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之端午節-課時1_第1頁
中國傳統節日之端午節-課時1_第2頁
中國傳統節日之端午節-課時1_第3頁
中國傳統節日之端午節-課時1_第4頁
中國傳統節日之端午節-課時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節日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節日簡介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一、端午節的來歷一、端午節的來歷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三、端午節的詩詞三、端午節的詩詞四、端午

2、節的當代演化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紀 念 屈 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ln)荊(jng)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一 紀 念 屈 原一 紀 念 屈 原 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紀 念 屈 原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

3、的來歷紀 念 屈 原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二 紀 念 孝 女 曹 娥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二 孝 女 曹 娥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三 迎 濤 神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三 迎 濤 神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三 迎 濤 神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龍 的 節 日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

4、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惡 日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的來歷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j)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從先秦以后,此日均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

5、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一、端午節的來歷一、端午節的來歷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三、端午節的詩詞三、端午節的詩詞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 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

6、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中國人的做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端午節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避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

7、蜍)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端午節的來歷一、端午節的來歷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三、端午節的詩詞三、端午節的詩詞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端午 (唐(唐文秀)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大概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又是為什么而設立的?只是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煙潑浩淼,空空蕩蕩,我輕蔑地笑了,為什么如此寬闊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顆愛國的心,不能為敢于說真話的人洗刷冤屈呢?! 一、端午節的來歷一、端午節的來歷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二、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三、端午節

8、的詩詞三、端午節的詩詞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四、端午節的當代演化l 中國大陸南方地區端午節習俗保存較完善,也較北方地區氣氛濃厚,各地紛紛舉辦各種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雖然不一定代表端午節本身的紀念屈原的意義,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義。但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著。 l 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按規定放假一天。 l 2009年湖北省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湖北秭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西塞神舟會”賽龍舟,湖南“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祭伍子胥的“蘇州端午習俗”,就是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三個省份當地人民慶祝端午節時的習俗。 臺 灣臺 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