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_第1頁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_第2頁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_第3頁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_第4頁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21級專科生畢業論文 26目 錄1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11.1零件的工藝分析21.2分析零件的技術要求21.3零件的工藝審查32 確定零件的生產類型33 確定毛坯的種類和制造方法44 擬定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44.1選擇定位基準44.2外表加工方法的選擇54.3加工階段的劃分64.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64.5工序順序的安排74.6確定工藝路線75 機床設備及工藝裝備的選用116 確定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127 確定切削用量及時間定額128 編制工藝文件16小 結20參考文獻21致 謝22 1 鉆床主軸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圖1-1鉆床主軸1.1零件的工藝分析零

2、件的功用分析鉆床是指利用比目標物更堅硬、更銳利的工具通過旋轉切削或旋轉擠壓的方式,在目標物上留下圓柱形孔或洞的機械和設備的簡稱。是具有廣泛用途的通用性機床,可對零件進行鉆孔、擴孔、鉸孔、锪平面和攻螺紋等加工。在鉆床上配有工藝裝備時,還可以進行鏜孔,在鉆床上配萬能工作臺還能進行分割鉆孔、擴孔、鉸孔。而鉆床主軸在鉆床上也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它可以支撐零件傳動,承受載荷,傳遞扭矩等。1.2分析零件的技術要求1尺寸70mm對公共軸線A-B的圓跳動公差為0.01mm。2尺寸40mm對公共軸線A-B的同軸度公差為0.008mm。3尺寸40mm對公共軸線A-B的同軸度公差為0.008mm。4花鍵軸部份外圓3

3、2mm對公共軸線A-B的圓跳動公差為0.03mm。5花鍵軸花鍵的齒側面對基準軸線C的平行度公差為0.05mm,對稱度公差為0.012mm。6莫氏4號的內圓錐孔對公共軸線A-B的圓跳動公差為0.015mm。740mm×52mm的左端面對公共軸線A-B的圓跳動公差為0.02mm。8錐孔接觸面涂色檢查接解面75%。9熱處理先整體調質處理2832HRC,尺寸70mm×138mm局部淬火4248HRC。1.3零件的工藝審查根據零件的技術要求及其在產品中的裝配要求,結合生產類型和生產條件,從工藝角度出發,對零件圖樣進行工藝性審查。1鉆床主軸結構比擬復雜,又屬細長軸類零件,其剛性較差。因

4、此所有外表加工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次,而且工序分得很細,這樣經過屢次加工以后,逐次減小了零件的變形誤差。2安排足夠的熱處理工序,也是保證消除零件內應力,減少零件變形的手段。3為了保證支撐軸和錐孔的同軸度,加工過程中,配用錐堵使外圓和錐孔的加工能到達圓跳動公差為0.015mm要求。4在磨削莫氏4號錐孔時,利用基準軸徑A做為支撐部位,用基準軸徑B找正工件,保證了錐孔與基準軸的同軸度。5無論是車削還是磨削,工件夾緊力要適度,在保證工件無軸向竄動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小夾緊力,防止工件產生彎曲彎形,特別是在最后精車、精磨時,更應重視這一點。2 確定零件的生產類型零件的生產類型是指企業或車間、工段

5、、班組、工作地等生產專業化程度的分類,它對工藝規程的制訂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零件的生產類型一般可分為大量、成批生產和單件生產三種,不同的生產類型有著完全不同的工藝特征。零件的生產類型是按零件的生產綱領來確定的。生產綱領是指企業在方案期內應當生產的產品產量和進度方案。年生產綱領是包括備品和廢品在內的某產品的年產量。零件的年生產綱領N為:N=Qm(1+a%)(1+b%)式中N零件的生產綱領件/年; Q產品的年產量臺、輛/年; m每臺輛產品中該零件的數量件/臺、輛; a%備品率,一般取2%4%; b%廢品率,一般取0.3%0.7%。根據公式可計算求得零件的年生產綱領,再通過查表,就能確定該零件的生產類

