嚴厲,叫麻嬸不要惹亂子,不要拖后腿,不要讓他們分心,缺錢盡管說,需要什么盡管講,不要越老越糊涂長根說了一大堆,麻嬸只會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長根以

15、為做通了麻嬸的思想工作,滿意地掛了電話。他不知道的是,麻嬸就是站在馬鞍山上接的電話。地中有塊凸起的大石頭,麻嬸舉著老人機,站在石頭上面,望著天邊的云,不停地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信號不太好,她張著嘴巴,對著手機大聲喊叫。風吹亂她花白的頭發,使她看上去像一棵搖來晃去的樹。 站在大石頭上,村莊就在腳下,看得清清楚楚。稀稀疏疏的房子,一大片一大片荒蕪的土地,幾個螞蟻似的老頭老太。麻嬸閉上眼,想起幾十年前的村子,那時有成片成片的莊稼,有拄著拐杖的老壽星,有山一般結實的漢子,水一樣溫柔的婦女,花一樣的大姑娘,蹦來跳去的青年男子,嘰嘰喳喳的孩子,喔喔打鳴的公雞,嘰嘰喳喳的母雞,汪汪亂叫的狗,哞哞長鳴的牛

16、那時的村子熱騰騰的,像一個愛跳愛鬧的年輕人。不知從何時起,村子忽然安靜下來,變成了沉默寡言的老人。不錯,村子老了,像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了。麻嬸嘆了口氣,眼睛掠過村莊,慢慢移到那條伸向村外的路。沿著路一直往前走,一直走,直到再也看不見路。無數的壯勞力,就是沿著那條路,越走越遠,最后消失在了天邊的云霧里。看不見路的地方是哪兒呢?應該是天邊吧,幾朵云停泊在灰色的山頂上,像幾只疲憊的鳥。 時間長了,王大明喪失了給長根打電話的興趣。該說的話都說了,該想的辦法也想了,麻嬸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動不動往山上跑,打電話還有什么意思?王大明不給長根打電話,長根也就不再給麻嬸打電話。他想當然地認為,既然王

17、大明不打電話,那母親肯定不再爬馬鞍山了。漸漸地,長根幾乎忘了這件事,只偶爾在某個深夜,他會忽然想起母親,心里掠過一絲不安。 人們常說,麻嬸那塊地真有意思,什么都能種,什么都往里面種,就像一鍋大雜燴。別人說別人的,麻嬸毫不在意,想種啥就種啥。在那塊地里,她收過玉米、高粱、洋芋、白菜、南瓜、天星米、西紅柿、辣椒進入冬天后,就只剩下白菜了。麻嬸的白菜長得真好,從山腳望去,就像一片綠云落在山腰上,在蒼黃枯敗的草木間顯得格外醒目。麻嬸經常邀請村里人去山上采白菜,但沒有人愿意去,不就幾棵白菜嗎?再說呢,一群泥巴埋到脖子的老家伙,誰爬得上去?麻嬸是好樣的,那么高的山,她想去就去。人們看著她灰黑的背影像一只蜘

18、蛛,咬著絲線般的小路,晃悠晃悠飄上山腰,只能嘖嘖嘆息。入冬以后,麻嬸經常提著提籃上山收菜,每次從山上回來,總提著一大籃子碧青鮮嫩的白菜。麻嬸不吃獨食,總把白菜送給大家。可以說,幾乎家家都吃過麻嬸的白菜,包括王大明。 (選自南方文學,有刪節)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 A.小說用“像一群嗅到肉味的烏鴉,呼啦啦”“像鬧哄哄的馬蜂”等語句形容進城的青壯勞動力,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對年輕人的態度。 B.長根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他批評麻嬸“死腦筋”,嚴厲地“叫麻嬸不要惹亂子,不要拖后腿”,反映出離鄉的年輕人們對傳統孝道的忽視。 C.王大明勸阻麻嬸,麻嬸“笑了笑”,繼而“懶得理”;長根反復

