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_第1頁
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_第2頁
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_第3頁
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_第4頁
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用化學式表示D的組成自色沉淀(1)該融雪劑中一定含有(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含有能被 雅糧吸 引的0科仁紅驚色的金 ,奉化物2、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推斷題一、解題的一般思路審析 明顯條件機美鍵物質特征推斷原理一 y J現象特征結論*%證隱含條件突破口) 反應特征二、推斷題的常見突破口1 .物質特征固體顏色:Fe、C CuOMn。FaO(黑色);Cu、Fe?Q(紅色);Cu(OH)2CO (綠色);CuSO -5HbO (藍色)、S (黃色)。溶液顏色:含有 Cu2+ (藍色);含有Fe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O 小紅對暗紫色消毒粉 A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淺綠色);含

2、有 Fe3+ (黃色)。常見固體單質有Fe、Cu、C S;氣體單質有 H、N2、Q;無色氣體有HL、N、Q、COCO、CH、SO;常溫下呈液態的物質有HQ2 .現象特征(1)火焰顏色:S在Q中燃燒(藍紫色);S、H2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CO CH在空氣中燃燒(藍色)。沉淀顏色:BaSO、AgCl、CaCQ BaCO (白色);Cu(OH'(藍色);Fe(OH)3 (紅褐色)。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得更旺的氣體是Q,熄滅的氣體是CO或N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Q。能使白色無水CuSGa末變藍的氣體是水蒸氣。3 .反應特征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

3、CO。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zQ變黑)的氣體是H2或CQ固體是C。在Q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 Fe。 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CO和H2O的物質是有機物,如 CH、GH5OH等。能溶于鹽酸或稀 HNO勺白色沉淀有 CaCQ BaCO;不溶于稀HNO勺白色沉淀有 AgCl、BaSO。 三、推斷題解題的常用方法1 . 一點擊破順藤摸瓜例1、物質AF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卮鹣铝袉栴}:(1)若A為固體非金屬單質,E為紅色固體單質,則 B、D的化學式為:B、D寫出下列反應化學方程式: A+B: 。(2)若E為一種鹽,則 A、C的化學式可能是 、;寫出下列反應化學方程式:

4、 B+C: 。2 .逆向思維反向推斷例2、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學學過的物質。其中E、F、H均為黑色固體B為紫紅色固體,D為混合物。他們之間有下圖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F-G的反應類型寫出F-E的化學方程式指出B的一種用途3 .提出假設 逐一論證例3、有X、Y、Z三種常見化合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X+2Y=Z+HQ Z+Ca(OH)=CaCOj +2Y。試推斷(用化學式回答)(1) X 是。(2)符合上述條件的 Y、Z有多少種組合,請任意寫出一種組合:丫是; Z是4 .發散思維各個擊破例4.今年年初,我國南方出現了大面積的冰雪災害,在除雪過程中,融雪劑發揮了很

5、大的作用。某公司生產的融雪劑是由氯化鈉、硝酸鈉、氯化鎂、硫酸銅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小佳同學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并完 成了以下實驗:請你根據以上設計過程,完成下列空白:(2)加入硝酸銀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揪毩暋?、常見金屬D的制取與轉化關系如下(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出峽與曲缸擊門結合的1 有毒氣體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 是. 寫出上圖中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白色固體F;G.EF(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固體物質無色汽件B(2)寫出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3、小明在家中廚房取得一種白色粉末A,到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結果如下圖:lIb元京的一斡“)加入A

6、C (一脖常用的簫ffD(1)無色試劑B是(填名稱)若無色溶液 D中只含一種溶質白色沉港FNaCl (不考慮前面加入的B試劑),則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2)結合題目所給信息判斷:原試劑瓶內所盛白色固體可能是 或。(2)寫出C與D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A B、C、D E、F六種物質都是初中化學內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D是最常見的溶劑。一»D (無色無It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A含有氫元素,則 A的名稱是,它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 A不含氫元素,則 A的名稱是,它與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寫出D- E的化學方程式: 。4、老師請