6、型。由于此零件沒有要求,因此我組討論選用批量生產類型。3 確定毛坯的種類和制造方法在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時,正確選擇適宜的毛坯,對零件的加工質量、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時都有很大的影響。顯然毛坯的尺寸和形狀越接近成品零件,機械加工的勞動量就越少,但是毛坯的制造本錢就越高,所以應根據生產綱領,綜合考慮毛坯制造和機械加工的費用來確定毛坯,以求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零件材料為45Cr,運行時經常受到沖擊性載荷,需要保證零件的強度。因此綜合零件工藝特性,生產綱領大小及其經濟性,確定為鍛件經過自由鍛造后進行正火處理以消除鍛件在鍛造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提高材料的性能。4 擬定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4.1選擇定位基準粗

7、基準:用未加工過的外表所作的定位基準。 精基準:用已加工過的外表所作的定位基準。 1粗基準的選擇原那么 選擇粗基準時,主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各道工序均有足夠的加工余量以及工件安裝的穩定性。 選擇原那么為: 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面之間的位置要求,應選不加工面為粗基準; 合理分配各加工外表的余量; 盡量選用面積大而平整的外表為粗基準,以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 粗基準一般不重復使用,同一尺寸方向的粗基準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鉆床主軸毛坯為自由鍛件,毛坯精度低,最初加工工序應選加工余量小的外表為粗基準,且只是用一次。2精基準的選擇原那么 選擇精基準時,主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安裝可

8、靠。 選擇原那么為: 基準重合原那么;即選擇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以防止基準不重合誤差。 基準統一原那么;即盡可能選用統一的定位基準加工各個外表,以保證各外表間的位置精度。 自為基準原那么;當精加工某些重要外表時,常用其加工外表本身為定位基準。可以提高加工面本身的尺寸和形狀精度,但不能提高加工面的位置精度。 互為基準;對于有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外表,采用互為基準反復加工,更有利于精度的保證; 保證工件定位準確、夾緊可靠、操作方便的原那么。在粗車的時候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面之間的位置要求,應選不加工面為粗基準;粗基準一般不重復使用,同一尺寸方向的粗基準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時候

9、即選擇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以防止基準不重合誤差。即盡可能選用統一的定位基準加工各個外表,以保證各外表間的位置精度。對于有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外表,采用互為基準反復加工,更有利于精度的保證。鉆床主軸屬軸類零件,設計基準為圓柱的外表,工序基準為兩中心孔,選軸的軸線為定位基準,既符合基準重合原那么,又符合基準統一原那么。 4.2外表加工方法的選擇170的外圓柱外表:外表粗糙度為1.6,屬于IT7IT8級,需要經過粗車、半精車、精車才能到達。但是因為該段淬火4248HRC,查?機械工程材料?第75頁淬火可知在淬火時工件會有很大的內應力,往往會引起工件的變形,所以在淬火后要安排磨銷以修正變形的外圓。硬度

10、又比擬高,所以取消精車改為粗磨。240的外圓柱外表:外表粗糙度為0.8屬于公差等級為IT5級需要經過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才能到達。 3M36×1.56h外螺紋:該外螺紋在40的外圓柱外表上,所以也要經過粗車、半精車、精車這三部才能進行螺紋切削。該處外外表車削要比圖紙M36×1.56h的外圓直徑小0.2mm,這樣便于外螺紋的配合。外螺紋小徑= 導程×公稱直徑×0.62=1.5×36×0.62=33.48mm。 430的外圓柱外表:此外圓沒有標注粗糙度要求,也沒有長度要求所以安自由公差來切削。 532:外表粗糙度為1.6,屬于IT7I

11、T8級,需要經過粗車、半精車、精車才能到達。此處還有一個花鍵,要銑削。4.3加工階段的劃分 在選定鉆床主軸各外表加工方法后,就需進一步確定這些加工方法在工藝路線中的順序及位置,這就涉及加工階段劃分方面的問題。對于精度要求較高的外表,總是先粗加工后精加工,但工藝過程劃分成幾個階段是對整個加工過程而言的,不能拘泥于某一外表的加工。 為能保證該零件的技術要求及尺寸精度,可將加工階段劃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個階段,并用到車,銑和磨三個工種,完成其全部加工過程。4.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工序集中與工序分散是擬定工藝路線時,確定工序數目或工序內容多少的兩種不同的原那么。工序數目少而各工序的加工內容多