19、打電話叮囑,麻嬸也不爭辯。這是麻嬸的“策略”,表現出麻嬸的堅定。 D.小說結尾寫“幾乎家家都吃過麻嬸的白菜,包括王大明”,既可以側面說明麻嬸的地收成不錯,襯托了麻嬸的勤勞,還富有更深沉的意味。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_ A.小說善于使用細節塑造人物的形象,麻嬸“彎著弓一般的脊背”“花白的頭發”“搖搖晃晃”,突出了人物的年老體衰。 B.小說的語言富有鄉村生活氣息,“兒大不由娘”“牛不喝水強按頭”“泥巴快埋到脖子”之類的表達,貼合人物身份。 C.小說對敘述視角的轉換較為靈活,內視角的轉換自然引出麻嬸的內心活動,使讀者能更近距離地感受到人物的細膩情感。 D.小說對村莊環境的描寫

20、生動形象,大量疊詞和擬聲詞的使用直接呈現了村莊如今的清冷荒蕪,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小說為什么要塑造王大明這個人物形象?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小說開頭寫“誰也搞不明白,麻嬸為啥要上馬鞍山種地”。讀完小說,你覺得麻嬸“為啥要上馬鞍山種地”?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共20.0分)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也。幼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年十五,該博墳典,陰陽緯候,無不通涉。任城王湝為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館。朝夕同游,殆均師友,不為君民禮數。嘗語德林云:“竊聞蔽賢蒙顯戮。久令君沈滯,吾獨得潤身,朝廷縱不見尤,亦懼明靈所譴。”于

21、是舉秀才入鄴,王因遺尚書令楊遵彥書云:“燕趙固多奇士,此言誠不為謬。今歲所貢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學識,固不待言,觀其風神器宇,終為棟梁之用。至如經國大體,是賈生、晁錯之儔;雕蟲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輩。今雖唐、虞君世,俊乂盈朝,然修大廈者,豈厭夫良材之積也?”遵彥即命德林制讓尚書令表,援筆立成,不加治點。時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將軍武平初,加通直散騎侍郎。尋丁母艱去職,勺飲不入口五日。因發熱病,遍體生瘡,而哀泣不絕。諸士友為合湯藥,德林不肯進,遍體洪腫,一時頓瘥,身力平復。諸人皆云孝感所致。五年,敕令撰錄作相時文翰,勒成五卷,謂之霸朝雜集。高祖謂德林曰:“自古帝

22、王之興,必有異人輔佐。我昨讀霸朝集,方知感應之理。必令公貴與國始終。”于是追贈其父恒州刺史。未幾,復贈定州刺史、安平縣公,謚曰孝,以德林襲焉。德林既少有才名,重以貴顯,凡制文章,動行于世。或有不知者,謂為古人焉。初,德林稱父為太尉諮議,以取贈官,李元操與陳茂等陰奏之曰:“德林之父終于校書,妄稱諮議。”上甚銜之。因出為湖州刺史。德林拜謝曰:“臣不敢復望內史令,請預散參。待陛下登封告成,一觀盛禮,然后收拙丘園,死且不恨。”上不許,轉懷州刺史。在州逢亢旱,課民掘井溉田,空致勞擾,竟無補益,為考司所貶。歲余,卒官,時年六十一。 (節選自隋書.李德林傳,有刪改) 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

23、是_ A.時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將軍 B.時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將軍 C.時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將軍 D.時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將軍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_ A.墳典,三墳、五典的并稱,后通稱古代典籍。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之書;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堯、舜之書。 B.棟梁,屋頂最高處的水平木梁,是建筑上部構架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托著建筑物屋面的全部重量,比喻堪當大任的人

24、。 C.登封,登山封禪,相傳始于秦始皇。古代帝王登基時必要登泰山祭天地,這種大型祭祀活動帶有“君權神授”的意味。 D.丘園,家園、鄉村,也指隱逸之地或墳墓,文中指家鄉。古人指代家鄉的詞還有桑梓、鄉井、梓里、鄉國、鄉關等。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 A.李德林聰穎博學。他很小就能誦讀蜀都賦,十五歲時已廣泛涉獵陰陽、緯候等學問;受命起草的讓尚書令表,雖略有瑕疵,但頃刻完成。 B.李德林深受賞識。任城王高湝看重他的才能,召他入州府,相待如師友,不計君臣之禮;高祖欣賞他的作品,說一定要長期讓他處于尊貴的地位。 C.李德林孝順母親。母親去世后,他連續幾天都食不下咽,哀哭不止,又發