7、小剛幫助他將失去標簽的鹽酸、氯化鈉、氫氧化鈉三瓶溶液鑒別出來,重新貼好標簽。為了鑒別這三種溶液,小剛取這三種溶液各少許,分別編號為A、B、C,按下圖步驟進行實驗,同時觀察現象。產一1一n另取a、c分別漏加& C 滴加酚酸試液I無色溶液硅酸朝:智液回I紅色溶裱(國有氣泡產生I國無明顯現象A為 溶液,B為 溶液,C為 溶液。5、某生在實驗室發現一沒有瓶塞的試劑瓶,里面裝有白色固體試劑,瓶上標簽已經嚴重腐蝕,看不清上面的字跡,但可以判斷里面所盛試劑由三種元素組成。為確定該白色固體的成分,他取少量該固體配成無色溶液A,然后進行了以下實驗:根據上圖推斷,C是, D是, E是 (填寫化學式)。寫出

8、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屬于 反應(填寫基本反應類型)。7、右圖所示的是 A、B、C三種溶液兩兩混合時產生的實驗現象,其中A是初中化學常見的酸,請寫出符合實驗象8、已知A B為兩種黑色粉末,D為紅色單質。A、B、C、D E五種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回答:(1) C的化學式為; (2) A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是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9、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液中含有 AgNQ Zn(NQ)2和Cu(NO)2三種物質。為了分離并回收金屬銀和銅,化學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5 - / 10廢液 Ag 工力(HOj匕試劑甲硝睇貝溶液根據以上

9、實驗方案你認為:固體 X是,固體丫是,濾液B是。10、實驗室有一包由兩種鹽(不含氫元素)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標簽破損的未知酸溶液。為了確定各自成分,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已知A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體 B是農業上常用的兩種元素組成的鉀肥。則:氣體 A是 ;未知酸溶液是 ;組成白色粉末的兩種鹽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是。中考化學專題復習一酸、堿、鹽典型例題解析在近幾年的化學中考題中,以酸堿鹽為知識的命題均有所體現。試題題型多樣,以選擇、填空、實驗探究等, 以考查同學們的知識綜合、遷移、靈活運用的能力?,F將酸堿鹽有關的知識考題典例如下,希望同學們能根據酸堿 鹽的性質,找到題目的突破點,得

10、出正確的結論。例1.下列物質是由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的是()A. Zn(NO)2 B . CuSOC. FeCLD. Al 2(SO4)3例2.在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發現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析出的少量金屬是()A .銅和鐵 B .鐵和銀 C .銀 D .銅和銀例3. a、b、c、d、e屬于酸、堿、鹽的五種化合物,它們的溶液相互反應時關系如下:(1)a + b = c +H2O (2) c +H2SO= d J+a (3) e+AgNO= AgCl J + c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 a是硝酸,e是氯化鋼B . a是硝

11、酸,e是硝酸鋼C. a是硝酸,e是鹽酸D . a是鹽酸,b是氫氧化鈉例4. A、B、C D四種物質符合下列反應關系:(1)B+H 2=單質 A+HO (2)B+H 2SO= C+ H 2O (3)C+NaOH =藍色 J D+NaSO試判斷出它們的物質名稱:A; B; C; D;例5.有A、B、C D、E五瓶已失去標簽的溶液,各瓶可能是AgN。BaCb、NaCO、Ca(NO)z、HCl溶液中的一種,現將瓶內溶液各取少許,進行兩兩混合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說明:表中“T”表示有氣體生成;表 示有沉淀生成,“一”表示無明顯現象或有微溶化合物生成),試根據實驗結果判斷出各瓶中裝的是什么溶液(寫

12、化學式)根據以上轉化關系,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練習3.有六種物質分別為:石灰水、鐵、硫酸銅溶液,碳酸鉀溶液,鹽酸,氯化鋼溶液,它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如下 圖(凡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化學反應)。試將上述六種物質的化學式分別填入答題紙圖中的空格內。中考化學專題復習-圖表型綜合題解法例(2)解題技巧圖表型試題要求學生樹立全面的、聯系的、開放的觀點,并能從文字、表格、圖像中提取解決問題有用的信息。其 中直角坐標系題的解題要點在于解題時要求學生首先弄清楚自變量和因變量到底是什么,注意理解起點,終點,轉 折點的含義。然后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概念、圖像、數值三者之間的關系。表格型題的解題要點在于通過審題,獲取

