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變革,構建和諧醫患關系_第1頁
適應變革,構建和諧醫患關系_第2頁
適應變革,構建和諧醫患關系_第3頁
適應變革,構建和諧醫患關系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適應變革 ,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適應變革,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黃桂林一、醫患關系及其特點(一)醫患關系的定義關系一詞的定義: 1. 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的狀況; 2. 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間的某種性質的聯系; 3. 關聯和牽涉; 4. 對有關事物的影響和重要性;5. 表明與某種組織有關的證件。【我的筆記】人際關系是指在生產和社會活動中,人與人相互接觸、交往,并相互影響、作用所產生的關系。醫患關系是指醫務人員為一方,以病人為另一方的人際關系,是人際關系在醫療環境下具體化的形式。【我的筆記】(二)醫患關系的性質醫患關系是醫療機關與患者及家屬之間因診療、護理行為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醫療服務合同

2、關系,屬于民事法律關系。【我的筆記】(三)醫患合同關系的特殊性1. 締約的強制性;2. 內容的相對不確定性;3. 醫療的專門性與醫患雙方知識的不對等;4. 履行合同的未知性和風險性;5. 當事人之間具有的協力關系;6. 醫生對患者自己的決定權的尊重。【我的筆記】二、醫患關系中的角色分配醫患關系的核心是醫生與患者的關系,醫生(醫務工作者)是醫患關系的主體,是決定醫患關系的主導力量。其原因在于:1. 醫務人員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2. 許多醫療服務的不可重復性;3. 患者接受服務的相對被動性。【我的筆記】三、患者就醫時的心理狀態1. 孤獨感:無助感,傾向傾訴;2. 依賴性:對醫生及家人的依賴性增強;

3、3. 暗示性:極其敏感,如醫生說“想吃啥就吃吧”;4. 自我防御心理增強:猜疑家人和醫生是否盡心;5. 情感脆弱:情緒不穩、抱怨“老天”不公;6. 焦慮:“能活多久”、“被家人及社會歧視”、“人財兩空”;7. 抑郁:無望感,無助感,喪失感。【我的筆記】此外,患者對醫務人員充滿著渴望,包括:1. 人格的尊重、尊嚴的維護,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和最高層次的需求;2. 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往往一句簡單的問候可帶來莫大的安慰;3. 嚴謹的工作態度,期望得到最好的治療和最佳的療效;4. 充分考慮患者的經濟和社會因素。【我的筆記】四、醫生從業的心理狀態1. 對白衣天使的崇尚、對救死扶傷的追求(熱愛專業工作,同情病

4、人,盡心盡職);2. 認為醫生是謀生的職業(生物醫學模式的典型代表,得過且過);3. 認為醫生可能是謀財的途徑(不考慮患者的利益,凡事以“掙錢”為目的)。思考:近年來,醫患關系的誠信基礎受到沖擊,醫患關系緊張,彼此缺乏信任,醫療糾紛增加,是當前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那么應如何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我的筆記】五、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的必然性醫患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即防治疾病。醫生應盡最大努力為患者解除病痛,充分體諒患者的社會背景因素,而患者則應充分信任醫生,并積極配合診療。只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必然能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醫患關系。建立以人為本,優質誠信的和諧醫患關系,并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強化依法執業

5、,構建以崇尚科學為榮的和諧醫院。【我的筆記】六、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性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的意義在于:1. 祛除了醫生的心理壓力,放手為患者治療,往往取得超出預期的成功。2. 醫生敢于承擔風險,患者能接受更高層次的診療。3. 患者在沒有猜疑的、充滿溫馨的、人文的關懷下,傷病痊愈的更好更快。4. 明顯減少醫療糾紛。【我的筆記】某一患者對家人說:“這家醫院好,有病就去那,放心啊。” 北大一教授直言北京某三甲醫院:我告誡我的家人,永遠不進某家醫院,他說“三次看病三次受傷害”,可見良好的醫患關系對醫院的聲譽和發展至關重要。【我的筆記】七、醫患關系的現狀醫患關系的不和諧已到了歷時的冰點, 醫療糾紛的受案率

6、呈快速上升趨勢, “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社會的焦點,反商業賄賂給醫院帶來重大影響,醫院及醫務人員的信任度下降,此外媒體也進行推波助瀾地負面宣傳。【我的筆記】一位醫生感慨:“某患者看病時,居然帶著錄音筆、攝像機,將醫生的一言一行都錄了下來,以便隨時“對簿公堂”。患者把醫生當成了潛在的起訴對象,做個醫生真的太難了。”醫生們也把患者當成潛在的對簿公堂者,對患者“防衛過度”,有沒有必要的檢查都讓做,以備法庭舉證。一些醫生不再愿意冒風險,該做的手術不做了,該闖的禁區不闖了,把看病當成了“修理機器”,把術前談話變成了“風險羅列”,醫患之間缺乏感情的交流。結果,醫生和患者互相提防,都把對方當成了“假想敵

7、”。【我的筆記】關于醫患關系緊張的癥結,下列哪項不對()A. 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B. 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個人支付比例過高C. 患者對醫學的一知半解以及過高期望值是主要原因D. 醫患溝通不夠,診療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造成醫患不和諧正確答案: C解析:患者對醫學的一知半解會助長醫患矛盾,患者的過高期望值是導火索,但這兩者不是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我的筆記】思考:醫生和患者互相提防,都把對方當成了“假想敵”,醫患關系緊張癥結何在?【我的筆記】1. 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2. 醫患溝通不夠,醫療糾紛增加;3. 診療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造成醫患不和諧;4. 患