25、熱生瘡,渾身紅腫,朋友為他調制湯藥他也不肯喝,卻奇跡般地康復了。 D.李德林晚年多舛。他為了取得皇帝的贈官,假稱自己的父親是太尉諮議,遭到同僚的彈劾;在懷州任刺史,又因抗旱無果,官員考核部門給了差評。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久令君沈滯,吾獨得潤身,朝廷縱不見尤,亦懼明靈所譴。 德林既少有才名,重以貴顯,凡制文章,動行于世。 任城王高湝稱贊李德林為“奇士”,請結合文本概括李德林的奇異之處。 三、詩歌鑒賞(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李賀 空留三尺劍,不用一丸泥。馬向沙場去,人歸故國來。 笛愁翻隴水,酒喜瀝春灰。錦帶休驚雁,羅衣

26、尚斗雞。 還吳已渺渺,入郢莫凄凄。自是桃李樹,何畏不成蹊。【注】三尺劍,史記.高祖本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一丸泥,漢書:“隗囂將王元曰: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春灰,古時酒中加石灰水,以利澄清,稱灰酒。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 A.作者的二哥在被罷去職務后,回到延州,寫詩表達悲凄的心境,作者也因此寫詩回應兄長。 B.詩歌開篇兩句破題,“三尺劍”“一丸泥”表現兄長的才能氣魄,展現其報國的志向情懷。 C.作者用對比表達豐富情感,如“去”與“來”、“笛愁”與“酒喜”、“錦帶”與“羅衣”。 D.全詩緊扣“歸”字而寫,交待了歸的過程、心境和歸來后的生活,層次分明,意

27、蘊深長。 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四、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種樹郭橐駝傳中描寫種樹賣果者的表現,側面突出郭橐駝種樹業績非凡的句子是“_,_”。 石鐘山記中“微波入焉”一句是描述噌吰聲成因的,其中“焉”字指代的原文句子是“_,_”。 屈原在離騷中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自己才能優秀卻遭到嫉妒和造謠中傷的句子是“_,_”。 五、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60.0分)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科學的惟一目的是減輕人類生存的苦難,科學家應為大多數人著想。 -天文學家伽利略科學精神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計算機學家姚期智在科

28、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 -物理學家居里夫人一個科學家應該考慮到后世的評論,不必考慮當時的辱罵或稱贊。 -化學家巴斯德真正的科學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厭惡,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英特爾公司總裁格羅夫近年來,科技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但不少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健康碼出行、網上預約就醫、移動支付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諸多不便。為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一方面保證傳統線下服務的正常運作;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最后,加強宣傳教育,促進智能技術在老年人群體中的推廣應用。 請你結合上述名言中的任意兩到三條,給科技進步雜志社寫一份稿件,表達自己

29、對此舉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題共3小題,共20.0分)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十月末夜晚的閩西山區,重巒疊嶂潑墨一般,與漆黑的夜融為一體。不知有多少道彎的山路,猶如一條幽靈般的長蛇,無聲無息地蜿蜒向前。長途跋涉讓我有些勞累,而靈蛇山又不知何時抵達,在車駛入又一個新的漫長無邊的隧道之前,我終于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不知過了多久,我感到一絲沁涼的風,自車窗的縫隙中吹來,仿佛暗夜中綻放的花朵,縷縷香氣從嬌嫩的花蕊中溢出,浸入身體每一個敏感的神經末梢。睜開眼,一輪碩大的橙紅的

30、月亮,離我如此之近,似乎只要打開車窗,就觸手可及。它羞澀地躺在群山之間,將視線好奇地投向人間。人間有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沒有-除了它自己灑下的漫山遍野溫柔的月光。 山路盤旋向前。于是那輪月亮,便時而化作搖籃,靜謐地懸掛在天際;時而躺在前方公路的盡頭,調皮地等待我們的車開近;時而與我們捉迷藏,躲到天窗的上方;時而隱入深山,并在一個拐角,猝不及防與我們相遇。俯視人間,我所乘坐的汽車一定像一只離開家族的固執的瓢蟲,或者遲遲不肯睡去的孤獨的飛蛾,沿著闃寂無人的通向無盡遠方的公路,做一場長途探險似的飛行。月亮于是一路追逐著它,逗引著它,并因酣眠的人間竟然還有陪它夜行的生命,而覺得快樂。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