12、,稱為工序集中。工序數目多而各工序的加工內容少,稱之為工序分散。工序的集中與分散是確定工序內容多與少的依據,它直接影響整個工藝路線的工序數目及設備、工裝的選用等。工序的集中:有利于采用高效率的專用設備和數控機床,提高生產率;減少工序數目,縮短工藝路線,簡化生產方案和生產組織工作;減少機床數量、操作人員數和占地面積;減少工件裝夾次數,不僅保證了加工外表的相互位置精度,而且減少了夾具數量和裝夾工件的輔助時間。工序的分散:具有設備和工藝裝備比擬簡單,便于調整,容易適應產品的變換;對工人的技術要求較低;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減少機動時間;所需設備和工藝裝備的數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積大。由于該零

13、件的生產類型為批量生產,確定選用工序集中的原那么組織工序內容,一方面可以采用萬能、通用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加工,以提高生產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工件的裝夾次數,有利于保證各加工外表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并可以縮短輔助時間。 4.5工序順序的安排機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準后其他原那么;鉆床主軸的定位精基準為回轉面的軸線,應先加工回轉外表,修研中心孔,保證基準的精度,從而保證整個零件的尺寸精度。 2遵循“先粗后精原那么;對于主要外表,先進行粗加工,后進行精加工,工序分開,以減少變形,保證加工質量。 3遵循“先主后次原那么;先加工莫氏四號錐孔、40mm圓柱外表、40mm圓柱外表等裝配外表,保證其加工精

14、度,后加工35×12mm及32×12.2mm兩花鍵等次要外表。 4遵循“先面后孔原那么;先加工回轉外表,再加工長孔和花鍵。熱處理工序: 1毛坯集結后應進行正火處理,以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內應力。 2機械加工之前,粗加工之后,應進行調質處理,消除內應力,為下一步加工消除變形。 3半精加工之前,精加工之后,應進行淬火處理,提高材料硬度和耐磨性,保證零件性能。 4在工藝過程的最后,應進行時效處理,消除機械加工內應力。4.6確定工藝路線機械加工中,加工路線對零件的加工精度,外表質量以及加工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確定好的加工路線是保證加工精度、外表質量、提高效率的工藝措施之一,其確

15、定與工件要求的零件外表質量、機床進給機構的間隙,刀具耐用度以及零件輪廓形狀有關。以下便是針對本零件的結構確定其工藝路線。工藝路線一: 準備毛坯正火調質把小端深入主軸孔,夾住臺階處平端面,鉆中心孔粗車、半精車這頭外圓調頭夾大端托小鉆中心孔粗車半精車小端端各處外圓銑,用分度頭夾大端頂小端,銑兩長孔,至圖樣要求熱處理70mm×138mm局部淬火4248HRC夾大端頂小端,精車小端各段外圓,倒角分度頭夾端、頂小端、粗銑、半精銑花鍵夾小端,頂大端活頂尖,粗磨各段外圓夾小端,中心架托大端70mm處,粗磨錐孔車螺紋M36×1.56h至圖樣要求磨內圓錐孔修中心孔工藝路線二: 準備毛坯正火夾

16、小端托大端鉆中心孔粗車這頭外圓調頭夾大端托小鉆中心孔粗車小端各處外圓調質半精車各處外圓銑,用分度頭夾大端頂小端,銑兩長孔,至圖樣要求夾大端托小端精車各處外圓分度頭夾端、頂小端、粗銑、半精銑花鍵車螺紋M36×1.56h至圖樣要求熱處理70mm×138mm局部淬火4248HRC夾小端,頂大端,粗磨大端外圓夾小端,中心架托大端70mm處,粗磨錐孔 方法一與方法二相比擬,方法一要用到大型車床,大型車床的每小時的能耗比小型車床的能耗高,經濟效益就相對的低了不符合任務書的要求設計方案必須注重經濟性,盡量選用通用工裝及設備,減少實際生產加工中的外委加工。調質后進行粗車,磨耗會比擬高,刀具

