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_第1頁
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_第2頁
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_第3頁
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_第4頁
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產后出血的介入治療現在學習的是第1頁,共9頁定義:產后出血是指經陰道分娩出血量超過500ml或剖宮產后出血量超過1000ml。或者血細胞比容值下降達到或超過10%則可認定為產后出血。產后大出血的標準:失血量超過1500ml,血紅蛋白下降4g/dl,需要輸血量4單位紅細胞。 臨床評估: 臨床通過肉眼所見的失血量作出的判斷通常比實際失血量少將及50%,盡早作出診斷并采取恢復產婦的血容量及查找出血的原因,治療延誤及治療方法錯誤是導致產婦分娩后死亡的重要原因。現在學習的是第2頁,共9頁病理生理學:對于產后出血,子宮有著適當的生理調控措施,通過子宮肌層的收縮壓迫子宮螺旋動脈從而達到止血目的。造成頑固

2、性產后出血的原因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以至于無法完成正常的生理收縮而無法止血。由于出血性休克導致的血管內皮損傷很容易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死亡率最高的是羊水栓塞(AFE)導致的DIC,通常表現為急性起病的呼吸衰竭、循環衰竭、休克、血栓出血綜合征。縮宮素引起的子宮過度收縮、剖宮產手術、子宮破裂以及胎盤早剝均為AFE的危險因素。現在學習的是第3頁,共9頁解剖:產后出血主要出血血管是源于髂內動脈(IIA)的子宮動脈。髂內動脈分為前支及后支。前支供應內臟。子宮動脈通常發自髂內動脈前支的內側方。其他分支包括膀胱上動脈、直腸中動脈、直腸下動脈、陰道動脈。子宮動脈發出的分支為弓狀動脈,延伸入子宮肌層呈

3、環形分布。并發出眾多輻射分布的動脈,在子宮內膜延伸為螺旋動脈。靜脈叢與動脈伴行,在動脈期的終末期顯影。盆腔血管網非常豐富,雙側髂內動脈存在廣泛吻合,如腸系膜下動脈、腰動脈、髂腰動脈。骶動脈。現在學習的是第4頁,共9頁現在學習的是第5頁,共9頁解剖變異:子宮動脈多發自與IIA動脈中部,但也可發自IIA動脈前部或后部,也有起源于IIA動脈主干甚至主動脈的報道。子宮動脈與膀胱動脈共干是一種重要變異,這種情況下的非靶向栓塞可導致膀胱缺血。產后大出血的第二個主要供血動脈是卵巢動脈。現在學習的是第6頁,共9頁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陰道填塞、子宮按摩、予以縮宮藥物、滯留胎盤刮除、補液及輸血。介入治療:經右股動

4、脈入路植入4F-5F鞘,同時可行中心靜脈插管,進行補液支持治療通路。需栓塞雙側子宮動脈Cobra導管最容易進入子宮動脈,常用彎曲度適中的C2型,首先通過推送Cobra導管到達對側髂內動脈。同側子宮動脈插管可采用Waltman攀技術。當主動脈分叉角度過銳時可使用Sidewinder導管。通常選用可吸收栓塞劑,最常用明膠海綿,可切割成大小不一的顆粒,也可制成條形塞入1ml注射器內。現在學習的是第7頁,共9頁最后行主動脈造影確認栓塞效果,同時了解卵巢動脈的走行以備日后對復發出血病例行卵巢動脈栓塞術,術中需注意卵巢動脈發出的側支血管,往往是栓塞術后的延遲出血的原因。子宮切除對于已發生DIC及血流動力學損害的病人風險很高,對于子宮頸陰道部位的撕裂出血無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