13、有用信息,然后對表格中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依據物質的性質,變化規律進行解答。二、中考考點透視考點一:金屬與酸反應圖像題例1 (2010肇慶市)12.相同質量的 M N兩種活潑金屬,分別與足量質量分數為8%勺鹽酸反應(汕N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生成H2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A.金屬的活潑性 N>M B .兩個反應生成H2的體積相等C.相對原子質量 N> M D .兩個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一定相等A; B; C; D; E 0例6.要完成下列變化,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的是()A . Ba(OHfNaOHB. Cu(NO) 2-CuCLC. MgCOHMgCLD

14、. Ca(NO”-KNO練習1.甲、乙兩相鄰化工廠,排放的污水經處理后,仍然溶有下列8種離子Ag+、Ba2+、Fe3+、Na+、Cl-、乳“苒、OH中各不相同的4種,如果將甲、乙兩廠的污水,按適當比例充分混合,經再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轉變成無色的澄清的硝酸鈉稀溶液,污染程度大為降低,又經測定甲廠污水的pH大于7,試推斷:(1) 甲廠污水中含有的 4種離子是; (2 )乙廠污水中含有的 4種離子是練習2. X、Y、Z三種物質,有如下轉化關系:例2 (2010江西南昌)15、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關于甲、乙兩金屬判斷合理的是A.鐵、鎂

15、 B .鐵、鋅 C .鋅、鐵D .鋅、鎂考點二:化學反應趨勢圖像綜合題例1 (2010泰州)18.下列四個圖像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是()氫氣質量/g溶質質量分數/ %沉淀質量/gpHA.足量的鐵片和鋁片分別與等質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B.將濃鹽酸敝口放置在空氣中C.向氫氧化鉀和硝酸鋼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p H=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例3 (2010蘭州市)下面是對四個實驗繪制的圖形,其中實驗結果與圖形對應準確的是()液,和同學們一起測定溶質質量分數。他們取出該溶液51g,加入適量二氧化鎰,生成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16、(2)計算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例3下列示意圖能表示加水稀釋 pH= 10的溶液的口受熱時閾A.圖是pH=13的NaOH§液中加水稀釋B.圖是用適量的 KC1Q和MnO昆合物加熱制QC.圖是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D.圖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鐵粉至過量例4 (2010山東濰坊)18、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 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例4、向盛有22.3 g Na 2CO和NaCl固體混合物的燒杯中加入 連同藥品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燒杯連同藥品的起

17、始質量為300 g 0B值tD216.1 g稀鹽酸恰好反應,反應過程用精密儀器測得燒杯.!'J-'-9 -/ 10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181232反應后質量/gX(未知)26212回答下列問題:I '.匚.(1)當固體混合物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需時間約為(2)求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3)燒杯中物質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g例2、過氧化氫溶液長期保存會自然分解,使得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小軍從家中拿來一瓶久置的醫用過氧化氫溶A.反應后物質甲的質量為13g B .乙是反應物C.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5: 4 D .物質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考點三:圖表型計算題

18、這一類計算題通常與化學實驗相結合,與當前熱點或生活、生產實際緊密聯系。其中包括表格型計算題和直角坐標系計算題。著重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和數據的處理,體現了化學計算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例1: (2010江西南昌)24. (6分)今年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使用了一種含碳酸鈣的“石頭紙”:為測定其中碳酸鈣的含量,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稱取50g碎紙樣品。分別在5只燒杯中進行了實驗,實驗數據見下表(假設紙張其他成燒杯燒杯燒杯燒杯燒杯加入樣品的質量/g1010101010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1020304050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的質量/g0. 881 . 76X3. 523. 52分既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19、1)表中X的值為;S 。(2)完全反應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質量 _g_ 。(3)反應后,得到室溫下的不飽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中考化學專題復習-科學探究試題的一般解題方法一、要在已學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敢于和大膽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設例1.甲同學在某食品包裝袋內,發現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A的小紙袋,上面寫著“生石灰干燥劑,請勿食用”。甲同學隨手將小紙袋拿出來放在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發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粘在一起成為塊狀固體 Bo請你與甲同學一起對塊狀固體B進行探究。(1)猜想一:塊狀固體 B中除氧化鈣外還可能有: 、。寫出白色顆粒狀固體 A在空氣中轉化為塊狀固體 B的化