17、的磨損也會提高,零件的尺寸誤差就會提高。綜合以上所說采用方案二比方案一好些。具體的加工路線如下:1鍛造模鍛 2熱處理正火3劃線劃端面及外形線,做為粗加工的參考尺寸線4粗車1小端插入主軸孔,夾小端,粗車大端面,鉆中心孔A6.32夾小端端部,頂大端中心孔,車大端外圓70mm留加工余量5mm3倒頭車32mm處至尺寸40mm長40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5粗車夾大端,上中心架,托40mm處,車小端面,鉆中心孔A6.3,總長留加工余量17mm中心孔工藝凸臺,粗車小端外圓各部留加工余量5mm,大端長138mm,留加工余量2mm。鉆小端中心孔后,改夾大端頂小端中心孔在C6163車床上加工6熱處理調質處理2

18、832HRC7車夾大端,頂小端,半精車小端外圓32mm至35mm長40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8車夾大端,中心架托35mm處,半精車小端面,修研中心孔。夾大端頂小端,去掉中心架,加工小端外圓各部尺寸,留加工余量3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9車夾小端,托40mm處,半精車70mm端面和外圓,總長1045mm (其中有工藝凸臺15mm)。外圓留加工余量1.5mm,鉆孔及精車莫氏4號圓錐孔,留余量1.52.5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10車夾大端,頂小端,半精車小端各部外圓,留加工余量1.5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11劃線劃35mm×12mm及32mm×12.2mm長孔線12

19、銑用分度頭夾大端頂小端,銑兩長孔,至圖樣要求在X53K銑床上加工13熱處理對70mm×138mm處,進行局部淬火,硬度4248HRC14精車夾大端頂小端,精車小端各段外圓,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8mm15精車夾小端,中心架托40mm,精車70mm,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8mm中心架改托70mm處,精車莫氏4號錐孔,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30.5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16銑分度頭夾端、頂小端、粗銑、半精銑花鍵,留磨削余量0.3mm在A6132銑床上加工17磨夾小端,頂大端活頂尖,粗磨各段外圓,留精磨余量0.4mm在M1432磨床上加工18磨夾小端,中心架托大端70mm處,粗磨

20、錐孔,留磨削余量0.3mm ,裝錐堵在M1432磨床上加工19車夾大端,頂小端,車螺紋M36×1.56h至圖樣要求在C6163車床上加工20熱處理時效處理消除機械加工內應力21磨修研兩端中心孔,采用兩中心孔定位夾緊工作,半精磨各段外圓尺寸,留精磨余量0.3mm在M1432磨床上加工22磨精磨花鍵至圖樣要求在M1432磨床上加工23磨采用兩中心孔定位裝夾工作,精磨軸外圓各部尺寸至圖樣要求在M1432磨床上加工24鉗取出左端大頭錐堵25磨夾小端用中心架托A基準軸徑40mm,以B基準軸徑40mm找正,精磨莫氏4號圓錐孔及端面至圖樣要求在M1432磨床上加工26車夾大端,托小端30mm軸徑,

21、車掉小端工藝凸臺,保圖樣尺寸1030mm在C6163車床上加工27檢驗檢查各部尺寸及精度28入庫涂油入庫5 機床設備及工藝裝備的選用刀具的選擇:該零件無特殊外表,一般采用通用或標準刀具,車床上車端面用45號車刀,車圓柱面用90度車刀,車螺紋用螺紋車刀,立銑刀,花鍵銑刀,修研中心鉆等。量具的選擇: 直徑為30mm的軸,直徑為40mm主分別采用10分度和50分度的游標卡尺,直徑為40mm,40mm,32g6mm的軸和花鍵軸采用外徑千分尺,M36×1.5-6h采用螺紋千分尺,直徑為31.27錐孔采用內徑千分尺。6 確定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根據?機械工人切削手冊?查詢可得如下結果:

