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亞胺制備工藝_第1頁
聚酰亞胺制備工藝_第2頁
聚酰亞胺制備工藝_第3頁
聚酰亞胺制備工藝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聚酰亞胺制備( 1)實驗原理以均苯四甲酸酐和對苯二胺縮聚而成的聚酰亞胺最終的產物不溶不熔,分子量很低時就從反應介質中沉淀出來,無法加工和成膜。因此要分成預聚和終縮聚兩個階段來合成:第一步是在 N'N二甲基乙酰膚、 N'N二甲基甲酰胺、砒咯烷酮等極強溶劑中,于室溫下,使二酐和對苯二胺進行預縮聚,形成可溶性高分子量聚酰胺;第二步才將該預聚物成型,如膜、纖維、涂層、層壓材料等,然后加熱到150以上,使殘留的羧基和亞胺基繼續反應固化。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2)原科配比理論上是二酐與二胺的配比為 1:1時得到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最高,粘度最大。但由于反應體系有微量水存在,使過量的二

2、酐轉化為酸變得不活潑,所以就耍二酐稍過量時才能獲得較高的分子量和較高的粘度。一般二酐與二胺摩爾量之比在1.020 1.030 比較合適。( 3)聚酰胺酸 (PAA)固體含量的確定。1 歡迎下載精品文檔在選擇聚酰胺酸膠液的固體含量時,要考慮膠液的粘度不能太小,太小不利于成膜。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大量實驗,膠液的固體含量為 10時最佳。各種膠液的固體含量配比見表反應物質8%10%12%反應物質PAA固體含量PMDA(g)2.2252.6313.16ODA(g)2.0032.3703.84NMP(ml)505050PAA-聚酰胺酸, PMDA均-苯四甲酸二酐 , ODA- 二氨基二苯基醚 ,NMP-毗

3、咯烷酮。( 4)儀器和藥品儀器:電動攪拌器、電熱鼓風干燥箱、三口燒瓶、量簡、研缽、燒杯等 ( 其它需要的玻璃儀器可任選) ;本體: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 4'4- 二氨基二苯基醚 (ODA);溶劑: N'N- 二甲基乙酰胺、N'N- 二甲基甲酰胺、毗咯烷酮(NMP)任選一種。( 5)實驗步驟a. 用研缽將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 4'4- 二胺基二苯基醚(ODA)分別研。2 歡迎下載精品文檔細,然后放于干燥箱中在100左右的溫度下烘培12個小時,備用。b. 烘好的 4'4- 二氨基二苯基醚 (ODA)溶于 N'N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劑中,高

4、速攪拌至無顆粒狀物質時,少量多次均勻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 注意藥品保持干燥 ) ,大約 1 2小時加完 ( 注意:溫度控制在0 20) ;此時,得到了低聚合物 PAA。藥品用量:溶劑為40-50m1,聚酰胺酸 (PAA)的量為溶劑量的 5-12 ;c. 把所制得的溶膠涂抹( 流涎法 ) 在洗凈烘干的玻璃片上,一定要均勻,然后至于烘箱中亞胺化。d. 首先用銅網過濾,出去雜質。靜置2小時,然后在玻璃上進行涂膜。涂膜要以制得的膠液的粘度調節適當的均膠機轉速,轉速對膜厚度有所影響,在涂膜時采用一次、兩次涂覆得到厚度均勻的膜,然后在烘箱中進行亞胺化處理。e. 亞胺化處理:置于烘箱,將溫度調節至80保持 2小時,使溶劑全部揮發;再對烘箱升溫,采用階梯法,分別調節至120, 160, 200并保持 1小時,再將溫度調節至 240左右并保持 1小時亞胺化處理,最后冷卻置室溫。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