20、學反應方程式:(2)猜想二:塊狀固體 B溶于水可能有 現象(填“放熱”或“吸熱”)。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這一猜想(至少寫出兩種方案,如果寫出三種正確方案獎勵1分):;。(3)取適量塊狀固體 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試管中,振蕩、靜置、過濾,得到少量白色固體Co就白色固體 C的成分,甲同學與乙同學進行討論,一起猜想。甲同學認為,白色固體 C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碳酸鈣;你認為,白色固體C還可能是:。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填寫下表):方 案現象和結論二、根據試題的要求、結合已有的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簡單的化學探究性實驗例2 .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

21、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也好象 是生了 “銹” 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猜想:可能與空氣沒有關系,只是果肉內的物質自身相互反應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收集證據】(一)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生反應,生成咖啡

22、色的 物質。(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至猜想,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依次觀察 到下列實驗現象。請你將他們設計的可行的實驗探究方案,填寫在下表中。猜想可行的實驗方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猜想將一小塊果肉浸入盛有蒸儲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果肉表面變色。猜想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果肉表面不變色。猜想溫度高的先變色。得出結論?!痉此寂c評價】(1)在一四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 填代號)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驗證猜想時,同學們發現,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變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O【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變質,果品加工廠加工和保存果

23、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O三、要善于對實驗所得出的事實證據通過比較、歸納、概括、總結等方式進行處理,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并由此 解釋化學現象,說明問題例3.“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鎰制氧氣”的反應方程式為: o某同學做了該實驗后,展開了下列思考與探究:(1)催化劑MnO勺用量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他做了這樣一組實驗:每次均用 30mL10%勺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 MnO末做催化劑,測定各次收集到 500mL氧 氣時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實驗次序12345678910Mn朋末用量(克)0.10.20.30.40.50.60.70.80.91.0所用時間(秒)1787543222

24、2請分析表中數據回答: MnO的用量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如果有,是怎樣影響的呢?答:。(2) 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他又做了一組實當白:每次均取 5mL30%勺HQ溶液,然后稀釋成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實驗均在20c室溫下進行,其他實驗條件也均相同)實驗次序12345678HLQ溶液溶質質量分數1%3%5%10%15%20%25%30%MnOB末用量(克)0.20.20.20.20.20.20.20.2收集到540mL氣體時所用時間(秒)6602202058025943反應后液體溫度(C)2434395665676970請分析表中數據回

25、答: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如果有,是怎樣影響的呢?答:。由表中數據還可看出,該反應是個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3)還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該反應的速率呢?請說出你的一個猜想: 。四、要會對簡單的化學實驗探究方案的優劣進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例4.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發現銅與稀硫酸在常溫或短時間加熱的條件下均不反應。那 么,銅與濃硫酸能否發生反應呢?猜想與假設猜想在常溫下能反應;猜想在常溫下不能反應,但在加熱條件下能反應;猜想在加熱條件下不能反應。實驗與事實操作將一小塊銅片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濃硫酸,無明顯現象;操作加熱該試管,銅片上有

26、氣泡產生,并聞到刺激性氣味;操作檢驗產生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檢驗方法及現象略);操作立即停止加熱;操作將試管中的殘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藍色。結論與解釋(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 是正確的;(2)經檢驗產生的氣體是 ;立即停止加熱是為了避免產生更多的;(3)銅跟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產物是SO和CuSQ反思與評價(1)操作中,從安全角度考慮(填能”或不能")將水倒入剩余的液體里。(2)探究結論中對產物是 SO和CuSO勺判斷是否正確 ,理由是。拓展與應用根據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識,同學們又設計了兩個利用廢銅屑、硫酸為原料制取硫酸銅的實驗方案。甲方案:利用廢銅屑跟濃硫酸在加熱條

27、件下反應制取。乙方案:在加熱條件下將廢銅屑在空氣中氧化成CuQ再將CuO與稀硫酸反應制取。請你從安全、節約、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價,較好的方案是 ,理由是(答出一點即可) 初中化學幾類探究題分析一、C Fe、Cu、FeO Fe?。、CuO?物質性質的探究題第一題:現在許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裝,但包裝袋中的空氣、水蒸氣仍會使食品氧化、受潮變質,因此一些食 品包裝袋中需放入一些脫氧劑,以使食品保質期更長一些。甲、乙、丙同學為了探究“脫氧劑”的成分,從某食品 廠的月餅包裝袋中取出“脫氧劑” 一袋,打開封口,將其倒在濾紙上,仔細觀察,脫氧劑為灰黑色粉末,還有少量 的紅色粉末。提出問題:該脫氧劑中的黑色粉末、