22、70的外圓柱外表:粗糙度Ra1.6 ,IT 7,粗車4mm,半精車4mm,粗磨0.6mm;40的外圓柱外表:粗糙度Ra0.8,IT7,粗車6mm,半精車1.2mm,粗磨0.8mm,半精磨0.3,精磨0.1mm;32:粗糙度Ra1.6,IT6,粗車6mm,半精車1.2mm,粗磨0.8mm;莫氏錐孔:粗糙度 IT6,鉆孔19的鉆頭,粗鏜0.8mm,半精鏜0.5mm,精鏜0.5mm,粗磨,0.2mm;內孔:粗糙度IT11,鉆-擴;30內孔:粗糙度IT7鉆-擴-粗車-精車;通孔兩端的600錐角及鍵槽:粗糙度IT7粗車-半精車-精車; 根據各工序加工余量的選定,因中間40和那32段比擬長,在鍛造過程中會

23、產生的彎曲變形會比擬大,要多留些余量來車削修整外圓。所以這兩段外圓在加5mm的切削余量。毛坯鍛造以后的大小是由79×151和52×462和44×417三個圓柱構成的毛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毛坯的大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毛坯的長度=79的體積+40的體積+44的體積+中心臺體積/0.98鍛造時的磨耗。/40×40=×39.5×39.5×151+×26×26×462+×22×22×417+×15×15×17/0.98鍛

24、造時的磨耗。/40×40=39.5×39.5×151+ 26×26×462+ 22×22×417/0.98鍛造時的磨耗。/40×40=1560.2×151+676×462+484×417=218435+106420314+202128478.15+2.44 4817 確定切削用量及時間定額工序4:粗車工步1:小端插入主軸孔,夾小端,粗車大端面1) 切削深度;單邊余量為 2) 進給量;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取f=0.8mm/r3) 計算切削速度;其中:, , , 。修正系數見?切削手

25、冊?11表1.28,即 , , , , 。所以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與405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現選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5) 切削工時; ;其中; ; ; 工步2:車大端外圓70mm 車大端外圓和車大端面的切削用量相同,在此不再類似,計算工時如下:切削工時: ;其中; 工步3:倒頭車32mm處至尺寸40mm長40mm1) 切削深度;單邊余量為 2) 進給量;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取3)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 , , 。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11表1.28,即 , , , , 。所以: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與1015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現選取。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26、 5) 切削工時; ;其中; 工序12:夾大端頂小端,銑兩長孔,至圖樣要求1選擇刀具 刀具選取不重磨損硬質合金端銑刀,刀片采用YG8,,。2決定銑削用量 1決定銑削深度; 因為加工余量不大,一次加工完成 2決定每次進給量及切削速度; 根據X51型銑床說明書,其功率為為,中等系統剛度。 根據表查出 ,那么: 按機床標準選取 當時 按機床標準選取 3計算工時;切削工時:,那么機開工時為: 工序16:粗銑、半精銑花鍵1) 切削深度;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表10-119,取2) 進給量;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表10-118與表10-119按機床選取3) 切削速度;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表10-

27、70,及10-66,查得4) 確定機床主軸; 按機床說明書(見?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表6-39),與相近的機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當時,工作臺的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查機床說明書有5)切削工時;按?機械加工工藝手冊?1表6.2-1。 8 編制工藝文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廠名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卡片產品型號零件圖號產品名稱零件名稱鉆床主軸共1頁第1頁材料牌號45Cr毛坯種類鍛件毛坯外形尺寸每件毛坯可制件數1每臺件數1備注工序號工序名稱工序內容車間工段設備工藝裝備工時s準終單件1鍛造自由鍛 2熱處理 正火3劃線劃線面及外形線,作為粗基準加工的參照尺寸線車床C61634粗車1 小端插入主軸孔,

28、夾小端,粗車大端面,鉆中心孔A6.32 夾小端端部,頂大端中心線,車大端外圓直徑70mm留加工余量5mm3 倒頭車直徑32mm處至尺寸直徑4000.3mm長40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5粗車加大端,上中心架,托直徑4000.3mm處,鉆中心孔A6.3,總長留加工余量5mm,照顧大端長138mm,留加工余量2mm。鉆小端中心孔后,改夾大端頂小段中心孔。車床C6163三爪卡盤6熱處理調質處理28-32HRC7車夾大端,頂小端,半精車小端外圓直徑32-0.0090.025mm至直徑3500.2mm長40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8車車大端,中心架托直徑3500.2mm處,半精車小端端面,修研中心孔