8、者維權途徑不暢,成本太高;5. 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個人支付比例過高;6. 對醫學的一知半解助長醫患矛盾;7. 患者過高期望值是導火索。【我的筆記】八、如何建立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一)把“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落實到醫療服務之中1. 尊重病人的人格,充分同情和理解病人的社會處境;2. 維護病人的尊嚴和隱私;3. 尊重患者對診療的建議和要求。【我的筆記】(二)改善和提高醫患溝通技巧1. 語言溝通醫生是一個色彩豐富的社會角色,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70%以上的醫療糾紛都與語言應用不當有關。【我的筆記】患者最不喜歡醫生說的話及各自所在的比例:跟你說了你也不懂占18.26%想不想治?想治就

9、回去準備錢吧!占17.40%我推薦的藥不吃,后果自負占14.93%到外面等著!占14.31%脫啊,害什么羞,人體器官我們見多了,什么隱私?:12.01%用國產的還是進口的?(關鍵是要當病人的面) 國產的療效差、副作用大,優點便宜;進口的療效好、副作用小,缺點偏貴;占12.23%怎么拖這么晚才來看病啊?占8.11你知道這病的后果有多嚴重嗎?占7.81%【我的筆記】經典的醫患對話關于心臟搭橋的術前談話病人:手術很危險嗎?醫生:廢話,心臟手術啊,能不危險嗎?-確實存在一定風險,總體還是安全的。病人:危險性到底有多大啊醫生?醫生:這不好說,碰上了你就認倒霉吧。-一年手術幾百例,有問題的就幾例。病人:我

10、今天住院,哪天能手術呢?醫生:說不準,誰知道你有沒有別的毛病?-你若沒有其他什么問題,后天就能手術。病人:手術費用是多少?醫生:不好說,要看手術是否順利。五萬起價,不封頂!-一般 4.5萬左右,很少有超過五萬的。【我的筆記】2.患者的滿意度患者的滿意度 = 實際得到的 / 期望得到的,因此提高患者滿意度需注意: 1. 讓病人實際得到的最多; 2. 讓病人的期望值客觀實際。就病人本人而言,滿意度至少涉及期望值和代價這么兩個因素。期望值減去實際療效的差愈大,病人愈是不滿意。【我的筆記】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當然愈早愈好,醫生有必要了解病人對治療的期望值,并通過交談幫助病人校正不切實際的過高的期望值。

11、有時也有相反的情況,即病人的期望值偏低,一個療程還沒有完,病人已感到滿意,便主動中止治療。有的病人盡管取得了相當好的療效,但若病人認為付出的代價太大,如耗費時間太多,排隊等候看病的煩惱,大量金錢的支付,耽誤了學業、婚姻或工作等,病人的滿意度仍然偏低。思考:在醫療行為中,醫患溝通的技巧有哪些,需要注意哪項事項?【我的筆記】3. 醫患溝通的方式和注意事項( 1)一個要求:對患方誠信、尊重、同情、耐心。( 2)二個技巧:多聽病人訴說(學會傾聽)、多用通俗語言介紹病情、療效、用藥和檢查目的;關心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的生活和不便。( 3)三個掌握:及時掌握病情變化、醫療費用、病人的心理狀態。( 4)四個留意

12、:溝通對象的情緒和對溝通的感受;受教育程度;對疾病的認知度;對腫診療的期望值。( 5)五個避免: 避免強求病人即時接受; 刺激性語言; 過于專業的詞匯;強求改變病人的觀點;避免壓抑病人情緒。( 6)六個方式: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互換對象溝通:主任醫生,家屬家屬;集體溝通:醫患雙方集體參加、統一口徑、一次性解決;書面溝通;協調同意溝通:各種同意書;實例對照比喻溝通:以其他同病且療效好的患者作比較。【我的筆記】(三)、提供精湛、優質的技術服務在醫療行為中,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是永遠的主題。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專家隊伍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我的筆記】(四)、嚴格醫院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五)、完

13、善醫院的標準化管理,改善診療流程,提高就診效率;【我的筆記】醫患之間,和則兩利,傷則兩害。無論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醫生都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古人云:“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指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愿在我的判斷力所及的范圍內,盡我的能力,遵守為病人謀利益的道德原則,杜絕一切墮落及害人的行為,并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我的筆記】現代醫生應極力擴展自身視野,提高在醫學倫理學、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倫理問題、生命倫理學、醫學法律理論、心理學、衛生經濟學、醫學美學、醫學哲學以及醫學史論方面的素養。有人將人民醫生分為三級甲等,即:一級,“下”醫:就病論病,見病開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治病,不治人;二級,“中”醫:不但治病,而且治人,在診病時,能關注病人的心理問題,分析病因,解釋病情,同時控制有關危險因素,使病情全面好轉,減少復發;三級,“上”醫:不但治病救人,而且能通過健康教育使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使健康人不變成亞健康人,亞健康人不變成病人,早期病人不變成晚期病人,整個人群發病率、死亡率下降。【我的筆記】溫馨提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醫療機構和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