28、紅色粉末各是什么?猜想:甲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銅、紅色粉末可能是銅。乙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鐵粉,也可能還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紅色粉末是氧化鐵。丙同學認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銅、活性炭粉,紅色粉末可能是銅。(1)、你認為 同學的猜想正確。(2)、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你的猜想是正確的,并填寫以下實驗報告:實驗步驟預期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第二題:某校進行化學實驗考察時,老師給了同學們一小包黑色粉末,這種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銅、木炭粉或者 是這兩者的混合物,讓他們通過實驗探究來確定。某同學探究過程如下:(1)提出問題假設1:黑色粉末是木炭粉;假設2: ;假設3: ;(2取少量黑色粉末于

29、燒杯中,并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則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現象與對應結論如下表,請你完成下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現象結論假設1成立假設1成立(3)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及分析,確定該黑色粉末為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4)拓展:為了進一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銅的性質,他又利用這種混合物補充作了如下實驗:將此黑色粉末隔 絕空氣加熱(若木炭粉完全反應),待冷卻到室溫后,取剩余固體于燒杯中,再加入過量稀硫酸,反應完全后,靜 置。請你回答:燒杯中( 填“有”或“沒有”)不溶物.若靜置后溶液呈無色,則該溶液中的溶質是(寫化學式).若靜置后溶液呈藍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第三題: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 “銅與空氣中氧氣

30、反應”的探究實驗,其操作過程如下:將已除去表面 氧化膜的銅片放在酒精等火焰上灼燒,一段時間后,銅片表面變黑。因此,小剛同學得出結論:銅片在加熱條件下 不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銅片上的黑色物質是酒精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炭黑(碳單質)請你加入該小組的探究活動:(1)你還能得出什么結論?(2)請你用一步實驗操作驗證上述各結論:(3)為避免上述結論的不確定性,要驗證在加熱條件下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是否反應,應如何改進上述實驗。第四題:某探究小組的同學將鐵粉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均勻后,放入試管中,隔絕空氣,高溫加熱34分鐘,冷卻后,試管中只有紅色物質。提出問題:試管中的紅色物質可能是什么?進行3#想:你認為可能是

31、。實驗方案:根據下表要求,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你的猜想。實驗步驟及操作方法預期的實驗現象結論取少量紅色物質放入試管中, 。查閱資料:鐵粉與氧化銅在高溫下可以發生置換反應。得出結論:鐵粉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二、有關NaOH第一題 實驗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哪一種粒子( HR Ns+、OH)能使指示劑無色酚酗試液變紅。實驗步驟: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約 2mL蒸儲水,滴入幾滴無色酚酗試液,觀察現象;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約 2mLNaCl ( pH=7)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酗試液,觀察現象;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約 2mLNaO睹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酗試液,觀察現象。通過上述實驗的探究回答下列問題(下

32、述“現象”是指無色酚酥是否變紅):(1)實驗看到的現象是 ;你得出的結論是 。(2)實驗看到的現象是 ;說明鈉離子 。(3)實驗看到的現象是 ;你得出的結論是 。第二題 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發生,如發光、放熱、變色、產生沉淀、產生氣體等。但CM NaOHB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的現象。為了通過一些現象說明CO與NaOHt生了反應,某班同學分兩組作了如下探究實驗:第一組同學把一只收集有 CO的試管倒立在裝有飽和 NaOH§液的燒杯中,如圖1所示看到試管內液面上 升。這種現象是因為試管內外產生 。(2)第二組同學也得到了啟發,也設計了如圖2、3、4、5、6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他們各自

33、會看到什么現象?2 3 456你認為以上能達到實驗要求的是 。CO與溶液中的(3)同學們經過分析討論,認為第一組的實驗中產生液面上升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因為 NaOHS應,消耗了 CO,你認為另一種原因是 。(4)為了進一步證實CO與NaOH§液已經發生了反應,甲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你認為可以說明問題嗎?你會看到什么現象。乙同學沒有滴加稀鹽酸,他加了另一種物質看到的現象是 ,乙同學 加的物質是 或 。他們看到的現象雖然不同,但都可 以證實CO與NaOH§液已經發生了反應。第三題 做中和反應實驗時,我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看 到有氣泡產生。小偉提醒我:是不是

