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_第1頁
10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_第2頁
10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_第3頁
10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_第4頁
10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與業務操作第一節 一般性政策工具及其業務操作 一、法定準備金政策與業務操作一法定準備金政策的涵義涵義: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存款規定存款準備金率,強制性地要求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按規定比率上繳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通過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以收縮或擴張信用,實現貨幣政策所要到達的目標。二法定準備金政策的作用1保證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資金的流動性。2集中一局部信貸資金。3調節貨幣供應總量。三法定準備金政策工具的優缺點1優點:它對所有存款貨幣銀行的影響是平等的,對貨幣供應量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力度大,速度快

2、,效果明顯。2局限性:(1)對經濟的震動太大。(2)法定準備金的提高,可能使超額準備率較低的銀行立即陷入流動性困境。四法定準備金率的調整及其世界范圍內降低的趨勢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適時調整,使該政策工具發揮作用的根本方式。1998年3月,我國中央銀行對存款準備金制度進行了改革,合并了法定存款準備金和備付金賬戶,并將法定準備率下調為8%,同時降低了存款準備金利率。2法定準備金率在世界范圍內有降低的趨勢。90年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中央銀行降低了它們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其根本原因在于為增強商業銀行競爭力。3世界上許多國家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一般是無息的,這相當于是對商業銀行的一種賦稅。但

3、我國目前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是有息的,這即考慮了商業銀行的利益,又不至于鼓勵其“惜貸。下表為我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利率、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表單位:%  法定準備金存款利率 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 央行對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利率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利率 個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二、在貼現政策與業務操作一再貼現政策的涵義1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貼現率的方法,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從中央銀行獲得的再貼現貸款和超額準備,到達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措施。2再貼現政策一般包括:再貼現率的調整和規定向申請中央銀行再貼現的資格。3再貼現政策是早期的再貼現業務開

4、展而來的。4再貼現率的上下及其變動會影響到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效應。下表為美國的三種貼現貸款利率及其與市場利率的關系 貸款種類 貼現率情況 與市場利率的關系 調節性貸款 根底貼現率 低于聯邦基金利率 季節性貸款 與市場利率掛鉤 高于根底貼現率 延伸性貸款 30天后與市場利率掛鉤 高于根底貼現率 二再貼現政策的作用1再貼現率的升降會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準備金和資金本錢,從而影響它們的貸款量和貨幣供應量。2再貼現政策對調整信貸結構有一定效果。其調整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中央銀行可以規定再貼現票據的種類,決定何種票據具有再貼現資格,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投向;二是對再貼現的票據實行差異再貼現。3

5、再貼現率的升降可產生貨幣政策變動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從而影響公眾預期。再貼現率提高時,意味著央行將實行較為緊縮的貨幣政策,反之,再貼現率下調時,那么意味著央行將實行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4防止金融恐慌。三再貼現政策的優缺點1優點: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它來履行最后貸款人的職責,并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圖,即可以調節貨幣總量,又可以調節信貸結構。2局限性(1)調整貼現率的告示效應是相對的,有時并不能準確反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意向。(2)當中央銀行把再貼現率定在一個特定水平上時,市場利率與再貼現率中間的利差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發生較大的波動。(3)利用在貼現率的調整來控制貨幣供應量的主動權并不

6、完全在中央銀行:中央銀行能夠調整再貼現率,但不能強迫商業銀行借款。3.由局限性引發的建議(1)貨幣學派的建議。建議應該取消這項政策工具,以建立更為有效的貨幣控制。(2)其他建議。建議貼現率與市場利率掛鉤,但美聯儲對此表示反對。三、公開市場業務與操作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準備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一公開市場業務的作用1調控存款貨幣銀行準備金和貨幣供應量。2影響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3與再貼現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貨幣政策效果。二公開市場操作的政策目的1維持既定的貨幣政策,又可稱為保衛性目標。2實現

7、貨幣政策的轉變,又可稱為主動性目標。三公開市場業務的優缺點1優點(1)公開市場業務的主動權完全在中央銀行,其操作規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銀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貼現貸款規模不完全受中央銀行控制。(2)公開市場業務可以靈活精巧地進行,用較小的規模和步驟進行操作,一般會較為準確地到達政策目標,不像存款準備金政策那樣對經濟產生過于猛烈的沖擊。(3)公開市場業務可以進行經常性、連續性的操作,具有較強的伸縮性,使央行日常調節的較為理想的工具。(4)公開市場業務具有極強的可逆轉性,而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那么不能迅速地逆轉。(5)公開市場業務可迅速地操作。下表為局部國家和地區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開展情況一覽表 國家地區

8、 啟用時間交易工具交易方式英格蘭銀行 1964商業票據、政府債券 買賣、回購 美聯儲系統 1920s政府債券 回購、買賣 法蘭西銀行 1930s貨幣市場債券、國債 買賣、回購 德意志聯邦銀行 1955政府債券、票據 回購、買賣 日本銀行 1962政府債券、票據、CDs回購、買賣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1980s國債 發行、回購 印度儲藏銀行 1980s國債 買賣、回購 俄羅斯中央銀行 1994外匯、國債 買賣、回購、逆回購 中國人民銀行 1994外匯、國債 買賣、回購、逆回購 2局限性(1)公開市場操作較為細微,技術性較強,政策意圖的告示作用較弱。(2)需要以較為興旺的證券市場為前提。如果市場發育