29、。夾大端頂小端,去掉中心架,加工小端外圓各部尺寸,留加工余量3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9車夾小端,托直徑40mm(+0.013-+0.002)mm處,半精車直徑70mm端面和外圓,總長1045mm其中有工藝凸臺15mm。外圓加工余量為1.5mm,鉆孔及精車莫氏4號圓錐孔,留余量1.5-2.5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1011車劃線夾大端,頂小端,半精車小端各部外圓,留加工余量1.5mm 劃線35mm*12mm及32mm12.2mm長孔線車床C6163三爪卡盤12銑用分度圓夾大端頂小端,銑兩長孔至圖樣銑床XA6132X53K分度頭13熱處理對直徑70mm*138mm處,進行局部淬火,硬度為42

30、-48HRC14精車夾小端,中心架托直徑40+0.013+0.002mm,精車直徑70mm,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8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錐堵15精車夾小端,中心架托直徑40+0.013+0.002mm,精車直徑70mm,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8mm中心架改托直徑70mm處,精車莫氏4號錐孔,倒角,留磨削加工余量0.30.5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錐堵16銑分度頭夾大端,頂小端,粗銑,半精銑花鍵,留磨削余量0.3mm銑床XA613217磨夾小端,頂大端活頂尖,粗磨各段外圓,留精磨余量0.4mm磨床M143218磨夾小端,中心架托大端直徑70mm處,粗磨錐孔,留磨削余量0.3mm,裝錐

31、堵磨床M143219車夾大端,頂小端,車螺紋M36*1.5-6H至圖樣要求車床C6163三爪卡盤20熱處理時效處理消除機械加工內應力21磨修磨兩端中心孔,采用兩中心孔定位加緊工作,半精磨各段外圓尺寸,留精磨余量0.3mm磨床M143222磨精磨花鍵至圖樣要求花鍵軸磨床描圖23磨采用兩中心孔定位裝夾工作,精磨軸外圓 各部尺寸至圖樣要求磨床M143224鉗取出左端大頭錐堵描校25磨夾小端用中心架托A基準軸經直徑40+0.0130.002mm,以及基準軸經直徑40+0.006-0.005mm找正,精磨莫氏4好圓錐孔及端面至圖樣要求磨床M1432 26車夾大端,托小端直徑30-0.2-0.4mm軸經,

32、車掉小端工藝凸臺,保圖樣尺寸1030mm車床C6163三爪卡盤底圖號 27檢驗檢查各部尺寸及精度 28入庫涂油入庫裝訂號 設計日期校對日期審核日期標準化日期會簽日期標記處數更改文件號簽字日期標記處數更改文件號簽字日期小 結這次設計是大學學習中重要的一門科目,它要求我們把大學里學到的所有知識系統的組織起來,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總體考慮,需把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機床概論、公差與配合、機械加工質量、機床主軸工藝分析、機械制造工藝學等專業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也培養了我們的自學與創新能力。因此本次設計綜合性和實踐性強、涉及知識面廣。所以在設計中既了解了根本概念、根本理論,又注意了生產實踐的需要,將各種

33、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來完本錢次設計。這次設計重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是在學完大學所學的所有專業課及生產實習的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訓練。這次設計雖然只有三個星期時間,但在這三個星期時間中使我們對這次課程設計有了很深的體會。這次畢業設計使我們以前所掌握的關于零件加工方面有了更加系統化和深入合理化的掌握。比方參數確實定、計算、材料的選取、加工方式的選取、刀具選擇、量具選擇等;也培養了我們綜合運用設計與工藝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我們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鍛煉與提高;再次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理論與實踐也存在差異。回憶起此次設計,至

34、今我們仍感慨頗多。確實,從選題到完成定稿,從理論到實踐,在整整三個星期的時間里,可以說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的東西,同時穩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通過這次畢業設計使我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的實用,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應用。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當然也發現了我們自己的缺乏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通過這次畢業設計,讓自己把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重新復習了一遍。參考文獻1 李洪.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2 崔友捷.機械加工余量使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標準化效勞部,1992.3 鄭修本.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