34、拿錯了藥品?我查驗后確認藥品沒錯,只是在瓶口 發現了有白色粉末狀物質。我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變質了。做了一下探究活動: (1)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2)設計實驗確認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3)我想知道該氫氧化鈉溶液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小偉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幫我們完成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該氫氧化鈉溶液 變質。寫出第三步中涉及到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4)如何用該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制取氫氧化鈉溶液?簡述實驗步驟。三、CaO Ca(OHb CaCOiE質有關的探究題第一題 為了對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進行探究,小明提出了兩項探究任務:(1)探究干燥劑

35、是否失效;(2)問題與猜想探究失效的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氫氧化鈣。他設計了以下的探究方案:(1)干燥劑是否失效 (2)失效的干燥劑中含有氫氧化鈣你認為探究(2)是否嚴密?請說明原因實驗步驟取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 的水,觸摸試管壁。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干燥劑失效加水充分攪拌、過濾后,用 PH試紙測其溶液的PH有氫氧化鈣你認為以CaO為主要成分的干燥劑在空氣中放置久了,除能轉化為Ca(OH)2外,還可能轉化為說明驗證的思路 。第二題 花匠用熟石灰來降低校園苗圃中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顯?;瘜W老師發現原因是熟石灰已經部分變 質,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實際例子,就取回一包熟石灰樣品,要求學生設計實驗證明

36、該樣品確實部分變質。請填 寫有關實驗儀器和藥品,完成實驗報告。實驗目的:證明熟石灰樣品部分變質。實驗儀器:玻璃棒、膠頭滴管、 。實驗藥品:水、酚酗試液、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樣品中有氫氧化鈣存在樣品中有碳酸鈣存在(第三題)碳酸鈣在高溫下燃燒一段時間后,得到白色固體。兩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確定白色固體的成分,對其可能的組成進行了探究。一組:猜想:白色固體的成分可能是 CaC解口 CaO的混合物。實驗:(請寫出實驗步驟及現象)結論:是CaC解口 CaO的混合物。二組:猜想:白色固體可能全部是氧化鈣。設計方案:取試樣于試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變渾濁。二組的方案正確嗎? ,理由 。中

37、考化學專題復習-聚焦溶解度曲線”1 .如圖1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面問題:(1)在12c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順序是(2) O點表示(3) P點表示。(4) Q點為13c時,A的 溶液,P點為13c時,A的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5) 13 c時,等質量的 A B、C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JC,析出晶體 最多的是,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 。(6)欲使C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7)欲從B溶液中結晶B,采用的方法是。(8) 3C時,A B、C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sC,三種溶液的溶質質 量分數大小關系是。2 .如圖3是A 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

38、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A的飽和溶液從12 c降溫到t1C時變為不飽和溶液,請簡要(B) 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C)在t1C時,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D)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A3 .如圖4,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 : t1 C時,向兩只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 A、B兩種物質至不能溶解為止。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溶液。(填" A或"B')(2) 12 c時,欲配制等質量的 A 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關系是A B 一 (填或“<”,下同)(3)將12 c時,

39、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200g,降溫至t1 C ,析出晶體關系是A B (4)將t1C時A 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200g,升至t2C,欲使它們仍為飽和溶液,若不改變溶劑質量,所需加入固體溶質的質量關系是A B4 .如圖5為某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B點表示的意義:表示該物質在 13 c時,溶劑為100g,溶質為dg的 不飽和溶液,則 A點的意義:表示 。(2)若A B兩點的溶液在保持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各加 20g水,A點的溶解 度;比較 A、B點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 。(3)當溫度升高時,A點溶液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11 - / 10A為白色固體

40、,B為無色、無氣味的氣體,E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根白色沉淀E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步驟一:取適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適 量的蒸儲水,然后用玻璃棒攪拌,步驟二:,再將適量的稀鹽酸加入步驟一所得溶液中,振蕩,然后按步驟一所填內容進行操作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會 放出熱量(4)當溫度降低時,B點的變情況是 。 中考化學專題復習一-計算題(1)葡萄糖的化學式為 C6H12。6,按下列要求進行計算: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2)蒸饅頭用的某純堿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了測定該純堿中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含量,取一定量的該純堿樣