9、程度不夠,交易工具太少等都將制約公開市場業務的效果。四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1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方案。操作方案由公開市場操作室來定量完成。2公開市場操作方式。有兩種根本方式:長期性儲藏調節和臨時性儲藏調節。表104公開市場操作方式的比擬 公開市場操作 對儲藏的影響 特點  長期性操作 購入債券 長期性增加 1.長期內的儲藏調節2.單向性的儲藏調節3.用于貨幣政策重大變化 售出債券 長期性減少  臨時性操作 購置回購協議 臨時性增加 1.期內的儲藏調節2.單向性的儲藏調節3.用于貨幣政策重大變化 售出回購協議 臨時性減少 3公開市場操作對象。一般,央行只選擇一局部一級交易商作為交

10、易對象。4公開市場操作的交易方式。通常有有價證券的買賣、回購和發行等方式。在我國交易方式只采用回購一種方式?;刭徥侵附灰椎囊环劫u方,在賣出債券給另一方買方時,買賣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時期以雙方約定的價格,由賣方向買方買回相同數量的同品種債券的交易。5公開市場操作過程。(1)下表為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室每天的操作過程 時間 活動清單 08:30收集經濟金融信息,觀察市場反映 09:00于公開市場交易商討論市場開展情況 10:30與財政部 聯系,取得政策的協調一致 10:45制定一天操作方案 11:15與公開市場委員會代表舉行例行 會議 11:40于交易商聯系,宣布公開市場操作 17:00操作情況交流

11、與檢查 (2)我國公開市場操作國債回購的操作過程如下:每次操作前,中國人民銀行操作室公布5個方面的信息:回購的種類、回購債券的品種、回購期限的檔次、回購數量總額、回購底價利率。各交易商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公開市場操作室投標,投標次數不超過3次。公開市場操作室根據公平、公正的市場原那么確定各交易商的投標是否中標。 第二節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的經濟領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貸而采用的信用調節工具。主要有:消費者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和不動產信用控制等。一、消費者信用控制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消費者對不動產以外的耐用消費品分期購置或貸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響

12、消費者對耐用消費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二、證券市場信用控制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價證券的交易,規定應支付的保證金限額,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購置有價證券的比重。它是對證券市場的貸款量實施控制的一項特殊措施。中央銀行規定保證金限額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控制證券市場的信貸資金的需求,穩定證券市場價格;另一方面那么是為了調節信貸供應結構,通過限制大量資金流入證券市場,使較多的資金用于生產和流通領域。三、不動產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不動產抵押貸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規定貸款的最高限額、貸款的最長期限和第一次付現的最低金額等。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房地

13、產投機,抑制房地產泡沫。四、優惠利率優惠利率是中央銀行對國家擬重點開展的某些部門、行業和產品規定較低的利率,以鼓勵其開展,有利于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優惠利率多為開展中國家所采用,主要配合國民經濟產業政策使用。實行優惠利率有兩種方式:中央銀行對一些需要重點扶持開展的行業、企業和產品規定較低的貸款,由商業銀行執行;中央銀行對這些行業和企業的票據規定較低的再貼現率,引導商業銀行的資金投向和投量。 第三節 其他政策工具 一、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從質和量兩方面以性質命令或其他方式對金融機構的信用活動進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額、信用配額、流動性比率管理和直接

14、干預等一利率控制中央銀行規定存款貸款利率或最高限額是最常用的直接信用管理工具。1美國的Q條例和M條例。規定了活期存款不準付息,定期存款及儲蓄存款不得超過最高利率限額。其目的在于防止商業銀行提高利率的方法在吸收存款方面進行過度競爭,以及為牟取高利活動進行風險存貸活動。2我國的利率有三個層次:(1)第一層次為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即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包括準備金存款利率、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等。(2)第二層次為金融機構法定存款和貸款利率,包括儲蓄存款利率、企事業單位存款利率、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利率、各種貸款利率等。(3)第三層次為金融市場利率,主要為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3以方

15、案為主的利率管理體制的局限性應該說,我國目前仍實行以方案為主的利率管理體制。中央銀行通過對方案利率的控制,根本控制了整個社會的資金利率水平,從而通過對方案利率的調整,即可實現對社會資金供求和社會經濟活動的調節。雖然它使中央銀行對利率的控制較為直接和迅速,但它也存在許多弊端,最突出的就是,利率隨資金供求變化自動調整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地發揮;方案利率很難準確地反映資金市場的供求狀況。因此,利率市場化將是一種必然趨勢。二信用配額管理信用配額管理就是中央銀行根據金融市場供求狀況和經濟開展的需要,分別對各個商業銀行的信用規模加以分配控制,從而實現其對整個信用規模的控制。信用配額管理是一種方案控制手段,在多數開展中國家中廣泛采用,它也是我國轉軌初期的主要信用控制手段。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開展,信用規??刂频淖饔靡汛蟠蠼档?。三流動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預1流動性比率管理。中央銀行通過規定商業銀行的流動資產與存款比率來限制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此外,適當提高流動性比率還有降低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作用。2直接干預。指中央銀行直接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放款范圍等加以干預。二、間接信用指導中央銀行還可通過道義勸告和窗口指導的方式對信用的變動方向和重點實施間接指導。 一道義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