41、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鈣溶液141g,恰好完全反應。(反應方程式為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 )經過濾、干燥后稱得沉淀質量為10g,所得濾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5% o請計算: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29. (5分)(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Ba(OH)2、BaCl2中的二種 或見種 組成,現做如下實驗:(I):將少量粉末放在燒杯中加足量水,攪拌、靜置、過濾,得無色溶液及白色沉淀;(口):向(I)過濾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氣體產生;(in):向(i)過濾得到的濾液中滴加硝

42、酸銀溶液,立即有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據以上實驗現象推斷: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是,一定不存在的是,可能存在的是。(2) A、B、C、D、E五種化合物中, 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稀鹽酸 粗鹽,粗鹽除 NaCl外,還含有 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 下(用于沉淀的試劑稍過量):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能否改用硝酸鋼溶液?說明原因。 。(2)進行操作后,判斷 BaCl2過量的方法是(3)加入 Na2CO3的目的是 。為 什么不先過濾而后加 Na2CO3溶液,其理由 是。(4)濾液的主要成分有 。此實驗方案尚需完善,具體

43、步驟是 。14. (5分)在做氫氧化鈉的性質實驗時,甲同學將稀鹽酸滴入盛有氫氧化鈉固體的試管中,觸摸試管有灼熱感,于是他得出結論: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會放出熱量,但是乙同學提出異議,熱量不一定是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放出的.(1)你認為乙同學提出異議的理由是 (2)針對乙同學提出的異議,請你和甲乙同學一起對上述實驗進行探究猜想: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實驗設計:可能用到的藥品和儀器是:燒杯,膠頭3管溫度計,玻璃棒,氫氧化鈉固體稀鹽酸,蒸儲水.實驗過程(請補充完成下表)濃NaOH溶液現象a若現象a為“無明顯變化”,則只含有三種.元素.的A的化學式可能為 ;若現象a為“無色有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44、則A的化學式可能為 o12. (5分)下列有關的物質及相互轉化,都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系,其中 A、B、M、E均為常見單質,F為難溶于 水的白色沉淀。一定量的A在B中點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為無色氣體,C是常見的還原劑,可與 B進一步反 應生成D。M + BG (此反應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最佳反應) D + L-F +G C+ K-D +E(1)寫出D和F的化學式:D, F o(2)轉化在金屬冶煉中常用來煉 。(3) A在B中燃燒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兩個):四計算題5分15綠陽中學對面有一大理石廠,該校的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想檢測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60克稀鹽酸分4次加入,測得的

45、數據如下表,(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加入稀鹽酸的次序123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克)15151515剩余固體的質量(克)7411求 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10克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7.下圖四個圖像表示四種對應的操作過程,其中正確的是()5IL :。22.KC10 1.時間三實驗與探究,他們不取10克樣品,將13. (6分)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海水中蘊含的元素多達80多種。通過海水曬制可得12.(5 分)下圖 A B、G 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且它們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8 -/ 10濾液蒸發、贊、烘干h芬溶解

46、BaCI2 NaOH過濾粗鹽+ - *: 成分,D為食鹽的主要成分,X為金屬單質,除了外其他的反應均為復分解反應。根據圖示關系及所給條件完成下列各空:(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 D;(2 ) C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類 質;(3)寫出實現下列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物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 清液于試管中,加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的猜想正確。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D。_的猜想正確。(3)。的猜想正確?!痉此纪卣埂吭诜治龌瘜W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15.在46.5g硫酸鈉和氯化鈉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 72.8g水,再加入全反應,濾出沉淀(過濾時

47、損耗不計),求:(1)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1. X、Y、Z三種物質中均含有同種金屬元素,有如下轉化關系:104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鋼溶液恰好完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5分)14.實驗室中有100g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向其中加入7.4g氫氧化鈣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后得到10%的氫氧化鈉溶液,求原來未變質的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1 . W、X、Y、Z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根據以上轉化關系寫出:(1) X、試劑甲的化學式:試劑甲vWaO喻液x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3.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 示的實驗。(1)(2)(3)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